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只要調換用詞順序,99%的人都會聽你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的溝通方式,是單向的溝通嗎?做到雙向溝通,就能提升滿足感、深化思考和付諸行動。

●只要三步驟,溝通成果馬上看見:
1.目的。
2.與誰對話。
3.該說什麼、怎麼說。

●五項事前確認,交辦工作準時完成:
1.對方是否能做到。
2.確認任務的難易度。
3.交辦內容是否強人所難。
4.是否留有餘裕。
5.對方的目的地在哪裡。

●為了讓別人接收完整的訊息,務必留意口語和畫面表達的比例。千萬不可依賴電話或電子郵件等單一工具。

●想保持最舒適的距離、表現自己的體貼,就得仰賴「緩衝語句」的協助。即使是真話,也該加上事實、緩衝語言。有了緩衝語句,對方才能做好心理準備。一句「這麼說可能不太好」,就有助於他人安排好心理上的安全距離,聽取你的肺腑之言。

●所謂的問題,分成只能回答「是」或「不是」的封閉式問題,以及「你覺得怎麼樣?」、「你怎麼看?」等答案方向不受限制的開放式問題。答案固定的問題能夠迅速得到答覆或引起簡單的互動,適合用來暖場;而不易回答的開放式問題,則能成為深化思考的契機。

●採取「先說結論,再詳細說明」的明確架構,商務上較容易被接受,亦即明確指出「想怎麼做」(結論)再簡潔補充相關「細節」。

●溝通基本架構是「結論+三個依據」。
1.結論。
2.依據一。
3.依據二。
4.依據三。
5.重申結論。

●請試著把要說的話區分成:
1.事實。
2.意見。
3.情緒。
區分訊息屬性後,接下來依序討論解決方案。

●基本上,回絕對方必須包含以下三要素。
1.把握感謝對方的機會。
2.道歉。
3.說明理由。
如果還想預留下次機會,可以想辦法提出替代方案。
最後再結尾問候,例如:若有其他問題敬請隨時聯絡。

~金子敦子
~《只要調換用詞順序,99%的人都會聽你的:開口前設定目標,先講結論再提三依據,不用五分鐘,無論誰都會被你打動!》
~《「その話、聞いてないよ」と言われない伝え方》

#只要調換用詞順序99%的人都會聽你的
#その話聞いてないよと言われない伝え方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只要調換用詞順序,99%的人都會聽你的》】↓↓
https://iorange.biz/2wpPf

