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愛自己嗎?】 〈從疫情談人生的永續經營〉

2022/04/19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賈永婕最近的新聞(集結企業界與演藝圈力量捐贈300多台救命神器HFNC),感動了無數的台灣人,可說是近期內讓人覺得最溫暖的一則消息。原本是一樁再好不過的事,我卻發現在賈永婕臉書的留言板上,也出現了一些網友的彼此叫囂謾罵,在此砲火十足的開戰著。
原本特地來到這個臉書留言,初衷不就是來感念賈永婕與許多人的善意嗎?
明明就是一樁美事,卻可以讓某些人將戰場開闢至此,其實這裏頭,是有一些我們可以去了解的人性幽微面的。
首先,開戰,是有癮頭的。
一定是心裏頭有一座火山,才會在外頭也創造出一座火山。
但他們通常會說,是別人先惹他的,如果不是誰誰誰講了哪一句話,他也不會那麼生氣。
但其實是內心的某條負面敏感神經被磨的異常之敏銳了,所以才會動不動就起反應。
例如「客訴達人」,比一般人更「敏銳」的就能感受到店家的不夠善意或非善意,而你要他忍住客訴的「衝動」是很困難的,因為那就是個「痛苦之身」,而「痛苦之身」是要一直被餵養負面能量的。
意思就是說,表面上他們會說他們也不想這樣啊...,但其實內在有一個部分的確是在狂熱的說著:「給我更多更多吧!」
也就是他們要的,是更多能引動他這種負面情緒的場景,所以他就能產生更多的負面情緒能量,來餵養他的痛苦之身了,這聽起來是不是很像一部恐怖片?
也許你會說:「我沒像那些網友那麼誇張啦,我不主動去開戰的,但我最近的確心裡頭很悶,也有一種快爆炸了的感覺。」
嗯,能意識到自己的狀態跟平常還是不太一樣,是很好的。當我們看到了,就不要去忍受它(意指把內心這些負面的感覺看得愈來愈理所當然),而要一直存有一種「诶,我這樣怪怪的喔。」這樣的心態去提醒自己,為自己踩剎車。
這樣人才不會無意識的愈跌愈深,最後變成「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沒有病識感了,也就是覺得自己的憤怒與憂傷都是很應當的了。
**
人生中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你只要問自己一個問題:「這一關,我是要被它絆倒,然後從此一蹶不振,將失敗都歸因於就是誰誰誰在扯你後腿;還是說,你願意在每個危機裡,都看到可以讓自己跳階的機會?」
我們常常說要愛自己,但人們常常並不真的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愛自己、疼惜自己。
生命本就有許多無常,一直可以去看到自己還能去感謝去愛的部分,積極選擇去活在平靜與朝氣的意識裡,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而且是靈魂可以帶走,在你生生世世裡能一直擁有的能力。
例如美食家葉怡蘭說的,疫情再緊繃,還是要買花給自己,是精神上的一種大鼓舞。
葉怡蘭:「當然定有人說,非常時期,既非生存必需,何需多費這力氣?但正如以前屢屢提及,花之於我,一如家裡的書和音樂,是不可或缺的心靈療癒,值此鎮日幽居家中時刻,更成舒心慰心定心之源,不肯不忍不能輕言敷衍放棄。」
她那篇文章的結尾更恰巧放上了近代作家維吉尼爾芙所寫的《戴洛維夫人去買花》一書,我看了不禁會心一笑。維吉尼亞吳爾芙所處的年代剛好是一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一直活在世局震盪中的女人呢,葉怡蘭特別放上這篇,是不是也是想到了這點呢?與古人神交,從中找到一些共鳴,也是一種生命情趣!
