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陪伴憂鬱伴侶:「我害怕忘記這些感受」
付費限定

陪伴憂鬱伴侶:「我害怕忘記這些感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伴侶處於憂鬱狀態時,時常難以抽身。被情緒沾濕的皮膚,彷彿吸飽水份的沈重海綿,讓她難以站起身子,更別提奮力掙扎後,挫折感讓自我認同越沉越深。

raw-image

「我害怕我忘記這種感覺。」伴侶說。

「怎麼說呢?」我問。

「就有一種:如果連我都忘記了,那還有誰會記得的感覺。」

「為什麼會想要記得呢?想要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徹嗎?」我問。

「不是。是覺得如果連自己都不看重,那麼就真的不重要了!」伴侶說。

「意思是——你害怕自己忘記,是因為你擔心如果連自己都忘記了,那麼這些在乎的、你認為重要的事,也會變得沒那麼重要了——的意思嗎?」

「差不多。」

「那這樣不會很累嗎?」

「會啊,很不舒服。但我就是會害怕忘記這種感覺。」

「忘記了會怎麼樣嗎?」

「我會覺得:那以前算什麼?只有我在意而已算什麼?如果這些都不重要,那麼我又算什麼?」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5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憂鬱你好,這是我女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1.0K會員
316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伴侶突然串起自己過去為什麼時常感到憤怒?我覺得這個細微的發現太重要了!從事件到憤怒情緒的過程有多遠?過程中發生了什麼?是什麼扭開了一道道的情緒門鎖?本篇試圖透過對話整理出事件與情緒之間,血淋淋的關聯性與轉變。所以具體而言,事件是如何帶出情緒的?
伴侶的表情無預警地變得嚴肅。明明氣氛好好的,朋友們相聚也只是閒聊而已,為什麼會突發這樣的轉變呢?「就很不爽啊。」伴侶不假思索地說。「那是什麼感覺?」「就覺得那麼快樂是什麼意思?很像在嘲諷我。」伴侶以身置其中的語氣說。我太好奇他人的快樂與嘲諷間的關聯,因而與伴侶展開一連串的對話。
「嗨~停車順利嗎?」在餐廳的我打電話給伴侶。「嗯,停好了。你們先吃。」她聲音輕微僵硬。「你在附近嗎?平安嗎?」我覺得有點不對勁。我到餐廳巷子裡找到蹲坐在地上的她,確認正在哭泣哽咽的她身體沒有不舒服。
根據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羅列的憂鬱症症狀,日常的自我檢測其實已經足夠看出端倪。本篇將分享我是如何觀察到伴侶進入憂鬱狀態,與我如何陪伴這樣的她,還有一些依經驗而來的陪伴心法。
過往的她只想著要符合家人的期待,也暗自期待著家人終有一日能夠接受真實的自己。但這一天隨著一次次的配合演出,而變得遙不可及。
被承認的女兒來自媽媽的詮釋,並非自我認同的自己。在坦承性向後,從媽媽的言語中浮現了這個難以忍受的事實。
伴侶突然串起自己過去為什麼時常感到憤怒?我覺得這個細微的發現太重要了!從事件到憤怒情緒的過程有多遠?過程中發生了什麼?是什麼扭開了一道道的情緒門鎖?本篇試圖透過對話整理出事件與情緒之間,血淋淋的關聯性與轉變。所以具體而言,事件是如何帶出情緒的?
伴侶的表情無預警地變得嚴肅。明明氣氛好好的,朋友們相聚也只是閒聊而已,為什麼會突發這樣的轉變呢?「就很不爽啊。」伴侶不假思索地說。「那是什麼感覺?」「就覺得那麼快樂是什麼意思?很像在嘲諷我。」伴侶以身置其中的語氣說。我太好奇他人的快樂與嘲諷間的關聯,因而與伴侶展開一連串的對話。
「嗨~停車順利嗎?」在餐廳的我打電話給伴侶。「嗯,停好了。你們先吃。」她聲音輕微僵硬。「你在附近嗎?平安嗎?」我覺得有點不對勁。我到餐廳巷子裡找到蹲坐在地上的她,確認正在哭泣哽咽的她身體沒有不舒服。
根據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羅列的憂鬱症症狀,日常的自我檢測其實已經足夠看出端倪。本篇將分享我是如何觀察到伴侶進入憂鬱狀態,與我如何陪伴這樣的她,還有一些依經驗而來的陪伴心法。
過往的她只想著要符合家人的期待,也暗自期待著家人終有一日能夠接受真實的自己。但這一天隨著一次次的配合演出,而變得遙不可及。
被承認的女兒來自媽媽的詮釋,並非自我認同的自己。在坦承性向後,從媽媽的言語中浮現了這個難以忍受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