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增加自信心,為什麼我們用錯了方法?

2022/09/3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和之後)發文頻率會比較少,一方面是因為我想戒掉滑手機的習慣,所以把FB跟PTT都給刪了,至今已戒毒一個月了,應可宣告成功。戒手機的好處多多,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最主要是發現自己的注意力與心靈是如何地被網路上的短文短片切成細細碎碎的,以及這多讓人容易感到煩躁不安。
我也驚訝地發現,光是刪除這個幾個APP,就能對生活與心智帶來巨大的改變(建議你也試看看)。我能把時間用在真正重要且想做的事情上,像是讀書、運動、寫東西,還有活在當下陪孩子。
另一方面,我正在寫一本書,對,書名就是括弧裡的<一條橡皮筋的自由>。先跟各位簡單介紹這本「來自未來」的書,怎麼說呢? 因為照現在進度可能要2030年才會出版(但願不是如此)。
這是一本關於自由的書,更正確地說,是關於信仰資本主義的現代人,如何不自由的書 — 我們以為自己是全然自由的,但並非如此。
如同橡皮筋,人們時常處於兩種極端的狀態,第一是在壓力(這邊或許該說是拉力)之下,不斷痛苦地勉強自己做一堆討厭的事情,像是大考前的學生,或是滿是壓力的上班族;一但壓力解除後,就報復性地反彈,可能攤在沙發上拼命划手機追劇,又或者盡情做其他享樂之事。嗯,或許許多人週間跟周末就是在這兩個極端中擺盪著。
又有一些人,他們同時於拉緊又反彈的狀態,這在物理上不合理,但在心理上卻是可能的,結果就是拖延與抗拒,例如,一邊擔心著無法完成工作,卻又無法停止打電動。
無論是何種狀況,我們都必須承認這些都不是自由,也非真正的快樂,畢竟一條被動的橡皮筋是沒有自由可言的。
這本書有一套還算縝密的架構,「自我」是在後半段才會談的主題,但我忍不住想先劇透一下,關於對自信心的理解這部分。
身為心理師,時常有人問我要怎樣才能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而多數人使用的方式,是透過加強各種能力,希望自己能變得更厲害,然後就會有信心了。這乍聽之下沒有問題,但為什麼我認為這不是好法呢? 因為自信這個詞彙可以包含了三種架構,而人們混為一談了。
第一個架構是「在競爭中感到優勢」,也就是多數人關注的自信。就拿我的職業心理師來說吧,在這個架構中,一位心理師的自信來源是,他覺得自己的諮商專業能力比其他心理師都來得更好,這展現在他的個案量源源不絕上,所以他也會認為值得很高的鐘點費。其他方面也一樣,我們希望自己英文說得更好、更漂亮有吸引力等等,其實也都是希望能在某些看重的項目上贏過別人。
這有什麼不對嗎? 有的。首先,我們很難永遠保持領先與成功,永遠有比自己更強的人,況且很多時候成敗也不是人可以掌握的。如果那位心理師連續遇到了幾位個案drop out,又或者他發現漸漸地來找他談的個案變少了,他便會開始動搖,懷疑自己的諮商功力是否真如自己想得那麼優秀了。
更重要的是在這邊,「優秀自我」的條件是建立在競爭之上,當一個人的自我全然來自於競爭,就等同於活在一個永無休止的修羅場。
的確透過努力和機運,某些人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取得巨大的領先優勢,好比賺大錢的企業家,或者頂尖的運動員,但若他的自我價值只基於此,而人生目標則是擊敗所有人,那他仍是孤獨且焦慮的,因為他跟人的關係永遠存在著輕視與敵意,甚至包含對自己的家人。
而這正是為什麼一位成熟心理師不應該,也很自然地不會太追求自己的競爭優勢,因為若一個人在這樣的狀態裡,不太可能真的關心他人,他關心的只有的自己的表現(我知道絕大多數的新手心理師都是如此,所以在一開始這是正常現象,請別太氣餒)。
那還有其他種自信心嗎? 有的,第二種是「發自內心的安全感」,非常難得,是近乎天賦般的存在。
讓我舉個例子,在醫院當心理師的日子裡,我施測過幾百次的智力測驗,大多數人都萬分關心結果,好希望聽到自己或是孩子能有很高的IQ(也就是競爭優勢),有時我必須要告訴家長,他們的孩子IQ被歸類到智能不足的範圍,看到他們受傷的表情總讓我難受。
某天有個小伙兒因為兵役檢查來受測,結果IQ分數屬於中上(在醫院這比較難得),我樂於告訴他這個好消息,
他只淡淡地回:「喔,正常就好」
多年來我一直在想,為什麼這麼簡單的回應,卻讓我永生難忘。後來我明白了,我看到了他打從心裡的安定,而這可能是現有的心理測驗難以真正測量得的,其中包含了對自己的接納,以及對未來、他人及環境的安全感,能夠相信一切都會沒事的。
用精神分析的話來說,他的心裡有個很安全的客體。
你覺得是因為自己IQ高而洋洋得意的人有自信? 還是他有自信? 如果是你,想要的是哪種自信?
我希望自己能告訴你,要怎麼做才能增強這種自信,事實上我自己也沒把握,因為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都是「被嚇大的」,而這些根深蒂固的焦慮往往很難用理性來說服(如同理智上我不相信有鬼,但從小看的那些鬼片卻讓在經過黑漆漆的墓仔埔時嚇得半死),我只希望能盡量帶給我的孩子這種自信。
第三種自信,是源自「願望與意志的實現」。一個人能「感受」到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這就是願望。之所以說是「感受」而非「知道」,是因為就Rollo May來說,感受才是願望的起點—我們怎麼知道自己生日大餐想吃什麼呢?
許了願望後,接著要有信心自己能予以實現,這仰賴意志。很可惜這是意志癱瘓的時代,一談到意志,多數人馬上聯想到刻苦耐勞,然後予以抗拒,或許這說明了很多人的缺乏信心,不太相信自己能做到自己想要的事情或目標,因為過去太缺乏好的經驗了。
或許我也不例外。當我跟編輯談寫書時,我問他的第一個問題竟然是:「你覺得我寫得出來嗎?」,結果這位編輯只好充當我的治療師,告訴我他相信我寫得出來,而且只有我能寫出來(很厲害是不是!)。
好了,現在我們把自信心區分為三種架構,再來我們來談之間的相互關係。雖然乍看之下似乎可以是獨立的三種信心,但我認為第一種信心(競爭優勢)的過度追求,反而有害於其他兩種信心,而這正好是資本主義下的遊戲規則。
當人生變成一場飢餓遊戲時,人又怎麼可能獲得內在的安定感呢? 當我的注意力都在取得優勢(其實大多數也等同於被人肯定)時,我又怎麼能把焦點放在自己的感受與願望,更遑論能加以實現呢? (連自己要什麼都不知道!) 因此,想擁有自信與安定感,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反而是緣木求魚了。
而第三種和第二種信心則會互相增強。儘管心裡的安定感很大一部分是在成長歷程中就已決定的,但理論上來說,如果我們能相信自己的意志能將許多願望予以實現,那最終我們也會得到內心的安全感。
這是屬於成年人的信心,在嬰兒時期,我們仰賴爸媽照顧滿足我們的需求,而成年之後,我們都要學著當自己的父母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7會員
36內容數
一個治療師的工作隨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