摯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朋友重質不重量,尤其要找到腦袋一樣怪頻率相投的人著實可遇不可求;順帶一提,我相信這個原則也適用在找尋指導教授,切記名氣完全不等同於適配性。
我不喜歡上學,去學校常常帶著目的:為了某堂有興趣的科目、萬聖節(或是其他節日)的特殊活動、某個老師上課很有趣、想見好朋友......諸如此類。大學開始,我發現生活並不快樂,因為去學校的目的被淡化,上述的活動都變得不鮮明,呈現可有可無的狀態。
直到這幾天,才開始重新看待還有在聯絡的朋友,還會在社群平台互動、或是見到真人本體的朋友,才會發現有人可以講話,純粹就是講話而已喔,真好!
這篇文寫完才覺得很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未來如果真的成為學者,卻要做自己沒有感覺、完全沒有研究動機的研究,那要怎麼辦?
都是你自己造成的啦
道別思考隨筆
【此為筆者某堂課之期末作業,有鑑於西蒙波娃的討論稀少,希冀能拋磚引玉。】 前陣子我在眾多書籍中發現了一個現象:當波娃被提及時,一定會談到沙特;但當沙特被討論時,波娃的出現不會是必然。沙特跟波娃是彼此「必然的需要與存在」,但他們的關係如果用單純的「戀人或朋友」之二分法看待,是不公平且不嚴謹的。
【不負責任之恐龍敘述清單】 應該還有漏掉的恐龍沒記到,歡迎補充! 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這些:小時候有一小段時期很喜歡恐龍 (腦袋中無用的廢物們只有在看侏儸紀系列派得上用場)
金樹人(2010)。心理位移之結構特性及其辯證現象之分析:自我多重面向的敘寫與敘說。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8),187-229。 為了不影響閱讀體驗,此篇不特別以粗體標註筆者認為之重點。
未來如果真的成為學者,卻要做自己沒有感覺、完全沒有研究動機的研究,那要怎麼辦?
都是你自己造成的啦
道別思考隨筆
【此為筆者某堂課之期末作業,有鑑於西蒙波娃的討論稀少,希冀能拋磚引玉。】 前陣子我在眾多書籍中發現了一個現象:當波娃被提及時,一定會談到沙特;但當沙特被討論時,波娃的出現不會是必然。沙特跟波娃是彼此「必然的需要與存在」,但他們的關係如果用單純的「戀人或朋友」之二分法看待,是不公平且不嚴謹的。
【不負責任之恐龍敘述清單】 應該還有漏掉的恐龍沒記到,歡迎補充! 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這些:小時候有一小段時期很喜歡恐龍 (腦袋中無用的廢物們只有在看侏儸紀系列派得上用場)
金樹人(2010)。心理位移之結構特性及其辯證現象之分析:自我多重面向的敘寫與敘說。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8),187-229。 為了不影響閱讀體驗,此篇不特別以粗體標註筆者認為之重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先淺談我自己的背景, 我是一個念非常普通的大學(甚至會被一些人稱作學店)。 近日,與一個認識接近15年的老朋友聊到她工作上的事, 對方是公館大學,現在是一名律師, 一路上,我們這種學店生根本只是單純把她當一個念台大的國中同學,僅此而已。 相信大家都有熟到爛掉的老朋友, 聊得話題早就不
Thumbnail
高中時期可能是我活到現在,過得最荒唐的時期,心思完全沒有放在課業上,連學測考前一天我還在花蓮跟男友到處玩。 記得高三畢業前要交電腦課的作業,從來沒有認真上課,我根本不知道作業要怎麼做,老師給我們時間,讓我們利用上課時間完成作業上傳,我到處問同學,被我問到受不了的一個男同學,表情雖然不耐煩(同時也有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這篇是一篇感謝文, 給我在資優班的同學, 給我最愛的他們。
很奇怪~  好像周遭有不少人 可能在不順心的時候 想找人談談 第一個就會想到我 然後我們第一次在考試的時候 同學表現不佳 但這個課程的同學 其實彼此不算熟悉 他考試結束第一個就想到我 因為覺得不順暢 還蠻開心讓人覺得是好親近的 也可以在短暫陪伴他 度過挫折和失落的心情 而
