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教育~重啟世界的永續循環(六)實踐策略

2023/02/14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次世代教育」絕非因應數位革命而起的教育,如果我們極力擺脫「產業供應鍊」的束縛後,卻繼續為未來種種革命調整與改變,就仍然不脫一貫被工具化的命運。
「次世代教育」旨在回到「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擺脫全球產業供應鍊、回復引導世界發展的主體性,以重啟世界發展的永續循環。而其實踐策略,首先必須揚棄僅關注投入與產出的「線性思維」;其次是立即停止將學生繼續物化的「應試教育」,讓學習回到真實的日常社會;再來要積極發展「自組織」、「非同質」、「點對點」等等「去中心化」作為,讓學校不再是「教育工廠」、「職業分配機」;教育不再是為未來培養人才,而是培養創造未來的人。
一、學生學習/從「學科為本」到「社會為本」
「社會為本學習」是相對於「學科為本」的學習。過去我們一直深信「教育是為未來職業的準備」,所以學生從進了小學開始,就展開分科競逐、排名比序的學習生涯,而且一路經過許多紙筆測驗揀定,慢慢被導引、歸類到他「適合」的科別與通道,有時一生的學習與成長,就一直被關在這個垂直、封閉的深井中。
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往往都是只求勝利、不求樂趣;學習只有認知,而無實踐;心中只有個人,而無團體;所有人、所有環境也都在告訴學生:只管把書讀好,將來找好工作,其他都不要管。於是我們看到「繁星」放榜後的校園、「會考」結束後的教室,很多學生幾乎就失去學習的動機與動力,有的甚至開始「不登校」;學校和老師也深刻感受到被「工具化」的無奈。
而如果我們進了學校,是要學習如何和所處的社會互動共好,也就是「社會為本學習」,或許整個學習風景就會全然不同。具體實現,就是在課程教學實施「問題為本學習」;班級生活則推動「班級社企經營」。
(一)PBL問題導向學習
芬蘭在2016年開始提倡「PBL」,是指現象為本的學習(Phenomenon-based learning);台南市也於2020年全面推動「專題導向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而這裡所說的PBL則是指「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這三種學習雖然有其不同的理論、目標與方法,但大抵都是強調學習應該從真實生活中的現象、問題入手,培養學生發掘、探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求「學用合一」。因此在教育現場可以發展出一套融合三者的學習模式,即是「課程從現象取材,教學過程以問題引導,評量則以完成專題任務」為之。
目前所謂「素養導向課程」的倡議,比較是由學科入手,然後結合真實議題,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樣的學習雖然較為活化,但學習可能一開始就被學科的範疇所侷限。而問題導向學習則是反過來,以生活中的真實問題為起點,然後不斷探究、不斷學習、不斷去統整各領域的知能。所以這樣的學習是以社會為基地、以生活為內容,學習是為了「即學即用」,而不是為了三年後的考試、十年後的就業,相信會讓許多陪讀、趴睡的孩子找到新的機會和舞台。
(二)班級社企經營
學生進了學校第一個接觸的社會,就是「班級社會」,但我們通常把班級當作一個展開各種學習的前進基地,而不是每個人要貢獻所學,讓它變成可以共融共樂的地方;我們年年月月所學所長,也很少想到要對我們的班級有所貢獻。
基本上,臺灣是沒有「班級經營」的,所謂的「經營」大抵都只是「管理」的層次,目前還有許多學校保有「整潔秩序競賽」的管理機制,對「班級經營」的最高要求,就是教室乾淨不吵鬧,然後大家可以好好讀書,爭取好成績。
杜威博士主張「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活」,所以「學校教育」應該提供一種理想的「社會生活」,而「班級」更應該是一個理想的民主社會,也可說是培養未來公民的園地,學生公共參與的興趣與能力,就是從班級的日常事務中養成。
最好的做法,就是把班級當作一個NPO或NGO來經營,甚至導入商業模式成為自給自足、行善致富的「社會企業」。國中生可以經營「繪本導讀」、「可食地景」;小學生可以致力「廁所美化」、「校園翦影」;高中生可以從事「空間改造」、「心情快遞」等。這種「主題式班級經營」讓學生到了學校是以班級社會的發展來啟動各領域的學習,它讓每個班級成員都有角色與舞台、每天的學習都有問題與任務,而明確的經營目標,也讓班級的所有組成元件產生美好的連結關係,成為一個「班級社會體系」。
二、教師培力/從「同質均一」到「多元育成」
學生學習模式的變革,有賴教師的專業成長,但一般學校都沒有一套體制內的成長機制,大抵在新進教師研習後,教師就進入各領域、各學年的社群去「耳濡目染」,變成是「經驗取向」的有樣學樣,自然就缺少新知的汲取與挑戰的突破。
📷建構體制內的教師成長體系,其實不需要再外加,可以利用現有的各種會議,從「事務議訂機關」轉型為研究發展的「學習型組織」,並且依照教師任教年資(初聘、續聘、長聘),以及各種會議的屬性(全校或領域,日常或年度),規劃出一個完整的學習系統(如下圖),做為學生優質學習與學校創新經營的強力後盾。
三、行政組織/從「科層體制」到「任務編組」
如果用各種球隊的組成來比喻學校的行政組織,目前一般學校多為「棒球隊」型態,也就是9人9個角色,且職守分明、互相難於替代;因此處室之間壁壘分明的「穀倉效應」(Silo Effect),普遍見於各校。
「足球隊」則是比較理想的組織型態,11人只有4種角色:前鋒、中場、後衛和守門員,職掌的界限比較模糊,彼此替代性高,但「守門員」的角色仍然難於取代,就像有的行政人員只能做「總務」做一輩子,這對未來學校的運作會有很大的障礙。
次世代教育的學校則可以偏向「橄欖球隊」的型態,15人只分成兩種角色:前鋒和後衛,而且完全的去中心化。因應未來社會形態,學校行政應更注重多工、斜槓、跨部門的通用能力,因此可以參考「橄欖球隊」的型態,將行政組織調整為「一線作戰」、「二線支援」的架構;同時一線單位可以細分到組,二線人員則可比照專案經理,依專案性質彈性整合前線各單位,以破除固有部門障礙,讓績效極大化。
四、績效評估/從「靜態結果」到「動態影響」
至於未來學校營運績效的評估,要從「結果檢核」到「過程分析」;從「靜態評斷」到「動態預測」;從「表面績效」到「結果影響」。
目前所有評鑑與訪視最為人詬病的,就是把學校當作業員,而評鑑委員則是品檢員,整個過程主要是在檢核學校各項工作的達成度。事實上,學校有做沒做自己很清楚,應該不需委員來檢核;其次,未來這種佐證資料的存取都可數位化,結合元宇宙與區塊鍊技術,學校營運績效一鍵可知(也無從作假)。如此,整個評鑑訪視的重點就可以變成過程的分析與關注績效的影響,而不是只來檢核結果。專家學者可以引導學校去思考投入與產出的CP值,以及有些「好的」結果不一定就會帶來「好的」影響,同時這些績效在什麼情況下會有什麼變動。
這樣的「學校動態影響力評估」,才能讓學校不再汲汲營營於一些可見的表面效度,轉而致力於學校影響力的經營與擴散。畢竟學校不是教育行政單位的執行機關,而是引導世界未來發展的「影響力製造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1會員
8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