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WeMo的企業護城河-從「即時機車租賃平台」發展到「智慧移動顧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在先前的文章中,我們透過3C策略的角度,檢視了WeMo的現況與產業處境後,接著就可以來思考策略方針的擬定。

  1. WeMo的3C策略-競爭者篇:用五力分析找出誰是主要競爭者
  2. WeMo的3C策略-公司篇:透過商業模式九宮格整理WeMo的商業模式
  3. WeMO的3C策略-客戶篇:透過4P行銷組合與GoShare、iRent做差異比較

開頭先快速帶大家檢視先前文章提出的3C結論,然後就直接切入正題到策略規劃的部份。

競爭對手Competitor

透過五力分析找出直接競爭者:

  1. 買方的議價能力:核心業務主要面對一般大眾消費者,2C的租用者幾乎沒有議價能力,只能依WeMo提供的方案做選擇。
  2.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受限於單一機種(Candy 3.0)與單一廠商(光陽)。
  3. 現有競爭者的威脅:線上電動機車租賃業者GoShare與iRent。
  4. 新進者的威脅:真正的共享機車業者Lockists、skrt。
  5. 替代品的威脅:不論如何定義,只要是能「到達目的地」的「移動方式」都是替代品。
raw-image

Company/Corporation企業本身

透過九宮格拆解九大構面初步了解WeMo的商業模式:

raw-image

Customer市場客戶

「共享機車」三大業者WeMo、GoShare與iRent的4P行銷組合與商業目標彙總:

raw-image

願景與使命—成為智慧移動顧問

在先前的文章再三反覆提到WeMo在官網所提及的企業品牌精神

顛覆既有的交通想像,共創城市新藍圖,期望以「無特地租還地」即時電動機車租借的便捷模式,帶給城市經濟實惠、暢行無阻、有趣的騎乘體驗。
以共享降低私有載具購買,釋放更多城市空間。

不只是電動機車智慧出行服務,而是要在五年內顛覆交通,創造台灣更美好的未來藍圖。以大數據為核心,建立全新型態商業模式,服務將從「行」逐步擴展至「食衣住行育樂」。

我們正處於科技與技術日新月異的年代,造成許多典範轉移的情形發生,傳統產業的藩籬也逐漸被打破,各個產業的疆界範疇也逐漸模糊化,因此必須重新定義自己所處的產業與位置為何。

因此個人反覆思考如何在符合原先WeMo的企業願景下,並結合未來的交通產業趨勢,重新定義WeMo的十年後將會處於哪個產業之中,並落腳於產業的哪個位置。

最終將WeMo定義為-智慧移動產業。且WeMo在其中扮演著移動顧問的角色。有了此概念後,再次重新檢視企業願景與使命,並透過一句話闡述下個十年的企業願景:

透過以租代買的多維度數據,滿足2B需求,最終達到智慧城市、綠色交通、移動產業顧問的遠景使命。

在上述的描述下,WeMo的長期目標是成為智慧移動顧問

如何打造企業護城河?從即時機車租賃平台開始思考

可能有人會困惑,為什麼是智慧移動產業中的顧問?在解構商業模式九宮格的時候,我發現WeMo有兩個很重要的關鍵技術:「WeMo Sentinel Box 黑盒子智慧控制盒」以及「WeMo Nexus 全方位交通解決方案」。

根據官網的敘述:

WeMo Sentinal Box 黑盒子智慧控制盒:配合各種感應器,可即時搜集城市的龐大環境數據,更能進行邊緣運送,將真正有價值之數據回傳,進一步發展「遠端控制」、「車體健康監測 」與「 使用者服務安全與分析」等技術項目,是龐大車隊營運成功背後的利器。

WeMo Nexus 全方位交通解決方案:因應共享電動車隊營運量身打造,用智慧營運視角和物聯網應用科技,提供企業交通解決方案,夠過完整的智能管理工具,幫助交通運輸公司提高營運效能,有效增加企業利潤與效能。

因此許多關鍵業務與核心資源,離不開上述兩項技術的展開。機車本身需要WeMo Sentinal Box配合感應器作數據的收集,將車子本身以及行駛路徑相關數據回傳公司作數據分析與應用;WeMo Nexus則是負責整個車隊與後台管理使用;旗下的App WeMo Scooter則是作為銜接WeMo Sentinal Box(2C)與WeMo Nexus(2B)營運的窗口。

既然企業端與市場端皆有核心技術可以運用,而目前WeMo正處於即時機車租賃平台為主要經營的階段,因此我們在這樣的背景前提下開始思考:如何透過上述兩項核心技術打造企業護城河?

