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y's blog艾比看看書⟪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讀這本書,覺得作者其實解決了很多疑難雜症。雖然書名是關注在「親子關係」,但我認為,書中提到的重點應用在任何關係都可以。

安全感

每個人都需要安全感,雖然大家都知道,安全感只有自己能給自己。其實這邊要提到相對關係,親子關係裡,能給出安全感的是大人,因為孩子無法自己生存。但若把安全感應用在兩性關係,其實應該是對等的,不管是男生或女生,都需要一定的安全感,你願意先對方安全感嗎?

任何關係,沒有輸贏,不是先放感情、先給安全感的人就輸了。

當你願意先給出全感,我相信對方也必定會給你同樣的回饋。

Are you a giver?or a taker?

如果對方在接收到你的心意後,完全沒有要給與回饋的意思,那麼,原因只有兩個:對方不夠愛你,或是你不夠愛你自己。簡單來說,只要自問,你在照顧對方的同時,有照顧好自己嗎?不先把自己照顧好,你怎麼會有餘力照顧對方?

求關注 刷存在感

書中提到,吵鬧的孩子、討人厭的孩子,其實只是要被你關注而已。你的冷處理,其實沒有意義,只會加劇他繼續變得更討厭而已。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立刻給他需要的關注!(書裡有寫,他達到被關注的目的後,就不會再吵鬧了)

在任何關係(家人、夫妻、男女朋友、朋友......等等)中,有時候我們也會想刷個存在感!只要對方有一定的在乎,一定會給你你要的關注。(相信嗎?有時甚至連鬧脾氣,都是一個刷存在感的方法)

看重現在,不是未來

因為每個階段,都有要面對的問題,先解決當下的問題,默默就會進入下一個階段了。書中這段,針對小孩的問體。而我認為要看事情,比如,存錢,就必須為了未來而存。

請給我面子

書裡提到,當你在大眾面前罵小孩,他本能因為面子問題,只會更加不聽話、更加反抗,當他忙著反抗,他不會聽到你要他聽的東西的。

這點在任何關係都適用啊!被責備,本身就是屬於比較羞恥的事件,所有人都需要面子,需要被尊重。

溝通再溝通 我對你的愛不會改變

溝通何等重要。

如果孩子還小,你可以下達清楚的指令。

比如你正在忙,可以用「去看書」、「去玩玩具」取代「不要來吵我」。(不然孩子不知道該做什麼,只會學你的動作,看你收拾櫃子,他也學你把櫃子裡的東西拿出來,你會更煩!)

以語言來表達感受,有助於改善行為。

不要羞辱,不要威脅,孩子是看到你顧及他的感受,才因此學會顧及他人的感受。(p.250)

對待發脾氣的孩子

書中提供的解決方法,是試著從孩子角度看問題,安慰他而不是懲罰他。大人這種安撫方法,會讓孩子慢慢學習控制自己的感受。

愛和界線 可以同時存在

界線的表達,語氣冷靜、溫和、堅定,始終如一。

界線的存在,是在保護你自己的感受。

表達自己出自己的界線,就是說出自己的感受。你騙的了別人自己沒事,但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心很累。何必呢?好好說出來吧。

青春期的叛逆

孩子進入青春期時,覺得有必要與父母分離,自己會建立一個圈子或加入新的社交圈。等孩子覺得覺得他已經建立了一個有別於父母的獨立身份時,它就不會那麼叛逆了,一切都會緩和下來。(p.263)


所有人從生下來,就一直在學習。

我們從被別人對待的方式,學習該如何對待別人;也有可能,我們從被別人對待的方式裡察覺,應該要如何對待別人比較好。

這本書主要是在說父母親的身教、言教,對孩子有一定的影響;但其實當我們長大,有自己的思考後,我們一定都會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應付外界的社交系統。(所以人家說,30歲前的臉是父母給的,30歲後的臉才是你真正的樣子🙂)

raw-image

🌱

喜歡艾比的文字嗎?

歡迎追蹤藝水型手創坊YSS studio的IG/FB

內容除了艾比設計的羊毛氈飾品外,艾比的部落格也看得到喔!😉

藝水型手創坊YSS studio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yssstudio2016/

