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人際過敏症—自我分化必經的不舒適過程
付費限定

人際過敏症—自我分化必經的不舒適過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際關係過程中,常見一種情況:

「人際過敏」,也可說是「人際敏感反應」。

通常會發生在一段維持有點長時間的關係裡。如果相處一段時間,比如説高中三年、大學四年,又或是同事兩三年,甚至跟家人、伴侶、閨蜜死黨長期相處和交流的情況下,都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時期,也算是人際關係的考驗和挑戰期,這個時期稱為~「過敏期」。

「過敏」就像我們身體的機能一樣,是當我們的身體與過敏原接觸時,免疫系統會把接觸到的物質視為外來侵入者(也就是敵意者),這時體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數量會激增,為了抵抗這個外來的入侵物,這是身體必要的防禦系統,也是我們的免疫力展現實力的時候。

看回來我們的人際關係裡所謂的”過敏症”,通常會發生在一種緊密共生後,要慢慢地走向個體化的歷程中的某個時間點、或某些階段過程….

人際關係裡的人際過敏症

人際關係裡的人際過敏症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95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療癒時光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4.3K會員
215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雖說人類的基因自演化以來就蘊含著攻擊性,畢竟在遠古時代,人類需要透過攻擊力道和掠奪性才能在大自然中弱肉強食,得以生存。雖然人類早已進入文明和理性的新世紀,但攻擊基因仍是留存在人類的世代繁衍中,只是我們不用再去追捕野獸、掠奪補食,反而是用來殘害同類,暴力對待周圍的人.....
我們都知道,對一個出生的新生命來說,能被安全的愛和保護,是成長最重要的資本,有愛他的父母和社會環境,能讓一個生命經驗到不論生理或心理上的安全、信任,以及穩定、健康的關係連結。 孩子不明就裡,他只能以他的本能和直覺,來引起環境的關切,讓使他恐懼及不安、飢餓及對生命有危害的事情,可以停下來,可以終止。
自我中心的人,什麼都以自己為基準,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身旁的人。當他沒有耐心時,他叫你快一點。當他沒有氣力時,他叫你慢一點。當他對世界無感時,他覺得你無聊。當他對世界充滿需求時,他覺得你給予太少。 很難離開自我中心的人,也很難會看見別人的存在及理解別人的狀態,一切的出發點唯有他自己,必須以他為主...
自我認同無法確實的人,看見環境他人的表現和行為與自己不同時,常會出現懷疑及錯亂,總會出現:「為什麼那個人可以?」心中不平也困惑,有種不認同對方,又覺得對方佔到了什麼便宜似的,心生怨氣。 從小到大,你是否有遭受到什麼莫名的挑釁、利誘和慫恿,要你這樣、要你那樣?而你卻總是弄不清楚自己究竟想怎樣?
目前全球霸凌的問題日漸嚴重,霸凌是什麼?可能是嘲弄、散播謠言及惡意訊息、故意排擠某個人、故意冷落與無視、或是攻擊或吼叫等等。 對現代來說,還有網路霸凌,包含透過簡訊、email或社群媒體、群組去散佈謠言、毀謗,或集合群體去攻擊某個人,這些全都是霸凌! 「不要理他們就好」
我們在開始上學之後,很自然也習慣地會用在家庭裏的互動方式和其他人相處。把老師當成父母的替身,把其他同儕當做自己的手足對待,或複製和父母相處的行為與同儕相處,不論是討好或是妥協,又或是對抗或指揮,以自我中心的角度,決定和認定他人的存在究竟是什麼。
雖說人類的基因自演化以來就蘊含著攻擊性,畢竟在遠古時代,人類需要透過攻擊力道和掠奪性才能在大自然中弱肉強食,得以生存。雖然人類早已進入文明和理性的新世紀,但攻擊基因仍是留存在人類的世代繁衍中,只是我們不用再去追捕野獸、掠奪補食,反而是用來殘害同類,暴力對待周圍的人.....
我們都知道,對一個出生的新生命來說,能被安全的愛和保護,是成長最重要的資本,有愛他的父母和社會環境,能讓一個生命經驗到不論生理或心理上的安全、信任,以及穩定、健康的關係連結。 孩子不明就裡,他只能以他的本能和直覺,來引起環境的關切,讓使他恐懼及不安、飢餓及對生命有危害的事情,可以停下來,可以終止。
自我中心的人,什麼都以自己為基準,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身旁的人。當他沒有耐心時,他叫你快一點。當他沒有氣力時,他叫你慢一點。當他對世界無感時,他覺得你無聊。當他對世界充滿需求時,他覺得你給予太少。 很難離開自我中心的人,也很難會看見別人的存在及理解別人的狀態,一切的出發點唯有他自己,必須以他為主...
自我認同無法確實的人,看見環境他人的表現和行為與自己不同時,常會出現懷疑及錯亂,總會出現:「為什麼那個人可以?」心中不平也困惑,有種不認同對方,又覺得對方佔到了什麼便宜似的,心生怨氣。 從小到大,你是否有遭受到什麼莫名的挑釁、利誘和慫恿,要你這樣、要你那樣?而你卻總是弄不清楚自己究竟想怎樣?
目前全球霸凌的問題日漸嚴重,霸凌是什麼?可能是嘲弄、散播謠言及惡意訊息、故意排擠某個人、故意冷落與無視、或是攻擊或吼叫等等。 對現代來說,還有網路霸凌,包含透過簡訊、email或社群媒體、群組去散佈謠言、毀謗,或集合群體去攻擊某個人,這些全都是霸凌! 「不要理他們就好」
我們在開始上學之後,很自然也習慣地會用在家庭裏的互動方式和其他人相處。把老師當成父母的替身,把其他同儕當做自己的手足對待,或複製和父母相處的行為與同儕相處,不論是討好或是妥協,又或是對抗或指揮,以自我中心的角度,決定和認定他人的存在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