最終我得到一個答案:

將平台思維運用至極致。

核心營運方針 — 將平台思維運用至極致

平台思維的觀念很簡單,就是:

一手抓供給、一手抓需求,媒合供需到自家的平台上交易。

理論看起來簡單,實務作起來很難。成功了就是往網絡乘數效應走,反之失敗了就是進入失速的死亡螺旋。以網購來說,可以看看PCHome以及露天是如何被後起之秀的Momo以及蝦皮打趴,就可略知乘數效應帶來的紅利與殘酷。

平台思維為當今經營之道,許多產業與企業只要轉換成「平台」思維,就會有許多點子與主意冒出。

那在WeMo上該如何實現平台思維的運用呢?個人覺得可以從雜誌的商業模式獲得借鏡。

雜誌的讀者花錢購買雜誌獲得優質的內容,廣告主則為雜誌的「客戶」,他們購買版面刊登廣告,將廣告曝光給閱讀雜誌的讀者並從中獲得訂單。閱讀雜誌的讀者越多,廣告商購買版面刊登廣告的費用也越高,但用戶購買的雜誌費用通常保持不變(除非製作成本上漲)。

以平台經營的角度來看:雜誌的商業模式是需要用優質的內容吸引讀者,最終吸引企業下廣告。在上述的情境下,雜誌本身為平台營運商、讀者是2C、企業為2B。因此,雜誌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具備穩定產出「吸引讀者眼球的內容」,如此才能「吸引企業下廣告」。

Google、FB、IG、痞客邦、報章雜誌等,也都是把「用戶」(2C)與「客戶」(2C)區分明確的「平台經濟模式」。

套用到WeMo的情形來看:WeMo為機車租賃平台營運商、機車租用者是2C、應用從機車上獲得的數據則為2B。因此WeMo的核心競爭力就是-

透過2C產出「數據多」且「維度豐富」的數據,供2B作數據的分析與應用。

最終得出WeMo現階段要作的就是

開源2C、拓展2B。

隨著2C租賃機車的規模越大,再搭配各式感測器來滿足不同的維度資料,最終在網絡乘數效應下,潛在商業價值則越高。

因此筆者建議維持低價的方式持續擴大、維持市佔,並根據2B的需求在機車上加裝不同的感測器,並從中獲取有用的數據分析。透過小步快跑、快速疊代的方式踏上正向循環的軌道中。

最終,隨著機車租用者人數越多,且感測器帶來的維度資料也越加齊全,企業從數據中能獲得的分析與應用也越加全面且精準,商業價值進一步水漲船高,WeMo也正式從「共享機車」發展成「智慧移動顧問」。

如同雜誌的情形,真正為WeMo帶來營收的,將從原本的2C租用者(雜誌讀者)轉為2B的移動數據應用需求者(企業廣告商)。

打造WeMo的護城河-成為「智慧移動顧問」

基於上述思考邏輯的脈絡,最終得出「智慧移動顧問」的概念。至於WeMo從現在的「即時機車租賃平台」離所謂的「智慧移動顧問」有多遠呢?

企業護城河的建立,是以核心競爭力為中心,並在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外圍打造一圈又一圈的護城河。因此,若想要打造企業護城河,就必須考量以下幾點:

raw-image

以傳統的機車租賃業為起點,WeMo未來至少還需要三個打造企業護城河的階段才可能到達「智慧移動顧問」的遠程目標:

raw-image

想要達到「智慧移動顧問」的最終階段,WeMo的2C租賃業務就必須在市場上達到一定的經濟規模,才能擁有網路效應與成本優勢,在此優勢下方能提供全面且精準的顧問服務。

到時候,若企業想找其他同業進行顧問諮詢,由於規模沒有WeMo大,資料維度也沒WeMo豐富,就會導致需要較長時間與成本才能達到WeMo所提供的商業建議,增加2B對WeMo的依賴與提高轉換成本。

以WeMo Sentinal Box黑盒子智慧控制盒與WeMo Nexus全方位交通解決方案兩者為核心,隨著一路技術累積所打造的企業護城河,背後的技術精進、專利、營運Know-How、數據分析與應用等,都將是WeMo寶貴的無形資產。

WeMo也將搖身一變,從進入門檻較低的「即時機車租賃平台」正式與GoShare、iRent等業者有明顯的差異化,蛻變成門檻較高的「智慧移動顧問」。對於「以租代買」的遠大理想,也將有更多元的手法來達到

降低私有載具購買,釋放更多城市空間。

最終顛覆「移動產業」,創造台灣更美好的未來藍圖。

結語

下一篇文章,將接著說明每個護城河階段該做哪些事,以及該拓展哪些2C的租車客群,以利累積數據推進到2B的階段。

若對本篇文章提出的觀點有不同看法,也歡迎各位看官與相關業者不吝分享指教,謝謝。

有緣人,我們下篇文章見。


參考資料

  1. 【活動快訊】 2021智慧城市展開展 威摩科技展現B2B車聯網全方位解決方案
  2. App WeMo Scooter
  3. 尋找護城河 — — 深度剖析巴菲特的護城河概念

