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腦學】老年憂鬱症的藥物、心理治療、生活與行為治療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發表日期:2022/09/02

本文彙整自精神科門診的診間絮語、認知行為治療與正念認知心理治療的經驗,所有對話皆已改寫,去除所有可以標示出特定身分的描寫。若有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老年憂鬱症的治療,在藥物選擇、治療選擇順位上都跟一般成年憂鬱症不同,需要個別化評估。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先從最基礎的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生活與行為治療開始瞭解。


老年憂鬱症的治療困境

老年憂鬱症(Late-Life Depression, LLD)和一般成年憂鬱症不同,對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的反應較差,容易共病生理疾病,也彼此互相影響。(延伸閱讀:《【憂鬱腦學】什麼是老年憂鬱症?》)

臨床上,使用藥物治療老年憂鬱症時,考量其肝腎功能負擔、藥物副作用、跌倒風險、認知功能影響,常需要從低劑量藥物緩慢增加以策安全。即便是治療方向正確,藥物效果有效,老年憂鬱症的治療反應速度也較慢,患者常常會懷疑藥物治療是否有效,患者與家屬也常缺乏耐性停止繼續治療。

導致老年憂鬱症如此難以治療,有很多可能的原因。其中一個生理性的原因,我們在《【憂鬱腦學】老年憂鬱症可能與微血管功能障礙有關》曾經提到過。

老年憂鬱症的不同治療方法與治療效果

基本上,我們可以將老年憂鬱症的治療分為: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生活與行為治療、飲食與營養、非侵入腦刺激治療治療五種。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會集中在前三者的簡介。

老年憂鬱症的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以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與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SNRI)為主,非典性抗憂鬱藥物為二線藥物。SSRI與SNRI藥物使用在老年人上是安全的。

老年憂鬱症治療時,抗憂鬱藥物會從低劑量開始,以免副作用太過強烈,導致患者無法忍受,影響治療配合性。完整服藥治療是在憂鬱症狀緩解後至少半年,若憂鬱反覆發作或無法緩解,藥物治療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提早停藥,會增加憂鬱症復發的機率。

值得注意的是,有將近有1/3的老年憂鬱症是藥物難治型重度憂鬱症。可能的原因包含:①憂鬱症藥物劑量不足,但受制於藥物副作用無法增加劑量;②與其他科藥物交互作用多,藥物選擇不多,還要避免跌倒;③客觀條件如外在環境、老化、頭腦、身體健康、營養狀態或失能狀態無法完全改變、改善或克服;④心理狀態無法改變或被治療等。

老年憂鬱症的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技術中,認知行為心理治療為首選治療方法,其他心理治療包含精神分析、支持性心理治療、懷舊團體、敘事治療與正念認知行為治療。

心理治療主要是著重在處理老年憂鬱症患者當下的低落情緒與圓融患者老年生命階段的生命意義,如果患者本身帶著強烈憤怒與阻抗,心理治療的功效會大幅減少。比起從青少年開始或是成年期開始發展的憂鬱症,老年憂鬱症對心理治療的反應較差。

但治療老年憂鬱症時,也不能只依賴藥物,老年憂鬱症患者心理議題越多時,單純藥物治療未合併心理治療的治療反應也越差。

老年憂鬱症的生活與行為治療

規律作息(日照規則)、白天不躺床、規律有氧運動、正念練習與增加社會人際互動(除了年輕時認識的朋友、教會活動、社區大學、鄰里活動,也可以考慮參加長照2.0的C級巷弄長照站相關活動)有助於預防和治療老年憂鬱症。