【金石堂購買《只要調換用詞順序,99%的人都會聽你的》】↓↓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偶希都理
369會員
2.3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對自己失去信心、莫名感到壓力、煩惱如何與周圍的人相處時, 這會是你想要打開閱讀的書。
Thumbnail
2025/04/17
★對自己失去信心、莫名感到壓力、煩惱如何與周圍的人相處時, 這會是你想要打開閱讀的書。
Thumbnail
2025/04/11
★快樂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其次都是其次!
Thumbnail
2025/04/11
★快樂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其次都是其次!
Thumbnail
2025/04/07
★《原子時間》續作! 一個小動作,改變人生質感。
Thumbnail
2025/04/07
★《原子時間》續作! 一個小動作,改變人生質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是一本老實人的溝通手冊。 作者是脫不花,得到App的聯合創始人,她最為傳奇的特色就是沒上過大學。 沒上過大學,還能成為中國最大知識平台的CEO,推廣著知識服務。 她是怎麼辦到的呢? 作者說,她能夠學習和發展到現在,一路上受到很多貴人的幫助,而這些貴人都是透過溝通而連結,在書裡,她把自身用過的經
Thumbnail
這是一本老實人的溝通手冊。 作者是脫不花,得到App的聯合創始人,她最為傳奇的特色就是沒上過大學。 沒上過大學,還能成為中國最大知識平台的CEO,推廣著知識服務。 她是怎麼辦到的呢? 作者說,她能夠學習和發展到現在,一路上受到很多貴人的幫助,而這些貴人都是透過溝通而連結,在書裡,她把自身用過的經
Thumbnail
溝通是一場無限遊戲,當看清這一點之後,你會發現關鍵在於可延續性,如何能夠持續的保持關係,保持理解,溝通不是談判,也非零和,最終形塑的不是結果,而是個人的特質與風格。 好書分享,溝通的方法,天下文化出版。 作者:得到app聯合創辦人&CEO 脱不花。 溝通的書籍與課程坊間百百種,很多有架構方法,甚至有
Thumbnail
溝通是一場無限遊戲,當看清這一點之後,你會發現關鍵在於可延續性,如何能夠持續的保持關係,保持理解,溝通不是談判,也非零和,最終形塑的不是結果,而是個人的特質與風格。 好書分享,溝通的方法,天下文化出版。 作者:得到app聯合創辦人&CEO 脱不花。 溝通的書籍與課程坊間百百種,很多有架構方法,甚至有
Thumbnail
自我袒露:在溝通中不經意地說出一些重要的、私密的、不為人知的個人訊息,這種誠實可能會引發對方的安全感,進而使得對方也自我袒露,洩漏更多信息。 自我袒露前,必須思考自己與這個人的關係有多深厚、多親近,也記得不要一次一股腦地說完自己的私事。 公開場合不適合自我袒露,如公開演講不適合講太多的自己的事情。
Thumbnail
自我袒露:在溝通中不經意地說出一些重要的、私密的、不為人知的個人訊息,這種誠實可能會引發對方的安全感,進而使得對方也自我袒露,洩漏更多信息。 自我袒露前,必須思考自己與這個人的關係有多深厚、多親近,也記得不要一次一股腦地說完自己的私事。 公開場合不適合自我袒露,如公開演講不適合講太多的自己的事情。
Thumbnail
用心傾聽的人,才是真正掌控對話的人。 傾聽是一種激發同理心的行為。 先傾聽,再回饋。 鼓勵對方釐清問題。努力理解情況。 表示自己會認真考慮對方的意見。 對說話者的陳述表現出興趣。 即使彼此的看法不一致,也會對說話者開誠布公。
Thumbnail
用心傾聽的人,才是真正掌控對話的人。 傾聽是一種激發同理心的行為。 先傾聽,再回饋。 鼓勵對方釐清問題。努力理解情況。 表示自己會認真考慮對方的意見。 對說話者的陳述表現出興趣。 即使彼此的看法不一致,也會對說話者開誠布公。
Thumbnail
溝通最大的問題在於,人們想當然地認為已經溝通了。 1. 溝通起點:傾聽 總有人以為會溝通就是能說會道、舌燦蓮花。但恰恰是這個錯誤的目標,干擾了我們真正的溝通。我們總在想自己待會兒要怎麼說,卻忘了認真傾聽。 2. 結構化傾聽 第一個框:情緒 第二個框:事實 第三個框:期待
Thumbnail
溝通最大的問題在於,人們想當然地認為已經溝通了。 1. 溝通起點:傾聽 總有人以為會溝通就是能說會道、舌燦蓮花。但恰恰是這個錯誤的目標,干擾了我們真正的溝通。我們總在想自己待會兒要怎麼說,卻忘了認真傾聽。 2. 結構化傾聽 第一個框:情緒 第二個框:事實 第三個框:期待
Thumbnail
親愛的你,別因為一再失敗的溝通,而把自己鎖在悲傷、寂寞、孤獨的空間裡。 世界上有兩種人:有一種人很在乎「誰對誰錯?」(Who is right and who is wrong),在日常生活中,常會因各種不如意而耿耿於懷,說話常有攻擊傾向,跟這樣的人共處往往動輒得咎,老是在爭吵、鬥氣、冷戰的情緒低
Thumbnail
親愛的你,別因為一再失敗的溝通,而把自己鎖在悲傷、寂寞、孤獨的空間裡。 世界上有兩種人:有一種人很在乎「誰對誰錯?」(Who is right and who is wrong),在日常生活中,常會因各種不如意而耿耿於懷,說話常有攻擊傾向,跟這樣的人共處往往動輒得咎,老是在爭吵、鬥氣、冷戰的情緒低
Thumbnail
  很難說明的疲憊。或許簡單濃縮增一句話就是:要應付別人的不誠實很累。更進一步解釋的話,應付意在言外很累。因為那需要瞬時選擇出「我沒有聽出你想表達的意思」的拒讀空氣,兼容並蓄「我的回答也不會無意中在對方聽起來有達成他意在言外的對話」的回答。
Thumbnail
  很難說明的疲憊。或許簡單濃縮增一句話就是:要應付別人的不誠實很累。更進一步解釋的話,應付意在言外很累。因為那需要瞬時選擇出「我沒有聽出你想表達的意思」的拒讀空氣,兼容並蓄「我的回答也不會無意中在對方聽起來有達成他意在言外的對話」的回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