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收到幾個單位的邀約,陸續要準備幾場「壓力調適」主題的講座,一邊在修改過去演講既有的簡報,一邊在新增演講內容時,我也一邊在檢視自己最近的壓力狀態,漸漸累積出新的領悟,覺得這個領悟蠻重要的,所以就記錄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我自己是蠻習慣高壓狀態下工作的人,可能跟我的成長歷程充滿各種逆境經驗,還有跟我的服務對象多半是創傷個案、有時要處理危機事件有關。但透過長年做心理治療工作、自己也接受諮商、不斷探索自己的過程中,我才發現過去有段時間的我太習慣高壓了,有時不太曉得怎樣是放鬆?有時間放鬆時,我卻不知道要做什麼放鬆!當我不曉得怎樣是放鬆,那我當然不曉得要做什麼來放鬆自己,因為不曉得放鬆的目標達成之後,自己的狀態會是怎樣,那自然就永遠無法改善緊繃,無法做些什麼讓自己達到放鬆了。
借用這樣的經驗為例,想跟大家分享壓力調適之前,其實有兩大前提要先滿足,才有辦法「做些什麼」來讓自己放鬆。前提之一,是要先發現:自己現在的狀態如何?我現在有多緊繃?壓力程度有多大?前提之二,是要知道:自己在什麼樣的狀態感覺起來是放鬆的?我曾經有放鬆過嗎?如果有,那個放鬆的感覺是什麼樣的?滿足了以上兩個前提,就像是你迷路的時候,要先打開Google Map定位「我在哪裡」,並且釐清「我現在要去哪裡?」設定到達的目的地,有了起點與終點,你才知道自己現在自己人在哪兒,才有辦法繼續往「放鬆」的終點狀態靠進。
我在晤談室中碰過很多民眾,不太知道自己現在「其實不太放鬆」,是隨著晤談進行,才發現「蛤?原來我壓力這麼大喔!」「我怎麼突然想哭了?」「原來這件事情我還在意喔?」明明理性上覺得自己已經有放鬆了啊,怎麼談一談才發現,自己還是在意過去發生的某件小事?我有這麼在意喔?這件事情有需要這麼在意嗎?
很多民眾不曉得的是,當自己說話語速很快、講話有時會激動起來;或者常常變換話題,常從當下談到的重要話題跳開,去談其他話題;或者突然腦袋一片空白,覺得自己卡住了,好像心中有什麼,但又說不上來,以上狀況都可能反映了你內心的緊張、焦慮、不安,或者摻雜其他各種複雜的心情,這樣就是「不放鬆」、「有壓力」的狀態。有時詢問民眾當下心情如何,他會覺得「沒什麼」,有可能真的是「沒感覺、沒壓力」,也可能是「緊張時也沒感覺到自己在緊張」,或者「知道自己緊張,但是很難直接向我說自己會緊張」,因為可能「面對我、跟我談話這件事本身就是緊張的」,有以上種種可能性。
所以啊,這篇文章不是要面質大家說:「欸,其實你常常容易緊張,對不對?」而是想關心大家,如果你發現你有以上文章所述的狀況,很可能你第一件事要做的,不是「做什麼」來調適壓力、降低壓力,而是「發現自己怎麼了」。然後第二步,明白自己:放鬆的感覺是什麼?通常自己什麼情況下是放鬆的?先知道起點與終點,我們才有辦法「開始」做壓力調適。如果很遺憾的,你發現你很難放鬆,或從沒放鬆過,以我的專業評估來看,很可能你的壓力已經累積到你自己一個人無法handle或不知道怎麼handle了,那我會鼓勵你尋求諮商師的協助,讓諮商師陪你檢視看看:你發生什麼事了?一起幫你調適壓力,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