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現值暑假期間,工作量少,但每天還是有些雜事要處理。今天排好工作項目順序,一件一件按部就班做好,都完成的時候,看看時間,還有半天才下班。其實這情形已經發現了好幾次,若是一些小事、雜事,我可以在短時間內處理完畢,不得不說我做行政事務的效率真的很高。
上一份工作才開始做行政工作,那時候有發現我做得很好。細心程度、有條有理、思路清楚、按部就班、時間掌握、文書表格,這些特點讓我把工作處理得很好,發現自己很適合行政工作。
到了現在這份工作,也是幾乎從零開始建立檔案系統和各項行政工作(跟上一份工作一樣)。現在的工作有一大半是非行政的,在少數的行政工作中,主管竟也非常讚賞我的行政能力。
也許這有一大半功夫是大學時期練的,無論是文書技術,還是做事的要點。不過和現在相反的是,大學時期的前段我非常討厭這些細節工作。由於心思太細膩,光想到無數的細節工作就覺得煩,辦活動最討厭要處理一大堆細節。後來也許手腳和溝通能力跟上腦袋,比較不會被這些細節煩心。出社會後其實也會發現,細節做得好很重要,也被磨練磨練。或許是這樣,當我現在遇上這些行政雜務、活動細節,會知道要怎麼有條不紊的處理。
效率很高除了是因擅長事務之外,也是由於不拖延的習慣。有時拖延是因為很難處理、不會處理、不想面對等等。可是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拆解這個「難」,例如安排時程表、拆成各小目標等等。也大概是工作量有時真的太少,就做做做,把很多排在之後的工作項目也都做好了。
希望往後在職場上,我能繼續發揮這個特長,建立成就感,讓工作變成一件滿足快樂的事。
2011/7/26
52。行政能力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安妮的沙龍
78會員
120內容數
我是一位憂鬱症患者,二十歲左右發病,現在已經過了十多年。有鑑於社會對精神失序者的不了解,我願與你分享生活點滴、所思所想。你將會發現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
安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09
昨天妹妹傳來訊息說,父親不去家族旅行了。
我們家在小孩上國中後,就很少一起遠遊,大學畢業後三姐妹各奔東西,和父母一起旅行是件不可能的任務。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是爸爸。
2022/08/09
昨天妹妹傳來訊息說,父親不去家族旅行了。
我們家在小孩上國中後,就很少一起遠遊,大學畢業後三姐妹各奔東西,和父母一起旅行是件不可能的任務。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是爸爸。
2022/08/06
前幾天,和姊姊聊Line。我們聊到媽媽,姊姊才告訴我很多媽媽的另一面,那些都被姊姊遮掩著,保護我和妹妹不會受傷。
2022/08/06
前幾天,和姊姊聊Line。我們聊到媽媽,姊姊才告訴我很多媽媽的另一面,那些都被姊姊遮掩著,保護我和妹妹不會受傷。
2022/08/05
今天產檢,baby一切安好,照超音波的時候,醫生還很仔細解說哪邊是手哪邊是腳,看到小手手小腳腳感覺挺開心的。可惜孕吐沒藥醫,醫生說開給我的藥有副作用,所以必要時再吃。
2022/08/05
今天產檢,baby一切安好,照超音波的時候,醫生還很仔細解說哪邊是手哪邊是腳,看到小手手小腳腳感覺挺開心的。可惜孕吐沒藥醫,醫生說開給我的藥有副作用,所以必要時再吃。
你可能也想看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拿捏「速度與品質」的平衡
截止日不等於「提交日」
先行解讀上司想法
「先入為主」是引發問題的主因
早點取得回饋:自己做的東西不過是「草案」而已。取得回饋以提升完成度。
不高估自己的能力
先解決難以啟齒的報告
拖延易產生風險
善加利用「心流狀態」:人只要進入「心流狀態」,就會在工作上感

拿捏「速度與品質」的平衡
截止日不等於「提交日」
先行解讀上司想法
「先入為主」是引發問題的主因
早點取得回饋:自己做的東西不過是「草案」而已。取得回饋以提升完成度。
不高估自己的能力
先解決難以啟齒的報告
拖延易產生風險
善加利用「心流狀態」:人只要進入「心流狀態」,就會在工作上感

