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教育跟台灣教育大不同?!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想知道法國教育體制,相信你打一下關鍵字一堆文章會跑出來,但我要聊的不是體制,而是法國的父母對小孩的教育觀念跟台灣大不同。

以前在法國唸書的時候,確實跟台灣的教育體制是不一樣,不過真的讓我開始從「分數跟成績」這件事情改觀是我身邊的法國朋友,後來認識我先生之後更了解法國的家庭跟小孩的教育觀點的差異。

我記得有一次到我老公的阿姨家作客,他們正在聊小孩的學習學校成績以及學習狀況,狀況大概就是她的小孩在學校成績並不理想,學校老師建議在這學期可能要留級,那時大概是小三的年紀吧。

聽到這邊的時候我就看著他阿姨的表情竟然很淡定,用關愛的眼神看著自己的小孩,身邊的家人也都非常關心這小孩,沒有一個人是責罵或責備,還說小孩可能理解上還需要一點時間,留級多學一年反而是好。

如果是台灣的思維可能就是馬上送去補習班,但法國沒有安親班、補習班。

所以我就一臉疑問的看著我先生問他說「那你們小時候,爸媽不在家去工作,你們到底是誰照顧?功課怎麼辦?」

他跟我解釋「反正鄰居家一定有幾個媽媽是不去上班的,所以他們就會講好照顧誰家小孩,就禮拜一到禮拜五下去做分配。」

但我聽完之後一開始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繼續追問「那些媽媽收錢嗎?」

他回「當然是沒有啊,因為他們自己有小孩就,當作是自己小孩的玩伴。」

那如果真的很想把小孩送去補習班怎麼辦呢?

以前在學校也常常看到有公告欄上一些徵人啟事找伴讀和家教,以前看滿多身邊的同學都會做這一種打工。

話又說回來,那成績到底重不重要呢?在法國人的眼裡什麽更重要?

實際上他們對於排名或是分數真的沒有像亞洲人那麼在意。

———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建立在跟比較別人孩子當作優越感,孩子也不是當優越感的附屬品。———

這個問題之前我老公有問過,為什麼台灣人這麼在乎成績。

他的意思並不代表不注重小孩的教育而是為什麼要去糾結「成績」,小孩子成績考得好還並不等於小孩的本質。

可能會有人說台灣的教育體制一切都是以成績決定要上哪間大學。

但是法國申請學校也是要通過他們高中畢業後考所謂的「BAC」,有點像台灣高中學測。沒有了BAC就無法申請大學。所以我想最大問題點應該不是因為體制吧!🤷‍♀️

我自己姐姐的小孩就曾經被問過這個問題,到鄰居家玩就直接被問「你家的小孩這次又考幾分啊?」

首先這種問題真的很沒有禮貌,就像直接問別人一個月賺多少是一樣的意思,幹嘛要去挖人家隱私呢?

在台灣人人都送小孩到補習班,但家裡比較有經濟狀況怎麼辦?想辦法也讓小孩補習,所以法國人不注重教育嗎?根本相反

「注重教育」不等於「注重成績」。

我發現的育兒上面,我老公非常注重小孩的成長,買了各式各樣的益智玩具跟小孩做互動,小孩還沒有到能夠「比較成績」的年齡,但是小孩如果真的有些科目比較弱又如何呢?總會有他感興趣的事情,對吧!

與其要一直在成績上面糾結,為什麼不培養小孩的一技之長,陪伴小孩子成長就算小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我相信當父母親的也會發現自己小孩的特質是什麼。

學習是一輩子,不管畢業幾年,進入職場後還是要學習,不管是學習待人處事或職務上的專業,但成績是一時的。

不要再被框架框住了,有時候小孩子的創意是超乎大人的想像,但是在台灣的教育裡面,我每天都看著那些小孩一直狂寫考卷,沒有時間再出去打球,沒有辦法出去做一些戶外活動真的好可惜。