規律作息與日照規則非常重要。隨年齡增長,夜間頭腦褪黑激素分泌逐漸下降,影響生理節律,容易淺眠、多夢,即使是開小夜燈或操作手機,都有可能影響睡眠。若白天(特別是清晨,建議至少日曬1~2小時)有充足的光照,夜晚睡前減少光照且減少3C產品光源刺激,有助於頭腦判斷何時該休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醫療心空間的沙龍
126會員
73內容數
情緒腦學,彙整與精神科、身心科相關的腦科學論文,幫助讀者透過腦科學來理解自身或親朋好友遭遇的情緒障礙或情緒疾病(憂鬱、焦慮、強迫等等)。與公開的文章不同,情緒腦科學專欄,將更深入解釋腦部與情緒的關聯,幫助希望進一步理解情緒在頭腦間運作機轉的讀者。
2024/09/19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懷孕對女性來說,是生命重大的壓力。除了產後憂鬱症,也可能有產前憂鬱症。近年還有結合兩者的周產期憂鬱症。讓我們進一步來瞭解其臨床表現與治療方法。
Thumbnail
2024/09/19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懷孕對女性來說,是生命重大的壓力。除了產後憂鬱症,也可能有產前憂鬱症。近年還有結合兩者的周產期憂鬱症。讓我們進一步來瞭解其臨床表現與治療方法。
Thumbnail
2024/09/15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每年中秋節前,病患都會拿著網路上的警告文章來門診詢問,像是吃安眠藥的人能不能吃文旦(柚子)?或是平常能不能含葡萄柚果肉的手搖飲。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統整最近5年台灣各種身心科藥物,透過文獻回顧與兩個藥物交互作用資料庫比對。
Thumbnail
2024/09/15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每年中秋節前,病患都會拿著網路上的警告文章來門診詢問,像是吃安眠藥的人能不能吃文旦(柚子)?或是平常能不能含葡萄柚果肉的手搖飲。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統整最近5年台灣各種身心科藥物,透過文獻回顧與兩個藥物交互作用資料庫比對。
Thumbnail
2024/09/08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產後憂鬱症就醫比率不高,許多罹患產後憂鬱症的媽媽,因為不敢就醫而錯失治療機會。產後憂鬱症越早治療,復原的機會就越大,治療不僅能減輕媽媽個人的痛苦,亦能減少對養育孩子與家庭生活的長期影響。
Thumbnail
2024/09/08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產後憂鬱症就醫比率不高,許多罹患產後憂鬱症的媽媽,因為不敢就醫而錯失治療機會。產後憂鬱症越早治療,復原的機會就越大,治療不僅能減輕媽媽個人的痛苦,亦能減少對養育孩子與家庭生活的長期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醫學的定義上,老年憂鬱包括了兩大族群,分別是年輕時患有憂鬱,邁入老年的個案。另一種則是,在五十五歲之後,才患上的晚年憂鬱個案。 老年憂鬱不可忽視,如果嚴重的話可能導致他們的身體失能指數升高,進而影響健康上的問題並造成社會負擔。
Thumbnail
在醫學的定義上,老年憂鬱包括了兩大族群,分別是年輕時患有憂鬱,邁入老年的個案。另一種則是,在五十五歲之後,才患上的晚年憂鬱個案。 老年憂鬱不可忽視,如果嚴重的話可能導致他們的身體失能指數升高,進而影響健康上的問題並造成社會負擔。
Thumbnail
在台灣,老年憂鬱的盛行率約是16%,也就是65歲以上的長輩中,大概每6個人裡面就有1位是老年憂鬱的患者。 但真正被發現、有接受到治療的,卻是遠遠低於這個數量,有太多長輩及家庭都受困其中。
Thumbnail
在台灣,老年憂鬱的盛行率約是16%,也就是65歲以上的長輩中,大概每6個人裡面就有1位是老年憂鬱的患者。 但真正被發現、有接受到治療的,卻是遠遠低於這個數量,有太多長輩及家庭都受困其中。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國家衛生研究院團隊結合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與健保資料庫資料,發現臺灣老年憂鬱症病患的精神科或身心科就醫率大約只有1/4左右。到底老年憂鬱症的就醫率為何如此低呢?讓我們透過這篇文章來了解一下。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國家衛生研究院團隊結合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與健保資料庫資料,發現臺灣老年憂鬱症病患的精神科或身心科就醫率大約只有1/4左右。到底老年憂鬱症的就醫率為何如此低呢?讓我們透過這篇文章來了解一下。
Thumbnail
自我價值準備好,老年快活不憂鬱面對老年憂鬱的個案,除了了解對方的想法及感受,也需要帶其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或許是獨居生活的寂寞,或是不曾追
Thumbnail
自我價值準備好,老年快活不憂鬱面對老年憂鬱的個案,除了了解對方的想法及感受,也需要帶其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或許是獨居生活的寂寞,或是不曾追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憂鬱症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生活與行為治療後,如果老年憂鬱症還是沒有太大的改善,在精神科還有甚麼方式可以進一步治療嗎?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老年憂鬱症的非侵入性腦刺激治療。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憂鬱症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生活與行為治療後,如果老年憂鬱症還是沒有太大的改善,在精神科還有甚麼方式可以進一步治療嗎?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老年憂鬱症的非侵入性腦刺激治療。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老年憂鬱症的治療,在藥物選擇、治療選擇順位上都跟一般成年憂鬱症不同,需要個別化評估。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先從最基礎的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生活與行為治療開始瞭解。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老年憂鬱症的治療,在藥物選擇、治療選擇順位上都跟一般成年憂鬱症不同,需要個別化評估。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先從最基礎的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生活與行為治療開始瞭解。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臺灣,老年憂鬱症患者常會抱怨身體四處不適,覺得生活沉悶、無聊。相比起一般成年憂鬱症,老年憂鬱症對藥物治療的反應較差,對心理治療的反應更不好。為什麼老年憂鬱症對藥物與心理治療反應不佳?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血管性憂鬱假說」,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臺灣,老年憂鬱症患者常會抱怨身體四處不適,覺得生活沉悶、無聊。相比起一般成年憂鬱症,老年憂鬱症對藥物治療的反應較差,對心理治療的反應更不好。為什麼老年憂鬱症對藥物與心理治療反應不佳?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血管性憂鬱假說」,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老年憂鬱症患者不一定會感受到憂鬱情緒,但常常會抱怨身體四處不適。相比起一般成年憂鬱症,老年憂鬱症很難被發現與診斷,即便家屬有所覺察,也想帶患者就診,卻常常被拒絕、斥責,因而延誤治療。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老年憂鬱症患者不一定會感受到憂鬱情緒,但常常會抱怨身體四處不適。相比起一般成年憂鬱症,老年憂鬱症很難被發現與診斷,即便家屬有所覺察,也想帶患者就診,卻常常被拒絕、斥責,因而延誤治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