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誰的事?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聽聞有些家庭對兒女長大後還有很多的規矩跟要求,然後呢?或許養出憤憤不平的女兒,以及沒啥鳥用的啃老族我們家的狀況是兒女結不結婚,生不生子,買什麼車,置什麼房等等,都是悉聽尊便,完全不介入。兒女結婚我都是被告知的,他們回家告訴我他們訂婚了?何時人家會來提親?我要做什麼準備…甚至連婚禮的置辦也都是他們自己規畫好之後,告訴我整個流程,並給我幾個親人參與的名額…,我只要當天聽從安排就可以了。買車,置房也都是如此,決定了再告訴我,然後我會恭喜他們也祝福他們…
為什麼我只被告知,因為他們都知道那是他們的事情,他們針對某件事情需要什麼,希望什麼,都比我更深入…,我介入只會添亂。
閱讀過一本書,書中提到許多家庭在孩子小的時候,餵孩子吃飯是件折騰人的大事,追著孩子,好不容易餵他吃了一口,他又跑了,然後你追著、罵著、拉著,強迫他開口…作者說她家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狀況,因為他們家幾點開飯,幾點收碗,都已事先說明得非常清楚且明確,因此,有次孩子(四、五歲吧?)開飯時還在玩鬧,她提醒也沒用,因此他們吃完碗已收好了孩子才想要吃飯,問題是:沒了。孩子再怎麼哭、鬧、喊餓都沒用,因為已經收了。所以呢?追趕孩子吃飯的現象,他家從未出現過。為什麼?規定很清楚了,不遵守,那就接受後果,就是這麼簡單。你也許會說:可是孩子還小…;就因為孩子還小,更應教導他遵守規則,不是嗎?
有次看到一則資料,異國婚姻,女方是台灣人,夫家來家裡玩,剛好碰到他們夫妻因為孩子跌倒哭鬧的處理而吵架,碰到台灣人,大概是又勸架,又安撫孩子的吧,沒想到,夫家那對老夫婦立即離開現場,進入臥室,並將門關了起來。意思是:那是小夫妻的事情,他們不宜也不會介入。
事情發生了,我會先自問那是我的事嗎?如果不是,那我操什麼心?我操心又有什麼用?(孩子要不要結婚?要不要生?要離要合?要不要暫休?要不要躺平?該做上述那些決定,以及之後承受結果的好像都不是我,那我去管那些事幹什麼?)如果那是我自己的事,我怎麼處理與別人何干?如果事涉雙方,那開誠佈公的談吧…最少知道雙方的意見和感受…爭吵、怒罵、拍桌都沒關係,總要把意見和情緒都清楚表露出來…那,有沒有出現過後面的狀況呢?好像還沒有過吔…因為把誰受的影響較大釐清後,誰該負責就很清楚了,別人只需尊重就行了。不是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相伴不相絆>一書中還有一則案例值得一提。該書46-47頁提及作者的女兒有次跟她聊天時,問說:「如果我未婚懷孕,媽媽會怎麼說?」作者說要看女兒決定,因為女兒對自己的身體有自主權,所以如何決定看她自己,當然她也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女兒評異的問她:「你不幫我嗎?」作者認為自己不需要為別人的決定負責
前言 圖書館那麼多書,為何你會選中其中的一本?很簡單,你選中的必然是此時此刻與你相應的,是你此時此刻所需要的。選擇後,回去細讀時,不見得合你意,那也無妨,就放下吧。合你意的,看下去就對了。此次選中一本<我們,相伴不相絆>,作者,沒聽過,名稱,很有趣,也很認同。是因為書名才借的嗎?也許吧?但,有關係
前言 上文談到「疑鄰盜斧」的故事及其感觸。如果—僅僅只是如果—你是那個遺失斧頭的樵夫,你會如何想?那是你吃飯的傢伙,而是價格昂貴…,對你來說那把斧頭太貴重了,所以你會去問鄰居有沒有看到你的斧頭嗎?或許會,但,你問了他也一定答沒有。他有沒有說真話,事後來看,當然有!但你不會相信他,對嗎(因為你的斧頭沒
前言 聊天時,提到偏見,朋友引用他在聽公開課程時老師所說的一個故事:「亡斧意鄰」(應該是老師的用詞,此故事他印象深刻,所以記得很清楚。但我初聽不知是那幾個字)。 故事內容 有個人,丟了一把斧頭。他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的,因此特別注意鄰兒動態,發現他走路的樣子,像是偷斧頭的;他的臉色表情,像是偷斧頭的;
