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是一種生活態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你走在充滿選擇的道路上,你會比別人更加眼花撩亂,更加迷茫,但是如何從眾多選擇中選出適合自己的決定,端看你能否冒險、承擔冒險的後果與收穫。
面臨抉擇的女孩
前言:
當你走在升學考試、轉換工作跑道、家庭生活的十字路口上,你當下的心情是什麼?關心你的人是否支持你的決定?還是拖到最後一刻才做出決定?每個選擇的背後都會發生什麼事情,足以改變你的思維與命運?
------------------------------------------------------------------------------
DIY bag
我以前認為選擇就像考卷上的選擇題一樣,可以學會刪去不適合的答案,剩下二選一,或是知道背後的答案而選擇正確選項,但是大三的我在社團成果展攤位遇見一位前來體驗DIY手工藝,然後戴著黑框眼鏡,身高大約快150公分的女孩子,那時候,她的爸爸將她留在DIY區,去了別的區域看其他攤位,我見女孩子邊聽我指導邊做DIY時的神態沒有那麼快樂,於是問了她:
「妹妹,你怎麼會想來DIY?」
她沉思了一陣子,邊做DIY時娓娓道來:
「我看見很多人來這裡體驗DIY,所以讓爸爸帶我到這裡,但是爸爸覺得這裡人太多,不想帶我來這裡。」
我聽著她的敘述,明白她與爸爸的矛盾,於是在她做完DIY時反問她:
「妹妹,妳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妳的爸爸會對妳這麼說?或許妳的爸爸出於關心與保護,才擔心妳的安全呀?」
後來她的爸爸走向妹妹坐的位子,而我則是包好妹妹的DIY作品,所以她爸爸就帶她離開場地了,可是這件事讓我做出在大學最後一到兩年還算滿意的人生選擇。
當時的我選擇向學校申請去對岸清華學術交流,去了想都沒想過的萬里長城、圓明園、故宮等等名勝古蹟,還有申請到國際訪問獎學金、美國教學實習機會,回來還要參加學校講座與製作成果報告,令我忙到需要休息幾個月再畢業,但是我沒後悔當時所做的決定,希望大家在大學時期或是未來都能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學習來自於生活,生活需要語言溝通,才能取得認知上的同理心與溫暖。 生活的意義在於選擇、體驗、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Live well,love lots, and laugh often"的原創者-Runningbear)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真正的友情就是雖然不聯繫,但是多年以後再次相見,不會覺得因為長時間不聯繫而變得陌生,也不會怪對方不理自己,相反,感情更近了一步。 寒風刺骨、踏雪尋梅的日子裡,我仍撰寫著令人燒腦的研究報告,當我正在思考文字的敘述時,我的手機發出了「叮咚—」的聲音,眼角餘光掃去,許久不見的女性朋友傳了一則訊息,寫著:「
女大學生必知的第一件事: 查詢學校特色與周遭環境 升上大學,有的人離開熟悉的家鄉,獨身前往海外學校或到國內離家鄉十萬八千里的外地開始接觸新的人、事、物,而女生升上大學,雖說課業、社團、愛情列為大學必修三學分,但,當妳真的完成這些必修學分,想清楚自己要什麼了嗎?
中秋前夕,全世界的媒體不斷報導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駕崩的消息,這位從年輕到年老的優雅女王如何影響20世紀至今呢?從她的穿搭形象與慈愛端莊的氣質,可以明白她由內而外的睿智與幽默感,柏靈頓熊曾在2015年與她共進早餐的身影深植人心。
疫情當下,只能寫幾句抒發心情,緩解身體不適的痛苦。
文章裡面分享了近日的「有緣新北,優惠5元」活動以及三個觀光景點、九份老街美食。日期為8/1到9/30,只要在新北搭公車到新北市觀光景點,轉乘5元,本人已在8/20前往九份老街,果真交通費用5元,拜訪了阿妹茶樓、昇平戲院,以及黃金博物館,吃到大顆芋圓喜滋滋,點開詳知各種事。
你當下所做的選擇,沒有對與錯,只有你能寫出自己的故事。 升上大學之後,你曾想過未來想做什麼事情足以影響全世界嗎?以過來人的角度,希望剛上大學的你,能好好看身邊的同學、好友、師長,哪一個人是你未來想要效仿的對象呢?或是選擇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向外尋找與眾不同的興趣或職業發展?
