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為教育者有必讀書單嗎?|教育省思

傻剛-avatar-img
發佈於爬一座名為教育的山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Q:

傻剛~~~~ 有一件事想請教你~~ 想問你有沒有一些書單,是作為一個教育者必讀的~~

A:

「試圖回答這種問題的我是不是太囂張了。」

一邊和自己的反應對抗,一邊整理想法,就打成了一篇文章。
反正時間都花了,就讓我強忍著羞愧,貼出來給大家笑笑。
底下一定有盲點、偏頗以及我沒辦法論及的地方,歡迎指證、指教、補充,提出討論。

關於書單,我的回應是「有,但讀不完。」
底下的回覆我自己只看了三成不到。

raw-image

教育是一個實作與理論交雜、不斷反覆辯證的過程。
而我也不相信,有一項理論會完美到可以適用於所有孩子、所有過程。
(所以底下的回覆只適用於當下此時此刻,而會不適用於某些情境或某些人,也是很合理的。)
因此我更像是東邊抓一些到西邊去實驗看看,留下合適的剔除不符合的,最後形成一個混雜的、不斷滾動更新的,但專屬於我自己的理論與想法。


回到問題,這好像在問:

「是否有一個成為教育者的共通基礎?」

我覺得是有的,這裡先把範圍限縮在教學上,行政、經營上的東西先不談。

首先,教育者是一個向人工作的職業,所以必須奠基在對人的理解上。
而對人的理解研究最深入透徹的,是心理學

核心問題是:

  1. 人在長大的過程中,認知會經歷哪些變化?
  2. 人在各階段,是如何展開學習的?

人長大過程中經歷的認知變化,主要是發展心理學的領域。
關鍵字是:認知發展、認知學習、依附理論、皮亞傑、河合隼雄......等等,都可以找來看看。

如何展開學習,主要是教育心理學的範疇,你會發現這部分和發展心理學有大量的重疊,因為一個人如何發展成長,和一個人怎麼學習是息息相關的。
關鍵字是:認知主義、建構主義、行為主義、實驗主義、近側發展區間(鷹架理論)、皮亞傑、杜威......,一些現在赫赫有名的體制外學校創辦人如:蒙特梭利、史代納、彼得森,都有自己的一套認知發展理論、學習理論與實踐方法,都值得參考。

奠基在對人的理解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面對學習者的各種需求。

  1. 感受、情緒上的需求。
  2. 知識上的需求。
  3. 歷程上的需求。
  4. 綜合或超越以上三者的需求。

有了發展心理學的基礎,便能夠協助辨認當下孩子的需求落在哪個方向上。
實務上的面對與隨之發展出的便是各種心理、諮商流派,教學策略、教材教法。

關於感受、情緒上的需求。

關鍵字:諮商心理、薩提爾模式(冰山理論)、非暴力溝通、積極聆聽、我訊息、回應原則......等等。

關於知識、歷程上的需求。

這兩者近似,甚至在有些教育理論是合在一起的。
關鍵字:杜威(做中學)、近側發展區間(鷹架理論)、心流理論(Flow)、體驗教育、翻轉教育、建構式教學、探究式教學、問題導向式教學(PBL)、概念為本教學......等等。

關於綜合或超越以上三者的需求。

我覺得這部分更著重在關係、團體,以及與社會互動上的部份。
關鍵字:混齡教學、班級經營、第三法......等等。

撇開「對人的理解」這項基礎,在更深更核心的地方散發影響力的,是自己對自己、對社會、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那是由自己從過去到現在所經歷的所有一切,綜合而成的什麼。

那個我們叫做信念、哲學觀或人生觀。
能夠挖掘多少,能夠後設地看見多少它們是如何影響著自己,甚至影響自己對教育的看法,就是每個人自己的人生功課了。

raw-image

最後還是給些書單好惹www:

關於人生、哲學與信念

  • 《逃避自由》,佛洛姆(Erich Fromm)
  •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桑岱爾(Michael J. Sandel)
  •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
  • 《樹之歌》,哈斯克(David George Haskell)
  • 《詩性的宇宙:一位物理學家尋找生命起源、宇宙與意義的旅程》,蕭恩‧卡羅爾
  •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漢斯.羅斯林, 奧拉.羅斯林, 安娜.羅朗德
  • 《必然:掌握形塑未來30年的12科技大趨力》,凱文.凱利
  • 《火之鳥》,手塚治虫

