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一張表格輕鬆搞定公職作文考試中的「知性題」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一張表格輕鬆搞定公職作文考試中的「知性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何應付公職作文考試中的知性題?本文教讀者運用「O.R.E.O MAP」的架構表拆解題目,快速組織思緒,進行文章布局。平時可運用這張架構表做練習,一旦熟悉表格內容,考試時腦海裡自然會呈現清楚的文章架構。
raw-image

我的老友丕哥在警專教授國文,三年前,我接受他的邀請到警專分享應付公職作文考試的竅門。我隨意翻了翻那幾年的題目,不外乎是〈拒絕與接受〉、〈自律與律人〉、〈公義與憐憫〉……之類八股的議論題目,乍看之下不好寫,但其實平常只要熟讀幾個例證,再發揮一點組織能力,把例證套用在不同題目上,便寫完收工,再好寫不過了。(文章連結

最近,丕哥再度邀請我到警專講公職作文的練習方法,但他特別提醒我:今年作文命題方式恐怕有異動,原先國文科是一題考作文、一題考公文;現在公文不考了,而一題作文則變成兩題。簡單來說,這兩題類似國寫的知性題情意題,分別有數百字的題幹來陳述主題或引用文章,考生必須迅速歸納出重點,再根據最後的提示下筆寫作。

我仔細讀了已經出爐的考題,一方面讚嘆命題方向總算跳脫僵化的八股題,可確實考驗出考生的閱讀力與思辨力;另一方面則開始擔憂考生難以應付包羅萬象,無法用相同例證套用的考題。

由於知性題和情意題在答題時的邏輯思維不同,一篇文章的篇幅沒辦法同時處理兩種題目的寫作方法。因此,這一篇文章先處理知性題,教讀者運用「O.R.E.O MAP」的架構表拆解題目,快速組織思緒,進行文章布局。平時可運用這張架構表做練習,一旦熟悉表格內容,考試時腦海裡自然會呈現清楚的文章架構。(關於「O.R.E.O MAP」寫作法可參考《150年歷史的哈佛寫作課祕訣一書或本文的介紹)

我們以去年的專技普考為例:

raw-image

一看到題目,先看最後的提示,並且將關鍵句圈起來。這類題目看多了,你會發現,出題的邏輯不外乎3W結構,即:

  • What(它的主張是什麼?):閱讀文章,說明何謂「隱形」,再闡述現代社會中隱形的意義。
  • Why(它為什麼這樣主張?舉例說明):從文章中找到這個主張的原因,或是自行探索原因,再舉例證來解說。
  • How(你有什麼看法或感想?):你最後得到什麼體悟?

文章架構浮現後,接著將你想到的內容填進O.R.E.O MAP當中,文章的基本架構便成形了。如圖: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32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鴻雁寫作教材與教法典藏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26.4K會員
628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鴻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帶學生設計班規不僅可用於寫作訓練,加強議論能力,也可以運用在班級事務的管理上,讓學生自由提案,然後在班會一同討論、表決、擬定獎懲辦法,打造公民和法律素養。
安東尼.布朗:《穿過隧道》(台北:遠流,2021)   講到隧道,難免讓人聯想到幽暗、濕冷、無止盡等等,令人感到稍稍恐懼之感,這本《穿過隧道》,則是在故事之中,傳達了手足之情。
這一堂文案設計課,歷經手作、手寫、手繪到上講台報告,孩子會清晰意識到:寫作的第一步是認識讀者,而且寫作不只是寫在稿紙上,分起承轉合的那種作文形式,我們常見的廣告也需要運用到文字能力,才能設計出簡潔有力的標題、扣人心弦的故事,以及有條不紊的講詞。
過年期間,各種食物充斥在小朋友眼前,味覺和嗅覺的感知發揮到極致,正是訓練感官描摹最好的時機。以下提供三個話題,您可以透過閒聊的方式刺激孩子回想,或是鼓勵他運用文字或繪畫表現出來。無論是使用哪一種方法勾勒記憶,都是提升感官敏銳度的絕佳練習唷!
情意題不是不能考,但有許多更寬廣、更切身、更高度的題材值得讓考生抒發情感和意念;反之,局限在「花草樹木」的話,格局就太窄了,最後必流於矯揉造作。在我看來,有三個命題方向可以思考……
在這一篇《全國兒童週刊》邀稿的文章中,我站在孩子的立場,透過故事讓他們了解溝通的基本觀念。了解這個觀念,不但可以運用在溝通上,也可以運用在寫作上,打造議論能力。
帶學生設計班規不僅可用於寫作訓練,加強議論能力,也可以運用在班級事務的管理上,讓學生自由提案,然後在班會一同討論、表決、擬定獎懲辦法,打造公民和法律素養。
安東尼.布朗:《穿過隧道》(台北:遠流,2021)   講到隧道,難免讓人聯想到幽暗、濕冷、無止盡等等,令人感到稍稍恐懼之感,這本《穿過隧道》,則是在故事之中,傳達了手足之情。
這一堂文案設計課,歷經手作、手寫、手繪到上講台報告,孩子會清晰意識到:寫作的第一步是認識讀者,而且寫作不只是寫在稿紙上,分起承轉合的那種作文形式,我們常見的廣告也需要運用到文字能力,才能設計出簡潔有力的標題、扣人心弦的故事,以及有條不紊的講詞。
過年期間,各種食物充斥在小朋友眼前,味覺和嗅覺的感知發揮到極致,正是訓練感官描摹最好的時機。以下提供三個話題,您可以透過閒聊的方式刺激孩子回想,或是鼓勵他運用文字或繪畫表現出來。無論是使用哪一種方法勾勒記憶,都是提升感官敏銳度的絕佳練習唷!
情意題不是不能考,但有許多更寬廣、更切身、更高度的題材值得讓考生抒發情感和意念;反之,局限在「花草樹木」的話,格局就太窄了,最後必流於矯揉造作。在我看來,有三個命題方向可以思考……
在這一篇《全國兒童週刊》邀稿的文章中,我站在孩子的立場,透過故事讓他們了解溝通的基本觀念。了解這個觀念,不但可以運用在溝通上,也可以運用在寫作上,打造議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