真正的友情就是雖然不聯繫,但是多年以後再次相見,不會覺得因為長時間不聯繫而變得陌生,也不會怪對方不理自己,相反,感情更近了一步。 寒風刺骨、踏雪尋梅的日子裡,我仍撰寫著令人燒腦的研究報告,當我正在思考文字的敘述時,我的手機發出了「叮咚—」的聲音,眼角餘光掃去,許久不見的女性朋友傳了一則訊息,寫著:「
女大學生必知的第一件事: 查詢學校特色與周遭環境 升上大學,有的人離開熟悉的家鄉,獨身前往海外學校或到國內離家鄉十萬八千里的外地開始接觸新的人、事、物,而女生升上大學,雖說課業、社團、愛情列為大學必修三學分,但,當妳真的完成這些必修學分,想清楚自己要什麼了嗎?
中秋前夕,全世界的媒體不斷報導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駕崩的消息,這位從年輕到年老的優雅女王如何影響20世紀至今呢?從她的穿搭形象與慈愛端莊的氣質,可以明白她由內而外的睿智與幽默感,柏靈頓熊曾在2015年與她共進早餐的身影深植人心。
疫情當下,只能寫幾句抒發心情,緩解身體不適的痛苦。
文章裡面分享了近日的「有緣新北,優惠5元」活動以及三個觀光景點、九份老街美食。日期為8/1到9/30,只要在新北搭公車到新北市觀光景點,轉乘5元,本人已在8/20前往九份老街,果真交通費用5元,拜訪了阿妹茶樓、昇平戲院,以及黃金博物館,吃到大顆芋圓喜滋滋,點開詳知各種事。
你當下所做的選擇,沒有對與錯,只有你能寫出自己的故事。 升上大學之後,你曾想過未來想做什麼事情足以影響全世界嗎?以過來人的角度,希望剛上大學的你,能好好看身邊的同學、好友、師長,哪一個人是你未來想要效仿的對象呢?或是選擇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向外尋找與眾不同的興趣或職業發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小一小二,功課少,兒子幾乎都把書放在學校,但今年升上國小三年級,遇到認真教學的老師,功課明顯變多,可能有小一小二的2~3倍吧。於是,這書包也天天背很重,課本、習作、練習本,一本又一本。看他天天背這麼多書,我問了幾次:「書好多喔,你要不要把明天用不到的書拿出來?」兒子一臉無奈,沒動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每個人在生活中所做的選擇的重要性。作者強調,無論是採取行動或選擇躺平,最終都須對自己的生活負責。透過分享自己的經歷,作者提出了吸引力法則及靈性與科學的關聯,並鼓勵讀者追尋內心渴望,勇敢地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文章不僅提供啟發,還希望能促進讀者共同成長的理念。
Thumbnail
在當今生活中,許多人會依賴潛意識與自動化行為進行反射性選擇,導致後悔與情緒困擾。心理學與哲學的研究探討瞭如何做出更理性的決策,並強調停下思考的重要性。本文將探討選擇不選擇的智慧,教導讀者如何透過自我反省與覺察,避免被情緒驅動,進而掌握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學習身心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拒絕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價值。從與母親的關係中,體會到其實自己有權利做出選擇,並學會如何看見真正想要的事情。
Thumbnail
「人生課題」 人生中,我們總是面臨無數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回頭看看,今天的我們就是過去選擇的結果。有些人因為不滿意原來的工作,選擇到國外念書,成為了“海歸”。這個決定需要提早進行,只有早早準備,才能在學成歸國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慢慢升遷。 說到爸媽,他們的身體也逐漸老去。以前能夠
神速時短的第26頁提到, 「決斷力」是決定「什麼不需決定」「什麼不需掌握」的能力。 這個定義很有意思,因為我們對「決斷」的理解常常是「下定決心要做什麼」, 而不是往避免做決定與避免學習的角度去理解。 其實,真正的決斷力,不是快速做出選擇, 而是「辨識出什麼事情真的需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讀完《大人學選擇》這本書的心得。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面臨選擇,尤其在大學畢業之後,例如選擇職涯方向、轉職、創業、理財、人際關係、感情等等,面對這些人生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因此常常感到不安、徬徨。該如何做抉擇,或許可以閱讀這本《大人學選擇》,幫助自己增加思維的廣度,做出好選擇。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Thumbnail
前陣子,同學為了孩子選讀科系擔憂地在群組中發問,孩子想選的科系在家長眼中就是對前途無益的科系,但身為媽媽卡在孩子與父親不同抉擇中,真是擔不完的心。我忍不住問了正在唸高二的姪女為什麼選擇三類組,是自己選的嗎?她是自己選擇的,聽她侃侃而談的說著自己的想法,我真心佩服十七算的她懂得掌握自己的勝算籌碼...