前幾天剛談過”獨老"問題,今天(民111-12-12)的聯合報/ 頭版就根據該報「2022退休力大調查」出現<「一個人海嘯來襲」>附標題是「獨居成常態,要及早準備」。內文的標題含「一人生活,疫情下提早預習。」因為疫情關係,所以全球興起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一個人居家上班,一個人吃飯睡覺,盡量避免與人接觸
前言 小嬰兒出生後,全家人的生活步調都因而亂了套,所有人的眼光都在嬰兒身上。要先去上保母課,然後依據專家和學者提供的一堆嬰兒訊息,什麼時候吃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什麼?其他人都被嚴格規定和要求…一有動靜,就得查看是餓了?還是拉了?餓了要看大小決定奶粉幾湯匙,開水多少,等到幾度…,拉了要如何拿掉尿布
<我們,相伴不相絆>一書中還有一則案例值得一提。該書46-47頁提及作者的女兒有次跟她聊天時,問說:「如果我未婚懷孕,媽媽會怎麼說?」作者說要看女兒決定,因為女兒對自己的身體有自主權,所以如何決定看她自己,當然她也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女兒評異的問她:「你不幫我嗎?」作者認為自己不需要為別人的決定負責
前言 圖書館那麼多書,為何你會選中其中的一本?很簡單,你選中的必然是此時此刻與你相應的,是你此時此刻所需要的。選擇後,回去細讀時,不見得合你意,那也無妨,就放下吧。合你意的,看下去就對了。此次選中一本<我們,相伴不相絆>,作者,沒聽過,名稱,很有趣,也很認同。是因為書名才借的嗎?也許吧?但,有關係
前言 上文談到「疑鄰盜斧」的故事及其感觸。如果—僅僅只是如果—你是那個遺失斧頭的樵夫,你會如何想?那是你吃飯的傢伙,而是價格昂貴…,對你來說那把斧頭太貴重了,所以你會去問鄰居有沒有看到你的斧頭嗎?或許會,但,你問了他也一定答沒有。他有沒有說真話,事後來看,當然有!但你不會相信他,對嗎(因為你的斧頭沒
前言 聊天時,提到偏見,朋友引用他在聽公開課程時老師所說的一個故事:「亡斧意鄰」(應該是老師的用詞,此故事他印象深刻,所以記得很清楚。但我初聽不知是那幾個字)。 故事內容 有個人,丟了一把斧頭。他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的,因此特別注意鄰兒動態,發現他走路的樣子,像是偷斧頭的;他的臉色表情,像是偷斧頭的;
前幾天剛談過”獨老"問題,今天(民111-12-12)的聯合報/ 頭版就根據該報「2022退休力大調查」出現<「一個人海嘯來襲」>附標題是「獨居成常態,要及早準備」。內文的標題含「一人生活,疫情下提早預習。」因為疫情關係,所以全球興起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一個人居家上班,一個人吃飯睡覺,盡量避免與人接觸
前言 小嬰兒出生後,全家人的生活步調都因而亂了套,所有人的眼光都在嬰兒身上。要先去上保母課,然後依據專家和學者提供的一堆嬰兒訊息,什麼時候吃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什麼?其他人都被嚴格規定和要求…一有動靜,就得查看是餓了?還是拉了?餓了要看大小決定奶粉幾湯匙,開水多少,等到幾度…,拉了要如何拿掉尿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千萬不要覺得經濟獨立是一切解案,父母的無能正在藉由你的「懂事」來開脫。
小女兒讀小學時,我發現在那個時候,單親家庭已經快三分之一了。所以今天有很多人不願意註冊結婚,我並不認為那有什麼奇怪的!畢竟什麼樣的過程,會產生一定傾向的結果! 我好奇的是,當初為什麼選擇了父親或母親?有人給了一個我比較奇怪的理由,誰有錢就跟誰吧! 我該說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嗎?對啊!誰對小孩好,誰
每次要參加友人婚宴包紅包,我爸總是一臉又要花錢、浪費錢的口氣和表情,尤其自己的孩子還沒結婚,甚至沒有結婚的可能性,就是錢都給了別人那樣的感覺啦。 他們那代人九成以上都會結婚,所以結婚紅包包來包去也不吃虧,等輪到自己結個婚就回本了,大家彼此彼此。 我的祖父母輩是民國20年左右出生,成年後準備成
