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諮商(三)  我討厭大眾心理自助書籍&心理師療愈部落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就是我遲遲難產的原因,因為我總是在和自己無止盡的對話:我到底要寫部落格幹嘛?小時候覺得自己有寫作的天分,曾經夢想上中文系日後成為暢銷書作家,求學階段得過文學獎...
  So? Any else?
  有幾個階段,曾經有老師與朋友告訴我,我可以嘗試耕耘部落格,或甚至出一本自己的書,不論是打響知名度,或是能夠為一群沒有辦法接受到諮商的人能夠獲得自助的心理學常識,這都是很好的事情。為此我上過一些自媒體課程,學習夾文夾敘、標題殺人法、簡短的行文結構、貼心幫讀者分類的段落、以及幫忙摘要幾個要點...等。
  我練習過(我承認本部落格就是我練習時草創的),而我也認真思考過自己能提供甚麼,但我一直找不出具體要寫甚麼,或是為哪一個族群而寫,或是我能提供甚麼值得成書的知識(其實市場上也超級多本,哪缺我再寫一本)。
  久了,自己來來回回接案,閱讀不同專業書籍,來回督導深刻討論,再去看大眾自助書籍,我只覺得:那是毒藥
  言重了,如果是類似巴拉刈那樣的毒藥誰自然都不會自動去嚐(想自殺除外),但有一種說法是:其實精緻糖是毒藥喔,你會喜歡他的味道,但如果食用過量會造成身體內有發炎反應,甚至過胖。我很愛吃甜點,所以我深刻理解吃不到糖的失落-請想像你吃的蛋糕不加糖、滷肉飯不加冰糖、飲料全部喝無糖...
  吃的時候滿足,但久久沒吃,會想念,甚至受不了...套句專有名詞就叫戒斷反應,對吧?當你需要他的量遠遠超過你身體能負荷的量,或是當你認為那才是唯一食物,就是問題。
  所以回到大眾心理自助書籍、以及心理師專營部落格,你是否也有一種感覺:千篇一律。愛自己、疼惜自己內在小孩、重建過往的家庭創傷經驗、和內在的父母和好、或是你可以允許自己自在去愛去恨、你有權利做你自己...
  我可以想像如果內在是長期處在很受傷的人們看到這些話會有多激動,覺得自己被理解了。但我想問:然後呢?
  然後呢?
  回到我再接受心理諮商,或是我正在替案主進行心理諮商的歷程。很多時刻這一類的「好話」我不太輕易說出口,因為當我覺得案主內在的世界相對複雜時,我便覺得這些罐頭話講來,我是在安慰案主,還是想告訴我自己我起碼有給案主一些好話這趟諮商好棒棒?真實的諮商關係,就如同各種人際關係的縮影,他凝鍊了各種人生的愛恨縮影,真的不是幾句罐頭話就可以打發。
  就算要說罐頭話,你也得看案主而選擇開不同的罐頭,起碼你不能對不吃海鮮的案主開鮪魚罐頭吧?你也不能對不碰醬油的案主開大茂黑瓜罐頭,或是想嚴格控油的案主開玉筍罐頭吧?
  所以在我的世界觀內,每個案主都是這麼複雜,但心理自助書籍描繪的故事和理論都是這麼高度挑選而片面,心理師部落格寫的文字又是這麼的心理師個人私心思考,戴入一些個案故事資訊,改改內容,加上文獻也就完成了。
  我先澄清,寫心理自助書籍、和寫部落格我也不覺得是隨便寫寫,我相信每個作者勢必都很認真,認真找文獻,認真修改案主內容以致無法辨識本人,這些努力我從不否認。而在這個資訊碎片化的時代,人人都可以有挑選自己想接受資訊的方式,或許你搭個捷運,看到一篇某心理師在XX迷發表的文章,你就感覺獲得療愈了。
  但我認為,就是這些文章和書籍,貶低了諮商的複雜度,一來讓人以為讀這些書籍就如同獲得和諮商同等效果、二來讓部分需要幫助的案主輕信原來諮商也就是講罐頭話。
  當你花300塊(博客來或誠品可能還會幫你打79折)就感覺獲得了療癒效果時,那麼誰會願意花一次又一次2000up起跳的心理諮商呢?又或是當你看某些部落格後自我定義為某類型的依附人格,你又願意去相信你其實還有更多、更複雜的可能、甚至更複雜的問題嗎?
  複雜往往才是心理諮商的關鍵與精華,療愈也不見得是每次諮商都會附加上的糖粉,有時穿越表面的問題看到真正深刻的問題,引發更大的痛苦,可能才是心理諮商想替你的人生講真話。
  真的來諮商引發痛苦,那我繼續回去看自助書籍,我在那些被營造的溫暖文字中獲得了安慰......
  你不覺得就像中醫開給你苦苦的藥,你不喝,你跑去喝全糖飲料一樣嗎?
中醫開給你苦苦的藥,你不喝,你跑去喝全糖飲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是關於諮商員的記憶腦袋如何構成的扼要介紹....嗯....可能只有我的腦袋是這樣子....
