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崴閱讀-在一起,更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小品好書推一下

在一起,更好。遠流出版

Together is Better

Simon Sinek

沒錯!就是黃金圈的那位作者。這本書來自讀書會尾牙抽獎,非常淺顯,圖文並茂,中英併列,信手捻來都可當金句使用,還可練習一下英文閱讀。

故事簡單描述三個少年,翻過圍牆,探索世界的簡單旅程,但其中卻蘊涵了團隊領導與人生際遇的道理。簡單卻也激勵人心。

raw-image

從來就是一群人才走的遠,面對現在環境的困頓,不論工作或是家庭都需要一起面對,才能走的長久!這本書激勵了我,如果你遇的到我,我願把書傳下去(如果不嫌棄被我畫了一些螢光筆⋯

raw-image

同場加映作者2017書本的影片短介!

https://youtu.be/jDYQsOQJ_Jw

#2020/03

#阿崴閱讀

2022後記,我們這一代的成長歷程好像都在追尋著什麼,把書念好,考到一個好的學校,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似乎靠著追尋著某些事物或達成目標來成就自己。但隨著這兩年的劇烈變化,似乎發現或許這並不是內心真正追尋的樣貌。從而在新的世代有更大的改變,更想要更多的自我實現,更希望自己身處在一個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企業工作,自己的工作能夠更有意義。

raw-image

那麼,已經身處在中間世代的我們又能做些甚麼呢?

站在現在的我或許會有兩個體悟

一,知道自己信奉的價值是什麼

慢慢的,我們也應該稍微看得懂商業模式,領導人的經營管理風格,所作與所言是否一致,自己是否會喜歡或是投入的在工作之中。也知道自己真正相信的事實是什麼。或許不能夠盡善盡美的有一個百分之百穩合的,但總要自己知道自己是有逐漸靠近的。

然後多一點選擇的機會,選擇一個未來能有更多選擇的選擇,逐漸增加自己的彈性與抗變化能力,很大部分需要來自一定程度的財務能力,更大部分要能夠擴張自己的知識邊界,保持對於新變化事物的好奇與學習接納,然後才能夠有所本的選擇跟靠近自己想要的樣子。

二,逐漸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如果有一個中心思想,那麼盡可能地在工作以及生活中去體現,試著去影響工作周遭的夥伴,如果有小孩,利用自身的榜樣好好去做。不需要成為財星五百大的人才能改變與影響世界,從自身的周遭就可以開始做起。當然如果有更大的影響力,試著改變這個世界有許多的不公平,然後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又或是改變台灣成為一個更好的環境。

然後有那麼一天,或許是個職場夥伴會說,當初就是有這樣的前輩帶著,他才能一路走來保持一定的價值觀。又或是有那麼一天,不需要主動的邀請,你的小孩就願意主動找你一起完成有意義的事情。這不就是最好的領導榜樣嗎?

