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躺平即正義」在中國社會造成熱烈的討論,也讓「躺平」也變成了敏感詞,連相關的「躺平」週邊商品如貼紙、杯子也遭查禁,可說是近來少數看似無害、卻嚴重衝擊中國社會的民間風潮。「躺平即正義」的發文人駱華忠在訪談中提到老子:
…我想要的就是那種自然的、極簡的、慢節奏的,然後還可以表達自己思想的。我們中國思想家不是有一個老子嘛,可以這樣說,老子才是中國唯一的哲學家…
和「躺平主義」互相呼應的老子哲學,其實已問世了二千多年了,怎麼在中國經濟起飛的幾十年間乏人問津,直到現在經濟成長開始趨於不上不下之後,才跟著「躺平」一起被提起?或許可以用紅樓夢裏的一句名言來解釋: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一個社會在高速發展的時候,人們只會盡情的享受成長的甜美果實,以為投入更多的資源可以得到更多的成果,此時就無暇去思考人生意義這類形而上的問題,這就是「身後有餘忘縮手」;等到發展遇到瓶頸、併發各種後遺症之後,才會回頭去思考工作與生活相關的人生議題,以及在高速發展期被忽略的種種問題,這就是「眼前無路想回頭」。這是從開發中國家過渡到已開發國家的必經之路,對其他已開發國家來說「躺平」並不是新鮮事,美國的「游牧人生」,日本的「低欲望社會」都是「躺平」的孿生兄弟,只是「躺平」在尚未得到社會的充分討論之前,就被中國官方直接出手設法封殺。不過就是「躺平」,對社會能造成什麼傷害?需要做到全面封殺的程度嗎?
在問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探討一些常有的成見: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哲學是消極的嗎?是人畜無害的嗎?是純然的避世哲學嗎?這些在國文課本上所看到的標準答案,在真的讀過「老子」本文之後,我相信很多人會被其中猛烈的砲火嚇到吃手手(以下譯文出自余培林註譯「新譯老子讀本」):
大道廢棄以後,才產生仁義;智巧出現以後,才產生詐偽;家庭失和之後,才產生孝慈;國家昏亂以後,才產生忠臣。(十八章)
這段在強烈批判儒家最在乎的仁義、孝慈、君臣,老子認為這些只是在應付不斷沈淪人心的權宜之計,我們要追求的應該是更高的價值:道。回歸到更自在的人際關係,回歸到更純真的家庭關係,回歸到更清明的政治,才是我們要追求的「道」。
天下有道的時候,人人知足知止,國與國間沒有戰爭,戰馬沒有用了,而用來耕田;天下無道的時候,人人貪欲無厭,國與國間兵連禍結,所有的馬都用來作戰,母馬都得要在戰場上生產。由此看來,天來的災禍,沒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天下的過咎,莫於比貪得更大的了。所以只有知足,這種滿足,才是永久的滿足。(四十六章)
人民飽受苛刑虐政的逼迫,到了不怕以死相抗的時候,執政者怎麼能以死來威迫他們呢?(七十四章)
因為不知足所以發動戰爭的政權,最後只會被人民推翻,因為到後來人民已不怕以死相抗了。老子強烈批評春秋列國追求窮兵黷武的時代風氣,在這樣沒有止境的武力對抗之下,人民將永無寧日。
把「道家」歸類在消極、避世這樣的說法,其實是中國歷代為了維護政權穩定性而不得不做的抹黑,看了以上火力全開的批判,相信這些歷代的君主一定會坐立難安,繼續獨尊儒術還是比較安全的選擇,像現在的中國共產黨也還是用「孔子學院」來推廣中國文化。
追求自然之道的老子,當然會批判違反自然之道的種種作為,所以「躺平」為什麼在中國當權者眼中這麼危險,原因也很類似:
決定「躺平」,就是在批判「站起來」的正當性
如果不是因為「站起來」這件事很不合理,讓大家累個半死卻得不到幸福,人民不會用「躺平」來回應;只要「躺平」存在的一天,當權者就會持續受到批評,像老子用「無為」來批判當年窮兵黷武的政權一樣。道家的「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去做那些本來就不該去做的、多餘且有害之事,在這個「內捲化」的時代,更需要這樣的思想來提醒我們如何面對無窮無盡的血汗剝削。處於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在重新溫習二千多年前的老子道家哲學之後,發現了「無為」為「躺平」之母,特別寫這篇文章來記錄我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