關於對人的認識與理解

  • 《你的 0 ~ 7 歲孩子》套書
  • 《背離親緣》,所羅門(Andrew Solomon)
  • 《幫助每個孩子成功》,保羅.塔夫(Paul Tough)
  • 《關係的存有》,肯尼斯.格根(Kenneth J. Gergen)
  • 《愛的藝術》,佛洛姆(Erich Fromm)
  • 《如何愛孩子》,柯札克(Janusz Korezak)
  • 《存在心理治療》,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
  • 《青春的夢與遊戲:探索生命,形塑堅定的自我》,河合隼雄
  •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認知神經科學之父葛詹尼加對意志的大哉問》,葛詹尼加 Michael S. Gazzaniga
  • 《王牌酒保》,長友健篩,城安良嬉
  • 《我們都病了》,七野ワビせん
  • 《我可以被擁抱嗎?因為太過寂寞而叫了蕾絲邊應召》,永田カビ
  • 《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艾莉斯.楊

關於實務運用

  • 《P.E.T.父母效能訓練》,湯瑪斯.高登(Thomes Gordon)
  • 《T.E.T.教師效能訓練》,湯瑪斯.高登(Thomes Gordon)
  •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李崇建
  • 《安全圈教養》,肯特.霍夫曼、葛倫.庫珀、伯特.鮑威爾
  • 《概念為本的探究實作》,卡拉.馬修, 瑞秋.法蘭奇
  • 《核心問題:開啟學生理解之門》,Jay McTighe, Grant Wiggins
  • 《讓思考變得可見》,榮.理查特, 馬克.邱奇, 凱琳.莫莉森
  • 《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馬歇爾.盧森堡
  •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貝蒂‧愛德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傻剛的胡思亂想
37會員
71內容數
以輔自然教育工作室目前是傻剛的個人工作室。位於桃園,常態活動範圍以北部為主。關注自然領域與科學領域課程、野地教育,與自主學習。陪著孩子,開拓空間的廣度,理解時間的深度,並拓展自身的可能性。
傻剛的胡思亂想的其他內容
2024/08/07
生氣的背後常常有很多情緒,這個我知道。 但為什麼生氣的時候,尤其是有個當事人存在時,總是讓人忍不住想破口大罵、動手動腳? 最近我才漸漸能夠看得更深,原來那些舉動,是因為想要讓對方也能夠感同身受......
Thumbnail
2024/08/07
生氣的背後常常有很多情緒,這個我知道。 但為什麼生氣的時候,尤其是有個當事人存在時,總是讓人忍不住想破口大罵、動手動腳? 最近我才漸漸能夠看得更深,原來那些舉動,是因為想要讓對方也能夠感同身受......
Thumbnail
2024/06/15
我剛發現自己曾經畫過這張圖: 概念永遠是指出一個範圍,而人所有的認知都是由概念組成。 所以當我們要傳遞一個事實給他人的時候,有點像是夜市的套圈圈,我丟出多個圈圈(概念),被那些圈圈共同套住的部分,就是我想傳遞的事實。 沒有他人就無所謂事實 學習的時候則是反過來。 我們透過分析別人拋過來的事實來
Thumbnail
2024/06/15
我剛發現自己曾經畫過這張圖: 概念永遠是指出一個範圍,而人所有的認知都是由概念組成。 所以當我們要傳遞一個事實給他人的時候,有點像是夜市的套圈圈,我丟出多個圈圈(概念),被那些圈圈共同套住的部分,就是我想傳遞的事實。 沒有他人就無所謂事實 學習的時候則是反過來。 我們透過分析別人拋過來的事實來
Thumbnail
2023/03/16
對200年前的人來說,時間與空間的獨立性是絕對的; 對這一代的我們來說,只要稍稍接觸過科普書籍大多都聽過相對論一詞,更進階者也聽過速度越快時間越慢的概念; 而對下一代的孩子們呢?這些概念是否比我們當時還要深入日常生活的各種角落?以各種影音、作品、日常語彙展現出來?
Thumbnail
2023/03/16
對200年前的人來說,時間與空間的獨立性是絕對的; 對這一代的我們來說,只要稍稍接觸過科普書籍大多都聽過相對論一詞,更進階者也聽過速度越快時間越慢的概念; 而對下一代的孩子們呢?這些概念是否比我們當時還要深入日常生活的各種角落?以各種影音、作品、日常語彙展現出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今天介紹一本由幸福文化出版的心理學書籍,作者遲毓凱是一位心理學院的副教授,擁有20年的心理學教學經驗,常年在大學為高級經理人兼職講授管理心理學與積極心理學。 作者提到,心理學是一門文化差異較強的學科,他是根植於西方的個體主義文化,邏輯起點是一個人的腦生理基礎、認知、情感、動機、人格等內容。對於集體主
Thumbnail
