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馬力、小玩譯IG直播分享] 接案方式、工作習慣、側重內容,口譯&筆譯工作一同大揭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最近因為閱讀了「成為韓語翻譯員」這本書,而認識到馬力(陳家怡)這位口筆譯者;小玩譯(簡郁璇)則是專注韓中筆譯,若是平常就有到書店走走的習慣,只要到韓國文學那櫃稍微看一下,應該不難發現,有超~級~多~韓文翻成中文的書都是她翻譯的。一場直播,能夠聽到兩個領域(口譯、筆譯)的心得經驗談,我還不聽爆!

這篇只會節錄幾個重點QA,想要收看完整直播,還請移駕馬力的IGTV


我不是XXX,也可以做翻譯嗎?

(這一題請恕我用「轉述」而非「引用」的方式寫出來,因為我對這題實在也深有同感,有些話想説說。)

這個問題我自問過非常多次,也問過我的韓文老師求解惑。因著每個人學經歷不同、想做翻譯的動機不同、想攻的領域不同,那個「XXX」,還可以無限變形延伸填空。

  • 我不是本科系出身,也可以做翻譯嗎?
  • 我沒有念翻譯研究所,也可以做翻譯嗎?
  • 我不是台灣人(如:馬來西亞人),也可以做韓中翻譯嗎?
  • 我都超過OO歲了,也可以做翻譯嗎?

二位譯者傳達出來的訊息其實非常清楚:「想做就是去做」

以筆譯領域來說,新手不管什麼學歷出身,都無法避免「試譯」這個必經過程,而筆譯最終還是取決交出稿子的品質,所以不要糾結學歷、國籍,甚至年齡了,就是趕緊開始行動。

但口譯的情況,畢竟是需要接受專業訓練的,念個翻譯研究所還是會有很大幫助。

以我個人的情況,我曾經非常糾結「我不是本科系出身」、「我超過30歲了」這兩點。是獨自悶頭苦惱很久之後,終於問韓文老師,我是不是要去考一個韓文所?老師點醒我,說以要成為筆譯來說,我的SPEC不差,比起再去拿一個文憑,還不如直接去接案累積履歷。好,現在有三個人都這麼說(三人成虎的概念!?),我要放下這個糾結了。

再來是年紀的部分。聽完直播,我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起一本很多年以前買的書”오늘은 내 인생의 가장 젊은 날입니다”,直翻就是:「今天是我人生最年輕的一天」。如果要跟很多年紀輕輕就走在自己志向道路上的人相比,這個起跑點我怎麼樣都輸,糾結這種問題不僅無解,也會讓自己迷失,一點好處都沒有。把重點放回自己,今天的我比起明天的我,怎麼樣我都年輕。這樣想,我覺得我能夠放下糾結,好好前進了。

我想這點也適用很多考慮轉職的人吧。「想做就是去做。」


筆譯過程中,遇到卡關狀況時,會怎麼解決?

小玩譯(以下簡稱小):「多翻幾本書之後就會知道不能糾結,要先跳過了,先把不懂的地方標記好,往下繼續翻完再說,卡關的部分等校對時再來解決。身為自由工作者,時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完成當天該有的工作量,之後就會非常辛苦,所以絕對不能卡。分享一個我的工作習慣:翻一本書時會先看有多少頁,然後用word或excel做表格,之後方便紀錄今天完成到多少頁,或是哪一頁有不懂的地方,就先在那頁的格子畫個叉叉,一看就知道那裡還有問題要解決。」


假設沒有參與審書過程,要翻第一次讀到的書,翻之前會先把書全部讀完嗎?

小:「不會。因為很花時間。接案初期的時候因為經驗沒那麼豐富,還是需要先讀個幾頁,讓自己進入情境、感受文字、思考自己要怎麼翻它。有個初步概念之後再來作業。現在就直接開始作業了。但小說的部分的確比較需要先去感受那個氛圍。」


筆譯接案的過程?

小:「新手需要主動表現自己的能力,主動擔任審書、推薦書給出版社,就蠻有機會可以接案的。」

馬力(以下簡稱馬):「新手要卡位進筆譯這塊,就是要主動。像我書裡也有分享的,遇到自己真的很想翻的書,就自己做審書、自己寫推薦,附上試譯,然後狂投給各家出版社。」

小:「要做到能讓對方感受到自己是真的有興趣要翻譯。」


提升中文造詣的方式?

小:「『做翻譯中文要好』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倒不是文筆或詞彙要多華麗,終究還是要配合原文作者的風格。譯者想知道自己是否翻出流暢的中文的話,直接拿給一個不懂韓文的人看是最直接的。對方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就代表那裡需要修正。」


筆譯怎麼進行翻譯練習?

