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故事系列,我將自己經歷過的個案改編分享,提供一個聽故事外,一起動腦思考:「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的機會,重點不在標準答案,而在反思、腦力激盪的過程,答案也絕對不會只有一個,重點是找出你自己的風格、持續找到雙贏的服務模式。
故事主題:做錯事一定要承認嗎?
這是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故事。「小美」,是我在庇護工場的時候曾服務過的孩子,因為她,我第一次被家長破口大罵;因為她,我第一次為了工作而流下眼淚;但也因為她,讓我成長了許多,以至於在未來和孩子們的互動過程中,少走了許多的冤枉路,因此,我想要分享這個和小美互動的經歷,讓你也有機會一起思考,有沒有更好的做法。
記得,那時我剛到庇護工場擔任就業服務員沒多久,大部分學員都叫我老師,但只有小美不叫我老師,她都直呼我的名字,不過我也認為,既然孩子都畢業了,現在也不是學生(而是員工),那不喊我老師也是可以的。 小美其實能力不錯,但比較大的問題是,在工作的時後很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像是會戴耳機工作、或者不照SOP工作,而是用自己「覺得」的方式來製作產品。於是,雖然能力好,可是她的工作品質卻很差,因此身為庇護工場就業服務員的我,一直都想著要找個機會教育的時機,手把手讓她瞭解遵守工作規則的重要性。 有一天,小美工作的時候不小心把工具弄壞了(因為沒有按照S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