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祖師文鈔要義 2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家庭教育・敦倫積德 (四)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raw-image

◎人稟ㄅㄧㄥˇ〔承受〕天地之正氣以生,當效法天地高厚覆載之德,以參贊化育〔參預謀劃天地生成萬物教化、培育之德〕,繼往開來〔承續先人的事業,並為後人開拓道路〕,庶可不愧與天地并立為三,以稱三才之名耳。

忠、孝、節、義,乃人道之大綱,人若無此,則與禽獸何異?縱時屬民主,亦不可不以忠義為訓。良〔確實〕以忠之意義,不專指事君而言。故曾子以忠恕明夫子之道,以為人謀而不忠日常自省。固知「忠」之一字,義貫萬行,事君乃其一端耳。竊〔私下。用來謙指自己見解的不確定。〕
謂忠者,盡己之心,真誠無欺之謂。人若存心以忠,必能孝親、敬兄;睦族、信友;矜孤、恤寡;仁民、愛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矣。何也?以忠則不欺〔不欺自己,不欺他人〕,不欺則盡分,盡分則屬己分中事,自必務乎實行,決無虛應故事,不盡己心己力之虞。

raw-image

近世雖則推倒帝制,然須事事講忠,庶不至我ㄨㄛˇ詐ㄓㄚˋ爾ㄦˇ虞ㄩˊ〔各懷鬼胎。形容人際間鉤心鬥角,互相猜疑欺騙〕,漫無準的。得勢則羣相輔弼ㄅㄧˋ〔扶助〕,失事則羣相棄捨,或反從而攻擊之,互相傾ㄑㄧㄥ軋ㄧㄚˋ〔毀謗排擠〕,了無底止,皆由不講忠義之所致也。忠義不講,則父子夫婦之倫,均可弁ㄅㄧㄢˋ髦ㄇㄠˊ〔無用之物〕視之。弁ㄅㄧㄢˋ視ㄕˋ〔輕視〕旣久,則作桎ㄓˋ梏ㄍㄨˋ〔作束縛想〕。〔覺得〕負此桎梏,不得自由,不得不演出殺父殺母,逆天悖理之惡劇,以期其任意隨心,無所拘束也。嗚呼!不講忠義,其禍至於此極,可不為痛哭流涕長太息〔大聲嘆氣〕乎?

沈彌生居士,欲挽狂瀾,擬排印楊椒山先生盡忠於國,及躬行孝弟,貽ㄧˊ〔遺留〕訓子孫之事實,普徧流布。冀人各孝親、敬兄;睦族、信友;矜孤、恤寡;仁民、愛物;赤誠為國,熱心濟世,一一效法椒山而實行之。務必盡己職分,毋稍存因循怠忽虛假之想。

則人心既轉,人禍自無。人禍既無,天心自順。固當雨ㄩˇ暘ㄧㄤˊ時ㄕˊ若ㄖㄨㄛˋ〔風調雨順〕,物ㄨˋ阜ㄈㄨˋ民ㄇㄧㄣˊ康ㄎㄤ〔安樂富庶〕,天下太平,人民安樂矣。

raw-image

讀〔明朝忠臣楊椒山先生〕《請罷馬市》、《誅賊臣》二疏,可謂只知有國,不知有身。當時賊臣專權,正人君子稍有違ㄨㄟˊ迕ㄨˇ〔違背、牴觸、不順從〕,立即得禍。竟敢上疏,請罷請誅,非浩氣塞天地,精忠貫日月者能之乎?

雖則因此殞命〔喪失生命〕,而千百年後之人,咸ㄒㄧㄢˊ〔悉皆、普遍〕皆景仰。校彼位極一時,無所建立者,為何如也。

況於將臨刑時,所述之年譜,與諭妻、訓子之文,直是心如明鏡,纖ㄒㄧㄢ悉ㄒㄧ畢ㄅㄧˋ照ㄓㄠˋ〔細微隱微之處,顯照無遺〕,非涵ㄏㄢˊ養ㄧㄤˇ淳ㄔㄨㄣˊ粹ㄘㄨㄟˋ〔淳厚精粹〕,置生死於度外者能之乎?

今為便於普通人,故先列訓子,次諭妻,次年譜,次二疏,次本傳,庶可開卷即得實益。不至以文長,且不切於己分而厭觀也。

raw-image

椒山之忠,不止事君一事。詳察年譜,其於事親、敬兄,待人、接物,無一事不本之於忠。須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八事;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八法,皆須以忠為綱維〔總綱要領〕。

以忠則盡心實行,必期於圓滿分量而後已。由是言之,忠之道貫通萬行,忠之益成就萬事。無論己事他事,非忠決難大成。古今來建大功,立大業,窮理盡性,希聖希賢者,孰〔誰〕不本之於忠乎?以若不致力於忠,則懈惰因循乘之,為己尚不能,況為社會國家乎?

