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得厲害的人,不會跟你說的事』

『練得厲害的人,不會跟你說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有一位巨巨同事,每次詢問他要準備訓練了嗎?他總是回答:「動一下流流汗而已」,巨巨怎麼可能只是動一下?可是明明他的動一下,總是做得氣喘呼呼,每一組都休息好幾分鐘,讓我好奇想跟他一起動一下是什麼感覺以及他的動一下跟一般人訓練的差異是什麼?

raw-image

他是在藏招?心肺太差?還是真的只是動一下?

raw-image

跟巨巨同事這樣「動一下流流汗」一起練了一段時間,巨巨之所以為巨巨,幾件事情特別厲害:

raw-image
效率+專注

效率+專注

健身房裡講求的是效率,不是待得越久,練得越好,這個世代大部分都講求效率,利用較少的時間,得到更多的成效,最直接的痛點就是避免使用手機,有多少人是邊訓練邊使用手機,組間休息滑個不停,一小時的課表練成三小時,說個真實例子,我就是因為這樣剛買的IPHONE就被槓片砸壞,最好的方式就是眼不見,心不煩,手機收到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地方,用碼表計時休息時間,根據訓練目的1~3分鐘不等


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

一萬小時定律的訓練,不一定能讓你練的厲害,要看投入的時間內下了什麼功夫,只是練習,無法熟能生巧,巧妙地「刻意練習」,才能熟能生巧,不管哪個領域都適用,但是過程並不是那麼愉悅,會針對弱項加強,看是要加強較弱的肌肉維度、較差的動作控制和技巧或較差的感受度和柔軟度,還是無意識地只把課表上的重量和次數做完而已


勉強可以完成的挑戰

勉強可以完成的挑戰

當你問為什麼練了十年,怎麼沒有跟他一樣壯或是重量舉的比他重,練得厲害的人,會試圖踏進「勉強可以完成的挑戰」,挑戰一個不太有把握,但不至於非常焦慮或過於緊張的任務,任務比這還簡單,就會導致壓力不足,任務太難會導致無法完成,打擊信心,甚至有可能受傷,試圖找到恰到好處的壓力點,超過目前能力範圍,但剛好只超過一點點,不管是重量、次數還是組數


那該如何拿捏恰到好處的壓力點

那該如何拿捏恰到好處的壓力點

目前常用的兩種方法:

自覺努力程度量表(RPE):分數1~10分,在執行某個重量下,自覺努力程度,是一種主觀感受,感覺越吃力,分數越高,通常女生把分數估得太高,可能只有5分吃力,但說成8分,男生會低估分數,可能已經達到9.5分,卻說只有7分吃力,健身新手比較會拿捏不好這個分數,健身老手比較有經驗

raw-image

建議一般學生在自主訓練時,在「動作品質是良好」的前提之下,讓RPE可以達到7-8分,是一個安全又有點強度的訓練,健身高手就會達到9分,甚至10分的程度


保留次數RIR:每次舉完重量,自問還可以再做幾下?假設反覆次數10下做完,RIR:0,代表沒辦法做到11下,RIR:1,代表還可以再做1下的空間,RIR:2,還可以再做2下,依此類推

建議一般學生在自主訓練時,在「動作品質是良好」的前提之下,RIR抓在2-4下,超過5下,訓練強度會偏低,建議上調重量,健身老手通常RIR維持1~2下,喜好力竭訓練會做到RIR:0,但相對動作品質跟控制會要求極高