如同書裡所說的,領導的過程並不是成就些什麼,而是一趟幫助我們周遭的夥伴去提升。如果一群人可以走得遠,那你願意成為那個帶大家一起走遠走下去的那個嗎?然後當你走不動了,回頭看看,有人就自然的替補上來帶著大家繼續走遠走下去。或是回頭一看,大家都離你而去了呢?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崴的沙龍
24會員
679內容數
閱讀,生活,職場,分享,自我學習,透過分享內化也散播,如果你也有點收穫歡迎給我回饋與互動。
阿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1
“逆境領導者並非強人,也非刻意預備,他們是平凡人,但是在不平凡的環境中做出卓越的決定。”   好書分享:逆境領導 作者:張敏敏 天下雜誌出版   現在的商業環境中,應該沒有什麼是順風順水的,就算不是經營者的我們,也不難發現,日常生活中的變化越來越難以預測,以自身的人資領域來看,人的變
Thumbnail
2024/12/11
“逆境領導者並非強人,也非刻意預備,他們是平凡人,但是在不平凡的環境中做出卓越的決定。”   好書分享:逆境領導 作者:張敏敏 天下雜誌出版   現在的商業環境中,應該沒有什麼是順風順水的,就算不是經營者的我們,也不難發現,日常生活中的變化越來越難以預測,以自身的人資領域來看,人的變
Thumbnail
2024/07/19
“學習可以改變自己,不會就學,學了就用,錯了就改,就看誰快”   好書分享:可複製的領導力-300萬付費會員推崇,樊登的九堂商業課 作者:樊登 先覺出版   管理有方法,有架構,看起來相對容易學習。可是同樣的企業內部,一樣的管理方式,卻因不同的領導而有不同的成果。那麼領導是可以學習的
Thumbnail
2024/07/19
“學習可以改變自己,不會就學,學了就用,錯了就改,就看誰快”   好書分享:可複製的領導力-300萬付費會員推崇,樊登的九堂商業課 作者:樊登 先覺出版   管理有方法,有架構,看起來相對容易學習。可是同樣的企業內部,一樣的管理方式,卻因不同的領導而有不同的成果。那麼領導是可以學習的
Thumbnail
2023/12/16
好書分享:關鍵鍊-突破專案管理的瓶頸 作者:高德拉斯 翻譯:羅嘉穎。羅振坤審訂 天下文化出版 系列小說來到了第三本,這次的主角跟前兩本算是完全無關,故事的背景放大到每家公司都必須推行各式不同專案,專案永遠都有安全預估,但卻多數都超出預計時間,書中主角擔任在職專班的教授,怎麼樣透過TO
Thumbnail
2023/12/16
好書分享:關鍵鍊-突破專案管理的瓶頸 作者:高德拉斯 翻譯:羅嘉穎。羅振坤審訂 天下文化出版 系列小說來到了第三本,這次的主角跟前兩本算是完全無關,故事的背景放大到每家公司都必須推行各式不同專案,專案永遠都有安全預估,但卻多數都超出預計時間,書中主角擔任在職專班的教授,怎麼樣透過TO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你讀過最有力量的一段文字是什麼? 人生好難?工作好累? 人是有差距的,要承認差距存在,一個人對自己所處的環境,要有滿足感,不要不斷地攀比。你們沒有對自己付出的努力有一種滿足感,就會不斷地折磨自己,和痛苦著,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這不是宿命,宿命是人知道差距後,而不努力去改變。
Thumbnail
你讀過最有力量的一段文字是什麼? 人生好難?工作好累? 人是有差距的,要承認差距存在,一個人對自己所處的環境,要有滿足感,不要不斷地攀比。你們沒有對自己付出的努力有一種滿足感,就會不斷地折磨自己,和痛苦著,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這不是宿命,宿命是人知道差距後,而不努力去改變。
Thumbnail
認知與經歷不同,人與人的價值觀千差萬別,共事時該如何相處?團隊又該怎麼帶? 這是一本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基礎的新世代職場領導論。
Thumbnail
認知與經歷不同,人與人的價值觀千差萬別,共事時該如何相處?團隊又該怎麼帶? 這是一本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基礎的新世代職場領導論。
Thumbnail
意外發現一本很可愛的小繪本,封面上寫著上班族必讀,讓我在閱讀前滿是好奇,讀完之後覺得非常有意思,其中的寓意蠻符合近期讀的書,還有一些日常生活帶來的啟發。
Thumbnail
意外發現一本很可愛的小繪本,封面上寫著上班族必讀,讓我在閱讀前滿是好奇,讀完之後覺得非常有意思,其中的寓意蠻符合近期讀的書,還有一些日常生活帶來的啟發。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選擇「and」。 作者賴婷婷寫在前言的這一句話,我想就是這本書的根本,也是她能在眾多領導力教練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選擇「and」。 作者賴婷婷寫在前言的這一句話,我想就是這本書的根本,也是她能在眾多領導力教練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Thumbnail
阿崴閱讀-在一起,更好。 領導的過程並不是成就些什麼,而是一趟幫助我們周遭的夥伴去提升。如果一群人可以走得遠,那你願意成為那個帶大家一起走遠走下去的那個嗎?然後當你走不動了,回頭看看,有人就自然的替補上來帶著大家繼續走遠走下去。或是回頭一看,大家都離你而去了呢?
Thumbnail
阿崴閱讀-在一起,更好。 領導的過程並不是成就些什麼,而是一趟幫助我們周遭的夥伴去提升。如果一群人可以走得遠,那你願意成為那個帶大家一起走遠走下去的那個嗎?然後當你走不動了,回頭看看,有人就自然的替補上來帶著大家繼續走遠走下去。或是回頭一看,大家都離你而去了呢?
Thumbnail
接續「大離職潮」與「一週工作四天」的訴求醞釀而生,成功指涉的究竟是什麼?人有各種面孔與志向,眼前所見的不代表真實的生活與想法。是時候該把「成功的定義還給每一個人」了。
Thumbnail
接續「大離職潮」與「一週工作四天」的訴求醞釀而生,成功指涉的究竟是什麼?人有各種面孔與志向,眼前所見的不代表真實的生活與想法。是時候該把「成功的定義還給每一個人」了。
Thumbnail
前兩天參加一場線上的新書分享會,作者這次推出談「領導」的書,聽著作者分享自己過往擔任團隊領導的經驗,也勾起自己的過往回憶,分享會的主持人在結尾時提到,根據調查,現在的年輕世代比較不願意擔任公司組織內的領導階層,我有點訝異,如果你有機會,或者是你是否願意爭取成為一個領導者?
Thumbnail
前兩天參加一場線上的新書分享會,作者這次推出談「領導」的書,聽著作者分享自己過往擔任團隊領導的經驗,也勾起自己的過往回憶,分享會的主持人在結尾時提到,根據調查,現在的年輕世代比較不願意擔任公司組織內的領導階層,我有點訝異,如果你有機會,或者是你是否願意爭取成為一個領導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