今人不但不講忠之實際,即孝與節義,均不注意,每欲勸導,莫由發起。

彭孟庵居士,以湖南《孝女傳》見示。孝女唯知有母,節女〔貞潔之女〕唯知有誼〔人之所宜於當行者〕,而己身之死生不暇計〔不會在意〕也。雖其以身殉母殉誼之迹,不能為訓於普通人,然其盡孝盡誼之誠,即天地鬼神,尚能感動,況同具此心之人類乎?

raw-image

不念鞠ㄐㄩˊ育ㄩˋ〔撫養〕之恩,隨意自由愛戀者,見聞於此,能不慚愧欲死,因之痛改前愆ㄑㄧㄢ〔過失〕,聿ㄩˋ〔惟〕修後德乎,其有關於世道人心也大矣。又秦昭之操〔操守。品格、德行〕,比之〔柳下惠〕坐懷不亂者,更深百倍。以一時不亂易,多日不亂難。況有某如不能自持,此女即歸於君之語乎?竟能以少年男女,數十日,日同食,夜同眠,了無男女情欲之事,非渾合天理,絕無人欲者能之乎?

余於《安士全書》,《壽康寶鑑》中,均附之,此二書已印二十餘萬部。今又附於此錄,合為忠、孝、節、義傳,以為廢倫理者,頂門一鍼ㄓㄣ〔猛然驚覺〕。庶〔希望〕可頓瘉膏肓痼疾,重新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矣。

陸放翁家訓,注重儉約忠恕。而所言喪制〔治喪的禮制。特指按禮制規定的居喪期限〕,尤為醫澆俗〔澆風薄俗。社會風氣浮薄而不淳厚〕之妙劑。故亦附之於後,同得普徧流通。當必有具正知見,關心世道人心之仁人,大為提倡,令其還淳返樸,復成至治之盛世也。