Thumbnail
與其說是同學會~不如講同窗好友敘舊。因為見面的都是平常臉書或是賴上面可以聯絡得到的同學,真的有需要的時候會在上面聊天,但是高中群組這個功能相對少,即便聯繫過年見面這件事情也都沒有在群組提到~反而是同學私訊我,一方面比較熟的就我們幾個,再來就是時間也有點趕,很難馬上約了就成行! 同學見面聊了很多近況
Thumbnail
以前會為了朋友不跟自己好而難過,長大了會覺得本來都到大學了,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別說他人,我自己都不一定能把大學朋友放很重,這件事就順其自然的下去了。 當然好不好很看緣分。許多人說大學朋友都是看表面,這或許是其中某些人,不代表就不能交到真誠和善的朋友。 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會交到什麼樣的朋友。
Thumbnail
朋友說他很討厭「出社會」這個說法,好像學生不是社會的一份子一樣。
本來相處得好好地,突然有一天我覺得我們之間好像哪裡變了,有些生疏,明明就很常見面和線上聊天,但有些事情妳好像不會跟我說了。 是因為不同校了的關係嗎? 我知道畢業了,隨著交友圈不同,疏遠到沒什麼聯絡的情況也是有,但我們還是有在聯絡,只是我說的多,妳回的少,是課業忙碌嗎?感覺高中真的好競爭,
先淺談我自己的背景, 我是一個念非常普通的大學(甚至會被一些人稱作學店)。 近日,與一個認識接近15年的老朋友聊到她工作上的事, 對方是公館大學,現在是一名律師, 一路上,我們這種學店生根本只是單純把她當一個念台大的國中同學,僅此而已。 相信大家都有熟到爛掉的老朋友, 聊得話題早就不
Thumbnail
高中時期可能是我活到現在,過得最荒唐的時期,心思完全沒有放在課業上,連學測考前一天我還在花蓮跟男友到處玩。 記得高三畢業前要交電腦課的作業,從來沒有認真上課,我根本不知道作業要怎麼做,老師給我們時間,讓我們利用上課時間完成作業上傳,我到處問同學,被我問到受不了的一個男同學,表情雖然不耐煩(同時也有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這篇是一篇感謝文, 給我在資優班的同學, 給我最愛的他們。
很奇怪~  好像周遭有不少人 可能在不順心的時候 想找人談談 第一個就會想到我 然後我們第一次在考試的時候 同學表現不佳 但這個課程的同學 其實彼此不算熟悉 他考試結束第一個就想到我 因為覺得不順暢 還蠻開心讓人覺得是好親近的 也可以在短暫陪伴他 度過挫折和失落的心情 而
Thumbnail
與其說是同學會~不如講同窗好友敘舊。因為見面的都是平常臉書或是賴上面可以聯絡得到的同學,真的有需要的時候會在上面聊天,但是高中群組這個功能相對少,即便聯繫過年見面這件事情也都沒有在群組提到~反而是同學私訊我,一方面比較熟的就我們幾個,再來就是時間也有點趕,很難馬上約了就成行! 同學見面聊了很多近況
Thumbnail
以前會為了朋友不跟自己好而難過,長大了會覺得本來都到大學了,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別說他人,我自己都不一定能把大學朋友放很重,這件事就順其自然的下去了。 當然好不好很看緣分。許多人說大學朋友都是看表面,這或許是其中某些人,不代表就不能交到真誠和善的朋友。 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會交到什麼樣的朋友。
Thumbnail
朋友說他很討厭「出社會」這個說法,好像學生不是社會的一份子一樣。
本來相處得好好地,突然有一天我覺得我們之間好像哪裡變了,有些生疏,明明就很常見面和線上聊天,但有些事情妳好像不會跟我說了。 是因為不同校了的關係嗎? 我知道畢業了,隨著交友圈不同,疏遠到沒什麼聯絡的情況也是有,但我們還是有在聯絡,只是我說的多,妳回的少,是課業忙碌嗎?感覺高中真的好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