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閱讀觀點25】提不出對方要的答案,很可能是你根本問錯問題。《麥肯錫寫作技術與邏輯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你是百貨公司專櫃服務人員,某天有位小姐上門,想要處理臉上的斑點,在做了皮膚檢測後,你為她慎重推薦了可以根本處置問題的去斑美白化妝品,跟防止復發的護理產品,但她最後什麼也沒買,意興闌珊離開了。
為什麼?
因為她隔天有同學會,想要的是可以立即遮住斑點的產品。

思考一下生活中,有沒有遇到一種狀況,有人講了半天事情,你卻還是不知道他要表達什麼?如果可以,一定很想大聲吶喊「講重點~」而在職場上,表達上有條理、邏輯,能迅速抓出重點的人,也比較能抓住眾人的目光。
因為工作的關係,西恩也經常要面對文字的課題,有的人堆砌了許多華麗的形容詞,洋洋灑灑寫了一篇,但仔細看會發現對於事實的本質描述非常少;有的人在開頭主詞用到底,但中間的動詞,有的是主詞使用,有的是受詞,讓人分不清楚前後句子的關聯為何?
說穿了,就是每個字詞,每個句子乍看之下都沒錯,但連貫起來就有問題。
因此要談寫作的話,只談技巧,不論邏輯的話,就像是在不穩的地基蓋房子一樣。《麥肯錫寫作技術與邏輯思考》雖然是一本較為生硬的書,但不只探究商業文書技巧,也提到解決問題的方式。西恩看完後,也整理出善用主詞與及物動詞,活化思考;金字塔訊息,確認溝通層次;解決問題的五個步驟;用SCQOR說故事;用防杜潛在型問題讓客戶掏錢等五點,給予大家在商業文案寫作、邏輯思考、客戶溝通等方面的不同思考面向。

善用主詞與及物動詞,活化思考

有邏輯表現力的句子,都是包含主詞與述詞。如果說話沒主詞,一來別人可能會不懂你的意思,二來讓對方自行解釋主詞,相當不保險。日常對話常聽到「好餓喔!」、「很累吧?」我們可以推測出這兩句話的主詞分別是我與你。
西恩的文章都是花費時間閱讀、整理與提出心得,如果喜歡或是覺得有幫助到你,可以日行一善,在下方幫我按五下拍手鼓勵(化讚為賞幫助我)、留言(交流內心想法),或是按愛心(讓我知道有幫助到你),一起用實際行動,營造正向力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6會員
141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滾石西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成果=付出努力x時間」,大家應該都認同。 但如果一樣努力,卻可以花更少時間,產製出更好的成果呢?看著同樣跟自己被交付類似專案同事,卻總能屢屢命中紅心,獲得長官的好評,在納悶自己是否不夠努力的同時,可能要再思考,是否努力錯了方向。 要Work hard,也要Work smart。
說話的藝術,絕對是職場上必修課程。尤其面對客戶,如果抱著「說服對方達成自己的目的」的心態,那就等於輸在起跑點上;又或是遇到家人朋友的不理性溝通,讓雙方關係劍拔弩張,再也沒有什麼比這更痛苦的事。
《讓鱷魚開口說人話》是卡內基的第一本書,有趣的是,西恩在看了一半後,才突然想到《讓鱷魚開口說人話》的英文書名會是什麼?沒想到翻到封面仔細看,發現卻是「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這麼的樸實無華,可見翻譯書名的重要性。
忘了是在哪裡看到《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公路上3萬5千6百公里的追尋,在國與界之間探索世界》,但覺得在集中看了幾本管理的書後,是該換個口味,於是也搭了便車看了這本書。 在公路上的被動情境,簡直我們當時所處人生階段的縮影,我們把自己置身一場迷你版的人生遊戲,學習接受未知,也試探彈性。李易安
會注意到《基業長青》這本書,是因為在閱讀《成為讓部屬願意追隨的上司》時,作者一再提及,因而列入書單中,後來才發現作者Jim Collins也寫了 《從A到A+》、《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等書。 造鐘,而非報時 你知道麥克奈特是誰嗎? 不只是為了賺錢 沒有人創立公司是不想賺錢的。 西恩後見
「向上管理」似乎是近幾年才出現的詞,但它的意涵絕對是已經存在很久,因為只要是在職場工作,最先會遇到的問題一定是要如何跟「老闆處得好」,然後才有機會晉升管理職,談如何「向下管理」。 隨後,要根據這些資訊,打造能滿足雙方期待的關係,並證明自己可靠、誠實,善用、尊重主管的時間。 守穩立場的關鍵