今天介紹一本由幸福文化出版的心理學書籍,作者遲毓凱是一位心理學院的副教授,擁有20年的心理學教學經驗,常年在大學為高級經理人兼職講授管理心理學與積極心理學。 作者提到,心理學是一門文化差異較強的學科,他是根植於西方的個體主義文化,邏輯起點是一個人的腦生理基礎、認知、情感、動機、人格等內容。對於集體主
Thumbnail
從以前就對心理學抱持著一種又愛又怕的心。 一個探討人類心理的學科,聽起來很有趣,但又是一門理論,深怕理論太過深奧。
Thumbnail
從以前就對心理學抱持著一種又愛又怕的心。 一個探討人類心理的學科,聽起來很有趣,但又是一門理論,深怕理論太過深奧。
Thumbnail
這兩天閒著沒事讀起以前的教育哲學課本 想起第一學期在美國唸書的時候,單獨跟老師在辦公室的對話嚇到我 他很認真的問我「你的教育哲學是什麼?台灣的教育哲學又是什麼?」 那次我最大的收穫是「事出必有因」 從前我最鄙視的台灣教育體制,不是傻瓜想出的產物 它也是來自於一群「擁有教育哲學」的人設計出來的
Thumbnail
這兩天閒著沒事讀起以前的教育哲學課本 想起第一學期在美國唸書的時候,單獨跟老師在辦公室的對話嚇到我 他很認真的問我「你的教育哲學是什麼?台灣的教育哲學又是什麼?」 那次我最大的收穫是「事出必有因」 從前我最鄙視的台灣教育體制,不是傻瓜想出的產物 它也是來自於一群「擁有教育哲學」的人設計出來的
Thumbnail
我們總是常說:先想好、再行動!但是,通常就沒有行動的那一天了。因為我們的「想」,用的是本來的思想,既然是原有的,就很難再想出新的想法了。書中提到,如果要真正改變思考的方式,其實是要「先改變做事的方法」。
Thumbnail
我們總是常說:先想好、再行動!但是,通常就沒有行動的那一天了。因為我們的「想」,用的是本來的思想,既然是原有的,就很難再想出新的想法了。書中提到,如果要真正改變思考的方式,其實是要「先改變做事的方法」。
Thumbnail
傻剛~~~~ 有一件事想請教你~~ 想問你有沒有一些書單,是作為一個教育者必讀的~~ 「試圖回答這種問題的我是不是太囂張了。」 一邊和自己的反應對抗,一邊整理想法,就打成了一篇文章......
Thumbnail
傻剛~~~~ 有一件事想請教你~~ 想問你有沒有一些書單,是作為一個教育者必讀的~~ 「試圖回答這種問題的我是不是太囂張了。」 一邊和自己的反應對抗,一邊整理想法,就打成了一篇文章......
Thumbnail
「為何學生的學習動機越來越低?」 「什麼是民主教育?」 以上總總問題,是不是你在面臨教育之路上所有的疑惑呢? 今天,我們要藉由我最敬佩的教授-簡志峰教授所出版的《 解鎖未來教育》一書,挑選我最有感觸的三個小節,來書寫我看完此書的摘要。
Thumbnail
「為何學生的學習動機越來越低?」 「什麼是民主教育?」 以上總總問題,是不是你在面臨教育之路上所有的疑惑呢? 今天,我們要藉由我最敬佩的教授-簡志峰教授所出版的《 解鎖未來教育》一書,挑選我最有感觸的三個小節,來書寫我看完此書的摘要。
Thumbnail
學生未來要面對的世界,是複雜、多變且不確定的,成長思維的人不僅「不怕不確定性」,更願意「主動擁抱」不確定,因為絕大多數的挑戰跟不確定,對普通人來說都是有益的,既然我們不可能永遠待在舒適圈,成長性思維帶給學生們的強大內在,將是他一生受用的禮物,我誠摯推薦這本書,祝願台灣的孩子們都能擁有強大的內在。
Thumbnail
學生未來要面對的世界,是複雜、多變且不確定的,成長思維的人不僅「不怕不確定性」,更願意「主動擁抱」不確定,因為絕大多數的挑戰跟不確定,對普通人來說都是有益的,既然我們不可能永遠待在舒適圈,成長性思維帶給學生們的強大內在,將是他一生受用的禮物,我誠摯推薦這本書,祝願台灣的孩子們都能擁有強大的內在。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失衡,也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失衡,也
Thumbnail
從基本學到自學的第一步,就是要讓孩子們先從閱讀中看到〝光〞,在書裡敖翔中自由閱讀,從喜好到多元學習,對未來開始有盼望。 透過教導小朋友的過程當中,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也是啟發大人們的思考,為了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無形之中自己也找到了一個更好的學習路徑來幫助自己,所謂〝教學相長〞便是如此。
Thumbnail
從基本學到自學的第一步,就是要讓孩子們先從閱讀中看到〝光〞,在書裡敖翔中自由閱讀,從喜好到多元學習,對未來開始有盼望。 透過教導小朋友的過程當中,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也是啟發大人們的思考,為了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無形之中自己也找到了一個更好的學習路徑來幫助自己,所謂〝教學相長〞便是如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