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為什麼個案不配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近期許多夥伴分享在和個案互動的過程中,常覺得個案配合度不佳,而讓任務的推動有些吃力。比較常見的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個人資訊的揭露」,常發生在初次訪談的時候,專業人員總是覺得個案不肯說清楚我們想要知道的資訊,例如家庭背景;第二種是「職業重建計劃的執行」,為了協助個案做好就業前的準備,我們常會幫他們安排如作息調整、好的習慣養成等計畫,但我們常有個案好像不重視、不在意這個計畫的感覺,因而覺得個案是不是沒有心在求職上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1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職業重建專業服務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佩雯姐的小宇宙
86會員
151內容數
嗨!我是佩雯,我是個充滿活力、喜愛微笑、同時樂於嘗試不同事物的人。我總是敞開心胸,歡迎職業重建以及來自企業的每位工作者一起交流、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期待和各位夥伴們的相遇!我提供的專業服務包括: ◎職業重建服務:庇護工場轉銜輔導、身心障礙者履歷與自傳撰寫技巧、身心障礙者職前準備 ◎企業及雇主服務
佩雯姐的小宇宙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本文探討合理調整在中小企業的實務應用,並以愛情比喻求職過程中的磨合與調整。作者透過講座心得與人資主管的對談,分享了三個面向的觀點:聘用身障者的決心與準備、如何說服僱主聘用身障者,以及合理調整的綜合考量。文章強調,合理調整並非單點思考,而是需要考慮多方需求,如同愛情般需要雙方磨合與調整。
Thumbnail
2025/04/19
本文探討合理調整在中小企業的實務應用,並以愛情比喻求職過程中的磨合與調整。作者透過講座心得與人資主管的對談,分享了三個面向的觀點:聘用身障者的決心與準備、如何說服僱主聘用身障者,以及合理調整的綜合考量。文章強調,合理調整並非單點思考,而是需要考慮多方需求,如同愛情般需要雙方磨合與調整。
Thumbnail
2025/02/22
作者與朋友探討職涯諮詢的專業性,並從個人經驗顯示,證照有時比實務經驗更重要。作者認為,專業由市場決定,職重人員需達成目標,並對自身影響力有信心。建議透過建立SOP、理解職重系統的各專業來提升自己的專業。作者也提到未開發的服務領域值得探索,並將在講座中分享更多見解,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參加。
Thumbnail
2025/02/22
作者與朋友探討職涯諮詢的專業性,並從個人經驗顯示,證照有時比實務經驗更重要。作者認為,專業由市場決定,職重人員需達成目標,並對自身影響力有信心。建議透過建立SOP、理解職重系統的各專業來提升自己的專業。作者也提到未開發的服務領域值得探索,並將在講座中分享更多見解,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參加。
Thumbnail
2024/12/14
發現自己,原來可以做到的,比想像中的還要多 那天,我在台下聽著 Merits 的 Star Chen 代表公司分享聘僱兩位輪椅夥伴的過程。他們不只和公部門的團隊合作、改造職場環境,也從很多面向調整、以打造對身障夥伴更加友善的環境,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提到因為這次的經驗...
Thumbnail
2024/12/14
發現自己,原來可以做到的,比想像中的還要多 那天,我在台下聽著 Merits 的 Star Chen 代表公司分享聘僱兩位輪椅夥伴的過程。他們不只和公部門的團隊合作、改造職場環境,也從很多面向調整、以打造對身障夥伴更加友善的環境,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提到因為這次的經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成為自由工作者、 進入接案收費市場已經超過半年, 這段時間工作及生活型態有了巨大改變, 雖然實際接的案還不多, 但對我來說已經產生了不少體悟與思考, 因此想要來做點整理及分享。
Thumbnail
成為自由工作者、 進入接案收費市場已經超過半年, 這段時間工作及生活型態有了巨大改變, 雖然實際接的案還不多, 但對我來說已經產生了不少體悟與思考, 因此想要來做點整理及分享。
Thumbnail
原先我預期個案會是針對操作牌卡的發現, 或是我分享的資訊給予回饋, 沒想到個案說的第一件事情卻是: 「我覺得蠻能夠信任妳的, 雖然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其實我有很多事情不一定要說的, 但好像不自覺就會跟妳講出來」
Thumbnail
原先我預期個案會是針對操作牌卡的發現, 或是我分享的資訊給予回饋, 沒想到個案說的第一件事情卻是: 「我覺得蠻能夠信任妳的, 雖然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其實我有很多事情不一定要說的, 但好像不自覺就會跟妳講出來」
Thumbnail
本集三個主要的議題探討 一、那些重複就業,又一直失敗的個案:是個案自己的問題 V.S. 還是專業人員的問題? 二、求職者自身要有工作動機很重要 V.S. 還是動機有賴於專業人員引導他促發? 三、顧客導向式的服務精神 V.S. 還是無愧於心、公私分明的服務關係?
