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難題#9|《情緒修練》:拋開擔憂,人生處處是轉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每天,大多人都會擔心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

大事情例如:「是否辭職?工作是否順利?孩子與自己的身體健康?自己的婚姻或感情關係可能出現危機?」

小事情例如:「今天中午要買什麼吃?剛剛講的那句話是否太沒禮貌?明天晚上的聚餐要訂哪一家餐廳?明天要如何搭配衣服才好?」

曾經有一位母親,兒子已滿四十,但是每天早上還是擔心兒子上班遲到,明明時間還很充裕,就不斷對兒子喊說:「你快來不及了,還不快點來吃早餐。」喊到兒子都感到厭煩。

這位母親很愛替別人擔憂,擔憂兒子工作不保而要求兒子要上進,擔憂孫子長不胖而規定孫子餐餐都得吃完,擔憂女兒嫁錯人而整天碎念女兒選錯人...。她把自己的擔憂全掛在嘴上,一直對身旁的家人嘮叨提醒,她深怕家人犯了錯、吃了虧,她為了舒緩自己擔憂的情緒,規畫了很多執行的方法或行動,且常說:「你按照我做的,就對了!這對你來說沒有壞處,只有好處。」然而,她並沒有考慮到家人們的意願與想法。因此,最後沒有人想再聽她說話了,因為在她面前,不能有自已的想法,即使有這想法也是錯的,必須都得聽她的。

她認為,這麼做是為了每個人好,但她卻不知,要求別人這麼做,並不是真的為他人好,而這只是為了來舒緩自己的擔憂。

同場加映:送給總是陷入擔心陷阱的你

用相信自己戰勝無盡的擔憂

有人內化擔憂,整天擔心不幸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而有人把擔憂外化,整天擔心不幸會發生在旁人身上,就如上述的那位母親。

只要一有不確定,就開始擔心起來,然而我們怎麼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拿來擔心呢?那我們還有多少的心力能用來做有建設性的事情呢?就如《情緒修練》書裡提到的:「如果非得全盤掌握一切才要行動,那麼人生就永遠裹足不前了。」而此書的作者許添盛醫師建議我們要試著拒絕擔憂,並且信任生命與自己的力量,天底下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我想起了自己的工作環境。有些同事在工作時,會事先想許多可能會遇到的困難,然後為了避免這些困難發生,必須得訂定完美的計畫,但正因為如此,使他的工作進度十分緩慢,不管怎麼執行都有不完美的地方,讓他不知該如何執行;而有些同事在工作時,想到怎麼做就會去執行,至於遇到的困難等遇到再說,這類人總認為:「總有辦法解決問題的。」

前者是難以信任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後者是深信自己能夠面對接下來的挑戰與困難。

你是屬於哪一個呢?

請對自己說:「我相信你!」

請對自己說:「我相信你!」


閱讀行動:如何戰勝呢?

我還是認為,覺察,覺察,再覺察,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一、覺察:自己擔憂什麼?想一想,一整天下來,自己曾經擔憂過哪些事情呢?例如工作或經濟上的事情,還是家庭的部分,還是人際關係的議題?給自己十分鐘的時間,好好整理一下,自己到底擔憂了哪些事情。

二、覺察:內心真正的恐懼是什麼?從上述的擔憂裡,整理看看有沒有相同或類似的擔憂?好比說,發現自己總是在人際關係裡擔憂,擔憂別人如何看我、擔憂別人討厭我、擔憂自己表現得不夠好、擔憂拒絕別人。再從這些擔憂裡進行內在的探索與尋找,問問自己內心真正害怕與恐懼的是什麼?也許是害怕自己是沒有價值的。

三、再覺察這些擔憂實際存在嗎?試著用客觀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擔憂,或者是問問身旁的朋友,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到自己的擔憂是否真實存在。你也可試著問自己:「如果一到一百分,擔憂會實現的分數有多高呢?」自己給出的分數,又有什麼證據能夠支持或反對呢?如果相信這個擔憂,會對自己會產生哪些影響呢?請仔細確認擔憂實際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對自已的影響是什麼?再一次評估自己是否要如此相信這個擔憂?還是相信自己擁有足夠的能力呢?