藝水型手創坊YSS studio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category=your_pages&ref=bookmark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簡艾比・Abby's blog的沙龍
17會員
88內容數
2022/11/15
手相的真相— ❌感情線,不代表感情順不順利喔! ❌智慧線,不代表智商高低喔! ❌生命線不是越長生命越長喔!
Thumbnail
2022/11/15
手相的真相— ❌感情線,不代表感情順不順利喔! ❌智慧線,不代表智商高低喔! ❌生命線不是越長生命越長喔!
Thumbnail
2022/08/26
好好讀完原著小說後,才知道宮崎駿為了製作小孩看的動畫,改掉了多少、也埋下了多少伏筆!🙂 霍爾的移動城堡 & 原著《魔幻城堡》 / 老氣的蘇菲 / 城堡幹嘛一直移動? / 霍爾的性格 / 荒野女巫 / 不可說的契約
Thumbnail
2022/08/26
好好讀完原著小說後,才知道宮崎駿為了製作小孩看的動畫,改掉了多少、也埋下了多少伏筆!🙂 霍爾的移動城堡 & 原著《魔幻城堡》 / 老氣的蘇菲 / 城堡幹嘛一直移動? / 霍爾的性格 / 荒野女巫 / 不可說的契約
Thumbnail
2022/08/24
有些想法,要留到山窮水盡時用啊~ 就像是「急救包」的概念吧!😃 啾太郎是麻雀的代表,可愛又有個性,我好喜歡。☺️❤️
Thumbnail
2022/08/24
有些想法,要留到山窮水盡時用啊~ 就像是「急救包」的概念吧!😃 啾太郎是麻雀的代表,可愛又有個性,我好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當一個孩子張牙舞爪, 你能否看見他言行背後藏起來的傷痛? 當一個孩子冷漠地說「我不需要你的關心」 別信,別真的轉身離去。 . 3月份有機會在6個不同場合 與各式各樣身份的學習者們相遇 不論是母親、老師、或是一般的人 我看見原來有些成人 在長大後是不願意回顧童年的 也不願意承認兒時的自己有受傷的感受
Thumbnail
當一個孩子張牙舞爪, 你能否看見他言行背後藏起來的傷痛? 當一個孩子冷漠地說「我不需要你的關心」 別信,別真的轉身離去。 . 3月份有機會在6個不同場合 與各式各樣身份的學習者們相遇 不論是母親、老師、或是一般的人 我看見原來有些成人 在長大後是不願意回顧童年的 也不願意承認兒時的自己有受傷的感受
Thumbnail
沒多久前,母親在與我聊天的過程提到養兒育女可能會產生令人感到困擾之事,當時母親說:「如果生到一個孩子不會讀書、不聽你的話、沒有辦法讓你掌控的話,就真的會很頭痛。」 我聽了這一段話之後立即提出反駁,並表示這些都不應該是為人父母所應該期望孩子做到的,因為這滿滿是身為父母的控制欲。母親聽了我的這一番話後瞬
Thumbnail
沒多久前,母親在與我聊天的過程提到養兒育女可能會產生令人感到困擾之事,當時母親說:「如果生到一個孩子不會讀書、不聽你的話、沒有辦法讓你掌控的話,就真的會很頭痛。」 我聽了這一段話之後立即提出反駁,並表示這些都不應該是為人父母所應該期望孩子做到的,因為這滿滿是身為父母的控制欲。母親聽了我的這一番話後瞬
Thumbnail
每個人,在邁向成熟的過程,需要經歷的就是修復與父母的關係議題。 事實上和父母的關係議題好壞,也會不自覺的投射相同的行為模式,或情感糾葛到伴侶、工作的職場環境上。 因為我們都來自於家庭,而一個孩子從小在父-母-子女的核心三角關係中的定位,還有定位下的互動方式,就很容易內化成孩子的方式,使孩子不自覺的會
Thumbnail
每個人,在邁向成熟的過程,需要經歷的就是修復與父母的關係議題。 事實上和父母的關係議題好壞,也會不自覺的投射相同的行為模式,或情感糾葛到伴侶、工作的職場環境上。 因為我們都來自於家庭,而一個孩子從小在父-母-子女的核心三角關係中的定位,還有定位下的互動方式,就很容易內化成孩子的方式,使孩子不自覺的會
Thumbnail
本書是一本關於教養的書籍,從父母的心理行為開始分析,到孩子的心理以及外露的行為,最後整理出一套教養的規則。以問題歸屬權為主,不同的問題擁有者需要使用不同的解決方案,依照作者整理出來的教養法,可以讓父母在教養上有一套的可依循的準則。
Thumbnail
本書是一本關於教養的書籍,從父母的心理行為開始分析,到孩子的心理以及外露的行為,最後整理出一套教養的規則。以問題歸屬權為主,不同的問題擁有者需要使用不同的解決方案,依照作者整理出來的教養法,可以讓父母在教養上有一套的可依循的準則。
Thumbnail
西恩看完後,整理出「承認,父母也會犯錯」、「更好的溝通:用『我的感受』取代『你應該』」、「去感受,而不是去處理」、「父母可以怎麼做?」、「互動頻率與幫助獨立」、「為什麼不用獎勵貼紙?」等六點,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西恩看完後,整理出「承認,父母也會犯錯」、「更好的溝通:用『我的感受』取代『你應該』」、「去感受,而不是去處理」、「父母可以怎麼做?」、「互動頻率與幫助獨立」、「為什麼不用獎勵貼紙?」等六點,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這本書厲害在於不只是親子關係,其實任何關係都可以應用到🙂 / 安全感 / 求關注 刷存在感 / 看重現在 不是未來 / 請給我面子 / 溝通再溝通 我對你的愛不會改變 / 對待發脾氣的孩子 / 愛和界線 可以同時存在 /青春期的叛逆
Thumbnail
這本書厲害在於不只是親子關係,其實任何關係都可以應用到🙂 / 安全感 / 求關注 刷存在感 / 看重現在 不是未來 / 請給我面子 / 溝通再溝通 我對你的愛不會改變 / 對待發脾氣的孩子 / 愛和界線 可以同時存在 /青春期的叛逆
Thumbnail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他人生第一層關係,是人際關係、社交發展的原型 相信我,將別人的孩子也當成自己的孩子吧!
Thumbnail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他人生第一層關係,是人際關係、社交發展的原型 相信我,將別人的孩子也當成自己的孩子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