「成果=付出努力x時間」,大家應該都認同。 但如果一樣努力,卻可以花更少時間,產製出更好的成果呢?看著同樣跟自己被交付類似專案同事,卻總能屢屢命中紅心,獲得長官的好評,在納悶自己是否不夠努力的同時,可能要再思考,是否努力錯了方向。 要Work hard,也要Work smart。
說話的藝術,絕對是職場上必修課程。尤其面對客戶,如果抱著「說服對方達成自己的目的」的心態,那就等於輸在起跑點上;又或是遇到家人朋友的不理性溝通,讓雙方關係劍拔弩張,再也沒有什麼比這更痛苦的事。
《讓鱷魚開口說人話》是卡內基的第一本書,有趣的是,西恩在看了一半後,才突然想到《讓鱷魚開口說人話》的英文書名會是什麼?沒想到翻到封面仔細看,發現卻是「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這麼的樸實無華,可見翻譯書名的重要性。
忘了是在哪裡看到《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公路上3萬5千6百公里的追尋,在國與界之間探索世界》,但覺得在集中看了幾本管理的書後,是該換個口味,於是也搭了便車看了這本書。 在公路上的被動情境,簡直我們當時所處人生階段的縮影,我們把自己置身一場迷你版的人生遊戲,學習接受未知,也試探彈性。李易安
會注意到《基業長青》這本書,是因為在閱讀《成為讓部屬願意追隨的上司》時,作者一再提及,因而列入書單中,後來才發現作者Jim Collins也寫了 《從A到A+》、《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等書。 造鐘,而非報時 你知道麥克奈特是誰嗎? 不只是為了賺錢 沒有人創立公司是不想賺錢的。 西恩後見
「向上管理」似乎是近幾年才出現的詞,但它的意涵絕對是已經存在很久,因為只要是在職場工作,最先會遇到的問題一定是要如何跟「老闆處得好」,然後才有機會晉升管理職,談如何「向下管理」。 隨後,要根據這些資訊,打造能滿足雙方期待的關係,並證明自己可靠、誠實,善用、尊重主管的時間。 守穩立場的關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新手發表貼文時,最常犯的錯誤之一】 —過度渴望在一篇文章中灌輸所有資訊給觀眾。 這就像是明明只分享了一碗湯麵的照片, 卻在下文列出二十道不同的料理菜單, 包括咖哩飯等等。 觀眾的接收能力有限, 他們無法同時吸收太多資訊。 因此,精選內容和用字遣詞非常重要。 確保
Thumbnail
多數人在使用化妝保養品的時候,總希望使用後可以一切順利,皮膚也能夠慢慢變美。然而,有時候很可能會事與願違,像是最近新聞才有個案例:「嘉義X姓女子購買某公司臉部保養品,銷售員O女、P女指導使用劑量,事後全身多處出現紅疹、癢、刺痛等症狀令她身心俱疲,認為是O女、P女讓她使用保養品劑量過度導致...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你問對問題了嗎?:重組問題框架、精準決策的創新解決工具》作者:湯馬斯‧維戴爾-維德斯柏。作者研究發現,85%的企業表示,經常忙於解決問題,卻不一定是對的問題,因而浪費許多人力物力與金錢。找對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問對問題,比答對答案更重要!
Thumbnail
想要文章有人看,想想做產品時怎麼發想的。 以產品思維比喻,作者開了一家店(公眾號),店裡陳列各式產品(不同觀點的文章),而賣點是擊中讀者的痛點,引起情感共鳴。商業行銷上說「痛點是一切產品的基礎」,道理不約而同。
波長要長要短,主要看你要針對什麼問題,如果是深斑波長長,如果是暗沉或淺層問題> 能不能打到2200發以上,如果有儀器可以看最好,沒有儀器的話就要看修護後皮膚的狀況
#十個乾九個斑今天想談的是「斑點問題」 #太多資訊想分享需要上中下集 現代人步調緊湊,「追求效果、不只快、還要穩」 醫美確實能滿足追求效果跟快速相關產業鏈如雨後春筍般 在台北東區的密集程度幾乎堪比便利商店 但穩? 連醫生也不能掛保證的事一大疊的術前同意書代表的是後果自負愛惜皮膚、
Thumbnail
即使對方擁有良好的口才和分析能力,但如果你無法抓住問題的核心,則可能會迷失在瑣碎的細節中。要訓練自己善於捕捉問題的關鍵所在,以便在交流中保持清晰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除了上次提到保濕,清潔和防曬是肌膚保養不可或缺的步驟~ 通常使用油類卸妝後,我會再搭配Simple 溫和毛孔調理潔顏凝露,主要是成分單純,又是英國大品牌的開架商品,在藥妝店、生活百貨店或網購溝很容易取得。 建議大家挑選無皂鹼洗面乳、溫和胺基酸洗顏產品,肌膚敏感的人或熟齡肌特別適用,對皮膚的刺激性較
