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沒有危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陣子參加一個線上活動時,大家剛好有聊到一個話題 — 「中年危機」
​一部分認為自己是中年危機的前輩,可能會覺得自己在職場上會被取代掉,或無法重新投入職場,聊下來蠻有共鳴的。

​結論先行

人生沒有中年危機,所有年齡層都有危機,也有轉機


因為被取代、自身難以投入職場,這並不是中年人獨有的困擾


舉個例子

以年輕人來說,在能力不足、經驗不夠的狀態下,在職場很容易被其他人替換掉;社會新鮮人待業空窗太久,沒有經驗支撐,很多人也不知道該怎麼投入職場。

無論青壯年或是中老年,被取代的人大有人在,但創造價值的人也大有人在。如果中老年就會被取代掉,那各大公司的高階主管,應該沒有超過40歲的。因此,重點不在年歲,而是我們該如何創造價值。

這裡也分享另一個看法,換個角度看吧,中年人的優勢在哪?我的答案是

經驗


中年人擁有的優勢,就是透過時間,不斷累積、迭代出的各種「經驗」。人脈、眼界、溝通、協商談判、職場敏銳度,這些都需要時間去累積。

什麼人最讓我們感到敬畏?➡️一位持續學習、不斷進步的前輩

試想,一個資歷足夠,經驗豐富,又與世代潮流同步的前輩,多可怕!作為一名中年長者,渾身都是經驗、渾身都是寶,糧倉是很充足的!用時間砂礫累積、堆疊出來的東西,並非說超越就能夠超越。

因此,如果有人認為自己開始出現所謂的中年危機,我認為的突破口,就是「盤點 + 學習」

🔖盤點

給自己一小時,靜心、回顧以往人生,盤點至今為止,手上所有的牌。

🔖學習

如果觀點太舊,就去學習新的知識點,去認識這個社會新的潮流,重新培養認知。

​🔖人脈

這是唯獨中年才有的優勢。撇除極端例子,一般人一年內至少能接觸十幾個新的人際關係。就算只是工作,十幾年下來,少說也交換過幾十張名片,或是認識一些與自己工作有關的人事物。這就是透過時間累積,唯有自己才擁有的職場人脈底蘊。

如果太久沒回職場而擔心跟不上時代。建議調整出空杯心態,盡可能地接觸過往舊有人脈(約出來聊聊喝杯咖啡),或認識新的朋友(參加活動、透過舊朋友引介)。試著在聊天、交流的過程中,重新掌握當下的職場脈動。

