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個人都有 身體習慣。

身體習慣是什麼?

簡單來說,一早,不用鬧鐘,沒有人吵,但你的身體習慣叫你起床,所以你眼睛睜開了,自然醒來了。天氣好冷,你的身體習慣告訴你,惰性開始拉扯你的身體,讓你縮在沙發上,棉被裡。路上有人放鞭炮,你的身體習慣自然揚起防衛機制,如果炮落在你身邊落下,你也會自然跳起或跳開。
大過年的,穿新衣,新鞋的滿街都是,玩鞭炮的小孩,也到處都有。有名女子穿著漂亮新衣,路
過一排房屋,屋前幾個小孩玩著鞭炮正開心的點著,好巧不巧,鞭炮在女子身旁此起彼落,女
子先是毫不在乎,卻因最後的那個鞭炮,燒著了他的新裙子,她這才跳了起來,這才驚聲尖叫,
花容失色。
是你的身體習慣告訴你要冷靜沈著,不失優雅,還是你的身體習慣沒有防衛機制?

當危險來臨時,你的身體習慣會告訴你什麼呢?

身體習慣裡,分門別科,十分精細。你會有非常多的身體習慣,一般都是以身體保衛機制為主延伸出來的身體習慣,所以也造就了好習慣和壞習慣(雖然不討論好習慣和壞習慣)。
偶而,身體習慣還會 犯賤。即便,你的大腦告知你有危險,但經過這張桌子還是忍不住用腳去踹了一下,搞到自己瘀青受傷。
每個人身體有著成千上百你沒發現的 身體習慣。而,身體習慣也是會反映他的不舒服(這也是保護身體的一種防衛機制),這邊痛,那裡痠的,如果你是運動後的那個人,可以去查查 身體想告訴你什麼,畢竟,身體也像說肝一樣的那句話~肝,沒有神經,不會痛。身體,沒有嘴巴,不會說,只能靠你去覺察,感知。
同事今天在說,他家附近有個人,之前已經暈倒過2~3次,但都是暈倒一下就醒了。可最後一次,卻再也沒有醒來,身體習慣已經用它的方式通知你2~3次了,但,你總不在意,那,它再也無法給你機會了,因為你還是不會在意。
年後大家回歸工作,回歸正常生活,只是不知你的身體習慣有沒有辦法適應這種快速轉換,也許年後身體檢查有人會需要,也許年後惰性放棄運動的人,也應該要回歸。
身體是借用的,不是你的,身體習慣的感知,是否也要有點反應,過度反應是神經質,但完全不反應也是很危險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6會員
1.1K內容數
以青春為由,寫出不成熟感情的喜怒哀樂微小說故事。故事內容純屬虛構,歡迎對號入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ea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年後,總有些人蠢蠢欲動的準備跳槽事宜。 你是 意氣用事 的直接丟出辭職信,說~老娘不幹了(是否太意氣,太不沈穩了)。 你是 安靜 的請特休去面試,安靜 地寫離職書,安靜 地離開(這倒是很多人會做的)。 你是丟出信號彈,有離職的打算,等老闆表態(別傻了,你走了,還有下一位頂替你的位置,檢視看看你的工作
回到你身邊可以,但這只是協議,只是契約,你不能干涉我的私生活,更不能阻止我交男(女)朋友 偶像劇裡的劇情,8點檔的狗血劇,也別以為這根本不科學,不會發生在現實社會中。 有些電視機前的觀眾,以偶像劇,8點檔裡的劇情做教材,應用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看的不是引以借鏡,自我反省,而是學裡頭的與你身份相同的角
2022~2023年話題字眼—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成為阿姨的狼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你必須得更努力才能配得上阿姨。 那日,看了一個節目,主持人問了某一位來賓,你喜歡阿姨嗎? 來賓毫不猶豫地回答,喜歡啊,因為現實太辛苦了,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現實太辛苦了,努力太辛苦了,所以,阿姨,我不想努力
