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說明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每天在捷運上翻閱《離職說明書》這本書的時候,總是會默默接收到四座好奇的眼光。當到站下車,也總會碰上一個一起下車的陌生人,鼓起勇氣詢問我,「小姐,請問這本書,是在教人怎麼離職的嗎?」

我把書背翻個面,指著上面的字告訴對方,「很多事,不是離職就會好。」與其說這是一本教人怎麼離職的百寶書,書中的精髓,是將職場視為遲早會離開的地方,越早在期限到來之前,將工作的心態,從「上班族」轉換到「專業者」,越能以自己的節奏,界定自我產值和價值,不再依賴組織或領導操控。

書中有句比喻很傳神:「職場是我的存摺,我的專業是現金。存摺(職場)很多,但裡面都沒有現金(專業),是沒有用的。」

這本書的作者金湖,是韓國公關與溝通領域的大學長,職涯歷程與我相近,讀來特別有共感。疫情肆虐的這幾年,我感受無比深刻,有傳播環境的險峻,可動支預算說砍就砍;有中層主管階級的沒落,組織益形扁平精簡。

去年的生存焦慮,簡直到了極點,我才第一次意識到,長久以來抱持著競爭的職場信念:要比同儕更早晉升、獲得更優越的package,根本承受不住時代的一個傷風噴嚏,我不能再以「大概還有十年的時間、可以拿薪水過日子」的平均值,來期待職場對我有恩有義。我從那時開始轉念思考著,要如何成為我想要成為的那種人,「利用至多、可能不到十年的時間,創造和累積讓自己獨立的技能。」

前一篇文章,提到我想成為創作者。年前和總編輯與兩位暢銷作家芬妮、中薇一起聚餐,大家一聽到我的志願,第一個相同的動作,是紛紛舉起自己的食指、把頭搖得波浪鼓似地告誡我:「喔,NO、NO、NO,妳千萬、絕對、不可以隨便離職喔 ! 台灣的創作環境,是養不活一個專職的創作者的。」

我被她們認真又俏皮的表情逗笑了。我說那當然,我知道台灣的環境,也比數年前兩度裸辭的我,更清楚自己的本錢和欠缺。

按照書中傳授的幾個檢測標準,我盤點了自己的「技術」何在,我知道該如何創造話題和趨勢,也很擅長管理風險與公益回饋,從過往的經驗中,已能歸化出簡潔的守則和矩陣,協助從零到有的風險或公益系統建置。

但數位工具是我始終不擅長的。還有,就算是經營自我品牌,也得仰賴精確紮實的成本管控概念,我需要強化數字敏銳度。另外,關於造勢不可或缺的人際節點,有多少是已經發展出盟友情誼、而哪些只是行禮如儀呢?

我有強烈的社交恐懼,太有目的性的交誼活動,怎麼勉強也做不來。書中提到了一個很好的方法,交換(Exchange)。因為合作接觸的時間多,如果對方不排斥,我也會幫忙看看人類圖,回饋是請對方也教我一樣技能,我於是學會了懶人剪接、三分鐘製圖、有人甚至慷慨告訴我如何開團、分潤、承攬網紅經紀的訣竅。

創作使我快樂,但創作的收益,現階段無法全盤支應生活所需,所以我得想辦法活絡自己的技能組合,利用現在的工作,讓技能翻新和升級,以等待創作更為純熟穩健的時刻來臨。

前陣子,流年接通60號閘門的時候,朋友曾問我,最近感覺還好嗎?會不會很悶。我破天荒地回答,完全沒有,這反而是我久違了一年之後,覺得特別順暢的時刻。

雖然,所有的外在條件都沒有變好,環境更艱困了,得重新適應新的組織和語言文化,每小時就像在聽CNN與BBC。業績更難達成了,一直有意想不到的對手、用低得幾乎脫褲的價格來和你競爭。

每天每天,醒來都覺得很艱苦,因為不知道今天的工作得克服甚麼,然而,每天每天,駛向公司的路上,也覺得有盼望,我知道我今天又會學到甚麼,是切合我目標的必要技能,會存到我的戶頭,作為未來支撐我創作、服務的本金。

以下,是這本書最終向職場社畜提出的十個問題。想一想,活用職場,而非被職場所利用。人生不必奴,當一回自己的主吧。

1. 與上班族不同的「專業者」是甚麼?(自己想成為怎樣的「專業者」?)

