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開甕,峨眉飄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圖/姜信淇(前峨眉國小校長)


raw-image

客家人在稻穀秋收到春耕這二、三個月期間,往往會種些蘿蔔和芥菜。大量收成後,短時間內也吃不完,就將蘿蔔醃製曬成蘿蔔乾,芥菜醃製成酸菜。吃不完的酸菜將它曬到半乾裝瓶即為「福菜」,曬到全乾就成為「梅干菜」。


製酸菜


raw-image
raw-image

酸菜是客家的名菜,無論是酸菜豬肚湯、福菜肉片湯、梅干扣肉或是酸菜菜包都十分可口。它是由冬季種的芥菜醃製而成,昔日冬季來到客家農村,一定可看到家家戶戶、大人小孩在院子裡踏芥菜、醃酸菜、曬福菜的農村景象。

傳統的酸菜製作是把芥菜砍下,攤在烈日下曝曬一天,再用鹽水泡過或灑上鹽巴,再以雙腳踩踏。主要是讓鹽分進入菜身,去掉澀味。直至菜身半熟,出現軟化,再置於甕中,上面置以石塊鎮壓。經過一星期發酵就可食用。

製酸菜是許多客家人的共同經驗,多年來因農業沒落、農田休耕,小孩赤腳踩芥菜的景象越來越少見。幾年前在峨眉國小服務,曾在校園裡開闢一塊菜園供小朋友種植。有一年種了數百棵芥菜,可能是因常施用廚餘回收製成的有機肥,棵棵碩大無比。學校工友彭倪三妹女士建議醃製成酸菜,供學生營養午餐食用。沒想到這樣一個建議,最後竟成為峨眉鄉年年舉辦的鄉土活動--「大家來踩酸菜」。

raw-image


大家來踩酸菜


第一次踩酸菜,就利用學生社團種植的一千多斤芥菜,在彭倪女士指導下,學生光著腳丫子踩起酸菜。小朋友們都表示:從來沒赤腳踩在一堆青菜上的經驗,感覺在走健康步道,覺得很好玩。這個活動既能在玩樂中進行,又能了解客家人喜歡吃的酸菜是怎麼製作成的,很富含「寓教於樂」的效果。個人覺得很有意義,於是建議把它帶入當年峨眉「茶鄉醉月」觀光活動中舉行。

為了配合「茶鄉醉月」觀光季,峨眉國小在前十天便動員師生、家長踩芥菜,醃製酸菜。我們邀請九十三歲的老祖母郭鄧梅妹與小朋友一同參與,共醃製一千斤酸菜,在產業活動中提供民眾品嚐。記得當天有電視台採訪,各大報也作報導。有趣的是第二天,學校就接到各地訂購酸菜的電話。他們說:用腳踩的酸菜比較道地,比較好吃,一定要留幾斤給他們。結果千斤酸菜在活動當天就被搶光了。

由校園到全鄉

產業活動有公部門的支持與推動,效果會更好。「峨眉踩酸菜」活動佔據媒體版面後,受到鄉公所王子鈺課長的注意。既然推廣酸菜產業能使地方農民受惠,他基於普遍照顧鄉民的立場,邀我擬定計劃擴大辦理。在溫振隆鄉長支持下,就在九十年十二月舉辦「大家踩酸菜」活動。利用鄉公所前廣場,舖上上萬斤芥菜,吸引老老少少數百鄉民來踩酸菜。當時醃製的酸菜,還提供鄉內兩所國小在桶柑節活動中販賣,所得則作為學校鄉土教學之用。「大家踩酸菜」帶動地方產業發展不說,還使鄉土教學在學校生根。很多鄉民都說:這是鄉公所辦得最為成功、最有意義的一次產業活動,真希望今年還能繼續擴大辦理。

