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如泛酒莫辭杯—玫瑰甜酒與玫瑰酒釀

香如泛酒莫辭杯—玫瑰甜酒與玫瑰酒釀

芳菲主人-avatar-img
發佈於餐芳譜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玫瑰品種很多,香氣的種類也很多樣,但不是每種玫瑰都適合拿來做料理。適合拿來做料理的玫瑰宜選擇果香濃郁的品種,這次分享用秋日胭脂來做玫瑰酒釀。
raw-image

自從開始種秋日胭脂以來,心醉於她那美好的荔枝果香,腦筋忍不住一直動,直想把讓這醉人的馨香保留下來做成各種可以品嘗的美食。蒸花露、搗玫瑰糖、進一步做成酥炸奶皮佐玫瑰糖、還用玫瑰糖來醃漬脆梅、洛神花與玫瑰黃梅醬,都有很不錯的成果。

秋日胭脂有個濃濃的荔枝果香 是好吃的食用玫瑰

秋日胭脂有個濃濃的荔枝果香 是好吃的食用玫瑰

過去曾有同事向我要一些玫瑰花去泡酒,泡出來的酒,果真保留著荔枝玫瑰的風味,香氣與口感都受到好評。今年年初的元宵節也曾經將玫瑰糖加入甜酒釀裡煮了鍋「玫瑰酒釀蛋湯圓」,雖然也不錯,卻總覺得不夠道地,終於等到冬天玫瑰花再度盛放,便躍躍欲試地將新鮮玫瑰花加入酒釀裡發酵,期待那與香甜酒釀結合的醉人風味。

raw-image

這個禮拜我總共做了兩次玫瑰酒釀,第一次的成果不是很理想,開封時已變成了濃濃酒味的玫瑰苦酒,或許是酒麴加太多了;也或許是發酵的時間太長了,再加上天氣突然變冷,一直想辦法給酒釀保溫;也因為一直看不到過去做酒釀時那種酒水將糯米頂上來的效果,所以一直疑心到底有沒有發酵成功,結果就發過頭了,玫瑰花的花青素一整個釋放到發白了。

raw-image

第二次的成品好多了,大約第三天就開瓶,酒釀裡的玫瑰還保有美麗的花色,酒渦裡滲進了粉紅色的酒水,舀起來就是十分美麗的玫瑰甜酒,除了荔枝玫瑰的香氣保存得很好,還有著甘醇的酒釀香氣與甜味,這樣的成果實在令人滿意,當然也要用這玫瑰酒釀來煮湯圓囉!以下就介紹玫瑰酒釀的作法:

玫瑰酒釀 做法

材料:三杯圓糯米、新鮮無毒玫瑰花100克(我實際上用了120克,有點多了)、酒麴4.5克

作法:
1.先用電鍋煮糯米飯,米與水的比例1:0.8,所以3杯米是2.4杯的水,外鍋1杯水。煮飯前先浸泡米30分鐘,電鍋跳起來後再燜30分鐘。
2.新鮮玫瑰花拆瓣,用冷開水漂洗瀝乾。
3.煮好的糯米飯用飯勺來回攪拌,可淋上少量涼開水降溫,要將溫度降至約手肘內側的溫度。
4.將玫瑰花瓣充分拌入糯米飯中。
5.將酒麴碾碎加入涼開水,均勻地混入玫瑰糯米飯中。
6.將玫瑰糯米飯裝瓶,壓實,並在中間挖一個酒渦,即可封蓋。

raw-image
玫瑰酒釀出酒的情形俯耳貼著玻璃,聽著咕嚕咕嚕酵母菌在發酵的聲音,沒來由就是覺得好療癒啊!

玫瑰酒釀出酒的情形俯耳貼著玻璃,聽著咕嚕咕嚕酵母菌在發酵的聲音,沒來由就是覺得好療癒啊!