Thumbnail
比如你跟對方說你是「平面設計師」結果對方回你「喔,是做美工的呀」你可能白眼已經講不下去,而各行業有很多專門用語,你認為的,很可能別人不這麼認為,容易踩到地雷。 所以當你聽到別人說出類似專有名詞的話時,最好方式就是用一樣的用詞回,有問題也是一樣用詞問。 一個詞語的選擇可以是一個溝通的轉捩點
Thumbnail
深度思考在職場中至關重要,尤其當面臨挑戰時,僅處理表面問題難以根本解決。本文以產品經理的視角分享了產品上市計劃中的深度思考經驗。透過重新定義目標、強調臨床有效性和創新解決方案,成功調整了計劃,確保了產品成功上市。深度思考不僅提升解決問題能力,更讓我們找到工作的深度和意義,建議在職場中培養這種習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新手發表貼文時,最常犯的錯誤之一】 —過度渴望在一篇文章中灌輸所有資訊給觀眾。 這就像是明明只分享了一碗湯麵的照片, 卻在下文列出二十道不同的料理菜單, 包括咖哩飯等等。 觀眾的接收能力有限, 他們無法同時吸收太多資訊。 因此,精選內容和用字遣詞非常重要。 確保
Thumbnail
多數人在使用化妝保養品的時候,總希望使用後可以一切順利,皮膚也能夠慢慢變美。然而,有時候很可能會事與願違,像是最近新聞才有個案例:「嘉義X姓女子購買某公司臉部保養品,銷售員O女、P女指導使用劑量,事後全身多處出現紅疹、癢、刺痛等症狀令她身心俱疲,認為是O女、P女讓她使用保養品劑量過度導致...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你問對問題了嗎?:重組問題框架、精準決策的創新解決工具》作者:湯馬斯‧維戴爾-維德斯柏。作者研究發現,85%的企業表示,經常忙於解決問題,卻不一定是對的問題,因而浪費許多人力物力與金錢。找對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問對問題,比答對答案更重要!
Thumbnail
想要文章有人看,想想做產品時怎麼發想的。 以產品思維比喻,作者開了一家店(公眾號),店裡陳列各式產品(不同觀點的文章),而賣點是擊中讀者的痛點,引起情感共鳴。商業行銷上說「痛點是一切產品的基礎」,道理不約而同。
波長要長要短,主要看你要針對什麼問題,如果是深斑波長長,如果是暗沉或淺層問題> 能不能打到2200發以上,如果有儀器可以看最好,沒有儀器的話就要看修護後皮膚的狀況
#十個乾九個斑今天想談的是「斑點問題」 #太多資訊想分享需要上中下集 現代人步調緊湊,「追求效果、不只快、還要穩」 醫美確實能滿足追求效果跟快速相關產業鏈如雨後春筍般 在台北東區的密集程度幾乎堪比便利商店 但穩? 連醫生也不能掛保證的事一大疊的術前同意書代表的是後果自負愛惜皮膚、
Thumbnail
即使對方擁有良好的口才和分析能力,但如果你無法抓住問題的核心,則可能會迷失在瑣碎的細節中。要訓練自己善於捕捉問題的關鍵所在,以便在交流中保持清晰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除了上次提到保濕,清潔和防曬是肌膚保養不可或缺的步驟~ 通常使用油類卸妝後,我會再搭配Simple 溫和毛孔調理潔顏凝露,主要是成分單純,又是英國大品牌的開架商品,在藥妝店、生活百貨店或網購溝很容易取得。 建議大家挑選無皂鹼洗面乳、溫和胺基酸洗顏產品,肌膚敏感的人或熟齡肌特別適用,對皮膚的刺激性較
Thumbnail
比如你跟對方說你是「平面設計師」結果對方回你「喔,是做美工的呀」你可能白眼已經講不下去,而各行業有很多專門用語,你認為的,很可能別人不這麼認為,容易踩到地雷。 所以當你聽到別人說出類似專有名詞的話時,最好方式就是用一樣的用詞回,有問題也是一樣用詞問。 一個詞語的選擇可以是一個溝通的轉捩點
Thumbnail
深度思考在職場中至關重要,尤其當面臨挑戰時,僅處理表面問題難以根本解決。本文以產品經理的視角分享了產品上市計劃中的深度思考經驗。透過重新定義目標、強調臨床有效性和創新解決方案,成功調整了計劃,確保了產品成功上市。深度思考不僅提升解決問題能力,更讓我們找到工作的深度和意義,建議在職場中培養這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