小:「這應該不用問別人,因為每個人有興趣的主題不一樣,挑自己平常就有興趣的主題來練習就好了。」

馬:「對,翻自己有興趣的主題,也不會翻起來很痛苦要硬翻,翻完也會很有成就感,成為持續練習的動力。」


以上是我節錄幾個我比較有興趣的QA,太明顯都跟筆譯相關^^;,所以如果是對口譯有興趣的人,還是請去看完整的直播影片喔。

最後幫忙打書(?),也預告一下,「成為韓語翻譯員」這本書我已經看了兩遍,看完真的蠻有感觸的,近期會寫出我的閱讀心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郁儒욱유的沙龍
46會員
23內容數
「翻翻書」,有愛好閱讀之意,也有翻譯書籍的期許。在這裡會分享我的翻譯練習(包含時事話題、影劇、腦袋瓜裡的大小想法)、語言學習方法、中韓文書籍介紹與閱讀心得。
郁儒욱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28
想不到最常更新的系列文竟然是書桌文XD 距離上一篇大揭密三個月後,我書桌上又多了很多重度電腦工作者適用的酷東西 就
Thumbnail
2022/10/28
想不到最常更新的系列文竟然是書桌文XD 距離上一篇大揭密三個月後,我書桌上又多了很多重度電腦工作者適用的酷東西 就
Thumbnail
2022/08/18
說到螢幕保護程式,已經好幾年都是用IG寵兒Fliqlo這個螢幕保護程式,簡潔風格的翻牌時鐘,的確是蠻久看不膩的。直到最近換了桌機,才發現mac原來還有個「每日一詞」的螢幕保護程式,是可以換成外語辭典的。
Thumbnail
2022/08/18
說到螢幕保護程式,已經好幾年都是用IG寵兒Fliqlo這個螢幕保護程式,簡潔風格的翻牌時鐘,的確是蠻久看不膩的。直到最近換了桌機,才發現mac原來還有個「每日一詞」的螢幕保護程式,是可以換成外語辭典的。
Thumbnail
2022/08/10
九月是手帳開賣的季節,各位準備好把錢錢拿出來換成喜歡的形狀了沒? 說到手帳,跟生活是屬於一種難說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關係。對於生活的規劃會影響手帳的選擇,而手帳的格式也會進一步影響要怎麼在紙上呈現生活,這是我譯者人生第一年用的手帳。
Thumbnail
2022/08/10
九月是手帳開賣的季節,各位準備好把錢錢拿出來換成喜歡的形狀了沒? 說到手帳,跟生活是屬於一種難說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關係。對於生活的規劃會影響手帳的選擇,而手帳的格式也會進一步影響要怎麼在紙上呈現生活,這是我譯者人生第一年用的手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今天是2022的最後一天,紀錄一下對我而言有些特別的這一年。 為什麼是翻譯所? 其實有點好笑。大概是2021年2月吧,在工作的某一天,突然,就是很突然的某個瞬間,冒出了想去韓國讀研的想法。不過對於要念什麼也沒有頭緒,要說「會的」也只有韓文,思來想去也只有韓語教育跟翻譯了,
Thumbnail
今天是2022的最後一天,紀錄一下對我而言有些特別的這一年。 為什麼是翻譯所? 其實有點好笑。大概是2021年2月吧,在工作的某一天,突然,就是很突然的某個瞬間,冒出了想去韓國讀研的想法。不過對於要念什麼也沒有頭緒,要說「會的」也只有韓文,思來想去也只有韓語教育跟翻譯了,
Thumbnail
離職不一定是最佳正解,留下來也不一定只能躺平。作者認為大多數在職場上卡關的人,往往都是知道自己「不要什麼」,卻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要打破這樣的循環,就必須徹底改變求職的思維。比起「想找什麼工作?」,更應該先問自己「我是什麼樣的人?」了解自己的興趣和優勢後,才能找到喜歡又能做一輩子的工作。
Thumbnail
離職不一定是最佳正解,留下來也不一定只能躺平。作者認為大多數在職場上卡關的人,往往都是知道自己「不要什麼」,卻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要打破這樣的循環,就必須徹底改變求職的思維。比起「想找什麼工作?」,更應該先問自己「我是什麼樣的人?」了解自己的興趣和優勢後,才能找到喜歡又能做一輩子的工作。
Thumbnail
馬力在方格子電台的 Podcast 節目開張啦🇰🇷 每週四更新:我將在《我的翻譯人蔘》節目裡分享跟翻譯韓文工作、在韓國生活的各種大小事,歡迎準時收聽! 沒有作品集也可以接案,從零到壹成為自由工作者 點此用喜歡的方式收聽節目 ▶︎▷ 《方格子電台-我的翻譯人蔘》 精彩內容:
Thumbnail
馬力在方格子電台的 Podcast 節目開張啦🇰🇷 每週四更新:我將在《我的翻譯人蔘》節目裡分享跟翻譯韓文工作、在韓國生活的各種大小事,歡迎準時收聽! 沒有作品集也可以接案,從零到壹成為自由工作者 點此用喜歡的方式收聽節目 ▶︎▷ 《方格子電台-我的翻譯人蔘》 精彩內容:
Thumbnail
今年初因為種種事情,再度慎重地考慮自己未來職涯,除了韓文之外拿不出什麼的我,考慮發展的選項之一就是文字翻譯。為了好好學習翻譯這門課,我借了陳家倩的《我的職業是電影職業翻譯師》。本來以為書的內容會偏重自己的經歷,沒想到陳家倩老師竟然毫不保留地把許多業界Know-how寫出來!
Thumbnail
今年初因為種種事情,再度慎重地考慮自己未來職涯,除了韓文之外拿不出什麼的我,考慮發展的選項之一就是文字翻譯。為了好好學習翻譯這門課,我借了陳家倩的《我的職業是電影職業翻譯師》。本來以為書的內容會偏重自己的經歷,沒想到陳家倩老師竟然毫不保留地把許多業界Know-how寫出來!
Thumbnail
最近Netflix韓劇《氣象廳的人們》熱播,浪漫到不行的辦公室戀情,整個甜出高收視,應該很多人看完都很嚮往自己也能在韓國工作,來場社內戀愛吧? 這集我邀請了在我的同學—旼姝,她是一位研讀中文的韓國人,目前在政府單位「韓國環境部」工作,由她跟大家分享親身經歷!
Thumbnail
最近Netflix韓劇《氣象廳的人們》熱播,浪漫到不行的辦公室戀情,整個甜出高收視,應該很多人看完都很嚮往自己也能在韓國工作,來場社內戀愛吧? 這集我邀請了在我的同學—旼姝,她是一位研讀中文的韓國人,目前在政府單位「韓國環境部」工作,由她跟大家分享親身經歷!
Thumbnail
這集要繼續跟安妞小鉉在節目中大聊一番,小鉉除了是 YouTuber,也是一位韓翻中的翻譯員,這集就要來分享,跟我們兩個自身專業都有關的主題,那就是『一句話惹怒韓語翻譯員』! 上一集我們在節目中跟大家分享韓國千奇百怪的迷信文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聽聽~
Thumbnail
這集要繼續跟安妞小鉉在節目中大聊一番,小鉉除了是 YouTuber,也是一位韓翻中的翻譯員,這集就要來分享,跟我們兩個自身專業都有關的主題,那就是『一句話惹怒韓語翻譯員』! 上一集我們在節目中跟大家分享韓國千奇百怪的迷信文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聽聽~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成為韓語翻譯員:韓國外大翻譯所碩士的翻譯人蔘》,記錄了一名韓語翻譯員的養成。在這本書裡,作者大方分享自己的故事,從報考準備、求學過程,到接案經歷,讓讀者能一窺國內少見的中韓翻譯組合生態,作者「非我不可」的哲學,也呼應了師大翻譯所「嚴選、勤訓」的理念。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成為韓語翻譯員:韓國外大翻譯所碩士的翻譯人蔘》,記錄了一名韓語翻譯員的養成。在這本書裡,作者大方分享自己的故事,從報考準備、求學過程,到接案經歷,讓讀者能一窺國內少見的中韓翻譯組合生態,作者「非我不可」的哲學,也呼應了師大翻譯所「嚴選、勤訓」的理念。
Thumbnail
「成為韓語翻譯員」作者陳家怡與「小玩譯」韓中筆譯簡郁璇的IG直播對談節錄。一場直播,能夠聽到兩個領域(韓中口譯、韓中筆譯)的心得經驗談,十分難得的機會。
Thumbnail
「成為韓語翻譯員」作者陳家怡與「小玩譯」韓中筆譯簡郁璇的IG直播對談節錄。一場直播,能夠聽到兩個領域(韓中口譯、韓中筆譯)的心得經驗談,十分難得的機會。
Thumbnail
我第一次接下雜誌翻譯的委託,興奮地在家大吼大叫。 這次翻譯的是時尚雜誌的名人訪談,看過韓文內容覺得不難,便寄出履歷報價碰碰運氣,沒想到竟然得到這個機會。因為報價上的失誤,一篇文章收費比別人家教一小時還便宜,但想說答應就答應了,難得有翻譯外快,又是為感覺很高級的時尚雜誌工作,於是欣然進行作業。
Thumbnail
我第一次接下雜誌翻譯的委託,興奮地在家大吼大叫。 這次翻譯的是時尚雜誌的名人訪談,看過韓文內容覺得不難,便寄出履歷報價碰碰運氣,沒想到竟然得到這個機會。因為報價上的失誤,一篇文章收費比別人家教一小時還便宜,但想說答應就答應了,難得有翻譯外快,又是為感覺很高級的時尚雜誌工作,於是欣然進行作業。
Thumbnail
接案一定靠人脈?(延伸閱讀:接案成長史5 沒有人脈就無法接案?)其實,「人脈」可能遠比預料的還「難用」,資深經驗的都知道,認識的人&親人、朋友 的案子...不僅難接,錢還難收。 「人脈」應該是更健康的互利互惠關係,而不是期待做為可依賴的資源。
Thumbnail
接案一定靠人脈?(延伸閱讀:接案成長史5 沒有人脈就無法接案?)其實,「人脈」可能遠比預料的還「難用」,資深經驗的都知道,認識的人&親人、朋友 的案子...不僅難接,錢還難收。 「人脈」應該是更健康的互利互惠關係,而不是期待做為可依賴的資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