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抗壓性 或 適應不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先前已經與各位讀者介紹過許多有關壓力的資訊,大多都是壞的居多,不過,壓力真的對我們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嗎?

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有聽說過「適當的壓力使人成長」這句話?或許他們並不是錯的,因為在過去的實驗中確實有發現類似的狀況,有些實驗中發現,當老鼠在成長期受壓力影響時,出現了與預期相反的狀況,這些老鼠們在長大之後,能夠夠好、更有效率的解決困難,那麼詳細狀況是如何呢?讓我們在內文中詳細介紹。

raw-image

反應低下期 (hyporesponsive period)

人在出生後並不代表發育完成,還會經歷一段(真的很長的一段)成長期,讓大腦、器官等等皆發育到適當的階段,因此,出生後仍然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這點對於同樣身為哺乳類的老鼠 (尤其是大鼠,rat) 也是一樣的,特別是在老鼠出生的第2~15天,對於神經發育是一個重要的時期,又稱為「反應低下期」。

先前的文章我們曾介紹過醣皮質素如何傷害大腦發育,因此為了使大腦更完善的發育,在老鼠出生的第2~15天,牠們體內的醣皮質素濃度將降至最低點,創造一個適合神經發育的環境,由於老鼠們在這段時間壓力系統對壓力不太有反應 (不太分泌醣皮質素),因此此時期被稱為「反應低下期」。

反應低下期反而是最怕高壓的時期

不過對壓力反應低下,不太表不受壓力影響,事實上,這段時期若受到壓力影響,其影響非同小可,因此此時期又被稱作「關鍵期」,許多做早期壓力的研究及是利用這段時期施壓來做實驗。

例如有實驗發現,若是在出生後7~20天給大鼠施壓 (將其與母親分離一次),大鼠雖然成年後醣皮質素會較高,但是行為上並無出現太嚴重的異常;相反的,在出生後2~15天被施壓的老鼠,不但成年後醣皮質素一樣顯著較高,還出現焦慮、類抑鬱 (depressive-like)的行為異常。

更好的抗壓性 或 適應不良?

以往的實驗數據大多顯示,早期壓力是壞分子,像是若早期未受到良好的母親照顧,不但會出現快感喪失,還會出現行為及認知上的障礙;相反,若照顧良好則能提升認知及神經連結度。

不過隨著實驗越做越多,有些實驗開始發現了相反的結果,例如有實驗發現早期受壓後的老鼠 (和母鼠分離),在學習如何逃出會放電的迷宮時,能夠有更好的表現,換句話說,牠們不但認知上似乎沒出現問題,還能更好、更快地應對壓力?

那麼,為何同時會出現2個截然不同,甚至對立的實驗結果呢?目前的假說用「適應成功與適應不良」來去解釋此看似矛盾的結果,若老鼠受壓過強,那麼它的系統將無法承受此衝擊,因而適應不良,出現行為、認知障礙等問題;反之,若壓力適當,老鼠們不但可以承受住此壓力,甚至還能比其他老鼠更加優秀,也就是成功適應。

那麼今天的文章就到這啦!不知道大家覺得這樣的動物實驗結果能不能很好地套用於人身上呢?


Nous makes life.
Thema科學咖啡館 感謝您的光臨!