延伸閱讀

  1. WeMO的3C策略-客戶篇:透過4P行銷組合與GoShare、iRent做差異比較
  2. WeMo的3C策略-公司篇:透過商業模式九宮格整理WeMo的商業模式
  3. WeMo的3C策略-競爭者篇:用五力分析找出誰是主要競爭者
  4. WeMo的「3C策略分析」主題系列文章-前導篇
  5. 台灣機車產業的未來趨勢:電動機車、市場飽和與國際化
  6. 數據維度何其多:台灣機車產業該持續關注的幾項關鍵數據指標
  7. 假如新竹縣市合併,對台灣機車市場版圖有什麼影響?
  8. 各縣市的人口、持照人數與掛牌數之間的關聯探討
  9. 每年機車新車掛牌數量最高與最低的月份出現次數
  10. 看不出機車掛牌數與人口數據間的直接關聯,卻與持照人數有明顯正相關
  11. 台灣近八年機車車齡分佈變化
  12. 近三年各縣市「燃油」與「電能」新掛牌數的市場變化與趨勢
  13. 從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新增掛牌數的趨勢變化
  14. 從新增掛牌數看近九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15. 從機車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16. 台灣近八年來的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市場變化
  17. 台灣近三十年來的機車市場變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6會員
510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一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讀後感系列文章》之摘要筆記正式上架拉! 即便沒有買這份筆記,讀者同樣能透過筆者在方格子發布的內容,免費看到〈讀後感〉系列文章,以及筆記參考的文章出處。 內容本身無價,讀者單純買的是:筆者梳理內容與整理筆記的過程,以及出於對筆者的一份信任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2/28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一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讀後感系列文章》之摘要筆記正式上架拉! 即便沒有買這份筆記,讀者同樣能透過筆者在方格子發布的內容,免費看到〈讀後感〉系列文章,以及筆記參考的文章出處。 內容本身無價,讀者單純買的是:筆者梳理內容與整理筆記的過程,以及出於對筆者的一份信任與支持。
Thumbnail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6/29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
Thumbnail
2023/06/29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今天看到兩篇國外媒體的報導,再回想幾年之前的輿論風向,心有慼慼焉。 以下分享此兩篇報導以及翻譯,在此不多加評論,僅寫些心得:
Thumbnail
今天看到兩篇國外媒體的報導,再回想幾年之前的輿論風向,心有慼慼焉。 以下分享此兩篇報導以及翻譯,在此不多加評論,僅寫些心得:
Thumbnail
針對WeMo在平台思維的基礎上,開出幾項個人為認很值得借鏡、實地走訪、訪談、甚至是深度了解的企業名單。倘若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或許在前往企業願景的路上,可以縮短許多摸索期,以及少走一些冤枉路。 1. 迷你倉庫 2. MasterCard 3. 麻布記帳 4. Uber Eats 5. Gogoro
Thumbnail
針對WeMo在平台思維的基礎上,開出幾項個人為認很值得借鏡、實地走訪、訪談、甚至是深度了解的企業名單。倘若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或許在前往企業願景的路上,可以縮短許多摸索期,以及少走一些冤枉路。 1. 迷你倉庫 2. MasterCard 3. 麻布記帳 4. Uber Eats 5. Gogoro
Thumbnail
針對WeMo在平台思維的基礎上,開出的幾項個人為何很值得借鏡、實地走訪、訪談、甚至是深度了解的企業名單,或許能幫助WeMo在前往企業願景的路上,可以縮短摸索期,以及少走一些冤枉路: 1. 台灣普客二四 2. 車麻吉 3. 發票怪獸 4. ChargeSPOT 5. 衣服圖書館 6. Lalamove
Thumbnail
針對WeMo在平台思維的基礎上,開出的幾項個人為何很值得借鏡、實地走訪、訪談、甚至是深度了解的企業名單,或許能幫助WeMo在前往企業願景的路上,可以縮短摸索期,以及少走一些冤枉路: 1. 台灣普客二四 2. 車麻吉 3. 發票怪獸 4. ChargeSPOT 5. 衣服圖書館 6. Lalamove
