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溝通】上課筆記#3 - 生氣與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溝通要在平穩狀態

台灣常見不利於溝通的習慣

1. 說教(講道理):說教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因為說教的背後都有很豐富的經驗或科學根據。但是說教很容易變成你講得頭頭是道,對方就是放空,嗯嗯哦哦敷衍就過去了,或是他跟你解釋我沒有、你跟他說這樣就是不認真啊... 變成互相說服,這不是溝通。

說教其實沒有什麼效果,因為說教沒有要瞭解對方,你就是覺得對方不懂才要說教。(上一課有提到,溝通是要瞭解對方的需求,才能設身處地的給出建議

2. 不溝通(冷戰):迴避溝通或冷暴力都沒辦法解決問題,雖然沒講什麼,但卻很折磨人。有很多怨懟沒講出來,不理對方,另一方就會用想像的,愈想愈可怕。

冷戰是很 NG 的溝通方式。

3. 吵架:吵架沒什麼不好,如果真的有溝通到也不錯。只是一直在吵,不知道在吵什麼就很常見了。都在自我防衛、同時攻擊對方。愈熟的人愈知道如何戳對方的痛點,激化到後來已經不知道在吵什麼了,只是互相傷害對方。當你發現溝通的互動已經走到這個地步,不論你當下是贏還是輸,都要馬上停下來,因為最後結果往往都是兩敗俱傷。

這個在心理學上叫做【傷之舞】,兩個人就是在跳一支互踩對方腳的傷之舞,沒有人會贏的。發現了就要立刻停下來,停下來是個很大的考驗,但停在你這才能夠阻止彼此再繼續互相傷害。

任何時候都可以停下來,停下來是溝通很重要的功夫。


生存模式

  1. :吵架、生氣、罵對方、摔東西。
  2. :躲避危險、岔開話題。
  3. 凍結:沒反應(沒辦法做出反應)、沒感覺,像是定格卡在那邊。
  4. 討好:拜託啦不要生氣、都是我的錯。

這四種模式是人遇到威脅時會出現的反應,人在被威脅到的時候是沒辦法好好說話的。

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或對方在這四種模式裡就要先停下來,暫停溝通,要知道自己已經被威脅到了。
怎麼樣讓自己不被威脅,然後再繼續溝通,這是很重要的。


生氣

情緒解剖 - 憤怒冰山,圖 / Gottman Institute

情緒解剖 - 憤怒冰山,圖 / Gottman Institute

  • 生氣是最複雜的情緒,是很多種情緒的表象。(如圖中的冰山表面)
  • 要知道為什麼生氣,不要亂氣一通。
  • 但大部分的情況都不知道在氣什麼,只知道生氣。
  • 生氣是很有力量的情緒,但有時候是受傷,也會生氣。
  • 我們非常容易用生氣來表達情緒,各種情況都生氣,一直氣噗噗。
生氣並沒有不好,但你要知道你在氣什麼,要往你的內在去瞭解為什麼生氣。
  • 因為如果不知道為什麼生氣,就會亂氣一通。
  • 知道為什麼生氣,氣就會出在正確的地方。
  • 生氣是很重要的情緒,因為台灣人能夠表達的情緒只有生氣、煩、悶,大概就這樣。
  • 情緒是一個萬花筒,你愈瞭解情緒,就愈知道怎麼處理。
  • 所有的方式都用生氣來處理,就會常常對不到重點。
  • 這些情況都會生氣(可參考上圖或點連結):難過、失望、孤單、尷尬、受傷、無助、痛、挫折、不安全、肚子餓、悲傷、焦慮、壓力大、被威脅、累、被羞辱、罪惡感、忌妒別人、很害怕。
  • 生氣是很有力量的情緒,當你無助的時候,生氣會好像讓你有力量,有種補償的作用。
  • 生氣是身心不平衡,只是想要將它平衡過來,要搞清楚是哪邊不平衡,亂氣一通沒有效。
生氣時要停下來,問自己在氣什麼,生氣背後的情緒和原因是什麼,這個氣才有效。不然想得到的目標沒有辦法透過生氣得到。
  • 把生氣的原因拿出來說,來溝通。
  • 如果是覺得不公平,就要說,讓對方也知道自己在氣什麼。
  • 能否經過生氣讓雙方有學習,下次能改善,才不會每次都是一直重複吵同一件事,一直輪迴。
  • 生氣會激起人的防衛,只為了讓你停止生氣,這時人不會學習。
  • 後面的課程會講20種方法,你不會只有生氣,會有20種方法面對。
  • 生氣會傷身,損人不利己。氣久了心血管會不好,氣急攻心是真的。
  • 非到不得已不要用生氣。
不要氣到停不下來,對方也是戰或逃,不會學習,就沒有用。
  • 先釋出善意,撤除他的防衛(我不是要管你,只是想知道...擔心...)。
溝通是互動來的,但是...
只能從自己改起
只能從自己改起只能從自己改起
(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情緒

