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憂鬱腦學】憂鬱症的替代醫療名詞(二)

2022/11/0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選擇甚麼名詞形容憂鬱雖然重要,採取什麼改變動作才是決定憂鬱好轉的關鍵因子。(圖:Dan Cristian Paduret on Unsplash)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發表日期:2022/11/01
本文彙整自精神科門診的診間絮語、認知行為治療與正念認知心理治療的經驗,所有對話皆已改寫,去除所有可以標示出特定身分的描寫。若有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之前我們曾經介紹過有些人會使用「抗壓能力不足」、「失眠或睡眠不足」來代稱「憂鬱症」,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繼續認識臨床上,其他常見的「憂鬱症」替代名詞。

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是臺灣人非常喜歡的名詞,可以用來當作壓力調適障礙、焦慮症、憂鬱症等各種身心疾病的替代詞彙,甚至有時候,我們還會遇到有些人,想要使用自律神經失調替代貧血、甲狀腺亢進、酒癮、失智症或思覺失調症的診斷。
對有些憂鬱症患者來說,例如有些老年憂鬱症患者,他們可能不擅於表達自己的情緒,甚至有些人,包含年輕人,連感受自己的情緒都有困難。他們的憂鬱需要透過客觀支持者的觀察與回報來佐證,或是透過患者的各種身體不適症狀來評估。在這種時候,比起憂鬱症,「自律神經失調」更容易被這些憂鬱症患者與其家屬接受。
此外,臺灣人非常喜歡「失調」兩個字。這兩個字本身有一種魔力,在一般民眾的概念裡,可以「失調」就可以「調整回來」──甚至是──「快速調整回來」。「失調」比起「障礙」兩個字,似乎更帶著點希望;相反地,「障礙」兩個字,很容易讓民眾聯想到身體或肢體障礙,或是使個案負面解讀。
這樣的「情緒失調」或是「憂鬱失調」本不是一日之功,自然也不是一日可解。然而,在社區精神科門診,我們常常遇到,認為自己罹患「自律神經失調」的憂鬱症患者常常會有一種期待,期待在生活環境、生活習慣一成不變下,透過短期服藥(通常是2週到4週內症狀明顯改善就立刻想停藥)來解決一輩子的苦難或是困擾多年的逃避。相反地,有時候正是這些生活環境、習慣與模式,貢獻出憂鬱症需要的燃料。
在治療這些「憂鬱症」、「情緒失調」、「憂鬱失調」或是「憂鬱性自律神經失調」時,憂鬱症治療藥物扮演的角色是支持運作出了問題的頭腦與身體。在藥物以外,生活型態調整、壓力調整、飲食調整、治療內外科疾病也都非常重要。依照患者不同憂鬱症相關因子,可能還需要合併光照治療、營養處方、運動處方或是心理治療。
然而,選擇「自律神經失調」診斷的憂鬱症患者常常傾向於請假在家休息、長時間躺床、請假後活動量減少,甚至足不出戶,運動與營養缺乏,導致憂鬱症狀遲遲無法改善。
社區精神科門診臨床觀察,老年憂鬱症患者,鼓勵增加活動量或運動量,患者的臨床執行率不到一半。許多年長者習慣維持原本的生活模式,否認或恐懼自己有情緒困擾,希冀服用安眠藥改善睡眠,相信多睡一點可以治療憂鬱。有些長年憂鬱的老年患者,相信踏入精神科或身心科門診是很羞恥的,因此大部分憂鬱症合併睡眠障礙的患者,其實散佈在非精神科或身心科的社區診所或醫院門診服用鎮定劑或安眠藥。
臨床上,我們看見許多從非精神科門診移動來精神科的初診個案,平日服用的鎮定劑或安眠藥物已是一般精神科建議得雙倍到四倍劑量,服用三線以上後線睡眠相關藥物者也不少見,也常從健保雲端藥歷中發現患者在不同診所間重疊就醫、重複開立鎮定劑或安眠藥的現象。
