禪林寶訓筆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宋、妙喜、竹菴輯
清、楚衡雲峯智祥

借此形容有所挾持之意。

如踄足者,力全在杖,失杖而行必顛仆矣。

渡河者,命全在舟,失舟于水,必淹沒矣。

以此而知,
大凡林下道人,當守節義以自重。
不可假權勢以御人。
挾:扶持也。
若一朝業盈福謝,權勢既失、節義不存,
其顛其溺。胡能免乎!
彼持勢者:當猛然自返,殆至顛溺,悔之何及。
此篇訓人守節義、毋恃外勢也。
文摘自
禪林寶訓筆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夫在公者、取利不公、則法亂。 在私者、以欺取利、則事亂。 事亂則人爭不平。 法亂則民怨不服。 其悖戾鬬諍。不顧死亡者。自此發矣。 是不亦利誠亂之始也
夫在公者、取利不公、則法亂。 在私者、以欺取利、則事亂。 事亂則人爭不平。 法亂則民怨不服。 其悖戾鬬諍。不顧死亡者。自此發矣。 是不亦利誠亂之始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這個故事值得我們反省,有時候我們不瞭解實情,可能人家無心的一個言語,或者一個動作,但是,我們總以為人家是不是看不起我,心裡就起煩惱。有時候更造了惡口,或者打罵,甚至殺業,其實這些都是得不償失,最後損傷的還是自己。我們造了因,得到的果是如影隨形。希望大家能夠謹慎身、口、意三業,精進不要放逸。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漣漪來自於自找的波瀾 揉碎的心怎麼承得住溫柔款款 溫柔果真是股力量 想覓得一好友知心怎麼這般困難 是自己不好還是彼此不對調 從合而分走錯了道岔 來來來再組座道岔 再從分而合吧 學庸2005.01.14 作品號03-0177-03
就像我師父講的,出家人前五年你要衝。其實不止前五年,以後也是一樣。要息諸緣務,好好用功。這要靠自己自覺,不要往外攀緣——「當急挫之」。那不往外攀緣的根本,就是要落實在修止觀。
Thumbnail
漣漪來自於自找的波瀾 揉碎的心怎麼承得住溫柔款款 溫柔果真是股力量 想覓得一好友知心怎麼這般困難 是自己不好還是彼此不對調 從合而分走錯了道岔 來來來再組座道岔 再從分而合吧   學庸94.01.14
Thumbnail
著精進鎧,持忍辱弓,可以降伏魔軍;以慈悲水,和智慧材,可以建立道場。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悲》
Thumbnail
司馬承禎道長以「斷緣」定位於修道的第二個次地。本文探討了「斷緣」與身體工作的關係,以及如何帶有「保持距離」的藝術眼光來處理緣分。
Thumbnail
以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來說,「野馬分鬃」與「摟膝拗步」是兩招能讓人熟悉步法與手腳配合的基礎招式,可以一走再走。之前,我已經寫過〈野馬分鬃〉為題的詩,此次,就以〈摟膝拗步〉為詩的名稱吧!
Thumbnail
【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此岸名娑婆,眾生輪轉生死陷火宅;彼岸名涅槃,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佛陀普為十方演說無上甚深微妙法,法者,筏也,能截愛流超彼岸。如筏喻者,種種苦口,譬喻言詞,應機度化假方便。不應取法,如來標月指,開佛知見示眾生,明月本在,非指所生,著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這個故事值得我們反省,有時候我們不瞭解實情,可能人家無心的一個言語,或者一個動作,但是,我們總以為人家是不是看不起我,心裡就起煩惱。有時候更造了惡口,或者打罵,甚至殺業,其實這些都是得不償失,最後損傷的還是自己。我們造了因,得到的果是如影隨形。希望大家能夠謹慎身、口、意三業,精進不要放逸。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漣漪來自於自找的波瀾 揉碎的心怎麼承得住溫柔款款 溫柔果真是股力量 想覓得一好友知心怎麼這般困難 是自己不好還是彼此不對調 從合而分走錯了道岔 來來來再組座道岔 再從分而合吧 學庸2005.01.14 作品號03-0177-03
就像我師父講的,出家人前五年你要衝。其實不止前五年,以後也是一樣。要息諸緣務,好好用功。這要靠自己自覺,不要往外攀緣——「當急挫之」。那不往外攀緣的根本,就是要落實在修止觀。
Thumbnail
漣漪來自於自找的波瀾 揉碎的心怎麼承得住溫柔款款 溫柔果真是股力量 想覓得一好友知心怎麼這般困難 是自己不好還是彼此不對調 從合而分走錯了道岔 來來來再組座道岔 再從分而合吧   學庸94.01.14
Thumbnail
著精進鎧,持忍辱弓,可以降伏魔軍;以慈悲水,和智慧材,可以建立道場。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悲》
Thumbnail
司馬承禎道長以「斷緣」定位於修道的第二個次地。本文探討了「斷緣」與身體工作的關係,以及如何帶有「保持距離」的藝術眼光來處理緣分。
Thumbnail
以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來說,「野馬分鬃」與「摟膝拗步」是兩招能讓人熟悉步法與手腳配合的基礎招式,可以一走再走。之前,我已經寫過〈野馬分鬃〉為題的詩,此次,就以〈摟膝拗步〉為詩的名稱吧!
Thumbnail
【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此岸名娑婆,眾生輪轉生死陷火宅;彼岸名涅槃,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佛陀普為十方演說無上甚深微妙法,法者,筏也,能截愛流超彼岸。如筏喻者,種種苦口,譬喻言詞,應機度化假方便。不應取法,如來標月指,開佛知見示眾生,明月本在,非指所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