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WeMo的企業護城河-以「平台思維」為主軸,逐步強化核心競爭力

終於來到本系列最後的策略篇章。
透過先前的文章《打造WeMo的企業護城河-從「即時機車租賃平台」發展到「智慧移動顧問」》,我們重新檢視WeMo的現狀與整個產業的前景發展後,最終提出新的願景方向:
透過以租代買的多維度數據,滿足2B需求,最終達到智慧城市、綠色交通、移動產業顧問的遠景使命。
在上述的描述下,WeMo的長期目標是成為智慧移動顧問
接下來該如何打造企業護城河,才能讓WeMo從「即時機車租賃平台」發展到「智慧移動顧問」?我們的策略很簡單,就是
將平台思維運用至極致。
在平台思維下,核心營運方針就是持續開源2C以及拓展2B。目標仍是維持WeMo的品牌精神:
降低私有載具購買,釋放更多城市空間。
最終顛覆「移動產業」,創造台灣更美好的未來藍圖。
在以「智慧移動顧問」為長期願景的前提下,平台思維帶來的商業模式轉換,讓WeMo必須供需兩面一把抓,最終達到
租車時滿足2C的需求,還車時滿足2B的要求。
其中可以衡量供需兩端的KPI分別是
客戶終生價值(B2C)機車終生價值(B2B)
尤其是機車做為2B與2C的共同載體,是WeMo重要的生財工具,該如何整合雙方需求來提升整體綜效,則是未來WeMo重要的課題。
該如何提高每台機車所帶來的終身價值(資產利用率/周轉率)?
將策略規劃的大前提都假設完後,接續先前文章對於打造WeMo護城河的結論,本篇將接著根據各階段的供應端、平台端與需求端做說明。
以傳統的機車租賃業為起點,WeMo未來至少還需要三個打造企業護城河的階段才可能到達「智慧移動顧問」的遠程目標:
筆者自行整理製表

階段零-傳統機車租賃

在WeMo進入機車租賃市場之前,各縣市就已經有許多各自獨立經營的實體機車出租行,租車行提供的機車來源較難追溯。而消費者通常會選擇租車的原因不外乎就是觀光旅遊需求,或是臨時性的用車需求。
雖然WeMo不落在該階段,但WeMo在成立之初,基本上各縣市的機車租賃行為大多是上述的供需模式。

階段一-即時機車租賃平台B2C

供應端:Candy 3.0 (光陽)、WeMo Sentinel Box、WeMo Nexus。
平台端:即時機車租賃平台App WeMo Scooter
需求端:觀光旅遊需求、臨時用車需求、生活通勤代步。
與過往傳統租車行最大的差異就在於WeMo投放的機車都是光陽的Candy 3.0,熟悉機車操作的學習成本低。且核心技術都是由公司內部的技術團隊開發,本身掌握一定程度的技術Know-How。
重點是租金較傳統機車行便宜,短程的租賃價格與大眾運輸相當,因此可以把WeMo當作長期通勤代步的移動手段,24小時即時租車解決消費者半夜無法租還車的痛點。

階段二-發展從「行」延伸出去的服務

供應端:跨界合作(2C)、平台數據提供(2B)。
平台端:App WeMo Scooter新增WeMo Life功能。
需求端:串連生活大小事(2C)、開始拓展2B業務。
目前的WeMo正處於從階段一邁向階段二的過渡期,除了2C的經營外,平台思維也在階段二要開始加入進來。
為了吸引用戶更常使用WeMo的平台服務並產生依賴,開始發展「行」之外的生活服務替平台加值,因此必須引進外界的資源來搭建WeMo的「生態系」,透過異界合作與跨界行銷,以滿足消費者更多的生活體驗。
為培養2B的數據應用業務,可以先從小型專案開始累積經驗。(延伸閱讀:【5G 世代】車聯網衝刺智慧城市的關鍵

階段三-機車租用者變成數據供應者

供應端:機車租用者提供移動數據、感測器數據以及機車本身數據。
平台端:移動數據提供(WeMo Sentinel Box、WeMo Nexus)。
需求端:數據分析與應用、不同維度數據交叉分析、持續拓展2B業務。
如之前文章所提,在原先的商業模式下,機車租用者同時為客戶與用戶,但隨著2C的租用數量達到一定規模,且機車能收集到的維度資料也逐漸豐富,這時候機車的租用者反而變成數據供應者(用戶),而對移動數據有需求的公家機關或是企業組織,變成我們的最終客戶,營收也將從單一來源別變成兩種來源相互平衡。
在這個階段,2C達到一定程度的規模,資料量及維度能達到一定程度的規模,且還能透過異界合作與跨界行銷的數據資料與經驗,轉換成2B業務的資源;2B方面也可以開始挑戰中大型的專案,並結合行以外的生活數據與移動數據進行交叉比對,以獲得更多的洞察與商業價值。
隨著考量的變數更多,WeMo Sentinel Box與WeMo Nexus的技術也與之疊代與精進,甚至有機會開啟販售移動解決方案的服務。