找出屬於客家庄古早生活的精神與樂趣、推廣真正屬於客家庄生活經驗的傳承而打拼,是我長久以來一直努力的目標。「赤腳踩酸菜」,便是從校園開始發展到全鄉的一個產業活動。相信這樣的發展模式,對於客家庄古早生活的重建,必能越來越多,越來越有趣。願有心人共同來努力。▋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農村反思
30會員
130內容數
以「謀求自然和人為的,即天、地、人的和諧,帶給人類充滿豐富物資、健康、親密感情,以及安定、舒適的社會。」為宗旨的日本「幸福會山岸會」;廢校新生:讓居民笑語重新響起,位在日本偏鄉的「森の巢箱」;還有「以稻貫之」遊佐町豐富且深刻的農食走讀。這些都是現在新農村努力的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新農村反思的其他內容
2022/07/13
老一輩觀念中,葛鬱金粉對治中暑具有奇效,舀一匙葛鬱金粉與一點黑糖,沖冷水攪拌均勻後飲用,中暑的症狀與不適可迅速得到緩解;一位認識的氣功老師則說,葛鬱金粉對於健胃整腸,也有很好的效用,生粉(加黑糖或蜂蜜後沖泡冷水)對胃很好,熟粉(加黑糖後兌滾水攪拌均勻,原本白濁的液體會逐漸變得透明而黏稠)則有利於腸。
Thumbnail
2022/07/13
老一輩觀念中,葛鬱金粉對治中暑具有奇效,舀一匙葛鬱金粉與一點黑糖,沖冷水攪拌均勻後飲用,中暑的症狀與不適可迅速得到緩解;一位認識的氣功老師則說,葛鬱金粉對於健胃整腸,也有很好的效用,生粉(加黑糖或蜂蜜後沖泡冷水)對胃很好,熟粉(加黑糖後兌滾水攪拌均勻,原本白濁的液體會逐漸變得透明而黏稠)則有利於腸。
Thumbnail
2022/06/01
蘆荻社區灶咖成立於2017年,位於新北市蘆洲區,由老公寓、傳統產業、小吃聚集的巷弄裡。同年五月底舉辦第一屆『包粽博覽會』,至2020年,共計舉辦三屆。使用“博覽會”、“趴踢”的元素,邀請庶民包粽達人現身分享、示範、教學,還原粽子本身的豐富與多元文化;不再只是被市場畫定壁野分明的單一分類。
Thumbnail
2022/06/01
蘆荻社區灶咖成立於2017年,位於新北市蘆洲區,由老公寓、傳統產業、小吃聚集的巷弄裡。同年五月底舉辦第一屆『包粽博覽會』,至2020年,共計舉辦三屆。使用“博覽會”、“趴踢”的元素,邀請庶民包粽達人現身分享、示範、教學,還原粽子本身的豐富與多元文化;不再只是被市場畫定壁野分明的單一分類。
Thumbnail
2022/02/19
我們有兩個灶、兩口鍋,每次煉製糖蜜約需八個工作天。我們常是四個基本成員,加上一些義工幫忙,至少花費兩天。製程從鋸甘蔗→整理甘蔗→清洗→陰乾→榨汁→用大灶熬煮10小時左右→熄火→裝罐→標示,才算大功告成。
Thumbnail
2022/02/19
我們有兩個灶、兩口鍋,每次煉製糖蜜約需八個工作天。我們常是四個基本成員,加上一些義工幫忙,至少花費兩天。製程從鋸甘蔗→整理甘蔗→清洗→陰乾→榨汁→用大灶熬煮10小時左右→熄火→裝罐→標示,才算大功告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天,在走近巷口前聞到鹹香鹹香的熟悉氣味,眼前出現了在繩索上做日光浴的芥菜身影。思索著它們是酸菜?或是福菜?還是梅干菜?接著就跟著跳進「芥菜(刈菜)」完全被利用的一生(咦?)。
Thumbnail
這天,在走近巷口前聞到鹹香鹹香的熟悉氣味,眼前出現了在繩索上做日光浴的芥菜身影。思索著它們是酸菜?或是福菜?還是梅干菜?接著就跟著跳進「芥菜(刈菜)」完全被利用的一生(咦?)。
Thumbnail
每年11月是芥菜的盛產季節,很適合做酸菜 分享簡單的酸菜的做法 挑選葉柄肥厚 清洗乾淨的芥菜葉要曬乾曬軟 接著裝入甕裡,放入一些食用鹽,千萬要放太多,避免做出來的芥菜太鹹 接著加入開水與養樂多淹過芥菜 現在就等時間囉,五天的酸菜 十天的芥菜基本上已經可以吃了
Thumbnail
每年11月是芥菜的盛產季節,很適合做酸菜 分享簡單的酸菜的做法 挑選葉柄肥厚 清洗乾淨的芥菜葉要曬乾曬軟 接著裝入甕裡,放入一些食用鹽,千萬要放太多,避免做出來的芥菜太鹹 接著加入開水與養樂多淹過芥菜 現在就等時間囉,五天的酸菜 十天的芥菜基本上已經可以吃了
Thumbnail