Thumbnail
以企業願景與遠程目標為準繩,透過平台思維進行策略思考與規劃,WeMo的發展從「及時機車租賃平台」到「智慧移動顧問」共需要三個階段才能達到: 階段零-傳統機車租賃; 階段一-即時機車租賃平台B2C; 階段二-從行延伸出去的服務; 階段三-把機車租用者變成數據供應者; 階段四-成為「智慧移動顧問」。
Thumbnail
以企業願景與遠程目標為準繩,透過平台思維進行策略思考與規劃,WeMo的發展從「及時機車租賃平台」到「智慧移動顧問」共需要三個階段才能達到: 階段零-傳統機車租賃; 階段一-即時機車租賃平台B2C; 階段二-從行延伸出去的服務; 階段三-把機車租用者變成數據供應者; 階段四-成為「智慧移動顧問」。
Thumbnail
平台思維帶來的商業模式轉換,讓WeMo必須供需兩面一把抓,最終達到租車時滿足2C的需求,還車時滿足2B的要求。 將供需兩端的KPI找出來,分別是客戶終生價值(B2C)與機車終生價值(B2B)。該如何提高每台機車所帶來的終身價值?帶著這些關鍵思維,思考如何在產官學民四個象限中發展2B與2C的業務。
Thumbnail
平台思維帶來的商業模式轉換,讓WeMo必須供需兩面一把抓,最終達到租車時滿足2C的需求,還車時滿足2B的要求。 將供需兩端的KPI找出來,分別是客戶終生價值(B2C)與機車終生價值(B2B)。該如何提高每台機車所帶來的終身價值?帶著這些關鍵思維,思考如何在產官學民四個象限中發展2B與2C的業務。
Thumbnail
符合原先WeMo的企業願景下,並結合未來的產業趨勢,重新定義WeMo在下個十年將會處於哪個產業之中?WeMo的長期目標是成為智慧移動顧問。 如何透打造企業護城河?將平台思維運用至極致-一手抓供給、一手抓需求,媒合供需到自家的平台上交易。透過2C產出多且維度豐富的數據,供2B作數據的分析與應用。
Thumbnail
符合原先WeMo的企業願景下,並結合未來的產業趨勢,重新定義WeMo在下個十年將會處於哪個產業之中?WeMo的長期目標是成為智慧移動顧問。 如何透打造企業護城河?將平台思維運用至極致-一手抓供給、一手抓需求,媒合供需到自家的平台上交易。透過2C產出多且維度豐富的數據,供2B作數據的分析與應用。
Thumbnail
關於WeMo的商業模式解構,各項資料來源的依據通通都來自網路的二手資料,透過Google所拼湊而成。若有涉及當時與策略長聊天所提到的內容,則不會放置於九宮格中。另外,關於商業模式九宮格的各構面說明,網路上都找得到答案與範例,因此這邊也不再贅言解釋,而是直接將我所蒐集到的資訊彙整成各項重點。
Thumbnail
關於WeMo的商業模式解構,各項資料來源的依據通通都來自網路的二手資料,透過Google所拼湊而成。若有涉及當時與策略長聊天所提到的內容,則不會放置於九宮格中。另外,關於商業模式九宮格的各構面說明,網路上都找得到答案與範例,因此這邊也不再贅言解釋,而是直接將我所蒐集到的資訊彙整成各項重點。
Thumbnail
透過五力分析,我們找出GoShare與iRent為WeMo的直接競爭者。雖然上述三者在運營模式上多少有些差異,但本質上相似度極高,都是「APP」加上「電動機車」的「機車租賃業者」。 主要競爭者知道以後,在後續3C策略-客戶(Customer)上,會以WeMo、GoShare、iRent三者進行比較。
Thumbnail
透過五力分析,我們找出GoShare與iRent為WeMo的直接競爭者。雖然上述三者在運營模式上多少有些差異,但本質上相似度極高,都是「APP」加上「電動機車」的「機車租賃業者」。 主要競爭者知道以後,在後續3C策略-客戶(Customer)上,會以WeMo、GoShare、iRent三者進行比較。
Thumbnail
你知道WeMo其實不算是「共享機車」嗎?所謂的共享平台或共享經濟,是指讓閒置資源獲得更有效的利用,從而使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變得更高。客觀來說,WeMo並不算正統上共享產業、共享平台、或是共享經濟的一種。,比起「共享」一詞,「線上機車租賃業者」WeMo反而在「科技技術力」才是這類業者的核心商業重點
Thumbnail
你知道WeMo其實不算是「共享機車」嗎?所謂的共享平台或共享經濟,是指讓閒置資源獲得更有效的利用,從而使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變得更高。客觀來說,WeMo並不算正統上共享產業、共享平台、或是共享經濟的一種。,比起「共享」一詞,「線上機車租賃業者」WeMo反而在「科技技術力」才是這類業者的核心商業重點
Thumbnail
Gogoro九月時宣布要在美股用反向收購SPAC公司Poema(代號:PPGH)的方式上市,這篇來跟大家聊的是Gogoro的戰略與他未來發展的關鍵,如何走出國際市場,以及他的夥伴是何方神聖。
Thumbnail
Gogoro九月時宣布要在美股用反向收購SPAC公司Poema(代號:PPGH)的方式上市,這篇來跟大家聊的是Gogoro的戰略與他未來發展的關鍵,如何走出國際市場,以及他的夥伴是何方神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