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好書:快樂是可以練習的,有許多發人深省的觀點。其中提到關於永不退休的觀點,作者認為工作為人生提供了4S,包括社交(social),結構(structure),刺激(stimulation),以及故事(story)。簡單來說,世上很少有件事既可以帶給我們與人們的緊密關聯,讓我們維持早睡早起的生活規律,有不斷成長的刺激與動力,讓我們的貢獻對社會有意義,而且還可以順便賺錢。所以作者認為大眾對退休的想像不過是幻想,彩虹那端根本空無一物。
我必須承認自己一度已經失去對工作的熱忱,因為太例行性了,早已感覺不到自己的進步,也不覺得自己有那麼不可取代,除了賺錢,早已沒有理由逼自己每天準時出現在工作崗位上,更何況我的工作是隨傳隨到的責任制,除了這些年來不斷累積的疲累感,最大的感受只剩被這份工作牢牢拴住的窒息感。
這世上應該還有其他事也可以提供寶貴的4S吧。例如旅行。流浪去遠方,提供旅人強大的文化衝擊刺激與說不完的故事,對人生必然也提供源源不絕的成長動力,我想這是所有急著退休或想逃離工作的人都嚮往旅行的原因吧。
自從開始思考讓自己快樂的方法,我也開始反省工作對自己人生的影響。當我剛進入職場時,曾經那麼充滿活力,每天早上都為了有所成長而醒過來,腳步也曾輕盈,笑容也曾天真,究竟何時自己只為了工作賺錢而出門?短暫的出國休假畢竟抹不去一身的疲憊,後來就這樣對現況麻痺,日復一日。好像只有薪水進帳的那天神經刺激來到最強,但又過了許多年,連這點刺激都變得微弱了,不禁懷疑自己是否已行屍走肉。
是時候做出改變了,我告訴自己。我開始比工作該醒的時間更早起了,希望生活不要只是繞著工作團團轉,早起的兩小時我悠閒的喝咖啡,讀內容困難但早該捧起的書來K,每隔一天則趁天未亮早起去爬一小時的郊山,就每天這兩小時的時間差別卻讓我感覺奪回了時間的主控權,於是剩下的時間,我感覺自己可以從容的去上班,而不是被逼起床去工作。而每天體力腦力的充電也讓自己彷彿回到大學時代,那時世界還很有趣,身形還很輕盈,眼光還很純真,所以自己還很天不怕地不怕。所以我想,快樂的秘訣應該是不管幾歲,都還是可以保持赤子之心,對世界充滿好奇心與熱忱吧!假設工作成了生活唯一的重心,日復一日的相同刺激總會麻痺,老掉牙的故事終究沒人要聽,每天做著同樣的事最後就機械化,唯有做回自己時間與工作的主人,並且每天學著用永遠好奇的眼光看世界,才會永遠活不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