這是我在書上看到的一段話,它寫著人際交流很重要。 由於,3C一直在進步,科技一直在進步,只要手指動一動,你想要的商品,就會送來你家裡。24小時的商場任你逛,只要你有錢,什麼都能買。 一向不習慣上網買鞋子的我,也在忙碌中,網購了一番。以往,最愛到實體店面逛逛,試鞋,試穿,因為這樣才能找到對的商品。曾幾
終於,追完了這部「老婆這週要出牆」,我是不太愛看這種劇的人,但會看一定有想要探討的原因。 當然,如這劇的名字「老婆這週要出牆」,當一個守規矩的,愛家庭的老公,無意間知道老婆的一個關鍵訊息,老婆這週要出牆 這件事開始... 老公事前的焦慮,他們是相愛結婚的,孩子是在期望下出生的,一切看起來,這個家都沒
有多喜歡文字?我,沒有答案。打在我升小學前學寫國字,我要寫國字,我會寫國字,到小學3~4年級,可以為了參加注音,國字比賽,放棄玩樂暑假。到底,有多喜歡文字,依舊沒有答案的喜歡。 把兩個字堆起來就是個詞,四個字堆起來便是一句成語,很多句堆起來就是老師要我寫的日記,作文。 真是...太有趣了。 每天浸淫
年後,總有些人蠢蠢欲動的準備跳槽事宜。 你是 意氣用事 的直接丟出辭職信,說~老娘不幹了(是否太意氣,太不沈穩了)。 你是 安靜 的請特休去面試,安靜 地寫離職書,安靜 地離開(這倒是很多人會做的)。 你是丟出信號彈,有離職的打算,等老闆表態(別傻了,你走了,還有下一位頂替你的位置,檢視看看你的工作
回到你身邊可以,但這只是協議,只是契約,你不能干涉我的私生活,更不能阻止我交男(女)朋友 偶像劇裡的劇情,8點檔的狗血劇,也別以為這根本不科學,不會發生在現實社會中。 有些電視機前的觀眾,以偶像劇,8點檔裡的劇情做教材,應用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看的不是引以借鏡,自我反省,而是學裡頭的與你身份相同的角
2022~2023年話題字眼—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成為阿姨的狼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你必須得更努力才能配得上阿姨。 那日,看了一個節目,主持人問了某一位來賓,你喜歡阿姨嗎? 來賓毫不猶豫地回答,喜歡啊,因為現實太辛苦了,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現實太辛苦了,努力太辛苦了,所以,阿姨,我不想努力
這是我在書上看到的一段話,它寫著人際交流很重要。 由於,3C一直在進步,科技一直在進步,只要手指動一動,你想要的商品,就會送來你家裡。24小時的商場任你逛,只要你有錢,什麼都能買。 一向不習慣上網買鞋子的我,也在忙碌中,網購了一番。以往,最愛到實體店面逛逛,試鞋,試穿,因為這樣才能找到對的商品。曾幾
終於,追完了這部「老婆這週要出牆」,我是不太愛看這種劇的人,但會看一定有想要探討的原因。 當然,如這劇的名字「老婆這週要出牆」,當一個守規矩的,愛家庭的老公,無意間知道老婆的一個關鍵訊息,老婆這週要出牆 這件事開始... 老公事前的焦慮,他們是相愛結婚的,孩子是在期望下出生的,一切看起來,這個家都沒
有多喜歡文字?我,沒有答案。打在我升小學前學寫國字,我要寫國字,我會寫國字,到小學3~4年級,可以為了參加注音,國字比賽,放棄玩樂暑假。到底,有多喜歡文字,依舊沒有答案的喜歡。 把兩個字堆起來就是個詞,四個字堆起來便是一句成語,很多句堆起來就是老師要我寫的日記,作文。 真是...太有趣了。 每天浸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家教的一位家教學生經常頭痛、肚子痛,因而請假或遲到。其實,孩子一上學就出現這些症狀,未必是身體的問題,更多時候是因為缺乏學習動機,或者長期累積的擔心和壓力所導致。 . 現代的孩子,似乎「失去了學習的意義感,也失去了學習的動機」。動機是一種內在驅動力,當孩子認為學習有趣、有意義,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小歐Austin分享了他近期從綠島回來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規劃與反思。他提到透過短期目標和日常習慣的培養來減少焦慮,並強調自我關照與面對壓力的重要性。與朋友的交流與分享也讓他更瞭解自己的需求,找回生活的主導權。