在網路上看到電影駭客任務的經典台詞「選擇是一種錯覺,你早已知道自己的使命。」 讓我不禁回想起自己被新工作邀請去面試難道是我的選擇嗎? 開始新工作後荒廢部落格難道是我的選擇嗎? 新工作第一週業績爆好難道是我的選擇嗎? 新工作第二週開始覺得有點發病難道是我的選擇嗎? 被提醒要寫日記,我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小一小二,功課少,兒子幾乎都把書放在學校,但今年升上國小三年級,遇到認真教學的老師,功課明顯變多,可能有小一小二的2~3倍吧。於是,這書包也天天背很重,課本、習作、練習本,一本又一本。看他天天背這麼多書,我問了幾次:「書好多喔,你要不要把明天用不到的書拿出來?」兒子一臉無奈,沒動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每個人在生活中所做的選擇的重要性。作者強調,無論是採取行動或選擇躺平,最終都須對自己的生活負責。透過分享自己的經歷,作者提出了吸引力法則及靈性與科學的關聯,並鼓勵讀者追尋內心渴望,勇敢地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文章不僅提供啟發,還希望能促進讀者共同成長的理念。
Thumbnail
在當今生活中,許多人會依賴潛意識與自動化行為進行反射性選擇,導致後悔與情緒困擾。心理學與哲學的研究探討瞭如何做出更理性的決策,並強調停下思考的重要性。本文將探討選擇不選擇的智慧,教導讀者如何透過自我反省與覺察,避免被情緒驅動,進而掌握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學習身心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拒絕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價值。從與母親的關係中,體會到其實自己有權利做出選擇,並學會如何看見真正想要的事情。
Thumbnail
「人生課題」 人生中,我們總是面臨無數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回頭看看,今天的我們就是過去選擇的結果。有些人因為不滿意原來的工作,選擇到國外念書,成為了“海歸”。這個決定需要提早進行,只有早早準備,才能在學成歸國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慢慢升遷。 說到爸媽,他們的身體也逐漸老去。以前能夠
神速時短的第26頁提到, 「決斷力」是決定「什麼不需決定」「什麼不需掌握」的能力。 這個定義很有意思,因為我們對「決斷」的理解常常是「下定決心要做什麼」, 而不是往避免做決定與避免學習的角度去理解。 其實,真正的決斷力,不是快速做出選擇, 而是「辨識出什麼事情真的需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讀完《大人學選擇》這本書的心得。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面臨選擇,尤其在大學畢業之後,例如選擇職涯方向、轉職、創業、理財、人際關係、感情等等,面對這些人生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因此常常感到不安、徬徨。該如何做抉擇,或許可以閱讀這本《大人學選擇》,幫助自己增加思維的廣度,做出好選擇。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Thumbnail
前陣子,同學為了孩子選讀科系擔憂地在群組中發問,孩子想選的科系在家長眼中就是對前途無益的科系,但身為媽媽卡在孩子與父親不同抉擇中,真是擔不完的心。我忍不住問了正在唸高二的姪女為什麼選擇三類組,是自己選的嗎?她是自己選擇的,聽她侃侃而談的說著自己的想法,我真心佩服十七算的她懂得掌握自己的勝算籌碼...
在網路上看到電影駭客任務的經典台詞「選擇是一種錯覺,你早已知道自己的使命。」 讓我不禁回想起自己被新工作邀請去面試難道是我的選擇嗎? 開始新工作後荒廢部落格難道是我的選擇嗎? 新工作第一週業績爆好難道是我的選擇嗎? 新工作第二週開始覺得有點發病難道是我的選擇嗎? 被提醒要寫日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