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認知行為治療對強迫症有效?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題目:Rapid effects of brief intensive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on brain glucose metabolism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2009年2月發布於 Molecular Psychiatry (譯為分子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

研究

先說結論,被診斷為強迫症(以下簡稱 OCD)的個案,透過認知行為治療(以下簡稱 CBT)的方式達到治療效果背後的機制可能是透過改變大腦相關區域的活性。
研究發現從大腦功能性神經解剖的影像改變顯示經過簡易密集認知行為治療(brief intensive CBT)之後,視丘活性(thalamic activity)降低伴隨背側前扣帶皮層活性(dACC)增加和強迫症的症狀改善程度有相關性。

方法(註1)

主要有兩個假設:(1)CBT介入會影響強迫症個案的改善。(2)CBT介入之後,會影響大腦哪一個區塊。
將10位被診斷為強迫症的個案做治療前、後的評估症狀的嚴重程度,而控制組為12位沒有強迫症的人,並進行10至12週前後的診斷評估,評估種類為臨床上常用的方式包含 Y-BOCS、HDRS、HAS、GAS 作為依據。使用多變量變異數分析(MANOVA)時,將 OCD 和 Normal 兩組當作個體因子(between-subjects factor);而時間為個體因子(within-subjects factor),依變數為症狀嚴重程度分數(symptom severity scores)。
數據呈現治療前、後關於評估 OCD 個案的各項指標經過治療之後,數值變化。
驗證第一個假設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是哪一個大腦區域是主導這一切的呢?研究團隊搭配磁振造影技術(MRI)圈出每一個個案自己大腦半球做為標準化的基準以及感興趣的區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包含 amygdala、caudate、aACC、DLPFC、hippocampus、orbitofrontal cortex(OFC)、putamen、thalamus、vACC、VLPFC等(註2),利用正子造影劑 18F-FDG 觀察葡萄糖代謝情況,使用正子造影的技術有助於定量活性。
第二次的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以將組別分成 OCD 和 Normal 當成between-subjects因子,時間當成within-subjects因子,依變數變為 ROI/Hem 葡萄糖數值。逐步回歸分析(Wilk's λ statistic)則是判斷 OCD 的個案大腦中16個 ROI 在治療前、後有無統計上差別。最後,單變量(Univariate)分析找出,能找出最有顯著差異的 ROI 。OO\\
圖片顯示是利用 MRI 畫出來的 ROI 區域。圖片顯示海馬迴(hippocampus)和杏仁核(amygdala)用於解剖位置定位,並未納入資料分析中。
對於有強迫症這樣的情況的人,利用淨相關性(partial correlation)分析得出嚴重程度改善和葡萄糖代謝的活性改變是一致的。

結論

這一篇文章利用活化大腦時會需要能量,因此攝取比較多的葡萄糖顯示 OCD 個案的大腦活化區域是認知行為治療有用的原因,從本篇研究從神經解剖的角度來看,顯示視丘的活性降低,伴隨背側前扣帶皮質活性增加可能是強迫症對認知行為治療有反應的大腦功能區域改變模式,但這篇並沒有追蹤幾年之後的比較大腦的差異,藉此來證明大腦被改變的情況是暫時還是永久。
視丘的活性降低或許是強迫症在現行研究裡不論甚麼樣的機轉,最後都會影響到這個路徑。但是同時,認知行為治療的方式也活化了背側前扣帶皮質區域,是與認知評估(reappraisal,註3)和抑制負面情緒有關的大腦區塊。
文章提到實驗只有四週治療而已,因此他們認為比四週長的治療會有助於大腦的顯著改變,而這也仰賴未來的研究驗證。