  他們需要白目,白目到你翻白眼。
  只是一個心理師對自己職業的思考與碎碎念。
  本文是30秒知道心理師都在幹啥的短文。
有些耕耘不見得在那一刻就有收穫,但總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幫上你,像是一種伏筆。
  也許你的諮商師並非甚麼值得效仿學習的典範,要看見自己吹的泡泡開始破滅了嗎?但也許你更進一步的想像,諮商師好偉大,好有勇氣,好不容易阿,那也隨你...(放棄溝通貌)
這是關於諮商員的記憶腦袋如何構成的扼要介紹....嗯....可能只有我的腦袋是這樣子....
  他們需要白目,白目到你翻白眼。
  只是一個心理師對自己職業的思考與碎碎念。
  本文是30秒知道心理師都在幹啥的短文。
有些耕耘不見得在那一刻就有收穫,但總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幫上你,像是一種伏筆。
  也許你的諮商師並非甚麼值得效仿學習的典範,要看見自己吹的泡泡開始破滅了嗎?但也許你更進一步的想像,諮商師好偉大,好有勇氣,好不容易阿,那也隨你...(放棄溝通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關係」,像是:原生家庭、戀愛、婚姻、親子、職場、自我。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懂得愛,也不擅長經營婚姻和家庭。我們在職場中壓抑和忍受,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或不想要的是什麼。 ​
Thumbnail
理解有害的加工糖與來自新鮮水果的有益糖的區別對健康至關重要。 在普遍的減糖趨勢中,認識糖的多樣影響,包括其在癌症等疾病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讓我們深入探討甜蜜的真相,實現最佳健康。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當然患者如果拒絕吃藥,沒有人能逼他。 有一種人相信藥都是騙人的,也可以。我的經驗是,那些症狀是我在承擔,因此無法工作或就學,也是我在承擔。如果我堅持相信意志力導致復發,然後失業或是入院,絕對不是那些叫我不要吃藥的人在過這種日子,沒有收入,失眠嗜睡等等問題,也不是這些精神飽滿倡導不要吃藥的人在承擔。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當我提問:為何您認為我不需要做諮商呢?醫生淡淡地說:因為你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身為罹患憂鬱症已經4年的大學生,最近感到心情又到了另一個谷底。我的學校有免費諮商輔導的這項政策,所以我決定報名看看。報名完過了沒多久便接到電話,對方是健康中心的諮商師,他說:已成功收到我的預約,會盡快幫我安排時間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最近這幾天,我一直在研究如何自我療癒身心的狀況。看了幾本書,也聽了幾個心理師的演說,還有心理諮商師的書,以及身心靈方面的書。當然,裡頭也有些特別怪力亂神,或是涉及前世的,這我就比較不走這塊。 今天我發現這些療癒方法,其實可以歸納出一套有系統的自我療癒技術。
Thumbnail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關於我】 看似美滿的、令人羨慕的家庭,其實我覺得有許多困擾,婚姻中的,和先生、還有和他家人相處的,對於「錢」的價值觀,對於「物質」和「精神」的價值觀……,許多許多。 我自己太忙碌,做太多事,所有事情都想要做好,不會放鬆,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關係」,像是:原生家庭、戀愛、婚姻、親子、職場、自我。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懂得愛,也不擅長經營婚姻和家庭。我們在職場中壓抑和忍受,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或不想要的是什麼。 ​
Thumbnail
理解有害的加工糖與來自新鮮水果的有益糖的區別對健康至關重要。 在普遍的減糖趨勢中,認識糖的多樣影響,包括其在癌症等疾病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讓我們深入探討甜蜜的真相,實現最佳健康。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當然患者如果拒絕吃藥,沒有人能逼他。 有一種人相信藥都是騙人的,也可以。我的經驗是,那些症狀是我在承擔,因此無法工作或就學,也是我在承擔。如果我堅持相信意志力導致復發,然後失業或是入院,絕對不是那些叫我不要吃藥的人在過這種日子,沒有收入,失眠嗜睡等等問題,也不是這些精神飽滿倡導不要吃藥的人在承擔。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當我提問:為何您認為我不需要做諮商呢?醫生淡淡地說:因為你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身為罹患憂鬱症已經4年的大學生,最近感到心情又到了另一個谷底。我的學校有免費諮商輔導的這項政策,所以我決定報名看看。報名完過了沒多久便接到電話,對方是健康中心的諮商師,他說:已成功收到我的預約,會盡快幫我安排時間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最近這幾天,我一直在研究如何自我療癒身心的狀況。看了幾本書,也聽了幾個心理師的演說,還有心理諮商師的書,以及身心靈方面的書。當然,裡頭也有些特別怪力亂神,或是涉及前世的,這我就比較不走這塊。 今天我發現這些療癒方法,其實可以歸納出一套有系統的自我療癒技術。
Thumbnail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關於我】 看似美滿的、令人羨慕的家庭,其實我覺得有許多困擾,婚姻中的,和先生、還有和他家人相處的,對於「錢」的價值觀,對於「物質」和「精神」的價值觀……,許多許多。 我自己太忙碌,做太多事,所有事情都想要做好,不會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