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Mo的3C策略-客戶篇:透過4P行銷組合與GoShare、iRent做差異比較

先前的文章《WeMo的3C策略-競爭者篇:用五力分析找出誰是主要競爭者》交代完影響WeMo現有競爭者主要為GoShare與iRent。
在上一篇文章《WeMo的3C策略-公司篇:透過商業模式九宮格整理WeMo的商業模式》我們也透過九宮格拆解九大構面初步了解WeMo的商業模式。
釐清直接競爭者以及WeMo自己本身的商業模式後,接著來看主要競爭者與自己在市場端的比較。本文接續探討WeMo的3C策略-客戶(Customer):與直接競爭者比較4P差異。
進入正題前,除了簡單介紹WeMo外,也要另外介紹WeMo的兩個主要競爭對手-GoShare以及iRent的介紹。

WeMo簡介

威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eMo Corp.)主要產品/服務是「共享機車」,透過旗下App WeMo Scooter來達成智慧電動機車24H即時租借,不同於傳統租車,一支手機即可完成所有租車程序。其品牌精神為:
顛覆既有的交通想像,共創城市新藍圖,期望以「無特地租還地」即時電動機車租借的便捷模式,帶給城市經濟實惠、暢行無阻、有趣的騎乘體驗。
以共享降低私有載具購買,釋放更多城市空間。
不只是電動機車智慧出行服務,而是要在五年內顛覆交通,創造台灣更美好的未來藍圖。以大數據為核心,建立全新型態商業模式,服務將從「行」逐步擴展至「食衣住行育樂」。

GoShare簡介

提供更有效的都市移動解決方案,「端至端」移動共享方案。24小時簡單便捷的騎乘體驗,並協助城市與政府一同打造永續的都市生活環境。
使用Gogoro與PBGN智慧電動機車,提供用戶獨一無二且絕佳的騎乘體驗,享受高品質、隨時連網、創新且功能完備的服務。目前提供租賃的車型:
  1. 輕型綠牌:Gogoro VIVA
  2. 普通重型白牌:Gogoro 2、Gogoro 3、Gogoro VIVA MIX、宏佳騰Ai-1 Comfort(台南與高雄)等車款。
不僅限於車輛出租,更跨業與餐廳合作,在使用者騎乘其車輛至指定餐廳用餐時,給予折扣。以回饋制度鼓勵使用者主動為租借之車輛更換電池,以減少派遣專責人員的次數。
GoShare另外還有推出「GoShare DOTS 」定點借還,專為熱門景點量身打造 — 24 小時定點借還,像是新北市青春山海線總共有 11 個站點。
最後是2020年經營實績:
參考來源:carstuff

iRent簡介

和泰汽車(Toyota 總代理)推出的iRent,最早只提供汽車租賃服務,2019年進軍共享機車。
「和雲行動服務 iRent 共享機車」結合行動雲、服務雲、數據雲的品牌意涵,以行動裝置提供客戶便利的租車樂趣,希望讓簡單、聰明的租車方式能更貼近民眾日常生活。
一個屬於您的智慧車庫,走到哪租到哪,不受時間限制,24小時待命為您服務-這就是iRent。
除了有共享機車可用,還能結合自家的共享汽車交叉使用。
以客戶(人-i)為中心思維,運用iT技術,訴求人性聰明(smart)、流程簡單(simple)、快速租車(speedy),將租車服務延伸到日常生活,並結合悠遊卡、一卡通提供便利性。

是「共享機車」還是「機車租賃」?

先前的文章有提到,WeMo本身除了是共享平台的營運方外,還身兼機車於各縣市的投放,有違「共享」一詞的定義。
透過網路資料、公司理念、公司介紹、APP操作頁面以及機車租賃方式,可以發現WeMo、GoShare、iRent三者相似度極高。
嚴格說起來,上述三者皆是「機車租賃業」的一員。
雖說如此,但政府法規仍以「共享載具管理辦法」來規範相關業者,另外媒體、業者本身對自身產業的認知與定義為「共享機車」,因此本系列文章為求用詞一致性,配合目前主流社會之認知,「盡量」以「共享機車」通稱之。
接下來將進入正題,透過4P來說明三者的行銷組合差異。

與競爭者的4P行銷組合差異比較

關於4P行銷組合的理論已經普及到爛大街,網路隨便搜尋一下都有一堆理論與實例的資料,甚至還有「新4P」的理論出來。
因此這邊不再贅言解釋何謂4P,而是直接將所蒐集到的資訊彙整成4P重點。
由於已過一年,去年參考的網站已將WeMo、GoShare、iRent三大共享機車的資訊更新至今年,這邊無法再現去年10月底、11月初的資料,還請各位讀者見諒。
更新至2022年的9月22日的相關資料:
資料來源:YOLANDA CHANG
由於已經有專業的部落客將4P資料整理完善,這邊就直接引用,自己則簡單來說明三者在4P上的差異。