**
除了要有意識地,不讓自己隨意就掉入悲與無力感的情緒中,我們還可以採取更積極性的作為去幫助自己的思維轉軌。
也就是你可以在這段時間,有意識地去看到更多正在逆風飛盤、逆轉勝的人事物。這樣的事蹟,其實也是很多的,只是當妳一心聚焦在你習慣的悲的氛圍下時,你很自然地就會把它過濾掉。
逆轉勝事蹟的舉例:
台灣起家的布布童鞋在這波疫情下,快速將門市轉型為蔬果配送店。
創始人說,一開始也還想辦法在補救阿,開直播,將門市改成預約制,但挽救不了這波疫情大浪打下來的極敗頹勢,但他沒有把心力放在焦慮與抱怨上,而是好好睡一覺,再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因為他深信唯有身心靈回到穩定狀態,才有辦法做出好的決策。
接著便果斷的轉換賽道,先是切換到海鮮市場,但發現對冷鏈的ㄧ要求太高,從外行跨入,風險太大,就馬上轉換到蔬果配送,因為家長們在疫情停課期間,對新鮮蔬果的高需求,再加上布布童鞋之前就打下的人脈資源,家長們很自然的就願意支持這個轉變,讓產業順利換軌。
創始人還提到,其實之前承平期間,他就因少子化趨勢,一直有在思索轉型這件事,但那時其實還是有賺錢的,團隊的焦點都在努力衝業績,沒人有心思要跟他討論轉型試錯這種事的,反而是要遇到了這樣天崩地裂的大震動,才有辦法讓內部團隊能一股作氣跟他一起完成轉型。
採訪者說:「別人把疫情當作危機,他卻看成契機。」真的是再貼切不過。
我整理出幾個重點:
1.別人是焦慮到睡不著,他是為了做出好的決策,讓自己好好睡個覺。(我們常常以為別人的成功是他好運,其實思維腦袋的不同,更是一大關鍵)
2.所以也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要怎麼辦的。一開始也在搞直播、預約制阿(失敗),先轉海鮮市場(失敗),在很短時間內才趕快切到蔬果配送中心的。(他不把時間花在舔舐傷口,而是一直往前看向前走!)
3.原本因少子化就有在思考轉型,但動力不足,反而是因為這個「可怕」的疫情,才一股氣真的跨了過來。(危機反而成了轉機!)
一般人之後回憶起這場疫情,可能是覺得餘悸猶存,或仍憤恨不平,總之,靈魂裡已烙下了許多恐懼與難過的記憶;而他,則是在細胞記憶裡寫下了「凡事一定都有出口」,「除了慌張害怕,我一定還能做點什麼有建設性的事」這樣的思維信念。
**
綜上所說,這個疫情教會了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愛自己。
真正的愛自己,治標的部分是指在動盪的時候,你要有意識的讓自己繼續保持平靜感謝的思維,甚至是刻意的去轉換自己的視角。
同樣的一天內都有很多事情在發生著,不公不義的事上演著,美好寧靜的人事物其實也還是充盈著,還有那些能將危機轉成契機的正能量事件,不是很值得我們要更有意識的去蒐集更多來關注著,甚至是學習人家的優點嗎?
再來談愛自己的治本之道。
一場疫情下可能會讓你看到很多人生百態,像個照妖鏡的讓你看到整個國家、社會、甚至是你身邊的每個人怎麼會是這樣那樣,就像「海水退了才知道誰沒穿褲子」。
那我們其實就可以回過頭去反思自己的人生。當我們指著手指說誰誰誰都短視近利時,都沒有好好為長期的共同利益著想時,問問自己:「那我有沒有對自己短視近利、抄短線呢?我有永續經營自己嗎?」
永續經營自己,也就是要能持續微調你的生命體質,將一個原本比較悲觀比較容易恐懼焦慮的靈魂底色,逐漸轉化成較開朗樂觀,且觀念很流動能將人生看的透徹的人。而這是要願意點點滴滴去學習很多生命智慧,才能逐漸培養成的,不能急就章。
而為什麼改變你的生命體質如此至關重要?因為你所有的人生際遇都是被這個生命體質(習性)給吸引過來的。
這也就是我們常會聽到有些人說,他怎麼每段感情談到最後的問題都很類似,因為功課還沒有做過去前,生命情境(考卷)就會三不五時來個重複播放,直到這個人終於能看到新的角度去處理這件事情。
而這個能看到新的角度,就是體質改變了。
如果你真的愛自己,讀到此,你就會更清楚,所以接著往後的每一天,你應該把焦點放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才能調整生命的體質了。也就是說,你會越來越明瞭,把注意力耗在什麼地方上,根本是浪費時間,而把你的時間養在什麼地方上,才是對你的靈魂有所助益了。
「這個世界在我來看,正處於一個很關鍵的時刻,這有點像是一個孩子已經到了產道口,孕婦即將臨盆的狀況。」摘自章成老師的《神性自在》一書P54
願在這個歷程裡,我們都能逐漸誕生出更好版本的自己。能一直從這個視角去經營開展你的人生,這就是真正的愛自己,也就是對自己的永續經營,蘊養出自己人生裡的青山綠水了。
祝福大家!
-----------------------------------------------------------
*課程資訊*
《放過自己,正能量就來了》讀書會
**台中現場,亦接受遠距視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鍾嘉誼
鍾嘉誼
跟隨章成老師樸素禪修多年,為《讓我的功課,變成我的精彩》讀書會帶領人~ 提供一對一個人諮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