〈續編下冊 楊椒山先生言行錄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11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你如果五戒不守,人天絕路。所以受戒你也要持戒,不受戒你也要持戒。你不受戒,你也要把五條戒裡面的前四戒守好,並不是說沒有受戒便可以不持戒,為什麼呢?因為殺、盜、婬、妄它本身就是性戒。因為它的體性當戒故,它的體性是屬於惡的,性惡,體性是惡,會讓我們眾生墮落的惡法,是我們體性
Thumbnail
2022/04/11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你如果五戒不守,人天絕路。所以受戒你也要持戒,不受戒你也要持戒。你不受戒,你也要把五條戒裡面的前四戒守好,並不是說沒有受戒便可以不持戒,為什麼呢?因為殺、盜、婬、妄它本身就是性戒。因為它的體性當戒故,它的體性是屬於惡的,性惡,體性是惡,會讓我們眾生墮落的惡法,是我們體性
Thumbnail
2022/04/11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再來講到最後一條戒 甲六、酒戒 同樣分成八科,我們也同樣回到四十五頁。 乙一、釋名 接著第五條就是飲酒戒。 「俱酒色、酒香、酒味,飲之令人昏醉,放逸之飲料名酒,飲則犯戒。」 乙二、制意 世尊制酒戒的意義。 第一、失禮儀。酒能令人迷醉,失禮貌威儀。 飲酒
Thumbnail
2022/04/11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再來講到最後一條戒 甲六、酒戒 同樣分成八科,我們也同樣回到四十五頁。 乙一、釋名 接著第五條就是飲酒戒。 「俱酒色、酒香、酒味,飲之令人昏醉,放逸之飲料名酒,飲則犯戒。」 乙二、制意 世尊制酒戒的意義。 第一、失禮儀。酒能令人迷醉,失禮貌威儀。 飲酒
Thumbnail
2022/04/11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我們接著講妄語戒。 乙五、這一科,論到輕重‧ 接著所犯同樣是犯妄語,但是它有輕重的差別,這當中就有逆罪、大妄語罪、小妄語罪的分別。 還有破轉法輪僧.這個是什麼呢? 以上這些都叫做逆罪:法說非法、非法說法,以及破羯磨僧、破轉法輪僧,這都是屬於逆罪。
Thumbnail
2022/04/11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我們接著講妄語戒。 乙五、這一科,論到輕重‧ 接著所犯同樣是犯妄語,但是它有輕重的差別,這當中就有逆罪、大妄語罪、小妄語罪的分別。 還有破轉法輪僧.這個是什麼呢? 以上這些都叫做逆罪:法說非法、非法說法,以及破羯磨僧、破轉法輪僧,這都是屬於逆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第一)。  最後一句,還在裡仁篇裡又出現一次。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裡仁第四)。   這段話是對孝做出具體的說明。看來,孝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父母在時要『無違』,父母死時要『慎終』,
Thumbnail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第一)。  最後一句,還在裡仁篇裡又出現一次。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裡仁第四)。   這段話是對孝做出具體的說明。看來,孝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父母在時要『無違』,父母死時要『慎終』,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第一)。 曾子名參,字子輿;魯國人,是孔子一個非常牛的學生。曾子是出了名的孝順,據說《孝經》就是他寫的。他比孔子年輕許多,小孔子四十六歲。應該是孔子在結束流亡返回魯國後,投入孔子門下的。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第一)。 曾子名參,字子輿;魯國人,是孔子一個非常牛的學生。曾子是出了名的孝順,據說《孝經》就是他寫的。他比孔子年輕許多,小孔子四十六歲。應該是孔子在結束流亡返回魯國後,投入孔子門下的。
Thumbnail
【了凡四訓】原文 (積善之方) 【原文】天地鬼神之福善禍淫。皆與聖人同是非。而不與世俗同取捨。凡欲積善。絕不可徇耳目。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 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皆當細辯。 從此篇文章學習、分析自己觀念、言行是真善假善?! 會發現世俗中的善惡大都是荒謬的假善!!
Thumbnail
【了凡四訓】原文 (積善之方) 【原文】天地鬼神之福善禍淫。皆與聖人同是非。而不與世俗同取捨。凡欲積善。絕不可徇耳目。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 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皆當細辯。 從此篇文章學習、分析自己觀念、言行是真善假善?! 會發現世俗中的善惡大都是荒謬的假善!!
Thumbnail
延續上一篇的話題,各位想過求知問學的根本是什麼嗎?那求知問學的終極目的又是什麼? 今天我想引述的就是有子所說的話,然而必須先說明,他話中含意是不對的,我們不能因為是出現在經典裡的話就不加思考而照單全收,覺得反正都是好的東西就一概而論,否則會有學而不精、得過且過之弊。
Thumbnail
延續上一篇的話題,各位想過求知問學的根本是什麼嗎?那求知問學的終極目的又是什麼? 今天我想引述的就是有子所說的話,然而必須先說明,他話中含意是不對的,我們不能因為是出現在經典裡的話就不加思考而照單全收,覺得反正都是好的東西就一概而論,否則會有學而不精、得過且過之弊。
Thumbnail
簡述: 《論仁、論孝、論君子》的內容是選輯自《論語》一書,是孔子的門人和後學的記錄。此文提及「仁」、「孝」或「君子」的涵義。
Thumbnail
簡述: 《論仁、論孝、論君子》的內容是選輯自《論語》一書,是孔子的門人和後學的記錄。此文提及「仁」、「孝」或「君子」的涵義。
Thumbnail
前面三種絕棄(聖智、仁義、巧利),是為避免人心紊亂,像是三到閘門,若放開,人心便如大水奔流,往複雜迷亂奔去,但即使設閘,卻也只能防止,難以改變源頭,真正的核心在於心之歸屬,這是比認知想法更早形成的意識意念,人的一切由此開始衍生,所以源頭應為: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Thumbnail
前面三種絕棄(聖智、仁義、巧利),是為避免人心紊亂,像是三到閘門,若放開,人心便如大水奔流,往複雜迷亂奔去,但即使設閘,卻也只能防止,難以改變源頭,真正的核心在於心之歸屬,這是比認知想法更早形成的意識意念,人的一切由此開始衍生,所以源頭應為: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Thumbnail
2015.6.13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謂龍牙才和尚①曰: 「欲革前人之弊,不可亟去。須因事而革之,使小人不疑,則庶無怨恨。 予嘗言:『住持有三訣,見事,能行,果斷。』 三者缺一,則見事不明,終為小人忽慢,住持不振矣。」 《山堂小參》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佛鑒慧勤禪師對龍牙寺智才禪師說:
Thumbnail
2015.6.13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謂龍牙才和尚①曰: 「欲革前人之弊,不可亟去。須因事而革之,使小人不疑,則庶無怨恨。 予嘗言:『住持有三訣,見事,能行,果斷。』 三者缺一,則見事不明,終為小人忽慢,住持不振矣。」 《山堂小參》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佛鑒慧勤禪師對龍牙寺智才禪師說:
Thumbnail
2014.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 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 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無一。 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 物既如此,人亦宜然。
Thumbnail
2014.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 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 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無一。 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 物既如此,人亦宜然。
Thumbnail
家庭教育・敦倫積德 (四)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人稟ㄅㄧㄥˇ〔承受〕天地之正氣以生,當效法天地高厚覆載之德,以參贊化育〔參預謀劃天地生成萬物教化、培育之德〕,繼往開來〔承續先人的事業,並為後人開拓道路〕,庶可不愧與天地并立為三,以稱三才之名耳。 〈續編下冊 楊椒山先生言行錄序〉
Thumbnail
家庭教育・敦倫積德 (四)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人稟ㄅㄧㄥˇ〔承受〕天地之正氣以生,當效法天地高厚覆載之德,以參贊化育〔參預謀劃天地生成萬物教化、培育之德〕,繼往開來〔承續先人的事業,並為後人開拓道路〕,庶可不愧與天地并立為三,以稱三才之名耳。 〈續編下冊 楊椒山先生言行錄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