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老闆,我才是自己的老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狼王我常聽後輩訴苦,主管對年輕人似乎過度寵愛與迷信。感覺年輕人就是組織的未來,有創意、有希望。中高齡員工呢,多半被貼標籤成沒熱情、老了、沒創意。年齡,怎變成職場歧視了?聽起來,大家頗為不滿。​

我一嘆,這太偏差了。年輕人的確重要,可是在臺灣,重要性太被過度渲染。其實,從政治戰場就可以看出端倪。 20 歲一票、 30 歲也一票, 40、50 歲都是一票。所以,某方面來說, 20 幾歲的年輕人是很重要,因為他們是國家未來支柱。過去的時代,所謂未來主人翁說的大概是小學生,但現在這句話應可套用到 20 來歲了。不過這個年紀,有許多人還在迷惘、還未累積出足夠的社會經驗。要說他們是當代的主角,稍嫌偏頗。不過政治人物搶選票最重要,年輕人投票時間長,好好拉攏,有如提款機。​

以上純政治思考,但實際點講,對於社會國家的貢獻度, 20 來歲的確無法勝過具備一定歷練的 30 plus。青壯以上族群不管智力、才情甚或勞力,多半是實質貢獻。所以要說這批人難用,不通。​

晚輩們很納悶,拚老命賣肝賣肺,居然不被職場主管倚重?我想問問,什麼叫創新?是網路耍梗?還是源自思考力的廣告級創意?青壯時期,創造力多半處於高峰,年紀不是問題。重點是,組織領導人懂不懂善用各年齡層的員工,讓公司運作最佳化。​​

我認為,強調年輕人重要是一種鼓勵與期許。青壯人口繳了多少年的稅?還沒進社會的年輕人,多少都靠著國家補助過日。別以為學費都是爸媽繳的,國家就算不直接補助學生,也有不少科目經費給了公私校。所以,「年輕人就是希望」這話我同意一半。為什麼?有用的年輕人才是希望。關鍵在社會吹捧的年輕族群,是否真有能力將國家重任扛下來。所以,還是理性回歸社會公平面來看,大家會平衡些、也更能和諧相處。​

當年輕人被社會看重,應該更謙卑,不能趾高氣昂,沒把前輩放在眼裡。尤其生命的一切不只學校教育,有太多能力得從社會經驗累積。沒有前輩傳授經驗,你就慢慢體悟吧。時代永遠向前滾動,有的人是現在式、有的像過去式、有的則是未來式。但社會要順利運轉,就是需要不同年紀資歷的人一起推動。所以,遇到職場領導者用年紀來定義人力時別太傷心。老鳥們本分做好、薪水照領。​

腦袋簡單的領導者,的確容易以「切西瓜」的方式概分老員工與年輕員工。但我想問,這邏輯打哪來的?年輕人全都有創意跟能力嗎?中年人都是三明治、悶燒鍋、少了雄心壯志嗎?待退的都是老賊、暮氣沈沈、一條死魚嗎?拜託,未必吧!​

以偏概全、以全概偏都不明智。每個人是獨立個體,職場上將人力管理簡化,當然有問題。例如,剛出社會的年輕人靠點爸、靠點媽無所謂。但現在,三、四十歲的啃老族可多的是。偏頗的管理,就會陷入弔詭。人能分這麼清楚嗎?難道嬰兒算一種、兒童算一種、年輕人算一種人、中老年人各算一種嗎?社會就這幾類人、就你想像中那些能力差異嗎?唉,這跟我那舊公寓的水管一樣,不通。​