空觀觀因緣性空是真諦,確確實實如此;假觀觀因緣所生、唯心的現象,確實如此,我在這個現象界我應當怎麼做;又觀因緣性空、又觀因緣所生,不偏於空、也不偏於有,就是中觀。我們處世為人、人生的前途,以至於我們的菩提道,我們的生死和佛法、佛道,不外這三觀。
Thumbnail
從增加步行和簡單運動到選擇適合的飲食,幫助我們達成長期健康與減脂的目標。我們不僅需要專注於高強度運動,更應該注意平時的活動量、飲食結構和壓力管理,這些細節能顯著影響身體的代謝效率和脂肪燃燒效果。透過持續的小改變,我們可以讓身體自然而然地更有效率地分解脂肪,達到健康與理想體態的雙贏結果。
Thumbnail
作者安妮·墨菲·保羅(Annie Murphy Paul)在本書提出了從個人出發到與他者互動的每個面向,有什麼能夠打破過往我們普遍認為大腦是怎麼回事,進一步提出可行的諸多案例,讓我們以更有效的方法運用大腦,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某些習慣對我們的影響力遠超過其他,這些習慣被稱作「核心習慣」。《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作者Charles Duhigg指出「核心習慣」的行為模式,在重塑商業運作和個人生活方式上具有顯著的力量。透過核心習慣所引發一連串的行為改變,逐漸地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最近家教的一位家教學生經常頭痛、肚子痛,因而請假或遲到。其實,孩子一上學就出現這些症狀,未必是身體的問題,更多時候是因為缺乏學習動機,或者長期累積的擔心和壓力所導致。 . 現代的孩子,似乎「失去了學習的意義感,也失去了學習的動機」。動機是一種內在驅動力,當孩子認為學習有趣、有意義,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小歐Austin分享了他近期從綠島回來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規劃與反思。他提到透過短期目標和日常習慣的培養來減少焦慮,並強調自我關照與面對壓力的重要性。與朋友的交流與分享也讓他更瞭解自己的需求,找回生活的主導權。
空觀觀因緣性空是真諦,確確實實如此;假觀觀因緣所生、唯心的現象,確實如此,我在這個現象界我應當怎麼做;又觀因緣性空、又觀因緣所生,不偏於空、也不偏於有,就是中觀。我們處世為人、人生的前途,以至於我們的菩提道,我們的生死和佛法、佛道,不外這三觀。
Thumbnail
從增加步行和簡單運動到選擇適合的飲食,幫助我們達成長期健康與減脂的目標。我們不僅需要專注於高強度運動,更應該注意平時的活動量、飲食結構和壓力管理,這些細節能顯著影響身體的代謝效率和脂肪燃燒效果。透過持續的小改變,我們可以讓身體自然而然地更有效率地分解脂肪,達到健康與理想體態的雙贏結果。
Thumbnail
作者安妮·墨菲·保羅(Annie Murphy Paul)在本書提出了從個人出發到與他者互動的每個面向,有什麼能夠打破過往我們普遍認為大腦是怎麼回事,進一步提出可行的諸多案例,讓我們以更有效的方法運用大腦,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某些習慣對我們的影響力遠超過其他,這些習慣被稱作「核心習慣」。《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作者Charles Duhigg指出「核心習慣」的行為模式,在重塑商業運作和個人生活方式上具有顯著的力量。透過核心習慣所引發一連串的行為改變,逐漸地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