  • 情緒沒有好壞,只是要告訴你有需求。
  • 每個情緒都有它的功能。
  • 我們比較容易感受到的是生氣,但是可以思考一下生氣背後其它的情緒。
  • 情緒告訴我們遇到事情該怎麼處理,是很好的指南針。
  • 遇到重大事件時反而沒有情緒(例如親人過世),代表現在有事情要處理,先把情緒關起來。


需求

  • 知道需求才能對症下藥。
  • 光看行為不能知道需求,要多瞭解。
  • 如果因為需求的而發生行為不干擾到別人,就沒關係。
  • 大部分的思覺失調症患者,都需要歸屬和安全的需求。
  • 我們可以盡量朝安全的需求方面去滿足。
  • 改變就是要搭鷹架、搭階梯,讓他能一步一步來。
  • 可以思考一下 愛與放手。

需求與情緒

若沒有滿足需求,會產生什麼情緒?(由下而上)

  • 生理需求:各種情緒。
  • 安全需求:害怕。
  • 歸屬需求:孤單。
  • 尊重需求:生氣。
  • 知識需求:困惑。
  • 美感需求:
  • 自我實現:失落、放棄、挫折。


設界線

  • 練習生活秩序,要設定規則。
  • 設定規則時要溫和,並且堅定。
  • 用生氣的只會讓對方防衛。
  • 有罰有賞。
  • 沒有規則,人是不會長大的。


溝通步驟(練習)

  1. 講事實:客觀的人事時地物,不要加價值、判斷、情緒、評論。
  2. 講感受:不要每個都講很生氣,因為太多可能性了。
    例如:我有點驚訝,可以和我說發生什麼事嗎?
    情緒講的愈準,對方愈知道你要幹什麼。
  3. 講需求:每個人都會要感到安全的需求,只是方法不同。
    例如:我知道你可能認為這是不信任,但是我只是想知道你的需求。
  4. 達成共識:討論規則、界線,給建議。