*以上只是我遇到的法國人跟我在法國生活的經驗並不代表所有人。法國有6700多萬人,台灣有2300萬人,不可能所有的想法都一樣。

關於法國教育,我在YouTube上面有看到相關的內容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wene的沙龍
99會員
62內容數
講繪本是陪小孩床前故事,一本本的回憶跟故事會伴隨她一起成長。我把一些國外的書籍整理成專題與大家一起分享,希望這些繪本也給了你愉快的閱讀時光。
Gwen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09
不想綴訴 懂得人就是會懂 Mads Mikkelsen Javier Bardem Vincent Cassel Keanu Reeves Henry Cavill Ethan Hawke
Thumbnail
2023/05/09
不想綴訴 懂得人就是會懂 Mads Mikkelsen Javier Bardem Vincent Cassel Keanu Reeves Henry Cavill Ethan Hawke
Thumbnail
2023/05/09
《長日將盡》是英國作家石黑一雄於1989年發表的小說。這部小說細膩地探索了英格蘭文化的內容和缺憾,以及對記憶的角色和悔恨的本質的沈思。小說講述了史蒂文斯這個管家去拜訪前同事肯頓小姐的故事。通過史蒂文斯回憶他作為管家的生活,小說探討了職責、忠誠、壓抑和自欺的主題。 史蒂文斯是小說的中心人物,他的內部掙
Thumbnail
2023/05/09
《長日將盡》是英國作家石黑一雄於1989年發表的小說。這部小說細膩地探索了英格蘭文化的內容和缺憾,以及對記憶的角色和悔恨的本質的沈思。小說講述了史蒂文斯這個管家去拜訪前同事肯頓小姐的故事。通過史蒂文斯回憶他作為管家的生活,小說探討了職責、忠誠、壓抑和自欺的主題。 史蒂文斯是小說的中心人物,他的內部掙
Thumbnail
2023/05/03
The waves gently caressed the shore, their soft murmurs blending with the distant laughter of children building sandcastles. The sun, an orange ball o
Thumbnail
2023/05/03
The waves gently caressed the shore, their soft murmurs blending with the distant laughter of children building sandcastles. The sun, an orange ball o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引言 台灣是一個教育重視的社會,從小到大,孩子們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考試和競爭,父母們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習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因此,許多台灣的爸媽都有一個共同的習慣,就是喜歡追著小孩問成績,無論是平時的考試、作業,還是重要的升學考,父母們都會關心孩子的表現,並且給予適當的指導和鼓勵。
Thumbnail
引言 台灣是一個教育重視的社會,從小到大,孩子們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考試和競爭,父母們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習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因此,許多台灣的爸媽都有一個共同的習慣,就是喜歡追著小孩問成績,無論是平時的考試、作業,還是重要的升學考,父母們都會關心孩子的表現,並且給予適當的指導和鼓勵。
Thumbnail
等待收成的開始—關心 上國中之後,課程都是一整天,有上補習班的到家都九點後,沒上的回家作業寫寫也七八點,還能堅持每日讀書的節奏嗎? 可以,但要視情況調整,筆者的建議要分三種家庭狀況。
Thumbnail
等待收成的開始—關心 上國中之後,課程都是一整天,有上補習班的到家都九點後,沒上的回家作業寫寫也七八點,還能堅持每日讀書的節奏嗎? 可以,但要視情況調整,筆者的建議要分三種家庭狀況。
Thumbnail
回顧一下本書的五個主題架構: 成績到底有多重要? 認真,是一種基本的人生態度 讀書,終究是孩子自己要承擔的責任 雖然無法翻轉教育體制,孩子也能樂在學習 預先儲備堅實的學習力 讀完這本書後,自己總結了以下四個要項,是要時時警醒自己要能做到的事。 *養成「對自己份內工作負責」的基本態度。
Thumbnail
回顧一下本書的五個主題架構: 成績到底有多重要? 認真,是一種基本的人生態度 讀書,終究是孩子自己要承擔的責任 雖然無法翻轉教育體制,孩子也能樂在學習 預先儲備堅實的學習力 讀完這本書後,自己總結了以下四個要項,是要時時警醒自己要能做到的事。 *養成「對自己份內工作負責」的基本態度。
Thumbnail
小時候,爸媽喜歡以分數來定義我們的學習狀態,考不好就是送補習班再加強。長大後,我就告訴自己:絕不用這種做法來定義我的孩子。幸運的是,兩寶的爹也是這樣的觀念,我們育兒的作風很一致,但如何面對真是一門學問。
Thumbnail
小時候,爸媽喜歡以分數來定義我們的學習狀態,考不好就是送補習班再加強。長大後,我就告訴自己:絕不用這種做法來定義我的孩子。幸運的是,兩寶的爹也是這樣的觀念,我們育兒的作風很一致,但如何面對真是一門學問。
Thumbnail
法國孩子在三歲之前,可以送去托兒所,而滿三歲之後就是去幼兒園就讀,幼兒園大多是附屬在國小之中…
Thumbnail
法國孩子在三歲之前,可以送去托兒所,而滿三歲之後就是去幼兒園就讀,幼兒園大多是附屬在國小之中…
Thumbnail
為什麼孩子就是聽不懂?!為什麼不能體諒媽媽的心情?專家不是說越用心,關係就會越好嗎?怎麼我們母子是越靠近,就越把對方逼死逼瘋?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今天是2021年8/26日,再過五天9/1日,就是全國孩子們的開學日,你是不是覺得
Thumbnail
為什麼孩子就是聽不懂?!為什麼不能體諒媽媽的心情?專家不是說越用心,關係就會越好嗎?怎麼我們母子是越靠近,就越把對方逼死逼瘋?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今天是2021年8/26日,再過五天9/1日,就是全國孩子們的開學日,你是不是覺得
Thumbnail
教育絕不是把孩子丟進學校就夠了,若是沒有針對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沒有正確引導、培養出學習的方式和習慣,即使知識就放在眼前,也無法真正吸收運用…
Thumbnail
教育絕不是把孩子丟進學校就夠了,若是沒有針對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沒有正確引導、培養出學習的方式和習慣,即使知識就放在眼前,也無法真正吸收運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