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柏瑋
在不同的家庭中,難免都會遇到意見分歧的時候。特別是當家庭遇到危機之時,家人/重要他人往往會想要立刻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急欲消除心中即刻的擔憂。但過往的經驗會發現,越是緊迫處理,沒有顧慮到每個人的差異或獨特性,即便立即危機解除,也會留下很多的誤會、傷害跟關係的斷裂。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可能與跟太快下決定有關。
通常我們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差異、彼此意見相左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想到要快點「尋求共識」,因為我們會認為必須一定要有共識,彼此才能找到一個一起繼續往前的方向,不然像是走在獨木橋上的山羊,彼此僵持不下,結果對誰都沒有好處。但如果我們仔細看看、解構一下我們習以為常的「做出共識方式」,我們也許會有一些新的想法。
當我們談論到共識的時候,最常見的想法就是「彼此各退一步」,這意味著雙方都無法取得當下自己最滿意的結果。這種共識,其實設立止戰線,但有經驗的人都知道,線劃在那邊,通常沒有任何一方會滿意,只是勉強自己接受協商的結果。這種狀態,用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其實是一種急著想要解決現狀的聲音,壓過其他擔心、疑惑、不確定、探索的聲音, 所以,這不是真正的共識。真正的共識是要讓所有的聲音都能平等地被聽見。
「我是誰?」「我的人生該如何經營?」「我該做什麼事情?」「我有什麼使命?」這些也許是非常個人化的問題,但卻也跟身邊的周遭社會關係切身相關,因為關係中就是會彼此在乎,而我對自己的認同也可能奠基於身邊他人的觀點。可是任何認同或自我意識並不來自於社會關係的共識,建立共識是有盲點的東西,它代表著我如果要替他人想,我可能要割捨掉一些我珍惜的東西。因此,面對差異,也許只能一直在關係中辨別出它來,並且找到無法互相妥協卻可以共存的方法;或也許只是要一直碰撞跟調頻,而不是發出一種類似聲明的東西,說:「我們就這樣做吧!這樣皆大歡喜!」好像講出來一切就完全沒問題了、就能照著共識完成似的。
開放式對話對於差異的處理,不是尋求急切、立即的共識,而是在一個能夠彼此聆聽的對話空間中,看見我們之間的不一樣。而在看到之後,不試圖改變、消弭對方的聲音,「承認」此刻就是沒有共識,並看見各種多元聲音形成的脈絡,然後找到一個可以跟那些差異共處的方法。也許今天沒有共識、明天沒有共識、後天也沒有共識,但我們會在每天的日常生活當中,看到每個人想要活出的樣子,然後一點一點的挪動自己站的位置,給出一個空間來。
面對家中有精神困擾的家人/朋友,我們很常需要做出重要決策:要不要住院、要不要換醫生、要不要吃藥、要不要去住康復之家、要不要督促他/她去工作...。所有的決定都不是要或不要就能處理的,會需要非常多的討論、理解、彼此好奇、彼此澄清的過程,一同探索對於自己的家庭最好的方式,經過時間的醞釀,最佳解答自然會在關係中釀造出來。忽略細緻的思考脈絡跟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想法,粗枝濫造的共識反而會容易傾塌。其實最好的方法是慢慢的、認真的面對差異,「慢慢來,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