同場加映:送給愛寫作卻擔心寫不好的你


書籍資訊
書名:《情緒修煉
作者:許添盛,齊世芳
出版社:賽斯文化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和分享,或是給我一些讚助唷!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空間
246會員
316內容數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2025/04/15
從小診所巧遇多年未見的大伯,引發作者反思尷尬經驗與人際連結。文章探討《良性尷尬》一書觀點,說明尷尬並非壞事,而是通往真誠之路,並提出三個步驟調整觀點:1.嚴防主角病;2.確認預期是否符合事實,;3.抓住思考怪獸,避免認知扭曲。另外,作者也額外補充三種常見認知扭曲:災難化思考、過度類化及二分法。
Thumbnail
2025/04/15
從小診所巧遇多年未見的大伯,引發作者反思尷尬經驗與人際連結。文章探討《良性尷尬》一書觀點,說明尷尬並非壞事,而是通往真誠之路,並提出三個步驟調整觀點:1.嚴防主角病;2.確認預期是否符合事實,;3.抓住思考怪獸,避免認知扭曲。另外,作者也額外補充三種常見認知扭曲:災難化思考、過度類化及二分法。
Thumbnail
2025/03/07
這篇文章探討經驗性迴避對創傷後成長的影響,並以作者自身經歷說明如何透過直面過去的創傷,將其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文章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面對痛苦並獲得成長。
Thumbnail
2025/03/07
這篇文章探討經驗性迴避對創傷後成長的影響,並以作者自身經歷說明如何透過直面過去的創傷,將其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文章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面對痛苦並獲得成長。
Thumbnail
2024/11/29
文章探討了四個現代人常見的情緒盲點,包括情緒偏食、情緒冷感、情緒潔癖與「情緒」控。這些盲點提醒我們,情緒的本質是整體性、兩極性、矛盾性與流動性,看懂情緒的本質,能讓我們安心且真實地體驗所有的情緒,並且豐富我們的人生。
Thumbnail
2024/11/29
文章探討了四個現代人常見的情緒盲點,包括情緒偏食、情緒冷感、情緒潔癖與「情緒」控。這些盲點提醒我們,情緒的本質是整體性、兩極性、矛盾性與流動性,看懂情緒的本質,能讓我們安心且真實地體驗所有的情緒,並且豐富我們的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對外境的人事物產生“擔心”這個情緒的表象下,該整理的,該改變的在內不在外。境隨心轉~
Thumbnail
對外境的人事物產生“擔心”這個情緒的表象下,該整理的,該改變的在內不在外。境隨心轉~
Thumbnail
曾經,我因為工作壓力大到連續三個月反胃想吐,接著開始心悸、耳鳴到無法入睡。 曾經,我因為孩子的嚴重分離焦慮及對於諸多未知的恐懼而使我日夜無法正常生活。 曾經,我因為朋友的嚴重焦慮症而使我的生活受到嚴重打擾,也連帶影響到其他友人。 「焦慮」這種感受幾乎無所不在,即便我們自認是樂觀的人,也不代表在某個時
Thumbnail
曾經,我因為工作壓力大到連續三個月反胃想吐,接著開始心悸、耳鳴到無法入睡。 曾經,我因為孩子的嚴重分離焦慮及對於諸多未知的恐懼而使我日夜無法正常生活。 曾經,我因為朋友的嚴重焦慮症而使我的生活受到嚴重打擾,也連帶影響到其他友人。 「焦慮」這種感受幾乎無所不在,即便我們自認是樂觀的人,也不代表在某個時
Thumbnail
延續《#059.關於責任》,昨天我跟我媽提了,關於她對於生存的恐懼這件事情,她跟我說對阿,為什麼她這樣,意思指為什麼她總是容易把事情放在心上。只要有一點心事,她就整晚睡不著覺。
Thumbnail
延續《#059.關於責任》,昨天我跟我媽提了,關於她對於生存的恐懼這件事情,她跟我說對阿,為什麼她這樣,意思指為什麼她總是容易把事情放在心上。只要有一點心事,她就整晚睡不著覺。
Thumbnail
突然腦中出現一句話:「擔心不如祝福。」 瞬間腦袋的八點檔劇情都煙消雲散,如陽光灑落。 是呀!與其把能量放在擔心不存在、未發生的劇情,不如真心的祝福他事情可以迎刃而解,日子可以過得很好。看見這件事情後,眉心輪也鬆了。
Thumbnail
突然腦中出現一句話:「擔心不如祝福。」 瞬間腦袋的八點檔劇情都煙消雲散,如陽光灑落。 是呀!與其把能量放在擔心不存在、未發生的劇情,不如真心的祝福他事情可以迎刃而解,日子可以過得很好。看見這件事情後,眉心輪也鬆了。
Thumbnail
你今天「擔憂」了嗎?每天,大多人都會擔心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 大事情例如:「是否辭職?工作是否順利?孩子與自己的身體健康?自己的婚姻或感情關係可能出現危機?」 小事情例如:「今天中午要買什麼吃?剛剛講的那句話是否太沒禮貌?明天晚上的聚餐要訂哪一家餐廳?明天要如何搭配衣服才好?」 曾經有一位母親,兒子
Thumbnail
你今天「擔憂」了嗎?每天,大多人都會擔心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 大事情例如:「是否辭職?工作是否順利?孩子與自己的身體健康?自己的婚姻或感情關係可能出現危機?」 小事情例如:「今天中午要買什麼吃?剛剛講的那句話是否太沒禮貌?明天晚上的聚餐要訂哪一家餐廳?明天要如何搭配衣服才好?」 曾經有一位母親,兒子
Thumbnail
工作、未來、家庭、戀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事事美滿,但現實往往沒那麼簡單。當你想改變現狀,卻因種種原因遲遲沒有行動時,懷疑、恐懼和焦慮,就會悄悄找上門來。它們在不知不覺中耗盡我們的力氣,我們越是逃避,越逃不出它們的手掌心。其實,情緒是我們的幫手,而不是絆腳石。如果我們一直跟情緒鬥爭,試圖打壓或
Thumbnail
工作、未來、家庭、戀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事事美滿,但現實往往沒那麼簡單。當你想改變現狀,卻因種種原因遲遲沒有行動時,懷疑、恐懼和焦慮,就會悄悄找上門來。它們在不知不覺中耗盡我們的力氣,我們越是逃避,越逃不出它們的手掌心。其實,情緒是我們的幫手,而不是絆腳石。如果我們一直跟情緒鬥爭,試圖打壓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