撰寫/咖啡因成癮的蛾
校正/咖啡因成癮的蛾
圖/咖啡因成癮的蛾

參考資料

Ross, J. A., Gliebus, G., & Van Bockstaele, E. J. (2018). Stress induced neural reorgan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linking depression and Alzheimer’s disease.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Biological Psychiatry, 85, 136–151. doi:10.1016/j.pnpbp.2017.08.00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HEMA Café 希瑪科學咖啡館的沙龍
25會員
77內容數
你知道同理心不是天生的嗎?你知道同理心的神經機制嗎? 同理心(empathy),和同情心(sympathy)不同,是一項難度更高,更為寶貴的東西。 此主題中,我們並不是要再重新解釋一次empathy和sympathy的不同,畢竟相信大家也早知道了, 我們將會更會更深入地去探討同理心的神經機制,以及其相關研究。
2022/05/10
5-甲氧基色氨酸 (5-MTP) 是血管內皮細胞的代謝產物,而在研究中發現它可以阻斷巨噬細胞活化和促發炎細胞因子的分泌,所以在本篇研究便是要來看它是否能改善動脈粥樣硬化。
Thumbnail
2022/05/10
5-甲氧基色氨酸 (5-MTP) 是血管內皮細胞的代謝產物,而在研究中發現它可以阻斷巨噬細胞活化和促發炎細胞因子的分泌,所以在本篇研究便是要來看它是否能改善動脈粥樣硬化。
Thumbnail
2022/05/02
【天才 (genius) 與瘋子 (mad) 之間,可能只具有一線之隔】,這個具有哲學感的觀點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聽過,這個議題,不只一般大眾會感興趣,研究者們也很感興趣。 就讓我們於文章內,透過研究結果向大家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Thumbnail
2022/05/02
【天才 (genius) 與瘋子 (mad) 之間,可能只具有一線之隔】,這個具有哲學感的觀點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聽過,這個議題,不只一般大眾會感興趣,研究者們也很感興趣。 就讓我們於文章內,透過研究結果向大家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Thumbnail
2022/04/24
5-甲氧基色氨酸 (5-Methoxytryptophan, 5-MTP),是體內色基酸的代謝物,在過去的研究中顯示,它具有具有抗發炎、抗癌細胞生成、保護血管和抗纖維化的作用,因此在本篇所介紹的試驗將以5-甲氧基色氨酸,來看能否改善肺部的纖維化。 撰寫/種咖啡的五色鳥 參考文獻
Thumbnail
2022/04/24
5-甲氧基色氨酸 (5-Methoxytryptophan, 5-MTP),是體內色基酸的代謝物,在過去的研究中顯示,它具有具有抗發炎、抗癌細胞生成、保護血管和抗纖維化的作用,因此在本篇所介紹的試驗將以5-甲氧基色氨酸,來看能否改善肺部的纖維化。 撰寫/種咖啡的五色鳥 參考文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了解壓力對人類造成的影響,進而包容自己,理解他人,最後互相幫忙。
Thumbnail
了解壓力對人類造成的影響,進而包容自己,理解他人,最後互相幫忙。
Thumbnail
童年逆境如何影響人的壓力反應系統? 作者娜汀哈里斯用我們在森林遇到熊的例子讓我們了解壓力反應系統,假設我們在森林遇到一隻熊,大腦會立刻傳訊號給腎上腺,告訴它:「快釋放壓力激素、腎上腺素、皮質醇。」所以心臟會撲通撲通跳、瞳孔放大、呼吸道大開,讓我們做好要戰還是要逃的準備。 那如果一個孩子每天都要遇到熊
Thumbnail
童年逆境如何影響人的壓力反應系統? 作者娜汀哈里斯用我們在森林遇到熊的例子讓我們了解壓力反應系統,假設我們在森林遇到一隻熊,大腦會立刻傳訊號給腎上腺,告訴它:「快釋放壓力激素、腎上腺素、皮質醇。」所以心臟會撲通撲通跳、瞳孔放大、呼吸道大開,讓我們做好要戰還是要逃的準備。 那如果一個孩子每天都要遇到熊
Thumbnail
休息一點也不罪惡,更拼命也不會更成功 我們都有過類似的經驗 : 在書桌前拼命想解一道題,就是解不開,然後在洗澡時順便解開了。 程式有 bug 就是找不到,外面喝口茶,回座位一下就找到了。 文章怎麼改就是有幾句不滿意,吃飯時突然想到了。 為什麼會這樣 ? 因為當壓力太大的時候,要靠意志力來撐,一個人被
Thumbnail
休息一點也不罪惡,更拼命也不會更成功 我們都有過類似的經驗 : 在書桌前拼命想解一道題,就是解不開,然後在洗澡時順便解開了。 程式有 bug 就是找不到,外面喝口茶,回座位一下就找到了。 文章怎麼改就是有幾句不滿意,吃飯時突然想到了。 為什麼會這樣 ? 因為當壓力太大的時候,要靠意志力來撐,一個人被
Thumbnail
生活在現代社會,壓力如影隨形,面對壓力,有的人可以讓自己持續進步,有的人卻因此一蹶不振,原因是什麼? 抗壓性高低?好像是,但抗壓性聽起來似乎有點籠統。 《減壓、療傷、自癒的正念調節法》用科學的方式,說明理性腦、生存腦跟身心容納之窗的關係,透過這本書的說明,也能讓我們以更中性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軟弱」
Thumbnail
生活在現代社會,壓力如影隨形,面對壓力,有的人可以讓自己持續進步,有的人卻因此一蹶不振,原因是什麼? 抗壓性高低?好像是,但抗壓性聽起來似乎有點籠統。 《減壓、療傷、自癒的正念調節法》用科學的方式,說明理性腦、生存腦跟身心容納之窗的關係,透過這本書的說明,也能讓我們以更中性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軟弱」
Thumbnail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幸運的人用童年療癒人生,不幸的人用一生來療癒童年」,可以感受到童年時候所造成的創傷對人的影響深刻。《你發生過什麼是》是歐普拉與培理醫生的討論集冊,透過不同人的人生故事,從培理醫生的腦科學角度來檢視,該如何透過大腦的適應性,重新找到新的適應模式。
Thumbnail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幸運的人用童年療癒人生,不幸的人用一生來療癒童年」,可以感受到童年時候所造成的創傷對人的影響深刻。《你發生過什麼是》是歐普拉與培理醫生的討論集冊,透過不同人的人生故事,從培理醫生的腦科學角度來檢視,該如何透過大腦的適應性,重新找到新的適應模式。
Thumbnail
兒童精神科醫師與那些絕望、受傷童年的真實面對面;關係為何不可或缺,又何以讓人奄奄一息!摘錄佳句,展開自癒可能、治療方法及觀點討論。
Thumbnail
兒童精神科醫師與那些絕望、受傷童年的真實面對面;關係為何不可或缺,又何以讓人奄奄一息!摘錄佳句,展開自癒可能、治療方法及觀點討論。
Thumbnail
大家是否都有聽說過「適當的壓力使人成長」這句話?或許他們並不是錯的,當老鼠在成長期受壓力影響時,出現了與預期相反的狀況,這些老鼠們在長大之後,能夠夠好、更有效率的解決困難,那麼詳細狀況是如何呢?讓我們在內文中詳細介紹。
Thumbnail
大家是否都有聽說過「適當的壓力使人成長」這句話?或許他們並不是錯的,當老鼠在成長期受壓力影響時,出現了與預期相反的狀況,這些老鼠們在長大之後,能夠夠好、更有效率的解決困難,那麼詳細狀況是如何呢?讓我們在內文中詳細介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