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笈譯玄譯二版本比對 (9)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相無相分第九

《笈譯》

世尊言:「彼何意念?善實!雖然,流入如是念:『我流入果得到。』?」

善實言:「不如此,世尊!彼何所因?不彼,世尊!一人,彼故說名流入;不色入,不聲、不香、不味、不觸、不法入,彼故說名流入者。

彼若,世尊!流入如是念:『我流入果得到。』彼如是,彼所,『我』取有,『眾生』取、『壽』取、『人』取有。」


《玄譯》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諸預流者頗作是念:『我能證得預流果』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諸預流者不作是念:『我能證得預流之果。』何以故?世尊!諸預流者,無少所預,故名預流;不預色、聲、香、味、觸、法,故名預流。

世尊!若預流者作如是念:『我能證得預流之果。』即為執『我』、『有情』、『命者』、『士夫』、『補特伽羅』等。」

《笈譯》

世尊言:「彼何意念?善實!雖然,一來如是念:『我一來果得到。』?」

善實言:「不如此,世尊!彼何所因?不一來如是念:『我一來果得到。』彼何所因?不彼,有法,若一來人,彼故說名一來者。」

《玄譯》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諸一來者頗作是念:『我能證得一來果』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諸一來者不作是念:『我能證得一來之果。』何以故?世尊!以無少法,證一來性,故名一來。」

《笈譯》

世尊言:「彼何意念?善實!雖然,不來如是念:『我不來果得到。』?」

善實言:「不如此,世尊!彼何所因?不彼,有法,若不來人,彼故說名不來者。」

《玄譯》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諸不還者頗作是念:『我能證得不還果』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諸不還者不作是念:『我能證得不還之果。』何以故?世尊!以無少法,證不還性,故名不還。」

《笈譯》

世尊言:「彼何意念?善實!雖然,應如是念:『我應得到。』?」

善實言:「不如此,世尊!彼何所因?不彼,世尊!有法,若應名,彼故說名應者。

彼若,世尊!應如是念:『我應得到。』如是,彼所,『我』取有,『眾生』取、『壽』取、『人』取有。

彼何所因?我此,世尊!如來、應、正遍知,無諍行最勝說;我此,世尊!應離欲。

不我,世尊!如是念:『我此應者。』若我,世尊!如是念:『我應得到。』不我,如來記說:『無諍行最勝,善實,善家子,無所行,彼故說名無諍行、無諍行者。』」


《玄譯》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諸阿羅漢頗作是念:『我能證得阿羅漢』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諸阿羅漢不作是念:『我能證得阿羅漢性,』何以故?世尊!以無少法,名阿羅漢,由是因緣,名阿羅漢。

世尊!若阿羅漢作如是念:『我能證得阿羅漢性。』即為執『我』、『有情』、『命者』、『士夫』、『補特伽羅』等。

所以者何?世尊!如來、應、正等覺說:我得無諍住,最為第一;世尊!我雖是阿羅漢,永離貪欲;