認識一位有過三段婚姻的女性,跟第一任生了個女兒。我這種崇尚情感單一的人,為什麼會認識這樣的人?之所以如此,是她的第二任是我從小一起長大,小我一歲的朋友。 婚嫁之前,我朋友一直跟我討論要怎麼教育女兒?我的原則是該怎麼教,就那樣教,心裡不要因為不是自己生的,就刻意地放寬。他很怕生父故意用放縱來阻擋他和
Thumbnail
《小孩沒問題 大人有問題》 其中五味太郎寫到 「父母已經活得精疲力盡,因此對孩子的事情總是採取一種“幫他決定”的態度」
Thumbnail
  夫妻感情問題很複雜,尤其是有生孩子的狀況,在安頓好孩子往後生活前,不敢貿然離婚,只能先暫時分居。但這麼一來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那便是拖到最後越來越難離婚,只能繼續憋著分居生活。但即便當事人沒有任何意見,身邊的長輩卻看不下去,先動手搶了孩子。   如果說父母其中一方(無論離婚與否)在未經同意之下把
結婚這麼多年來,除了婚前還會為我著想,之後完全都沒有 也由於客家人的爸媽灌輸錯誤觀念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導致浪費很多時間過各偽單親 以前小時候兩個小孩下課時 牽著他們的手都會問我 為何別人的爸爸都可來接 看著別人家的爸爸帶小孩 我們都很不是滋味 到小孩長大國中專科後才開始徹底清
Thumbnail
許多父母為了稅務考量,或是子女結婚贊助新房等理由,提早把房子登記在孩子名下,但晚年與子女間產生紛爭,演變成有家歸不得的窘境。究竟,把房子登記在孩子名下之後,父母還有什麼權利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千萬不要覺得經濟獨立是一切解案,父母的無能正在藉由你的「懂事」來開脫。
小女兒讀小學時,我發現在那個時候,單親家庭已經快三分之一了。所以今天有很多人不願意註冊結婚,我並不認為那有什麼奇怪的!畢竟什麼樣的過程,會產生一定傾向的結果! 我好奇的是,當初為什麼選擇了父親或母親?有人給了一個我比較奇怪的理由,誰有錢就跟誰吧! 我該說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嗎?對啊!誰對小孩好,誰
每次要參加友人婚宴包紅包,我爸總是一臉又要花錢、浪費錢的口氣和表情,尤其自己的孩子還沒結婚,甚至沒有結婚的可能性,就是錢都給了別人那樣的感覺啦。 他們那代人九成以上都會結婚,所以結婚紅包包來包去也不吃虧,等輪到自己結個婚就回本了,大家彼此彼此。 我的祖父母輩是民國20年左右出生,成年後準備成
認識一位有過三段婚姻的女性,跟第一任生了個女兒。我這種崇尚情感單一的人,為什麼會認識這樣的人?之所以如此,是她的第二任是我從小一起長大,小我一歲的朋友。 婚嫁之前,我朋友一直跟我討論要怎麼教育女兒?我的原則是該怎麼教,就那樣教,心裡不要因為不是自己生的,就刻意地放寬。他很怕生父故意用放縱來阻擋他和
Thumbnail
《小孩沒問題 大人有問題》 其中五味太郎寫到 「父母已經活得精疲力盡,因此對孩子的事情總是採取一種“幫他決定”的態度」
Thumbnail
  夫妻感情問題很複雜,尤其是有生孩子的狀況,在安頓好孩子往後生活前,不敢貿然離婚,只能先暫時分居。但這麼一來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那便是拖到最後越來越難離婚,只能繼續憋著分居生活。但即便當事人沒有任何意見,身邊的長輩卻看不下去,先動手搶了孩子。   如果說父母其中一方(無論離婚與否)在未經同意之下把
結婚這麼多年來,除了婚前還會為我著想,之後完全都沒有 也由於客家人的爸媽灌輸錯誤觀念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導致浪費很多時間過各偽單親 以前小時候兩個小孩下課時 牽著他們的手都會問我 為何別人的爸爸都可來接 看著別人家的爸爸帶小孩 我們都很不是滋味 到小孩長大國中專科後才開始徹底清
Thumbnail
許多父母為了稅務考量,或是子女結婚贊助新房等理由,提早把房子登記在孩子名下,但晚年與子女間產生紛爭,演變成有家歸不得的窘境。究竟,把房子登記在孩子名下之後,父母還有什麼權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