心得

對認知科學或是腦神經科學很有興趣的另一個原因就在於,大腦的改變是我們很難在平常生活中可以很實際感受到的,然而,對於心理出現失衡狀態的個案來說,就更難相信只要對於原本認知的事實有所改變,接著嘗試讓身體動起來做一點事情,世界會變得不一樣。
這篇的研究題目卻會是了解「人類到底能不能透過行為來改變大腦」這樣的主題的一個拼圖,單靠一篇學術文章雖然對於腦神經科學的認識還不夠完整,但透過這個研究做為起點,我想鼓勵每個人,一定要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改變現況的,愛因斯坦說:「瘋子就是重複做同樣的事情還期待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既然我們都期待著不同的結果,那在以為窮途末路的時候,做一點從來沒嘗試過的方法,為自己殺出一條新的路出來,那肯定會有一個截然不同的結果。
生命的齒輪重新啟動起來,很慢都沒有關係,因為齒輪會越來越快。
註1:認知行為治療的內容(protocol)和正子斷層掃描(PET)技術的詳細參數在原文獻中都有紀錄,由於我希望在學術和一般閱讀者能理解的範圍中取得一個平衡,故省略。
註2:研究中,選擇特定 ROI 的依據是仰賴先前研究證實,與強迫症有直接或間接相關性,但實際的藍圖尚未確定。
註3:認知評估是重新定義(reframing)發生事件的意義,藉此改變它對情緒上的影響。
    2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av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裡的第一篇文章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為什麼我認為當前的大陸就好比1990年代的美國現在的大陸和當年的日本真的不一樣
    Thumbnail
    avatar
    雪球滾滾-兩岸觀察家
    2024-06-18
    認知行為治療(CBT)是甚麼?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CBT)是當今最成功的心理治療模式之一。它起源於19世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強調探索個人的童年經歷和潛意識。在近幾十年,CBT 作為一種全新的治療模式崛起,它結合了多種理論傳統,強調認知和行為的改變,已成為世界上最廣泛應用
    Thumbnail
    avatar
    催眠 101
    2023-09-30
    418任務--面對58位絕大多數都是孤兒,我該說甚麼呢?面對58位絕大多數都是孤兒我該說甚麼呢 2023.08.04我趁著培訓的空檔第一次在貴陽獨自一人坐了將近一小時的地鐵,再加上20分鐘的計程車到一個完全沒去過的地方。原因是受到五年前第一次到貴州培訓時認識的一位學員-可可老師的邀約,去參加他們為貴州遵義市附近的服務對象(絕大多數都是孤兒)辦的為期15天
    Thumbnail
    avatar
    吳文炎
    2023-09-25
    承銷人忙什麼|主辦證券承銷商受託協助外國發行人第一上市後法令遵循所需承擔之責任為何?你是否好奇主辦證券承銷商在協助外國發行人第一上市後需承擔的責任為何?這篇文章將為你揭示這其中的方方面面,並解析主辦證券承銷商所需要遵循的法令及其相關責任。
    Thumbnail
    avatar
    投行大叔
    2023-09-19
    【暴食症】#06 為什麼認同自己「足夠好」這麼難?喜歡殘疾貓的我是心理變態嗎第二次心理諮商印象最深刻的部份是,我跟心理師分享了我家的貓。 會開始養殘疾貓其實是個意外,那時確定自己會順利領到台灣身份證了,生活比較隱定,準備好去擁有我人生第一隻貓咪了。朋友家附近的浪貓剛好生了一窩小貓,我帶著罐罐跟外出籠出發,碰碰運氣看能撈到哪一隻都算緣份,而被我用罐罐騙走的,剛好是隻三腳貓,
    Thumbnail
    avatar
    暴食症女孩的心理諮商筆記
    2023-09-15
    為甚麼個人私隱對企業影響重大? 1.訪客管理系統提供一站式的訪客體驗,同時增強企業安全性並保護訪客隱私。 2.利用訪客登記系統,同時保障公司安全和客戶私隱。 3.訪客個人私隱只存於系統內,除管理及使用者外,其他人無法查閱資料。 4.系統亦能簡化訪客登記程序,而且方便易用,為潛在客人留下美好印象。 5.系統保安措施與個人私隱的衝突
    Thumbnail
    avatar
    ONES Software
    2022-06-28
    為甚麼香港與西方的疫苗反對聲音特別大?COVID-19疫苗政策爭議撇除否定科學的持份者,「反對疫苗」很多時候不是因為疫苗安全與否,而是疫苗背後的政策......
    Thumbnail
    avatar
    Evan Cheng
    2022-02-01
    面對升遷機會,憑什麼認為自己會是最佳人選?機會是留給「平時就」準備好的人俗話說得好: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這邊所說的「準備」,是指關於自己平時與周遭人事物之間的「互動」。 遇到升遷機會,平時的「做人」與「做事」,也會變成能否升遷的考量依據。自己是否真有具備主管該有的特質與能力,不是自己說得算,而是在平時的為人處事中,「人格特質」已經被充分反映出來。
    Thumbnail
    avatar
    Patrick.Wong
    2021-11-11
    為什麼我們總認為自己是對的?還假裝很理性當你相信一件自己無法解釋的事,不代表它就不存在;當你相信一件事,不代表它就是不容質疑的真理。
    Thumbnail
    avatar
    馬斯卡彭
    2021-08-14
    為甚麼經濟好轉,股市卻下跌 ? 切記永遠不要跟FED作對。美股那斯達克指數(NASDAQ)近期波動劇烈,從2/16最高的14,175點下殺到3/5最低來到12,397點,短短的14天指數蒸發了1,778點,跌幅12%,幾乎就來到了由多轉空的牛熊分界線,而波動的來源是近期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飆升來到了1.63%,引發風險市場對於科技股的追殺
    Thumbnail
    avatar
    JC@財富自由的路上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