產品Product

都是以各自的APP進行租車與還車的操作流程,其中差異較大的是三者投放的租賃機車大相逕庭。
GoShare的母公司為睿能(Gogoro),因此營運早期都是提供GGR系列的車系,隨著GGR推出新車上市,逐步投放最新的車型到租賃市場;另外PBGN陣營的車,目前只有宏佳騰Ai-1 Comfort在高雄與台南提供。
WeMo與iRent則相對單純,皆是投放單一車型進行租賃,且都是採用台灣機車大廠光陽的機車,使用車型分別是Candy 3.0與Many 110 EV。

定價Price

GoShare:收費方式單純,僅依照綠牌與白牌區分。
WeMo:提供多種收費方案,並以24歲為分界線,提供騎乘時間較長(同樣價格下)或價格較低(同樣時間下)的青春優惠方案。
iRent:單純的計時收費,另外提供訂閱方案。

地點Place

Place可以分成線上與線下。
其中線上的部分,三家都是透過APP完成所有租車與還車的操作流程,且三者也皆有官網以及部落客介紹,網路上與消費者的接觸點就不再贅述。
這邊的Place主要說的是線下-用戶能在哪些縣市獲得機車租賃的服務。
GoShare:六都以及雲林。
WeMo:雙北以及高雄。
iRent:六都。

促銷/行銷Promotion

GoShare
  1. 騎乘車輛至指定餐廳用餐給予折扣
  2. 回饋制度:鼓勵使用者主動為車輛更換電池
  3. 持公共運輸定期票,趟趟折$5無限次
  4. 共享機車信用卡優惠
WeMo
  1. 與其他交通方式搭售
  2. 共享機車信用卡優惠
iRent
  1. 換電可獲得iRent獎勵時數回饋
  2. 汽車轉機車/機車轉汽車享優惠
  3. 共享機車信用卡優惠

商業目標

看完了三者在4P上的比較差異後,最後自己來總結三家想達到怎樣的「商業目標」。

GoShare

簡單來說GoShare的存在就是為了幫GGR以及PBGN打廣告。透過租賃GGR以及PBGN車系騎乘體驗,以及換電方式的操作,讓使用者想像自己若是車主,要如何使用與操作電動車的使用介面與騎乘方式。(延伸閱讀:GoShare® 發表「小豬撲滿」服務,騎乘就自動累積 Gogoro 購車夢想金!
用租賃的方式假設自己擁有這台車,讓潛在車主來體驗自己與GGR聯盟車系的契合度。因此GoShare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GGR以及PBGN的販售。
另外一個次要目的,就是長期被人詬病的通路太少(充電站問題在主要城市中大多已獲得解決),導致維修量能面臨不足的問題,只能先透過GoShare背後的後勤營運團隊來累積保修技術與量能。
等之後傳統車廠的通路看到電動機車市場大爆發,後續保修財的商機自然將大起來,GoShare的技術人員就能迅速培訓有意願轉型「油電皆可保修」的機車行。

WeMo

文章多次提到WeMo的品牌精神
以共享降低私有載具購買,釋放更多城市空間。
就是再三提醒大家:WeMo的野心很大!WeMo想走的並不是當今全球主流的「從油車轉電車」這條路,而是更進一步直接達到「以租代買」。
電車與油車相比,碳排相對少,但是如果連機車都不買,就直接少了一台機車「整個生命週期」所造成的排碳量。
這又是WeMo商業目標最想做的-減少機車的「私有數量」。
因此WeMo的KPI很簡單,就看每年機車銷量有沒有減少,且使用共享機車的人數是否有增加,就知道自己的核心使命是否有達到。

iRENT

原先和泰集團透過iRent讓租用者體驗Toyota車系,就是為了幫Toyota打廣告,讓租賃者有機會變成潛在車主(與GoShare同樣道理)。現在將業務延伸至機車租賃,有兩個目的:
  1. 原先iRent汽車租賃背後的科技技術可以延伸至機車租賃上使用,讓和泰集團資源共享發揮綜效。
  2. iRent新增機車租賃的業務後,平台上汽機車皆可租賃,可吸引原先不租賃汽車的客群,這些機車租賃者未來就有機會租用iRent的汽車,最終就可能是潛在的汽車買家。