avatar-img
餐芳譜——芳菲主人的沙龍
73會員
204內容數
我們是傳統花饌、現代花食與文人飲食的研發實踐者。夢想再現古代文人宴與群芳宴的風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人們喜歡在酢漿草叢間流連忘返,卻遍尋不著四葉幸運草的蹤影;但有時幸運翩然而至,無意間的一瞥,目光卻剛好對焦在花草叢中的幸運草。我有一位專門跟幸運草感應的大學同學,多年來她興味盎然地紀錄與幸運草的各種相遇。不過她一直不認為這是神祕的「感應」,而是大腦開外掛,讓「從前視而不見的東西突然閃閃耀眼」。
在現代人眼中充滿童趣浪漫,甚至帶點感傷意味的蒲公英,在中世紀人們眼中卻是一種令人頭痛的野草,人們還為它取了一個「魔鬼的奶桶」的別名!但對中國的老百姓而言,蒲公英卻是藥食兩用的植物。近來對蒲公英療效的研究,颳起了一陣吃蒲公英的風潮。蒲公英可做成沙拉、咖啡與糖漿,都是好吃又對人體很有助益的料理。
夏天(6-8月)是檳榔開花的季節,清晨空氣中總是盈滿了檳榔花醉人的清香。至於那包藏在葉腋中的花芽,更是難得的佳餚,帶點酸酸的清甜,吃來極為清脆爽口!不過要吃到這有「半天花」之稱的檳榔花可不容易,本文主要在介紹有「半天花」之稱的檳榔花嫩料理及「半天筍」之稱的檳榔頂芽料理。
茉莉花自從漢代傳進中土後,潔白芳香的形象就深受中國人的喜愛,而有不少的詩詞吟詠。茉莉花清幽的香氣更被認為有消除暑熱的功能,古人老早就想方設法要來保存它;且老早就發現茉莉花的薰染力很強,無論水、茶、酒、蜜等各式飲品,都可以薰入茉莉的馥郁花香。本文即在重現這些古老茉莉飲品的製法。
每年年底,鄉村田野到處開著油菜花海,蕭瑟的田野被這怒放的嫩黃妝點得生機盎然,這該是冬末休耕時節最美的田園風光!對一般人來說,油菜花或許是餐桌上常見的菜蔬,這一次為了還原她的「花」本色,特地用了比較異國風味的方式來料理,結果發現她的味道變得很新鮮很突出,在此推薦給想要嚐鮮與品嘗季節風味的朋友們!
往年婆婆都會採收洛神花果萼來做蜜餞,美味是美味,只是那犀利的酸,吃沒幾塊就齒軟,終是沒幾個人承受得了。於是今年想換個做法,不再採用鹽來殺青,改用川燙殺青,而且這一次還加入現搗的玫瑰糖來醃漬以增加風味。果真川燙殺青讓洛神果萼的酸味柔和許多!此外令人驚豔的是:洛神果萼的酸與玫瑰糖的香甜更是絕配!
人們喜歡在酢漿草叢間流連忘返,卻遍尋不著四葉幸運草的蹤影;但有時幸運翩然而至,無意間的一瞥,目光卻剛好對焦在花草叢中的幸運草。我有一位專門跟幸運草感應的大學同學,多年來她興味盎然地紀錄與幸運草的各種相遇。不過她一直不認為這是神祕的「感應」,而是大腦開外掛,讓「從前視而不見的東西突然閃閃耀眼」。
在現代人眼中充滿童趣浪漫,甚至帶點感傷意味的蒲公英,在中世紀人們眼中卻是一種令人頭痛的野草,人們還為它取了一個「魔鬼的奶桶」的別名!但對中國的老百姓而言,蒲公英卻是藥食兩用的植物。近來對蒲公英療效的研究,颳起了一陣吃蒲公英的風潮。蒲公英可做成沙拉、咖啡與糖漿,都是好吃又對人體很有助益的料理。
夏天(6-8月)是檳榔開花的季節,清晨空氣中總是盈滿了檳榔花醉人的清香。至於那包藏在葉腋中的花芽,更是難得的佳餚,帶點酸酸的清甜,吃來極為清脆爽口!不過要吃到這有「半天花」之稱的檳榔花可不容易,本文主要在介紹有「半天花」之稱的檳榔花嫩料理及「半天筍」之稱的檳榔頂芽料理。
茉莉花自從漢代傳進中土後,潔白芳香的形象就深受中國人的喜愛,而有不少的詩詞吟詠。茉莉花清幽的香氣更被認為有消除暑熱的功能,古人老早就想方設法要來保存它;且老早就發現茉莉花的薰染力很強,無論水、茶、酒、蜜等各式飲品,都可以薰入茉莉的馥郁花香。本文即在重現這些古老茉莉飲品的製法。
每年年底,鄉村田野到處開著油菜花海,蕭瑟的田野被這怒放的嫩黃妝點得生機盎然,這該是冬末休耕時節最美的田園風光!對一般人來說,油菜花或許是餐桌上常見的菜蔬,這一次為了還原她的「花」本色,特地用了比較異國風味的方式來料理,結果發現她的味道變得很新鮮很突出,在此推薦給想要嚐鮮與品嘗季節風味的朋友們!
往年婆婆都會採收洛神花果萼來做蜜餞,美味是美味,只是那犀利的酸,吃沒幾塊就齒軟,終是沒幾個人承受得了。於是今年想換個做法,不再採用鹽來殺青,改用川燙殺青,而且這一次還加入現搗的玫瑰糖來醃漬以增加風味。果真川燙殺青讓洛神果萼的酸味柔和許多!此外令人驚豔的是:洛神果萼的酸與玫瑰糖的香甜更是絕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