過度濫用鎮定劑與安眠藥治療「自律神經失調」,在臺灣非常普遍。
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D/ADHD)」或者有些人稱呼為「注意力缺失症/注意力缺失過動症」,是最近3年的顯學。成年後才發現的ADHD的確存在,但不是注意力退化或惡化就代表自己罹患了ADHD。
根據研究,我們知道,兒童與青少年期未經早期診斷與妥善治療的ADD/ADHD,在青少年與成年初期罹患憂鬱症、焦慮症的風險較高,但這並不代表,治療了ADD/ADHD,就能夠免除罹患憂鬱症或是焦慮症。
雖說臺灣ADD/ADHD族群就醫率、被診斷率與治療率都偏低,精神科醫師中也不少人有此診斷,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並不是所有ADD/ADHD族群都需要使用藥物治療,即便不吃藥,許多ADD/ADHD個案也是順利進入國立大學、研究所就讀。ADD/ADHD的存在,不是把一個人變成病人,也不會賜予一個人罹患其他身心疾病的免死金牌。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臨床上,我們遇到太多,相信自己的憂鬱症是ADD的病患。他們四處在不同診所尋找ADD的治療藥物,即便是,在服用藥物後,憂鬱情緒依舊沒有太大的改善。事實上,重度憂鬱症、輕鬱症與ADD/ADHD診斷並沒有互斥,它們可以共同發生在一個人身上。單一歸因,將自身的所有情緒與生活困境歸因於ADD/ADHD一個診斷,充滿著風險。
在臺灣,相比起接受自己罹患憂鬱症,一般人更容易接受自己罹患ADD/ADHD。
另一方面,濫用治療ADD/ADHD的中樞神經興奮劑增強專注力者,臨床上並不少見。這類的藥物成癮已然在臺灣社區發生,我們常見到,憂鬱症患者在不當使用中樞神經興奮劑後,退藥時憂鬱浪潮復捲而來,憂鬱惡化,比未服用中樞神經興奮劑前更嚴重,情緒更不穩定,也影響到其職業與社會功能。
治療的方法一直存在,從改變開始
在這幾篇文章中,我們稍微介紹了臨床上常見的憂鬱症替代名詞。其實,對我們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來講,一個人選擇使用甚麼樣的名詞形容自己的憂鬱雖然重要,接受這個名詞後採取什麼改變動作才是決定憂鬱好轉的關鍵因子。
選擇使用抗壓能力不足理解者,如果可以認清自身,減少壓力強度,許多憂鬱就可獲得改善。
選擇使用失眠或睡眠不足者,如果可以穩定作息,運動,減少躺床時間,維持日常生活,就算憂鬱症不會立刻改善,也能大幅減少許多憂鬱症狀。
選擇使用自律神經失調理解者,如果可以長期努力且規則運動,臨床經驗顯示有60-80%機率可以改善憂鬱情緒。
選擇使用注意力缺失症理解者,如果願意積極與醫師討論與接受適當藥物治療,不要對抗藥物或自己挑藥吃,憂鬱導致的注意力渙散在憂鬱症好轉後也都會獲得改善。
改變一直都存在,但存在於一個人的內心。憂鬱除了是一種情緒或頭腦神經迴路變化,也是一個人對外界環境變動啟動了某種自保程式。精神科藥物、心理治療、精神營養治療與非侵入性腦刺激治療是不同調節自保程式的方法。無論您想選擇哪一種治療,需要您先踏入精神科或身心科診間諮詢與評估。
110會員
64內容數
情緒腦學,彙整與精神科、身心科相關的腦科學論文,幫助讀者透過腦科學來理解自身或親朋好友遭遇的情緒障礙或情緒疾病(憂鬱、焦慮、強迫等等)。與公開的文章不同,情緒腦科學專欄,將更深入解釋腦部與情緒的關聯,幫助希望進一步理解情緒在頭腦間運作機轉的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