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月先
《願未央》(Unfulfilled Dreams)意指一場跨越時空而「未竟的文學夢」。早熟的文學青年在國共內戰下棄筆從戎,以軍人身份落腳台灣,與本地醫家千金相戀相許,搭起台灣文學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學朱家」,持續文學不凡的追尋。該片屬於「他們在島嶼寫作」作家紀錄片的第三系列,由小說家朱天文初執導筒,紀錄她已不在世的父母:小說家朱西甯,與翻譯家劉慕沙。
朱西甯以《鐵漿》留名,既反共懷鄉又現代超前;劉慕沙則是及早引介日本文學的重要譯者,影響所及包括當代文青所熟悉的大江健三郎系列。然而,這場《願未央》,其實只有文學少女的願未央。導演圓滿召喚出少將父親的文學夢,卻留下也曾為文學少女的母親。
*母系未竟:被定格的文學少女
紀錄片掛名朱西甯、劉慕沙雙傳主,但篇幅比例明顯不均。除了兩人那場著名的、不見容於當時社會的本外省跨年齡之戀,大部分集中探討朱西甯的文學成就,以及追溯江蘇朱家的中國根源。翻譯家劉慕沙為何不太會寫複雜的漢字、流暢的日文如何養成?她嗜讀與翻譯些什麼作品、如何構築這個「稿紙糊成的家」?最後一幕拉出兩人落落長的著作年表,彷彿每一年並肩糊稿,但卻也像那兩條平行線一般,毫無交集。
照片中的劉慕沙是眼角曬出白皺紋的網球好手,情書中的她則是與超齡男友心靈相通的文學少女,翻一面,又是不耐世俗小姐規範,赤腳高歌、為愛私奔的豪放女子。不過,慕沙的多面性也就到此為止了。文學少女成婚後,版面迅速縮小。當朱天文不斷讚嘆父親下班後,還能擠出時間廢數稿、寫巨作時,似乎忘了柴米油鹽、掌廚宴客之外的母親也同樣令人驚奇──她究竟如何在一家五口中整出自己的時間與空間,才能以翻譯收入,購得那些彼時月薪也無法輕易支付的家電?
小說家季季曾在回憶錄《行走的樹》中,將朱家比喻為文藝界的「餐廳俱樂部」,各路文友來自去如,吃飯、喝茶、聊天、吵架。在她的記憶中,劉慕沙便不是備受朱西甯疼愛的傻太太(朱天文眼中的傻母親),而是撐起整個文學沙龍「鼎食期」的女主人,供給文學青年的「售後服務」自成功夫:
那時的眷村房子沒門鈴、沒電話。文友想來就來,在客廳紗門拍幾下,就聽到慕沙中氣十足的聲音:「來啦,來啦。」──那聲音彷彿在唱歌。天熱時她說:「快進來快進來,外邊太陽大。」天冷時她說:「快進來快進來,外邊風大。」⋯⋯走進客廳坐下,慕沙馬上端來茉莉香片。如果中午剛過,她笑瞇瞇問道:「還沒吃吧?我去給你下碗麵。」如果客人說吃過了,她就接著說:「晚上留下來吃飯吧?」
留在朱家吃飯,無需客氣無需推辭。在那個貧乏的年代,許多人去朱家就是為了好好吃一頓。沒有成家的,去享受熱呼呼的家常菜;成了家的,也覺得慕沙的菜比自家的好吃。大鍋飯,大盤菜,大碗湯,人氣加熱氣上桌:客家小炒,糖醋里肌,乾煎帶魚,百頁燒肉,粉皮拌黃瓜……,無一不盤底朝天。
季季來自雲林永定,比劉慕沙小約十歲,比朱天文長約十歲,對於盛年時期的慕沙記憶自然比女兒深刻。然而不知何故,季季的訪談片段並未剪入《願未央》的最終版本。讓人意外或又不太意外的是,這是一部由女性小說家、編劇家、導演、主角所拍出與演出的男性敘事紀錄片,母親的缺席(只剩純愛的文學少女),是其顯而易見的未竟之處。
*台灣未竟:白色恐怖與大火炬的時代
在台灣第一代省籍通婚中,朱家應是少數完滿的幸福之家。剛來台的外省族群男女比例失衡,跨越省籍隔閡的婚姻主要由性別結構所驅動,而少基於文化與心意的結合。而季季那一段同樣跨省籍、跨年齡的婚姻,雖然曾受到朱家的祝福(朱西甯以新郎同鄉的身分做了證婚人),卻是一場被時代扭曲的極端悲劇:季季的前夫楊蔚密告陳映真、吳耀忠等人閱讀左翼書刊,導致台灣文學史上規模最大的政治迫害案件「民主台灣聯盟案」。
《願未央》將母親置於偉大男人的背後,反而無法觸及文學朱家的幸福謎底。留在片中的受訪者,包括張大春、楊照、蘇偉貞等人多作好言好夢,而幾封私信撿來剪去,也只剪出我們所熟悉的情懷。白色恐怖的暗影,彷彿不曾深入白色純潔的文學朱家,唯有朱天文的小舅、劉家四公子劉家正,留下了一條線索。他提及劉家阿公原是懷抱祖國情懷的船醫,終戰後甚至馬上將「富士」診所改名「重光」,因為長子被關押綠島才開始「痛恨外省人」。換言之,文學少女的叛逃不只是性別的,亦是政治的。
劉家長公子劉家東是白色恐怖的受難者,在促轉會的「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中可以找到他的名字。他因「閱讀《青年修養與意識鍛鍊》、《大眾哲學》等反動書刊」被警察從新竹中學給帶走,以《懲治叛亂條例》之名被起訴時也才 20 歲。那一年,劉慕沙 18 歲或在竹女打著網球,朱西甯 26 歲則剛在陳紀瀅的「重光文藝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反共小說《大火炬之歌》。
劉家小舅的回憶在《願未央》中只是意外的岔題,受訪者想講,訪談者不想談,因此也無這些交錯與後續。「我們將不停地探索,而一切探索的終點,將是抵達我們出發之處,並且初次認識這地方。」在痛恨與恐懼若干年後,成為神父的劉家小舅坐在苗栗銅鑼老宅中引用並思考著 T. S. 艾略特,導演卻將之剪輯到朱家「抵達祖國」的尋根之旅的開始,則又是另一層記憶的暴力。
劉家是台灣近代史的縮影,被朱家精神捨棄而成為本片所無法抵達之處。《願未央》所建立的文學朱家沿著父系開枝散葉,開出以朱天心、朱天文為主角的下集《我記得》,卻似又不甚記得。
從「作家紀錄片」的標準來看,《願未央》或為一部標準之作,追溯朱西甯的文學足跡並確認其大師地位。然它又不同於前幾部島嶼寫作系列,而由子女親自執導,因此也可視為一類與內在自我對話的「家庭紀錄片」或「私紀錄片」。寫下《荒人手記》、編出《悲情城市》的朱天文為何會創造出如此孺慕巨大父系的夢呢?這或是朱天文作為創作者的個人侷限,亦為藝術之願未央。
全文劇照提供:目宿媒體
林月先,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合著有《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台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研究助理、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