這次的【善意溝通工作坊】是由諮商心理師/職能治療師 郝柏瑋帶領、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主辦,非常感謝提供這次的課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ex的沙龍
17會員
13內容數
為了能和妹妹好好說話,我開始學習非暴力溝通,結果收穫最大的是自己...
Alex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21
這堂課是前面教過的綜合練習和深入討論。包括更多關於設界線、溝通的重點摘要、辨識情緒和源頭、愛+焦慮=控制、問題行為和非暴力溝通:區分『觀察』和『評論』。
Thumbnail
2023/04/21
這堂課是前面教過的綜合練習和深入討論。包括更多關於設界線、溝通的重點摘要、辨識情緒和源頭、愛+焦慮=控制、問題行為和非暴力溝通:區分『觀察』和『評論』。
Thumbnail
2023/04/06
1.觀察但不評論,了解是誰的需求。 2.分享感受,回應需求。 3.邀請探索,用好奇心展開對話。 4.同理回應,設身處地表達建議。
Thumbnail
2023/04/06
1.觀察但不評論,了解是誰的需求。 2.分享感受,回應需求。 3.邀請探索,用好奇心展開對話。 4.同理回應,設身處地表達建議。
Thumbnail
2023/04/06
因為大腦的發展,【情理法】才是正確的溝通順序。孩子不說話怎麼溝通?瞭解妄想如何形成,便可以透過溝通對話、調節情緒,避免發生妄想。
Thumbnail
2023/04/06
因為大腦的發展,【情理法】才是正確的溝通順序。孩子不說話怎麼溝通?瞭解妄想如何形成,便可以透過溝通對話、調節情緒,避免發生妄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我不想為別人的冒犯,去期待對方的成熟,然後憋的自己內傷。
Thumbnail
我不想為別人的冒犯,去期待對方的成熟,然後憋的自己內傷。
Thumbnail
你常常生氣嗎?生氣的時候,感覺怎麼樣呢? 現在你是不是想說:「生氣的時候還能有什麼感覺?當然是氣到炸啊!想翻桌啊!」 但如果你想對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靜下心來探索自己生氣的原因,會是一個很棒的開始。
Thumbnail
你常常生氣嗎?生氣的時候,感覺怎麼樣呢? 現在你是不是想說:「生氣的時候還能有什麼感覺?當然是氣到炸啊!想翻桌啊!」 但如果你想對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靜下心來探索自己生氣的原因,會是一個很棒的開始。
Thumbnail
這堂課是前面教過的綜合練習和深入討論。包括更多關於設界線、溝通的重點摘要、辨識情緒和源頭、愛+焦慮=控制、問題行為和非暴力溝通:區分『觀察』和『評論』。
Thumbnail
這堂課是前面教過的綜合練習和深入討論。包括更多關於設界線、溝通的重點摘要、辨識情緒和源頭、愛+焦慮=控制、問題行為和非暴力溝通:區分『觀察』和『評論』。
Thumbnail
生氣並沒有不好,但你要知道在氣什麼。情緒講的愈準,對方愈知道你要幹什麼。溝通是互動來的,但是只能從自己改起。
Thumbnail
生氣並沒有不好,但你要知道在氣什麼。情緒講的愈準,對方愈知道你要幹什麼。溝通是互動來的,但是只能從自己改起。
Thumbnail
  這個標題其實是為我自己下的,立馬舉手~(欸)身為愛生氣的人,想從自己的生活經驗跟實務觀察出發,來談一談生氣到底可能在氣什麼?以及「生氣」這種情緒的功能,以及可能常見的情境。
Thumbnail
  這個標題其實是為我自己下的,立馬舉手~(欸)身為愛生氣的人,想從自己的生活經驗跟實務觀察出發,來談一談生氣到底可能在氣什麼?以及「生氣」這種情緒的功能,以及可能常見的情境。
Thumbnail
無法控制的情緒,讓人無法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幸福;善於控制情緒的人,真相或許是刻意壓抑情緒或假裝沒有情緒。無論是哪一類,透過這本書作者教了一些方法…
Thumbnail
無法控制的情緒,讓人無法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幸福;善於控制情緒的人,真相或許是刻意壓抑情緒或假裝沒有情緒。無論是哪一類,透過這本書作者教了一些方法…
Thumbnail
常在情緒課程裡發現,與孩子討論基本情緒時,孩子對於引發開心、難過的原因/事件,都能直率地說。但當談到「生氣」時,大家常是先沈默了起來。 (好好生氣,包含了: 發現、接納自己的生氣,以及,如何安頓自己、如何紓發這份生氣) 我想起了自己的經驗。 我真的被馴化成溫和,但常覺得莫名擔心、常覺得莫名想大叫。
Thumbnail
常在情緒課程裡發現,與孩子討論基本情緒時,孩子對於引發開心、難過的原因/事件,都能直率地說。但當談到「生氣」時,大家常是先沈默了起來。 (好好生氣,包含了: 發現、接納自己的生氣,以及,如何安頓自己、如何紓發這份生氣) 我想起了自己的經驗。 我真的被馴化成溫和,但常覺得莫名擔心、常覺得莫名想大叫。
Thumbnail
#溝通 遇到問題就需要溝通,工作、感情、人際關係、職場…,簡單的道理每個人都懂,但在問題發生的時候,多數人的反應卻不是這麼一回事,不想講、不理會、直接走掉、背後抱怨、生悶氣…,才是更多人的選擇,更多人選擇了「不溝通」。 - 最糟糕的溝通方式不是起衝突,而是不溝通。
Thumbnail
#溝通 遇到問題就需要溝通,工作、感情、人際關係、職場…,簡單的道理每個人都懂,但在問題發生的時候,多數人的反應卻不是這麼一回事,不想講、不理會、直接走掉、背後抱怨、生悶氣…,才是更多人的選擇,更多人選擇了「不溝通」。 - 最糟糕的溝通方式不是起衝突,而是不溝通。
Thumbnail
大家是否有遇過當自己生氣時,旁人冷不防一句話讓你的怒火燃燒得更加旺盛?看似安慰的話語卻充滿批評與諷刺,甚至讓人覺得冷眼旁觀不被同理?
Thumbnail
大家是否有遇過當自己生氣時,旁人冷不防一句話讓你的怒火燃燒得更加旺盛?看似安慰的話語卻充滿批評與諷刺,甚至讓人覺得冷眼旁觀不被同理?
Thumbnail
請問你相信以上這句話嗎?你有多相信呢?真的很堅定相信嗎?還是像我一樣,只是表面上相信而已? 在發生衝突的那一刻,在面對生氣出現的那一刻,在被恐懼和委屈淹沒的那一刻,你還是真的非常相信,生氣是正常的,生氣是可以存在的?坦白說,在那一刻的我,原來真的很難相信生氣正常,甚至無意識地漠視生氣的存在。 我想起
Thumbnail
請問你相信以上這句話嗎?你有多相信呢?真的很堅定相信嗎?還是像我一樣,只是表面上相信而已? 在發生衝突的那一刻,在面對生氣出現的那一刻,在被恐懼和委屈淹沒的那一刻,你還是真的非常相信,生氣是正常的,生氣是可以存在的?坦白說,在那一刻的我,原來真的很難相信生氣正常,甚至無意識地漠視生氣的存在。 我想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