某一家老餐廳的「老菜脯雞湯」,特殊的香味,令人回味無窮。記起了結婚時母親給我的一甕的「老菜脯」,在家中,煮雞湯時加一點點,品嘗起來覺得有「阿嬤的味道」。當時並不覺得珍貴,等到了解黑色的「老菜脯」是「黑金」時,已經吃到甕底快朝天了。因此,自己嘗試做新的「菜脯」來補充,以免「老菜脯」在家中成為絕響。
Thumbnail
某一家老餐廳的「老菜脯雞湯」,特殊的香味,令人回味無窮。記起了結婚時母親給我的一甕的「老菜脯」,在家中,煮雞湯時加一點點,品嘗起來覺得有「阿嬤的味道」。當時並不覺得珍貴,等到了解黑色的「老菜脯」是「黑金」時,已經吃到甕底快朝天了。因此,自己嘗試做新的「菜脯」來補充,以免「老菜脯」在家中成為絕響。
Thumbnail
最後一堂課,學堂邀請一簞食主廚哲維,教大家從洗菜、切菜、到搭配料理煮食方式,每個細節毫不馬虎。其實在課前一天,哲維已經先到學員們的菜園,看看有哪些菜預計被採收,再依照每種蔬菜特性,大致列出教學食譜。 學員從種菜新手變成生菜大富翁,這種富足感,只有自己走一遭才能體會。
Thumbnail
最後一堂課,學堂邀請一簞食主廚哲維,教大家從洗菜、切菜、到搭配料理煮食方式,每個細節毫不馬虎。其實在課前一天,哲維已經先到學員們的菜園,看看有哪些菜預計被採收,再依照每種蔬菜特性,大致列出教學食譜。 學員從種菜新手變成生菜大富翁,這種富足感,只有自己走一遭才能體會。
Thumbnail
醃鹹菜,是家家必做的事。在我小學二、三年級時,幫忙鋪曬和收集。當年一起跳耀的青蛙,各自長大老了,誰把這件事傳下去?鄉土的鹹菜,是否永遠冰在腦裡?鐵牛車挨著坑邊,一 棵棵的鹹菜被秤了再上車。這是全家人過年的費用,孩子註冊費的來源。愛土地、肯賣力,老天一定賞上飯吃。
Thumbnail
醃鹹菜,是家家必做的事。在我小學二、三年級時,幫忙鋪曬和收集。當年一起跳耀的青蛙,各自長大老了,誰把這件事傳下去?鄉土的鹹菜,是否永遠冰在腦裡?鐵牛車挨著坑邊,一 棵棵的鹹菜被秤了再上車。這是全家人過年的費用,孩子註冊費的來源。愛土地、肯賣力,老天一定賞上飯吃。
Thumbnail
入住農舍一年半,今年總算可以專心種菜。像我們這樣從零開始的業餘小農,雖然不是每一種蔬菜都能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是有耕耘,就會有收穫。一家六口一同努力,墾土、播種、栽種、澆水,頂著大太陽割草、拔草、收集乾草,每天不斷的呵護與照顧......今年某些蔬菜的豐收,就是有耕耘必有收穫最好的證明。
Thumbnail
入住農舍一年半,今年總算可以專心種菜。像我們這樣從零開始的業餘小農,雖然不是每一種蔬菜都能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是有耕耘,就會有收穫。一家六口一同努力,墾土、播種、栽種、澆水,頂著大太陽割草、拔草、收集乾草,每天不斷的呵護與照顧......今年某些蔬菜的豐收,就是有耕耘必有收穫最好的證明。
Thumbnail
朱美虹老師娓娓道來自己回到農村後,在親戚們的廚房中,學習到地宜蘭人的風土美食。依照二十四節氣,從釀醬油、醃豆腐乳、漬湧泉小黃瓜、燻臘肉到傳統米食小吃,凡事自己動手做,透過一道道看似簡單,卻是需要注意每個細小的環節,封存當季的美味。
Thumbnail
朱美虹老師娓娓道來自己回到農村後,在親戚們的廚房中,學習到地宜蘭人的風土美食。依照二十四節氣,從釀醬油、醃豆腐乳、漬湧泉小黃瓜、燻臘肉到傳統米食小吃,凡事自己動手做,透過一道道看似簡單,卻是需要注意每個細小的環節,封存當季的美味。
Thumbnail
《農務週誌》是梅居農場的勤耕札記,為您紀實報導在山林田間的種種農事,捕捉現時農場動態,讓食用與耕作不再有距離。   今天是刈菜花和蚵白的收成日,Yami接到訊息立刻跟著農務組下田採訪,梅粉可能不曉得,近期農務組加入了有務農經驗長達35年的王大哥,讓天氣多變影響大部分收成的梅居,有了許多綠色生機!
Thumbnail
《農務週誌》是梅居農場的勤耕札記,為您紀實報導在山林田間的種種農事,捕捉現時農場動態,讓食用與耕作不再有距離。   今天是刈菜花和蚵白的收成日,Yami接到訊息立刻跟著農務組下田採訪,梅粉可能不曉得,近期農務組加入了有務農經驗長達35年的王大哥,讓天氣多變影響大部分收成的梅居,有了許多綠色生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