2. 過去兩周有為自己,製造獨處的時間嗎?

3. 在職場生活中,做甚麼事最有活力並樂在其中?寫出十個事例。

4. 撇除別人想要的,我知道自己對生活和職業真正的欲望嗎?

5. 我想如何結束職場生活?

6. 我有甚麼個人技能或專業,能不依靠組織就賺到錢?

7. 我是否為了專業成長而學習,而非為了戰勝競爭對手?

8. 在職場一起共事的人們,會記得我是個甚麼樣的領導者?

9. 創造專業的困難是甚麼?我是否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壓抑自己的期待?我能找到越過這道牆的方法嗎?

10. 我對工作與生活平衡有自己的解釋嗎?休息和離開,由我自己主導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裡的人類圖的沙龍
179會員
272內容數
2025/04/19
這一陣子,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全拜最新閱讀的〈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一書所賜。 因為上班的時間比較彈性,早上,等先生孩子出門之後,我會利用清洗早餐杯盤的零碎時間,來替自己準備午餐和晚餐的便當。
2025/04/19
這一陣子,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全拜最新閱讀的〈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一書所賜。 因為上班的時間比較彈性,早上,等先生孩子出門之後,我會利用清洗早餐杯盤的零碎時間,來替自己準備午餐和晚餐的便當。
2025/04/11
「今天,成為自己」,是我籌備多時的podcast節目,也是歷經去年震盪起伏之後,我認真想為自己做的一件事。 開始時,我對這個節目抱持許多期待,就像是寫書一樣,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幫助到類似處境的朋友,更渴盼第一本書大賣特賣。
Thumbnail
2025/04/11
「今天,成為自己」,是我籌備多時的podcast節目,也是歷經去年震盪起伏之後,我認真想為自己做的一件事。 開始時,我對這個節目抱持許多期待,就像是寫書一樣,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幫助到類似處境的朋友,更渴盼第一本書大賣特賣。
Thumbnail
2025/04/05
每回看崇義老師 李崇義/Charles Lee的書,總是會勾起許多深埋在往事裡的談話記憶。那些談話,都不是很愉快,最後也直接或間接導致關係的崩解及離散,隨著時間過去,變成不願觸碰的傷痂。
2025/04/05
每回看崇義老師 李崇義/Charles Lee的書,總是會勾起許多深埋在往事裡的談話記憶。那些談話,都不是很愉快,最後也直接或間接導致關係的崩解及離散,隨著時間過去,變成不願觸碰的傷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本書推薦給: >想要換工作但仍在猶豫不決 >覺得自己不適合現在的工作 >初入職場或是即將進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
Thumbnail
這本書推薦給: >想要換工作但仍在猶豫不決 >覺得自己不適合現在的工作 >初入職場或是即將進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
Thumbnail
《最後下班的人,先離職》,光是書名就是無比寫實的一句職場註解。在經歷無數個負責關辦公室電燈及冷氣的夜晚後,想必許多人最終都拖著疲憊的步伐及帶著渙散的眼神,在某個忍無可忍的平日,送出那張代表「我不玩了」的離職申請單。
Thumbnail
《最後下班的人,先離職》,光是書名就是無比寫實的一句職場註解。在經歷無數個負責關辦公室電燈及冷氣的夜晚後,想必許多人最終都拖著疲憊的步伐及帶著渙散的眼神,在某個忍無可忍的平日,送出那張代表「我不玩了」的離職申請單。
Thumbnail
每天在捷運上翻閱《離職說明書》這本書的時候,總是會默默接收到四座好奇的眼光。當到站下車,也總會碰上一個一起下車的陌生人,鼓起勇氣詢問我,「小姐,請問這本書,是在教人怎麼離職的嗎?」