raw-image

每一次的訓練都是讓自己進步的過程,不僅要全神貫注,一心一用,控制休息時間,還要在專注的過程中維持動作品質和動作控制,更重要的是做勉強可以完成的挑戰

如果下次有人又說他只是動一下流流汗啦,那你就知道他是騙你,還是真的只是流流汗而已


引用資料: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

-

工商一波

第一手資訊都在官方LINE
官方LINE:@250dgdbl

連結:https://lin.ee/bisETr3

一對一教學招生中

一般民眾、教練對我的教學興趣,歡迎報名








avatar-img
阿茗|健身教練|肌力與體能專家的沙龍
82會員
114內容數
阿茗師從呼吸治療師轉職健身教練七年的時間,累積許多一對一教學經驗,想傳承這些經驗給一般大眾,希望少走一些冤枉路,希望是越練越健康,而不是越練身體越不舒服或著緊、卡卡的,這其中包含一些運動的思維、想法,還有動作訓練 為什麼要這樣練,這樣練可以幫助到什麼,讓身體自在的動,才是真正的健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為什麼想要肌肥大? 1. 阿茗個人就是膚淺,覺得比女生還瘦弱,得重視一下自己的身材,不管是線條還是讓身體厚實一點,175身高,體重卻只有52公斤的我,能看嗎? 2. 專項訓練:這些人就是為了比賽而生存,不管是健體、健美,甚至女性比基尼比賽
如何運用技巧拉起單槓並且不需要使用彈力帶,讓人羨慕原來我也可以拉起一下的單槓
最近教課都會遇到學生問我說身體不對稱怎麼辦? 你一定很好奇,在身體不對稱的狀況下,會不會練的越來越歪? 你可能會想在身體不對稱的狀況下做訓練,該注意什麼?
身體是一連串動作組合在一起,很少是單獨運作的,所以練習今天的動作有地方做起來會有疼痛感,建議可以做停留不急著馬上做下一步,有時候停留就是讓身體適應這個姿勢或著動作放慢,因為身體還不是很協調 ⭐️誰適合這些動作? 久坐族群:上班族 運動時需要大動作範圍 任何人維持日常活動度 ⭐️影片一 ⭐️影片二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指引,要達到體適能所謂維持健康的程度,需要每週150分鐘中低強度運動,這其中包含走路,一天累積八千到一萬步,也能維持健康,但是阿茗的教學經驗遇到客戶或學員都是久坐族,可能一天累積的步數甚至連三千步都不到,每次來上教練課的時候都會抱怨身體卡卡緊緊的,其實是在提醒自己需要活動一下囉。
單腳訓練是許多人困擾的點,除了平常訓練深蹲硬舉之外,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每走的一步都是單腳站立,但是為什麼放在訓練上就如此的困難呢,因為要考慮到核心、骨盆和腳底是否穩定,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導致單腳訓練下困難度增加,今天會一步步介紹三個影片如何建立良好的單腳能力
為什麼想要肌肥大? 1. 阿茗個人就是膚淺,覺得比女生還瘦弱,得重視一下自己的身材,不管是線條還是讓身體厚實一點,175身高,體重卻只有52公斤的我,能看嗎? 2. 專項訓練:這些人就是為了比賽而生存,不管是健體、健美,甚至女性比基尼比賽
如何運用技巧拉起單槓並且不需要使用彈力帶,讓人羨慕原來我也可以拉起一下的單槓
最近教課都會遇到學生問我說身體不對稱怎麼辦? 你一定很好奇,在身體不對稱的狀況下,會不會練的越來越歪? 你可能會想在身體不對稱的狀況下做訓練,該注意什麼?
身體是一連串動作組合在一起,很少是單獨運作的,所以練習今天的動作有地方做起來會有疼痛感,建議可以做停留不急著馬上做下一步,有時候停留就是讓身體適應這個姿勢或著動作放慢,因為身體還不是很協調 ⭐️誰適合這些動作? 久坐族群:上班族 運動時需要大動作範圍 任何人維持日常活動度 ⭐️影片一 ⭐️影片二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指引,要達到體適能所謂維持健康的程度,需要每週150分鐘中低強度運動,這其中包含走路,一天累積八千到一萬步,也能維持健康,但是阿茗的教學經驗遇到客戶或學員都是久坐族,可能一天累積的步數甚至連三千步都不到,每次來上教練課的時候都會抱怨身體卡卡緊緊的,其實是在提醒自己需要活動一下囉。
單腳訓練是許多人困擾的點,除了平常訓練深蹲硬舉之外,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每走的一步都是單腳站立,但是為什麼放在訓練上就如此的困難呢,因為要考慮到核心、骨盆和腳底是否穩定,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導致單腳訓練下困難度增加,今天會一步步介紹三個影片如何建立良好的單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