而我未曾作如是念:『我得阿羅漢,永離貪欲。』世尊!我若作如是念:『我得阿羅漢,永離貪欲』者,如來不應記說我言:『善現,善男子,得無諍住,最為第一。』以都無所住,是故如來說名無諍住、無諍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174內容數
禪宗法式,由信心銘開始,始有具體之文字描述。其後石頭參同契、洞山五位、臨濟四料簡等,雖以道家語言外貌,或援引「取坎填離」之理論,然本文指出,其文字背後所欲闡示之內容,實是金剛經三句之變體,與「拈花微笑」之意旨無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森愛耦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世尊言:「彼何意念?善實!若有善家子若、善家女若,此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滿作已,如來等、應等、正遍知等施與。彼何意念?善實!雖然,彼善家子若、善家女若,彼緣,多福聚生?」
復次,世尊命者善實邊如是言:「彼何意念?善實!有,如來、應、正遍知,無上正遍知證覺?有復法,如來說?」
如是語已,命者善實世尊邊如是言:「雖然,世尊!頗有眾生當有,未來世、後時、後長時、後分五百、正法破壞時中、轉時中,若此中,如是色類經中、說中,實想發生當有?」
彼何意念?善實!相具足,如來見應?
雖然,復次,時,善實!不,菩薩摩訶薩,事住施與應;無所住施與應,不色住施與應,不聲、香、味、觸、法中住施與應。如是,此,善實!菩薩摩訶薩施與應,如不相、想亦住。
世尊於此言:「此,善實!菩薩乘發行,如是心發生應:所有,善實!眾生、眾生攝,攝已,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色、若無色,若想、若無想、若非想非無想;所有眾生界施設已,彼我一切無受餘涅槃界滅度應。如是無量雖眾生滅度,無有一眾生滅度有。
世尊言:「彼何意念?善實!若有善家子若、善家女若,此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滿作已,如來等、應等、正遍知等施與。彼何意念?善實!雖然,彼善家子若、善家女若,彼緣,多福聚生?」
復次,世尊命者善實邊如是言:「彼何意念?善實!有,如來、應、正遍知,無上正遍知證覺?有復法,如來說?」
如是語已,命者善實世尊邊如是言:「雖然,世尊!頗有眾生當有,未來世、後時、後長時、後分五百、正法破壞時中、轉時中,若此中,如是色類經中、說中,實想發生當有?」
彼何意念?善實!相具足,如來見應?
雖然,復次,時,善實!不,菩薩摩訶薩,事住施與應;無所住施與應,不色住施與應,不聲、香、味、觸、法中住施與應。如是,此,善實!菩薩摩訶薩施與應,如不相、想亦住。
世尊於此言:「此,善實!菩薩乘發行,如是心發生應:所有,善實!眾生、眾生攝,攝已,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色、若無色,若想、若無想、若非想非無想;所有眾生界施設已,彼我一切無受餘涅槃界滅度應。如是無量雖眾生滅度,無有一眾生滅度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彼,云何,世尊!菩薩乘發行,住應?云何修行應?云何心降伏應?」
Thumbnail
由玄奘譯出者,名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導讀:   【如來所得法】:如來於法實無所得,以無所得心,悟真空無相之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法無實無虛】:真空無相之理,不可取及說,唯假以文字之方便,以心傳心,傳佛心印。如來所得法,此法即此心,心外更無別法
Thumbnail
本分是延續前分〈依法出生分第八〉,佛告須菩提之語:「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而來。在此分裡,須菩提回答佛陀:「實無有法名阿羅漢。」正因須菩提有此領悟,故而證得了阿羅漢之果位。那麼在〈無得無說分第七〉佛陀又為何還要再問須菩提:「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實無有法名阿羅漢」為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導讀:   【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導讀:   【須陀洹】:須陀洹是聲聞乘四果中初果之名,譯為「入流」,指斷盡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的見惑,捨凡入聖,初入聖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彼,云何,世尊!菩薩乘發行,住應?云何修行應?云何心降伏應?」
Thumbnail
由玄奘譯出者,名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導讀:   【如來所得法】:如來於法實無所得,以無所得心,悟真空無相之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法無實無虛】:真空無相之理,不可取及說,唯假以文字之方便,以心傳心,傳佛心印。如來所得法,此法即此心,心外更無別法
Thumbnail
本分是延續前分〈依法出生分第八〉,佛告須菩提之語:「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而來。在此分裡,須菩提回答佛陀:「實無有法名阿羅漢。」正因須菩提有此領悟,故而證得了阿羅漢之果位。那麼在〈無得無說分第七〉佛陀又為何還要再問須菩提:「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實無有法名阿羅漢」為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導讀:   【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導讀:   【須陀洹】:須陀洹是聲聞乘四果中初果之名,譯為「入流」,指斷盡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的見惑,捨凡入聖,初入聖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