人生是複雜而需要思考的,組織管理也是。我跟晚輩們說,不要因為被老闆打壓就覺得悶。反而,更該在畸形環境中活出自己的樣子與風格。沒錯,不管年齡幾何都希望被看重,但社會就是這麼一回事,有充滿希望感的地方、也有絕望感濃厚的。科學講因果,職場也是。待得夠久,勢必得經歷這些。最後一句話是,老闆就由他說吧!因為,你才是自己生命的老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狼王張平的沙龍
0會員
18內容數
狼王張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04
新冠疫情讓老部屬焦慮起來,沒事打個電話問我怎麼看。臺灣5 之前算是國際模範生,但模範生現在得面對的疫苗問題卻似乎無解。這點,反而換我焦慮起來了。臺灣政治亂糟糟,防疫計畫到底怎麼做決策?光是疫情,醫界各路人馬的意見就不太一致。老百姓都希望政府能做對事,所以..
Thumbnail
2021/07/04
新冠疫情讓老部屬焦慮起來,沒事打個電話問我怎麼看。臺灣5 之前算是國際模範生,但模範生現在得面對的疫苗問題卻似乎無解。這點,反而換我焦慮起來了。臺灣政治亂糟糟,防疫計畫到底怎麼做決策?光是疫情,醫界各路人馬的意見就不太一致。老百姓都希望政府能做對事,所以..
Thumbnail
2021/06/27
跟朋友槓起臺灣人情這檔事。我說,「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這句含混不明的文青話老子就不同意。臺灣好人多嗎?有專門的研究,還是好聽話瘋傳、大家爽爽就算?
Thumbnail
2021/06/27
跟朋友槓起臺灣人情這檔事。我說,「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這句含混不明的文青話老子就不同意。臺灣好人多嗎?有專門的研究,還是好聽話瘋傳、大家爽爽就算?
Thumbnail
2021/06/13
五四新文學大師老舍曾經寫了本小說,叫做《不成問題的問題》。主角呢,是一個為人圓滑、不得罪下屬的農場主任。結果,這傢伙的苟且取巧、把農場活生生給搞垮了。另一位尤主任務實認真,但最後卻被趕出農場。
Thumbnail
2021/06/13
五四新文學大師老舍曾經寫了本小說,叫做《不成問題的問題》。主角呢,是一個為人圓滑、不得罪下屬的農場主任。結果,這傢伙的苟且取巧、把農場活生生給搞垮了。另一位尤主任務實認真,但最後卻被趕出農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一開始進入的職場,幾乎沒有學長學弟制,這也是我認為很好的一點,因為大家可以就實力來競爭,不用說一定學弟要讓學長之類的。 我自己也是一個這種個性的人,我認為在職場上面就是拿實力來比拚,而不是看誰的年紀大。雖然年紀大很多時候代表資歷深,但是只有在這個行業待得久,我覺得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指標。 一開始進入
Thumbnail
我一開始進入的職場,幾乎沒有學長學弟制,這也是我認為很好的一點,因為大家可以就實力來競爭,不用說一定學弟要讓學長之類的。 我自己也是一個這種個性的人,我認為在職場上面就是拿實力來比拚,而不是看誰的年紀大。雖然年紀大很多時候代表資歷深,但是只有在這個行業待得久,我覺得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指標。 一開始進入
Thumbnail
工作的本質,也許就是透過幫助他人,來獲取合理的報酬,並在過程中實現自我吧 : )
Thumbnail
工作的本質,也許就是透過幫助他人,來獲取合理的報酬,並在過程中實現自我吧 : )
Thumbnail
「這個人感覺靈活,雖然沒什麼經驗,但可能可以帶來什麼有趣的改變?」、「哇!他好有熱忱,如果加入團隊應該也會很有衝勁!好好培養可能變成明日之星?」面試這一場演習無數次的戲,沒看出來的,看走眼的,都放下執著吧!
Thumbnail
「這個人感覺靈活,雖然沒什麼經驗,但可能可以帶來什麼有趣的改變?」、「哇!他好有熱忱,如果加入團隊應該也會很有衝勁!好好培養可能變成明日之星?」面試這一場演習無數次的戲,沒看出來的,看走眼的,都放下執著吧!
Thumbnail
菜鳥就應該不會,菜鳥就應該不懂,菜鳥就應該被秀秀(台語: 疼惜)。
Thumbnail
菜鳥就應該不會,菜鳥就應該不懂,菜鳥就應該被秀秀(台語: 疼惜)。
Thumbnail
50歲以上的高階主管小心用? 我的純個人經驗:這些老闆們主管們領導人們,根本從來沒有成長過啊!!!
Thumbnail
50歲以上的高階主管小心用? 我的純個人經驗:這些老闆們主管們領導人們,根本從來沒有成長過啊!!!
Thumbnail
原本這週在臺北忙,打算停刊一週,萬萬想不到緣分總是來得若有似無冷不防一陣披麻帶孝的想你,想起那個你。這個你,是青春時期的我。
Thumbnail
原本這週在臺北忙,打算停刊一週,萬萬想不到緣分總是來得若有似無冷不防一陣披麻帶孝的想你,想起那個你。這個你,是青春時期的我。
Thumbnail
職場上,當老鳥遇上被吹捧的年輕人,有時頓覺不如歸去。被比來比去的時候,該如何定義自己呢?領導過兩家電視台的退休主管狼王張平這麼說..
Thumbnail
職場上,當老鳥遇上被吹捧的年輕人,有時頓覺不如歸去。被比來比去的時候,該如何定義自己呢?領導過兩家電視台的退休主管狼王張平這麼說..
Thumbnail
中年門檻職場倦怠、退休後空有武功無處發揮。這時,想創業又膽小;想追求理想,卻不敢脫離溫飽舒適圈。管理過兩家電視台的退休主管—狼王張平如此這般說..
Thumbnail
中年門檻職場倦怠、退休後空有武功無處發揮。這時,想創業又膽小;想追求理想,卻不敢脫離溫飽舒適圈。管理過兩家電視台的退休主管—狼王張平如此這般說..
Thumbnail
職場上的前後世代差異,當然是一種偏見,一種刻板印象。但現實中是如此嗎?還是有其他角度來描述這個現象?
Thumbnail
職場上的前後世代差異,當然是一種偏見,一種刻板印象。但現實中是如此嗎?還是有其他角度來描述這個現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