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輕,自古而然」,接著該用感嘆號,抑或用問號,又抑或用句號?
對筆者來說,時而感嘆,又時而疑問;但不會用句號。因為為文論學,切忌相輕。
過去發表過一些關於大陸的字詞與讀音的問題,好像給讀者有種錯覺,凡是大陸出品的,就肯定有問題,於是就會誤以為:人家錯,就是自己對。其實,這是不符合邏輯的推理的。
語文的問題,除了大陸比較多之外,香港也不少,臺灣有些字詞也被汙染,又或沿用早期的白字。
話雖如此,筆者雖不是喜歡咬文嚼字;但對中文的字詞與讀音的看待,是有些自訂的原則的:
①過去寫過哪些關於中文的字詞與讀音的文章,其實讀者對象是我的學生,即使他們畢業多年,我還以他們作為讀者,何況有些學生都已身為人師,有在大中小學教中文的,這又怎能馬虎苟且,隨波逐流?
②至於坊間社交媒體,是否錯字、是否錯讀,那都無所謂,因為這不是學術交流。即使有些自媒體的名稱用了錯詞,又或其標識用了大陸字「粤」而非正字「粵」,我都會先尊重對方的形音的。
③字詞的正與誤,文字比較容易考證,有根有據;但讀音的考證,就困難得多了。故此,凡是有音差的,通常我都會隨俗,不必斤斤計較,特別是人家的姓名讀音,必須先尊重對方的先輩的讀音,例如:姓任的,總不能指正音「淫」。人家的名字叫「樹楷」,其父母都讀「佳」,那又何必要人改讀「楷模」的kǎi呢?
④但有些字詞如被刻意改詞換字,且脫離本義者,就必須正本清源;否則,中華固有的文化,就會漸漸式微,以致殘破凋落,民族的靈魂,就會化為無主孤魂。
(寫於2022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