Thumbnail
本集三個主要的議題探討 一、那些重複就業,又一直失敗的個案:是個案自己的問題 V.S. 還是專業人員的問題? 二、求職者自身要有工作動機很重要 V.S. 還是動機有賴於專業人員引導他促發? 三、顧客導向式的服務精神 V.S. 還是無愧於心、公私分明的服務關係?
Thumbnail
議題二、三:如何確認個案的工作意願、能力? 這邊關於讀者關於工作能力和工作意願的提問拆解成兩個議題,分別討論關於職管的服務本質及是否開案的角度:【職管服務的本質是甚麼】開案並非服務的起點、服務的本質是解決問題;【是否開案的角度】人有往好的方向改變的動機、能力的門檻相對較低、一些我在服務時使用的小技巧
Thumbnail
議題二、三:如何確認個案的工作意願、能力? 這邊關於讀者關於工作能力和工作意願的提問拆解成兩個議題,分別討論關於職管的服務本質及是否開案的角度:【職管服務的本質是甚麼】開案並非服務的起點、服務的本質是解決問題;【是否開案的角度】人有往好的方向改變的動機、能力的門檻相對較低、一些我在服務時使用的小技巧
Thumbnail
近期許多夥伴分享在和個案互動的過程中,常覺得個案配合度不佳,而讓任務的推動有些吃力。比較常見的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個人資訊的揭露」;第二種是「職業重建計劃的執行」,但我們常有個案好像不重視、不在意這個計畫的感覺,因而覺得個案是不是沒有心在求職上面?
Thumbnail
近期許多夥伴分享在和個案互動的過程中,常覺得個案配合度不佳,而讓任務的推動有些吃力。比較常見的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個人資訊的揭露」;第二種是「職業重建計劃的執行」,但我們常有個案好像不重視、不在意這個計畫的感覺,因而覺得個案是不是沒有心在求職上面?
Thumbnail
最近有許多位我服務過的個案回頭找我討論「想要換工作」,想換工作的理由普遍是:覺得薪水太少、公司不好、工作太累等等,但面對這類的諮詢,我心裡面都會OS:哎呀!好不容易才找到工作,也好不容易才上手,怎麼會想換工作、又要重新來過一次呢?因此第一個浮現的念頭都是「勸退」這個想法...
Thumbnail
最近有許多位我服務過的個案回頭找我討論「想要換工作」,想換工作的理由普遍是:覺得薪水太少、公司不好、工作太累等等,但面對這類的諮詢,我心裡面都會OS:哎呀!好不容易才找到工作,也好不容易才上手,怎麼會想換工作、又要重新來過一次呢?因此第一個浮現的念頭都是「勸退」這個想法...
Thumbnail
最近陸續接到很多已經很有工作經驗的個案「回頭」找我,不約而同都是因為「不適應職場」而想要換工作。因為同時間,有太多人因為相同的議題而困擾,所以我覺得有必要提出來聊一聊,不斷換工作,尋找最理想的工作?其實...工作能力很關鍵
Thumbnail
最近陸續接到很多已經很有工作經驗的個案「回頭」找我,不約而同都是因為「不適應職場」而想要換工作。因為同時間,有太多人因為相同的議題而困擾,所以我覺得有必要提出來聊一聊,不斷換工作,尋找最理想的工作?其實...工作能力很關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