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詩」這件事

2021/05/28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會刻意去讀一些詩,因為這對寫文案或下標題有一點點幫助。不是說讀了就一定馬上變成文案或LOGO達人,而是,至少在面對一堆資訊後,可以比較快速地用一句話,且帶點節奏感的文字來簡單概括,然後就成了標題或LOGO。當然,想出來的標題不一定會被用,但至少有東西出來,然後大家再一起去修。
那,我想講的是,在讀詩的過程中,與之前接受國民教育中的國文課程的經驗產生了對話,就是什麼樣的文體可以「教」?簡單講就是什麼文體可以被模組化複製?
以前常聽到一句話:「詩以明志,文以載道。」
意思是說,詩是用來表達內心的志向跟情感(我以後想幹麻、我現在感覺如何);而文章,便是拿來跟人講道理的,無論是論說文、敘述文、乃至於抒情文(為什麼這件事是這樣?為什麼我會這麼想?為什麼我看到某東西就孤單寂寞覺得冷?為什麼他講的是對的,你講的是錯的?)。
而我常認為,後者因有判斷其是否為好或不好的標準,因此可以教,可以被模組化拆解。但前者是很主觀的東西,如果拿來剖析,很容易變成集體的讀心術或觀落陰大會,所以很難拿來教。如果硬要教,就會成為一種文學審美上的集體強X。
嘛,這篇PO文只是有感而發。原本是有目的性地去讀「詩」這個文體,也就是想透過詩來讓自己對於文案標題的節奏有點Sense。但讀著讀著,卻對於以前的國文教育,尤其是面對詩這類文體的教育感到厭煩。
先這樣好了。讀詩應該是快樂的,不是拿來自虐的。
65會員
158內容數
總覺得生活很多事情都在「卡」你嗎?總覺得做任何事都覺得很不順嗎? 本專題以現實生活為例,透過講故事的方式與大家分享生活上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面對類似的問題時,可以用甚麼方法或心態去面對。 如果您在生活上有跟我同樣的問題,來!點進本專題,也許可以獲得解決的方法或靈感呢! 別猶豫了,快上船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