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於心智的三大運動定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心理學花近兩百年研究人的心理怎麼運作,而佛教也有千年辯證才定義心有八十一種法則,其實我們這麼拼命的最終目的,不就是希望這顆心不要在慌亂的亂動。

就讓我用牛頓三運動定律來解釋心智的運動吧,外力是我們所感知受到外在的刺激,例如五感、念頭,甚至他物給予的刺激,而我們的心是承受這些外力的物體。

第一定律:當外力(刺激)合為零,物體(心智)成慣性運動(習慣)。

這可以解釋當我們沒有外部刺激,也沒有阻礙時,不思考不感受,自然就一切照著過往習慣去執行生命,慣性運動就像心跳、呼吸這樣,或者,已經養成的信念與習慣。

另一方面,如果起心動念跟外界阻礙相等相抵銷,我們的心也只會照著過往的信念去行動。反之,要消除以往壞的慣性運動,也要起相等強度相反邏輯(反方向)的念頭去抵銷心智的慣性。

第二定律:對物體(心智)施加外力(刺激),外力等於加速度(心智起伏變化劇烈程度)與物體質量(心智頓感)乘積。

這項可以理解為,我們心智接受刺激時,刺激造成的心智起伏變化的程度(在吸引力法則中心智的改變也導致外在世界的改變)與心智穩定的鈍感成反比,越穩定老練穩重的心智承受刺激會產生較小的起伏,反之,越敏感飄忽的心智受到微小的刺激也會有劇烈的變化。

另一方面,要結合第一定律用於改變累積數年已經沈重的破壞性慣性思維,就要用更大的刺激或強大的思考去改變心智的方向。

第三定律:物體(心智)與物體(心智)之間相互作用,力(刺激)必定會相互出現,稱為作用裡與反作用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智,當自己與他人互動過程中,每次給予對方施予的刺激,同時自身也會被同等強度的刺激作用在自己心智上,因此,如果給予的刺激是良善的思想、語言,自然作用好的刺激給自己,反之亦然。

不過從他人接受的刺激方向每個人不同,所以關於說者無心聽著有意的解釋在於,接收刺激那一方的心智在這個方向作用會直接運動到負面的區域,以此來說,要求全世界不要對自己施加這樣的刺激是無解的,因為每個人產生慣性負面運動都是獨特而不可知,這終究是個人的課題(除非完全停止社交與外部刺激)

