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生氣的人請舉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個標題其實是為我自己下的,立馬舉手~(欸)身為愛生氣的人,想從自己的生活經驗跟實務觀察出發,來談一談生氣到底可能在氣什麼?以及「生氣」這種情緒的功能,以及可能常見的情境。

  生氣的情況百百種,我目前簡單歸類地球人幾種生氣的情境,從中去交代生氣可能的理由、過程,以及生氣可以帶來的功能,如下所示:

一、事情跟預想的不一樣:通常事情跟預想的不同時,或者跟當初說好的不一樣時,我們會失望、沮喪,甚至會有一種失去掌控的感覺。但為了避免自己感到沮喪、無力,我們自然而然會衍生出生氣的方式表達,因為生氣會讓我們感覺自己比較有力量,能夠行動,才能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權利或福利。

二、想要討愛與安撫: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越是跟你親近的人,你越是不會隱藏自己的生氣。某種程度,那也代表我們相信即使我們對他們發飆,他們仍可能會包容我們、愛我們,想要他們哄哄我們、不會隨意拋下我們。但小心,有一天若他們真的受不了而暫離,這個安全測試的行為恐怕就一點都不好玩了,可能會讓你自己在他暫離之後感覺更受傷。

三、痛點被踩到:所謂的「痛點」,講得比較學術一點就是「創傷」。大家想看看,當你腳受傷,已經告知別人自己受傷的地方在哪裡,還被其他人踩到時,你可能會痛得不舒服,小至微微不悅,覺得怎麼這麼不小心;大至暴怒,可能會解讀對方是故意的。所以心裡的創傷也是這樣,當你已經告訴別人你的痛處或地雷在哪,對方還是忘記、不小心踩到,或者故意踩,你都會覺得生氣。

四、習慣性地照顧他人、忽略自己:臨床接案中,我最常遇到的會暴怒的人們就是這一類人兒。這類人兒很難畫出健康的界線,意思就是說:他們可能與人相處時,已有一些不開心或些微不舒服、不悅的片刻,但因為他們太過自動化地包容對方,自己太快退讓、妥協,去討好他人或保護關係,太習慣於優先滿足他人期待,長期照顧他人的結果,就是忽略、壓抑了自己的不悅或不適,連自己生氣都不會承認甚至感覺不到,假以時日,怒氣就會累積至火山爆發,甚至出現失控的反應,例如:腦袋突然當機,無法思考;摔東西;咒罵等等。

五、吶喊「我需要你」:有些比較無法表達脆弱、習慣自己獨自處理事情的堅強的人們,很難在需要別人幫忙或感到無助時委婉地向別人求助,反而會用比較指責、攻擊、命令、冷漠的語氣表達怒氣,但其實仔細去拆解並聽懂他們的心聲,其實是在吶喊「我需要你!在我需要你(支持/保護/安撫/照顧我)的時候,你在哪裡?」

  基於自己是個非常愛生氣的人,知道生氣的壞處太多了,甚至可能讓自己生病或折壽(相關資料可參考備註一),目前也還在慢慢修練要如何調養生息、減少怒氣,所以特以本文整理一下生氣相關的資訊,希望各位朋友,我們一起修身養性,如果真的有憤怒控制或情緒管理的困難,不妨善用諮商的資源,跟你的諮商師聊一聊最近你在氣什麼,紓解一下自己的身心壓力吧!希望我們都可以心平氣和、平安健康地活到久久久!



*備註一:生氣造成的身心傷害,可參考以下連結的文章↓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34266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詹惠文§ 諮商獅的沙龍
168會員
287內容數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常常生氣嗎?生氣的時候,感覺怎麼樣呢? 現在你是不是想說:「生氣的時候還能有什麼感覺?當然是氣到炸啊!想翻桌啊!」 但如果你想對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靜下心來探索自己生氣的原因,會是一個很棒的開始。
Thumbnail
你常常生氣嗎?生氣的時候,感覺怎麼樣呢? 現在你是不是想說:「生氣的時候還能有什麼感覺?當然是氣到炸啊!想翻桌啊!」 但如果你想對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靜下心來探索自己生氣的原因,會是一個很棒的開始。
Thumbnail
生氣並沒有不好,但你要知道在氣什麼。情緒講的愈準,對方愈知道你要幹什麼。溝通是互動來的,但是只能從自己改起。
Thumbnail
生氣並沒有不好,但你要知道在氣什麼。情緒講的愈準,對方愈知道你要幹什麼。溝通是互動來的,但是只能從自己改起。
Thumbnail
生氣,是一種很真實的感受,被冒犯的時候會有生氣的感覺也很正常。 但我們會容易在感覺到生氣的時候,下意識的去克制它,因爲過往展現生氣通常都沒什麼好結果。所以,人在面對生氣有個很常見的結論:生氣是不好的,因為很容易傷害到別人或讓自己受傷。
Thumbnail
生氣,是一種很真實的感受,被冒犯的時候會有生氣的感覺也很正常。 但我們會容易在感覺到生氣的時候,下意識的去克制它,因爲過往展現生氣通常都沒什麼好結果。所以,人在面對生氣有個很常見的結論:生氣是不好的,因為很容易傷害到別人或讓自己受傷。
Thumbnail
  這個標題其實是為我自己下的,立馬舉手~(欸)身為愛生氣的人,想從自己的生活經驗跟實務觀察出發,來談一談生氣到底可能在氣什麼?以及「生氣」這種情緒的功能,以及可能常見的情境。
Thumbnail
  這個標題其實是為我自己下的,立馬舉手~(欸)身為愛生氣的人,想從自己的生活經驗跟實務觀察出發,來談一談生氣到底可能在氣什麼?以及「生氣」這種情緒的功能,以及可能常見的情境。
Thumbnail
無法控制的情緒,讓人無法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幸福;善於控制情緒的人,真相或許是刻意壓抑情緒或假裝沒有情緒。無論是哪一類,透過這本書作者教了一些方法…
Thumbnail
無法控制的情緒,讓人無法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幸福;善於控制情緒的人,真相或許是刻意壓抑情緒或假裝沒有情緒。無論是哪一類,透過這本書作者教了一些方法…
Thumbnail
天底下大概沒有人是不生氣的 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是一種能量 根據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的說法 當人遇到挫折或不如意的時候,會生出所謂的死之本能 也就是有一股想要攻擊他人的力量 這就好像當有人罵你、打你的時候 當下心中就會有一股衝動,就是想要罵回去、打回去 在這個過程中 還有一種人,因為某些原因
Thumbnail
天底下大概沒有人是不生氣的 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是一種能量 根據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的說法 當人遇到挫折或不如意的時候,會生出所謂的死之本能 也就是有一股想要攻擊他人的力量 這就好像當有人罵你、打你的時候 當下心中就會有一股衝動,就是想要罵回去、打回去 在這個過程中 還有一種人,因為某些原因
Thumbnail
我選了幾個篇章,我覺得有被治愈到吧!回想片刻,還覺得是...其實每一個篇章都很有意義,但我還挑些出來,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誰惹誰生氣 2. 一時激動鑄成大錯 3. 自己是做大的輸家 4. 不再生悶氣 5. 是不是很不舒服 6. 是好心還是壞心 7. 罵不到我
Thumbnail
我選了幾個篇章,我覺得有被治愈到吧!回想片刻,還覺得是...其實每一個篇章都很有意義,但我還挑些出來,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誰惹誰生氣 2. 一時激動鑄成大錯 3. 自己是做大的輸家 4. 不再生悶氣 5. 是不是很不舒服 6. 是好心還是壞心 7. 罵不到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