總結

最終我們將本文提到「共享機車」三大業者的4P與商業目標作個彙總:
筆者整理製表
可以發現WeMo比起GoShare背後有睿能集團,以及iRent背後有和泰集團,WeMo的背景相對薄弱,與上述兩個主要競爭對手相比,資源相對稀少。
但是WeMo的商業目標相當單純且野心很大,就是官網說的那樣:
顛覆既有的交通想像,共創城市新藍圖,期望以「無特地租還地」即時電動機車租借的便捷模式,帶給城市經濟實惠、暢行無阻、有趣的騎乘體驗。
以共享降低私有載具購買,釋放更多城市空間。
不只是電動機車智慧出行服務,而是要在五年內顛覆交通,創造台灣更美好的未來藍圖
比起以電代油,以租代買是最能直接減少碳排的手段-直接減少一台車從生產到報廢的完整生命週期間所產生的碳排。
不論是「以電代油」還是「以租代買」,只要能達到減碳需求,筆者本身都是持鼓勵態度。
期待未來有更多電動車投入租賃市場,擴大整個電動機車的銷售與租賃市場。
如果用Google Trends來比較WeMo Scooter、WeMo、GoShare、iRent四者的搜尋熱度(2020/9/8–2022/10/8),可以發現近兩年的網路聲量:
可以發現iRent聲量明顯多於WeMo與GoShare,而GoShare大部分的時間也都勝於WeMo。但若攤開關鍵字細看,卻會發現iRent主要都是在搜尋與機車非相關的字詞,因此基本上iRent在「共享機車」的熱度可以說是「零」
可以說,WeMo最直接、最核心的競爭對手其實就是GoShare!因此若將iRent拿掉後再重新估算關鍵字熱度:
上表發現GoShare的搜尋熱度在大部分的時間都勝於WeMo,可以確實WeMo在網路行銷這一段相對弱勢。從網路以及4P觀察也可以發現,WeMo不論是本身舉辦的促銷活動,抑或是異界行銷合作,行銷操作或曝光較少,相對低調。
重點是WeMo的背後沒有「富爸爸」集團資源可以撐腰。iRent背後有集團技術與資金,還可以與現有的汽車租賃服務相結合;GoShare有集團提供機車、牽線PBGN聯盟的資源、以及一脈相承的網路行銷能力,許多行銷上的騷操作是顛覆以往傳統機車廠壓根想不到也不會去做的。對於睿能集團本身的行銷能力,就連傳統機車廠都望塵莫及。
沒有富爸爸,只好白手起家靠自己。
因此WeMo雖然是最早進入共享機車市場,現在反而卻是擴點最慢、網路聲量較弱的存在!沒辦法,誰叫行銷預算與資源有限!主要資源必須優先投入強化與鞏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何況半路還殺出一波疫情,必須時刻審勢渡日,善用手上每一份資源。既然如此,資源應該如何分配?該強化哪些核心競爭力?未來的整體戰略又該如何規劃?又該如何與iRent以及GoShare差異化?
透過3C策略的角度,我們看完了WeMo的現況與產業處境後,下一章就開始進入到策略方向展開。
有緣人,我們下篇文章見。
若對本篇文章提出的觀點有不同看法,也歡迎各位看官與相關業者不吝分享指教,謝謝。

參考資料

  1. WeMo官網/WeMo官方部落格
  2. WeMo Life
  3. WeMo APP
  4. GoShare — Gogoro 移動共享服務 | 城市探險,說走就走!
  5. 維基百科-GoShare
  6. GoShare DOTS 定點借還完整租車教學 全 11 站租借站點一覽
  7. 突破百萬用戶,成長再攀新高!GoShare 發表 2020 亮眼成績單
  8. GoShare® 發表「小豬撲滿」服務,騎乘就自動累積 Gogoro 購車夢想金!
  9. iRent 共享汽機車
  10. 不只汽車,和雲iRent提供機車租用新選擇 — 風傳媒
  11. 和泰 iRent 攜光陽 Many 電動版,進軍隨停隨租!
  12. 五大共享機車》介紹及評比一覽表!交通新潮流你使用過了嗎?│五互集團小編/老皮貓
  13. 基本概念:行銷 4P 分別是什麼意思?
  14. 【最新】3大共享機車怎麼借?範圍在哪?GoShare、WeMo、iRent 特色、費用及優惠比一比
  15. Google Trends(2020/9/8–2022/10/8):WeMo Scooter、WeMo、GoShare、iRent
  16. Google Trends(2020/9/8–2022/10/8):WeMo Scooter、WeMo、GoShare

延伸閱讀

  1. WeMo的3C策略-公司篇:透過商業模式九宮格整理WeMo的商業模式
  2. WeMo的3C策略-競爭者篇:用五力分析找出誰是主要競爭者
  3. WeMo的「3C策略分析」主題系列文章-前導篇
  4. 台灣機車產業的未來趨勢:電動機車、市場飽和與國際化
  5. 數據維度何其多:台灣機車產業該持續關注的幾項關鍵數據指標
  6. 假如新竹縣市合併,對台灣機車市場版圖有什麼影響?
  7. 各縣市的人口、持照人數與掛牌數之間的關聯探討
  8. 每年機車新車掛牌數量最高與最低的月份出現次數
  9. 看不出機車掛牌數與人口數據間的直接關聯,卻與持照人數有明顯正相關
  10. 台灣近八年機車車齡分佈變化
  11. 近三年各縣市「燃油」與「電能」新掛牌數的市場變化與趨勢
  12. 從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新增掛牌數的趨勢變化
  13. 從新增掛牌數看近九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14. 從機車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15. 台灣近八年來的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市場變化
  16. 台灣近三十年來的機車市場變化
222會員
431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