題外話,認知治療法就是一種在心智習慣朝負面區域的運動過程中,強制給予一個不同方向的外力(觀點)並且不斷的重複直到成為新的習慣。

而學習所謂吸引力法則之前,最重要的其實是先停止心智慣性上的亂動,一切不和諧與混亂也是過多的思慮煩擾,太多不同方向的刺激,學會先回歸平靜,再靠著意識去施加符合目標需求的願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卡斯威爾的沙龍
10會員
20內容數
我不知道是對誰,但我就是想講。 我腳站在地球,抬頭對著宇宙唱。
卡斯威爾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27
積陰德可以說是台灣人如果過得不太順的時候最常聽到的解法了,方式不外乎是去走廟、唸經跟做善事,不過相信很多人也跟我同樣困惑很多年,這些陰德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待在一個地方一直唸一些可能根本不懂內容的東西就可以改運?
Thumbnail
2021/10/27
積陰德可以說是台灣人如果過得不太順的時候最常聽到的解法了,方式不外乎是去走廟、唸經跟做善事,不過相信很多人也跟我同樣困惑很多年,這些陰德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待在一個地方一直唸一些可能根本不懂內容的東西就可以改運?
Thumbnail
2021/10/18
對我來說,社交是個很奇怪的技術,它充斥在我們生命每一分秒,人們渴求又厭惡它,精專的老手時常帶著憐憫的目光看著為此顛簸的初學者,真的問了一切也盡在不言中,專家學者多年不斷的研究跟統計,也不能減緩現代人逐漸邊緣的心。
Thumbnail
2021/10/18
對我來說,社交是個很奇怪的技術,它充斥在我們生命每一分秒,人們渴求又厭惡它,精專的老手時常帶著憐憫的目光看著為此顛簸的初學者,真的問了一切也盡在不言中,專家學者多年不斷的研究跟統計,也不能減緩現代人逐漸邊緣的心。
Thumbnail
2021/10/11
吸引力法則相關的書至少我認知中從二十年前的秘密爆紅後就在台灣風靡起來,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仍然只有極少數人學會怎麼使用並收到自己訂的禮物,而無法實現的人不是在圍觀吐槽,就是質疑與批評,我至今花費一年多專注練習也不是每次下訂單都會收到,不過多少收到五分鐘內、幾天內或數月數年的願望實現。
Thumbnail
2021/10/11
吸引力法則相關的書至少我認知中從二十年前的秘密爆紅後就在台灣風靡起來,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仍然只有極少數人學會怎麼使用並收到自己訂的禮物,而無法實現的人不是在圍觀吐槽,就是質疑與批評,我至今花費一年多專注練習也不是每次下訂單都會收到,不過多少收到五分鐘內、幾天內或數月數年的願望實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你的心是麻木還是平靜呢? 你有多久沒有笑過了? 你是控制情緒還是被情緒控制呢? 記住了,探求不是外求,我們的確提倡內求,但我們不能讓自己的內心心如死水,像是安靜的泉水,沒有任何波動,不起一片漣漪。多去體察外面的世界,去你喜歡的地方,做你喜歡做的事,見你喜歡見的人,去從外面的鏡子當中找到自己的內心。
Thumbnail
你的心是麻木還是平靜呢? 你有多久沒有笑過了? 你是控制情緒還是被情緒控制呢? 記住了,探求不是外求,我們的確提倡內求,但我們不能讓自己的內心心如死水,像是安靜的泉水,沒有任何波動,不起一片漣漪。多去體察外面的世界,去你喜歡的地方,做你喜歡做的事,見你喜歡見的人,去從外面的鏡子當中找到自己的內心。
Thumbnail
吸引力法則 第二引力──「情緒」 「我們現在的一切,都是過去思想的結果。」佛陀說。 上一章已經說明,我們的意識與我們的思想會影響我們所吸引的目標,也就進而會影響我們所存在的現實,只要改變一個念頭,你親眼所見的現實就能發生變化。
Thumbnail
吸引力法則 第二引力──「情緒」 「我們現在的一切,都是過去思想的結果。」佛陀說。 上一章已經說明,我們的意識與我們的思想會影響我們所吸引的目標,也就進而會影響我們所存在的現實,只要改變一個念頭,你親眼所見的現實就能發生變化。
Thumbnail
你是否在過往的人生中有過“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挫敗感,讓你down到谷底,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再爬起?或是“好運連連驚喜不斷”的幸運感,快樂的像隻小鳥,幾乎下一秒就要飛上天? 你是否已經發現類似的事情會不斷地上演,並且像是說好一般密集地出現? ※ 情緒是影響你現實的關鍵 ※
Thumbnail
你是否在過往的人生中有過“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挫敗感,讓你down到谷底,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再爬起?或是“好運連連驚喜不斷”的幸運感,快樂的像隻小鳥,幾乎下一秒就要飛上天? 你是否已經發現類似的事情會不斷地上演,並且像是說好一般密集地出現? ※ 情緒是影響你現實的關鍵 ※
Thumbnail
你聽過吸引力法則嗎? 像是小時候可能有看過「秘密」這本書 很多人認為是無稽之談 是在騙消費者的錢 甚至有人說像邪教一樣 (可以去看博客來給一顆星的評論) 那如果現在的你看得到我打的這些文字 或許你不是這些人 也或許你曾經也這樣以為 但你已經準備好看見真相 今天就要改觀了 大部分的人 之所以覺得吸引力
Thumbnail
你聽過吸引力法則嗎? 像是小時候可能有看過「秘密」這本書 很多人認為是無稽之談 是在騙消費者的錢 甚至有人說像邪教一樣 (可以去看博客來給一顆星的評論) 那如果現在的你看得到我打的這些文字 或許你不是這些人 也或許你曾經也這樣以為 但你已經準備好看見真相 今天就要改觀了 大部分的人 之所以覺得吸引力
Thumbnail
對於你內在進行的事要感興趣,至少要跟外界發生的事同樣態度。如果你的內在整理好了,外在就會各安其位。身體是我們走在這趟人生旅程的重要工具,請好好善待身體,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身體內在的力量:能量系統😊
Thumbnail
對於你內在進行的事要感興趣,至少要跟外界發生的事同樣態度。如果你的內在整理好了,外在就會各安其位。身體是我們走在這趟人生旅程的重要工具,請好好善待身體,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身體內在的力量:能量系統😊
Thumbnail
上篇文章中,我們提到了靈性7法中的前三個法則:純粹潛能法則、施予法則與因果法則。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繼續介紹書中其他讓生命更為豐盛喜悅的四個法則:最省力法則、意圖與慾望法則、超然法則以及達摩法則。
Thumbnail
上篇文章中,我們提到了靈性7法中的前三個法則:純粹潛能法則、施予法則與因果法則。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繼續介紹書中其他讓生命更為豐盛喜悅的四個法則:最省力法則、意圖與慾望法則、超然法則以及達摩法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