階段四-成為「智慧移動顧問」

供應端:生活數據、感知器數據、產官學數據、私人機車數據。
平台端:提供智慧移動顧問服務。
需求端:產品評價(廣告、置入性行銷)、商業洞察、產業脈動、新市場的評估、新商業模式的評估。
隨著累積的顧問經驗越來越多,2B的業務反而成為公司主要營收來源。除了WeMo平台本身所獲得的生活數據以外,透過2C的跨界合作以及2B的數據應用,手上擁有的數據種類也趨加完善。
最終WeMo手邊將擁有產、官、學、民2B與2C的各種多元數據,加以將數據做整合與應用,可以用來當作商業洞察以及了解目前的產業脈動。甚至可以提供想進入台灣經營「移動方案」、「智慧城市」、「綠色交通」等產業的國外企業當作商業可行性評估報告,以及海外企業進入台灣的商業模式可行性評估。

策略規劃結論

透過3C策略的評估,我們初略了解WeMo的現況以及產業定位。
接著思考未來可能的環境與產業趨勢,結合WeMo的現狀並重新檢視與勾勒企業願景,並提出「智慧移動顧問」的遠程目標。
然後以企業願景與遠程目標為準繩,透過「平台思維」進行策略思考與規劃,WeMo的發展從「及時機車租賃平台」到「智慧移動顧問」共需要打造三個階段的護城河才能達到。
依此擬定核心營運方針 — 透過自身核心競爭力,從產、官、學、民四個面向開源2C與拓展2B,一手包辦供需兩方的需求。為此,發想出機車終生價值的概念,就是為了讓機車效用最大化。
隨著核心競爭力的積累,企業護城河的範圍也逐漸擴大,十年的「智慧移動顧問」養成計畫將付諸實現,以「降低私有載具購買,釋放更多城市空間」的企業願景也將透過的「智慧移動顧問」的方式重塑台灣移動產業的樣貌。

結語

原本預計闡述WeMo策略規劃系列的文章,只需要花到四到五個篇幅,想不到最後因為闡述的太詳細,最終用了一篇開頭、三篇3C策略、三篇策略規劃,共七篇文章才做完收尾。
若以一篇文章大概三千字來看(基本上應該都會超過),總共也是寫了至少兩萬字的字數阿!
總而言之,總算又完成了一個系列,這陣子為了喚醒去年的記憶,又不知道死了多少腦細胞。
如果喜歡策略規劃系列的讀者,也請不吝給予掌聲!!
另外,因為超怕長篇文章且前後有連貫,若有讓人看不懂或是邏輯混亂的內容,可能會嚴重影響閱讀體驗與閱讀的舒適度。因此有認真看完整個系列的讀者,請麻煩盡可能提供「任何」寫作上的反饋!以利未來筆者進行下個系列文章的時候可以對內容、排版、用詞遣字多做點注意與調整。
文章的最後,在這做個預告,針對WeMo策略規劃系列,還會加發一篇延伸思考案例,主要是作為補充資料,供WeMo借鏡其他產業的營運模式用,與系列本傳關聯性不大,也沒有上下文連貫的負擔,到時候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當輕鬆小品看看。
若對本篇文章或WeMo系列文章有不同的觀點與看法,也歡迎各位看官與相關業者不吝分享指教,謝謝。
有緣人,我們下篇文章見。

參考資料

  1. App WeMo Scooter
  2. 【5G 世代】車聯網衝刺智慧城市的關鍵

延伸閱讀-WeMo策略分析

  1. WeMo的「3C策略分析」主題系列文章-前導篇
  2. WeMo的3C策略-競爭者篇:用五力分析找出誰是主要競爭者
  3. WeMo的3C策略-公司篇:透過商業模式九宮格整理WeMo的商業模式
  4. WeMO的3C策略-客戶篇:透過4P行銷組合與GoShare、iRent做差異比較
  5. 打造WeMo的企業護城河-從「即時機車租賃平台」發展到「智慧移動顧問」
  6. 打造WeMo的企業護城河-該如何提高「客戶終生價值」與「機車終生價值」?

延伸閱讀-機車產業相關數據

  1. 台灣機車產業的未來趨勢:電動機車、市場飽和與國際化
  2. 數據維度何其多:台灣機車產業該持續關注的幾項關鍵數據指標
  3. 假如新竹縣市合併,對台灣機車市場版圖有什麼影響?
  4. 各縣市的人口、持照人數與掛牌數之間的關聯探討
  5. 每年機車新車掛牌數量最高與最低的月份出現次數
  6. 看不出機車掛牌數與人口數據間的直接關聯,卻與持照人數有明顯正相關
  7. 台灣近八年機車車齡分佈變化
  8. 近三年各縣市「燃油」與「電能」新掛牌數的市場變化與趨勢
  9. 從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新增掛牌數的趨勢變化
  10. 從新增掛牌數看近九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11. 從機車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12. 台灣近八年來的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市場變化
  13. 台灣近三十年來的機車市場變化
222會員
431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