這本書的作者不僅希望讀者「單純知道」,還希望讀者可以「成功做到」,因此在書中還提供了很多實踐的方式,分別針對不同的狀況,提供不同的實踐方式。這些實踐方式,分別針對ABC三個按鈕,這三個關鍵的部分,給予提醒與建議,有些事技巧與方法,而有一些是針對心態面的加強,我都覺得非常受用。

這本書的作者不僅希望讀者「單純知道」,還希望讀者可以「成功做到」,因此在書中還提供了很多實踐的方式,分別針對不同的狀況,提供不同的實踐方式。這些實踐方式,分別針對ABC三個按鈕,這三個關鍵的部分,給予提醒與建議,有些事技巧與方法,而有一些是針對心態面的加強,我都覺得非常受用。
辦公室的文書工作太太太容易陷入無意義的例行作業了!!!
我剛工作的時候,平均一天要交3個報告,還有上級交辦、客戶會議、下屬提交的問題要Follow,一整個白天都不知道在忙啥,時間就這樣過,等快要下班了,才在急急忙忙趕手上的急件。有多少夥伴跟我一樣的舉個手~ 🙋♂️
辦公室的文書工作太太太容易陷入無意義的例行作業了!!!
我剛工作的時候,平均一天要交3個報告,還有上級交辦、客戶會議、下屬提交的問題要Follow,一整個白天都不知道在忙啥,時間就這樣過,等快要下班了,才在急急忙忙趕手上的急件。有多少夥伴跟我一樣的舉個手~ 🙋♂️

問自己,是否不小心見樹不見林,糾結在細節中呢?
很好的提醒,過度關注細節反而因為糾結耽誤進度。今天果然週一滿多的事物進來,工作事情一定是很多,但工作時間管理的關鍵就是優先順序的安排,依照工作緊急重要程度安排,然候再多一點自己對工作效率的評估,就能夠安排進度,多的就是應變緊急處理。
週一上班不知為何的

問自己,是否不小心見樹不見林,糾結在細節中呢?
很好的提醒,過度關注細節反而因為糾結耽誤進度。今天果然週一滿多的事物進來,工作事情一定是很多,但工作時間管理的關鍵就是優先順序的安排,依照工作緊急重要程度安排,然候再多一點自己對工作效率的評估,就能夠安排進度,多的就是應變緊急處理。
週一上班不知為何的

目前算是有四份工作,一份正職、兩份兼職、一份接案。
外加上最近終於認命要考多益,決定半年後赴考,目標金色證書,是以這半年的每一天還要額外再撥出練習英文的時間。
以及,每天寫一篇文章、一週健身兩到三次、兩週回家一次,構成了現在的生活狀態。
四份工作還是游刃有餘的方法
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所有專門為了消耗

目前算是有四份工作,一份正職、兩份兼職、一份接案。
外加上最近終於認命要考多益,決定半年後赴考,目標金色證書,是以這半年的每一天還要額外再撥出練習英文的時間。
以及,每天寫一篇文章、一週健身兩到三次、兩週回家一次,構成了現在的生活狀態。
四份工作還是游刃有餘的方法
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所有專門為了消耗

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我想是很多打工人一輩子的疑問
包括我自己,也非常癡迷於提升效率
常常會研究很多增加效率的方法
像是番茄鐘啊、數位管理工具Trello、Notion等等
工作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情,所以覺得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效率
但在討論工作效率之前,一定要先定義一個重要的問題
何謂有效率?

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我想是很多打工人一輩子的疑問
包括我自己,也非常癡迷於提升效率
常常會研究很多增加效率的方法
像是番茄鐘啊、數位管理工具Trello、Notion等等
工作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情,所以覺得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效率
但在討論工作效率之前,一定要先定義一個重要的問題
何謂有效率?

曾經的我認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因為信奉著這個原則,在求學階段,即使我不聰明卻願意比別人付出更多時間努力讀書,此信念確實幫我度過學生時期的諸多難關,直到出社會後才發現這套理念似乎無法再讓我快速前進。
這邊先強調一個原則,努力還是很重要,但是你可以「聰明的努力」
因此我開始做出以下幾個改變

曾經的我認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因為信奉著這個原則,在求學階段,即使我不聰明卻願意比別人付出更多時間努力讀書,此信念確實幫我度過學生時期的諸多難關,直到出社會後才發現這套理念似乎無法再讓我快速前進。
這邊先強調一個原則,努力還是很重要,但是你可以「聰明的努力」
因此我開始做出以下幾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