Thumbnail
每天在捷運上翻閱《離職說明書》這本書的時候,總是會默默接收到四座好奇的眼光。當到站下車,也總會碰上一個一起下車的陌生人,鼓起勇氣詢問我,「小姐,請問這本書,是在教人怎麼離職的嗎?」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經歷過職業倦怠,或者不知道該不該離職另謀更好出路的時候? 書中提到的「九階段職涯課題」以客觀分析的方式、規劃各種問題,分成九個階段依序從如何發掘自己的內在需求、判斷不想上班的原因、釐清仍未離職的原因、找出自己的核心優勢等,循序漸進地讓讀者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經歷過職業倦怠,或者不知道該不該離職另謀更好出路的時候? 書中提到的「九階段職涯課題」以客觀分析的方式、規劃各種問題,分成九個階段依序從如何發掘自己的內在需求、判斷不想上班的原因、釐清仍未離職的原因、找出自己的核心優勢等,循序漸進地讓讀者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
Thumbnail
你,有想過離職嗎? 女人迷專欄作家曾彥菁Amazing 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探索自己,也在貴人和朋友的幫助之下成為全職的自由工作者,雖然收入不比之前穩定,但是身心上更自由了。 對不起,(全職工作) 我回不去了~
Thumbnail
你,有想過離職嗎? 女人迷專欄作家曾彥菁Amazing 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探索自己,也在貴人和朋友的幫助之下成為全職的自由工作者,雖然收入不比之前穩定,但是身心上更自由了。 對不起,(全職工作) 我回不去了~
Thumbnail
  其實不管換到哪一種工作,都還是會遇到相同的問題,就算是不同產業不同內容,只要是工作就都會有一樣的情緒,既然在這裡已經有很好的基礎,正在被看見的時候,就不需要離職,可以考慮做點其他的事充實自己,例如投資,也許你就不會想這麼多。
Thumbnail
  其實不管換到哪一種工作,都還是會遇到相同的問題,就算是不同產業不同內容,只要是工作就都會有一樣的情緒,既然在這裡已經有很好的基礎,正在被看見的時候,就不需要離職,可以考慮做點其他的事充實自己,例如投資,也許你就不會想這麼多。
Thumbnail
我看《再見了,老闆!我不想打卡上班 頭家換我做》:成為專業的自由工作者 農曆春節剛過,馬上又要迎來二二八連假。對於金牛年,不知各位讀者朋友可有什麼嶄新的展望?特別針對廣大的上班族來說,您是希望自己有機會加薪升職呢?還是內心有著創業的欲望、衝動呢? 抑或您想跟我一樣,當一個不自由的自由工作者嗎? 今天
Thumbnail
我看《再見了,老闆!我不想打卡上班 頭家換我做》:成為專業的自由工作者 農曆春節剛過,馬上又要迎來二二八連假。對於金牛年,不知各位讀者朋友可有什麼嶄新的展望?特別針對廣大的上班族來說,您是希望自己有機會加薪升職呢?還是內心有著創業的欲望、衝動呢? 抑或您想跟我一樣,當一個不自由的自由工作者嗎? 今天
Thumbnail
文字記錄一個自由工作者菜鳥,在一切從零開始之後,中途發現荷包即將燃燒殆盡,是要回鍋當上班族?還是死撐著?
Thumbnail
文字記錄一個自由工作者菜鳥,在一切從零開始之後,中途發現荷包即將燃燒殆盡,是要回鍋當上班族?還是死撐著?
Thumbnail
你是否身在公司上班,但同時猶豫、嚮往成為自由工作者呢?這本書為有這樣煩惱的人,提供了非常完整的經驗分享。本文擷取了書中三個小節內容,包含「釐清自己是否適合成為自由工作者?」「自由工作者生存需具備什麼特質?」以及「作者六年的工作調整嘗試」同時也結合我的自由工作經驗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你是否身在公司上班,但同時猶豫、嚮往成為自由工作者呢?這本書為有這樣煩惱的人,提供了非常完整的經驗分享。本文擷取了書中三個小節內容,包含「釐清自己是否適合成為自由工作者?」「自由工作者生存需具備什麼特質?」以及「作者六年的工作調整嘗試」同時也結合我的自由工作經驗與大家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