因此,保持「開放心態」非常重要,做到了,那中年就沒有危機,只有轉機與勝機🎯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內容,歡迎分享或在下方留言與我討論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拾光寫手 Leo的沙龍
31會員
22內容數
關於自由書寫,以及衍伸出的相關企劃作品 ( 文章 )
2023/01/18
比起給予轉職建議,我覺得自己做更多的,反而是給予大家鼓勵及激勵。協助大家發現新方向、看見自己的價值、建立自信,進一步減緩自己的焦慮。
Thumbnail
2023/01/18
比起給予轉職建議,我覺得自己做更多的,反而是給予大家鼓勵及激勵。協助大家發現新方向、看見自己的價值、建立自信,進一步減緩自己的焦慮。
Thumbnail
2022/12/16
身為世代忙碌的一份子,你曾經也有事情多到焦頭爛額,或是因為手上事情太多,而做到充滿無力感嗎?如果有這個狀況,你得注意,這可能是踩到毒藥的前奏。
Thumbnail
2022/12/16
身為世代忙碌的一份子,你曾經也有事情多到焦頭爛額,或是因為手上事情太多,而做到充滿無力感嗎?如果有這個狀況,你得注意,這可能是踩到毒藥的前奏。
Thumbnail
2022/11/23
如果你有講話很累、喉嚨很痛、說話太急、咬字含滷蛋的狀態。希望改進這些問題的人,可以看這篇文章,相信會對你有幫助。
Thumbnail
2022/11/23
如果你有講話很累、喉嚨很痛、說話太急、咬字含滷蛋的狀態。希望改進這些問題的人,可以看這篇文章,相信會對你有幫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中年危機的人都是在青年的時候布局沒有做好的人. 青年的時候想做安逸的工作. 青年時期想追求穩定舒適的環境. 想做簡單的事, 但是簡單的事你能做別人也能做. 長期主義者是做難而正確的事. 第一:這個工作得符合市場趨勢,符合時代需求. 第二:他要難,難的事情很多人不願意做. 你去做,你做
Thumbnail
中年危機的人都是在青年的時候布局沒有做好的人. 青年的時候想做安逸的工作. 青年時期想追求穩定舒適的環境. 想做簡單的事, 但是簡單的事你能做別人也能做. 長期主義者是做難而正確的事. 第一:這個工作得符合市場趨勢,符合時代需求. 第二:他要難,難的事情很多人不願意做. 你去做,你做
Thumbnail
人們常常說中年的人生一片灰暗,了無生趣,更以危機處處來形容這一個步入中年的年齡群組。就這樣,中年與危機又被劃上等號......
Thumbnail
人們常常說中年的人生一片灰暗,了無生趣,更以危機處處來形容這一個步入中年的年齡群組。就這樣,中年與危機又被劃上等號......
Thumbnail
我一開始進入的職場,幾乎沒有學長學弟制,這也是我認為很好的一點,因為大家可以就實力來競爭,不用說一定學弟要讓學長之類的。 我自己也是一個這種個性的人,我認為在職場上面就是拿實力來比拚,而不是看誰的年紀大。雖然年紀大很多時候代表資歷深,但是只有在這個行業待得久,我覺得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指標。 一開始進入
Thumbnail
我一開始進入的職場,幾乎沒有學長學弟制,這也是我認為很好的一點,因為大家可以就實力來競爭,不用說一定學弟要讓學長之類的。 我自己也是一個這種個性的人,我認為在職場上面就是拿實力來比拚,而不是看誰的年紀大。雖然年紀大很多時候代表資歷深,但是只有在這個行業待得久,我覺得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指標。 一開始進入
Thumbnail
您是大齡勞工嗎?是否曾經因為年齡而在職場中遭到歧視!有些大齡勞工從求職開始就面臨到被「年齡歧視」的議題。 甚麼是歧視! 求職時雇主在招募僱用時,不以求職人或受僱人的能力、條件或表現作為判斷,而是以工作能力無關的「年齡」作為考量的標準,因而造成年齡層較大的人無法和其他年齡層的人公平競爭同一個職缺。20
Thumbnail
您是大齡勞工嗎?是否曾經因為年齡而在職場中遭到歧視!有些大齡勞工從求職開始就面臨到被「年齡歧視」的議題。 甚麼是歧視! 求職時雇主在招募僱用時,不以求職人或受僱人的能力、條件或表現作為判斷,而是以工作能力無關的「年齡」作為考量的標準,因而造成年齡層較大的人無法和其他年齡層的人公平競爭同一個職缺。20
Thumbnail
人生沒有中年危機,所有年齡層都有危機,也有轉機。因為被取代、自身難以投入職場,這並不是中年人獨有的困擾。
Thumbnail
人生沒有中年危機,所有年齡層都有危機,也有轉機。因為被取代、自身難以投入職場,這並不是中年人獨有的困擾。
Thumbnail
要讓自己的「自我」茁壯沈穩,除了生活經驗的歷練,另外就是積極學習和自我訓練。 無論是關於生活處事的各種能力和知識,或是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能力和處理經驗,只要「保持學習」都是在增進我們大腦神經元發展,同時也在滋養個體「自我」的獨立精神。
Thumbnail
要讓自己的「自我」茁壯沈穩,除了生活經驗的歷練,另外就是積極學習和自我訓練。 無論是關於生活處事的各種能力和知識,或是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能力和處理經驗,只要「保持學習」都是在增進我們大腦神經元發展,同時也在滋養個體「自我」的獨立精神。
Thumbnail
中年危機在於:中年時內在心靈事件雖然是目前的人生的脈絡之一,但與此同時,中年的外在經歷例如人際、社會,也交織在此時此刻,他們不像年輕時那麼容易放手,他們需要考量家人、經濟各種外部條件。外在的現實條件,不可能輕忽不顧,中年轉業是一種心靈上的挑戰,也是外在現實的挑戰!
Thumbnail
中年危機在於:中年時內在心靈事件雖然是目前的人生的脈絡之一,但與此同時,中年的外在經歷例如人際、社會,也交織在此時此刻,他們不像年輕時那麼容易放手,他們需要考量家人、經濟各種外部條件。外在的現實條件,不可能輕忽不顧,中年轉業是一種心靈上的挑戰,也是外在現實的挑戰!
Thumbnail
因為疫情,很多公司減班縮薪(無薪假),裁員的企業更是不在少數。很多人是在沒有防備的打擊下,在人生中段突然轉變方向,現實壓力撲面而來:想找工作卻面臨到『年齡天花板』;要轉職也不知道要做什麼;以為自己在就業市場是搶手的,事實上卻早已失去競爭力;對於被迫接受現實的心情,鬱悶複雜憤怒情緒無法釋懷。
Thumbnail
因為疫情,很多公司減班縮薪(無薪假),裁員的企業更是不在少數。很多人是在沒有防備的打擊下,在人生中段突然轉變方向,現實壓力撲面而來:想找工作卻面臨到『年齡天花板』;要轉職也不知道要做什麼;以為自己在就業市場是搶手的,事實上卻早已失去競爭力;對於被迫接受現實的心情,鬱悶複雜憤怒情緒無法釋懷。
Thumbnail
「年齡,一個職場不能說的秘密」 35歲,人生中最富激情,最富創造力的年齡。經過幾年的自我探索與不同的工作嘗試之後,已經開始累積能在專業領域長期深耕的能力,也有機會升遷,凸顯被重用的價值。這時候常是職涯大躍進的重要跳板,每個人的職場差距開始拉大,是屬於職業黃金期。 但事實是如此嗎?
Thumbnail
「年齡,一個職場不能說的秘密」 35歲,人生中最富激情,最富創造力的年齡。經過幾年的自我探索與不同的工作嘗試之後,已經開始累積能在專業領域長期深耕的能力,也有機會升遷,凸顯被重用的價值。這時候常是職涯大躍進的重要跳板,每個人的職場差距開始拉大,是屬於職業黃金期。 但事實是如此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