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心靈!面對重度憂鬱症的正確心態與社交困境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做為一位藥齡4到5年的重鬱症患者,我深深理解重度憂鬱症所帶來的孤獨和艱辛。除了面對自身疾病的痛苦,我們還必須應對許多社交困境,如理解的缺乏、負面刻板印象和偏見等。
這些困境讓我們感到更加封閉和無助,甚至有時想要隱藏自己的病情,甚至放棄治療。
以下內容是基於我自身經驗與困境,結合網路上的資訊所製作的內容,請不要當作專業的醫療建議
只要你有需要,請去尋求身心科與心理諮詢的協助。
此文章將面向患者或支持者,分享一些面對重度憂鬱症的正確心態與社交困境的應對策略。
首先,患者需要學會正確的心態。我們需要知道,憂鬱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我們自己的錯。患者需要學會接受自己的病情,並尋求專業的治療和支持。此外,患者需要學會對自己寬容,不要自責自怨,學會審慎選擇自己的交友對象,找到能夠真正支持自己的人。
其次,患者需要學會正確的社交技巧。這包括學習如何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以及如何處理與他人的衝突和不理解。患者可以尋求心理輔導或參加社交技能培訓課程,以增強自己的社交技巧。
當患者在社交上遭遇困難並經歷失敗時,需要接受失敗並尋求成長,為了以後的社交,思考自己可以改進的地方,修正在社交上的方式與心態。
時間不可逆,但是現在的患者做出改變,可以將過去的失敗賦予正向意義,人生是不斷變化的,過去的困難並不代表未來的結果,你有能力改變和成長。
若是在社交中,接收到帶有偏見的言論時,要使用溫和但堅定地態度,以和平和尊重的方式回應對方,但也要堅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不要讓情緒控制自己的回應。
如果對方對憂鬱症有誤解或缺乏知識,可以提供一些相關的資訊,例如憂鬱症的病因、症狀、治療方法等等,讓對方更加了解憂鬱症。
若在回應過程中感到焦慮、緊張、反感,可以考慮尋求一些支持,例如尋求家人、朋友的支持,或從心理治療師獲得專業意見。
在社會中,患者應當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並且獲得尊重和支持,過度否定患者的言論,這種行為不僅會剝奪患者表達自己的權利,也會阻礙其他人對我們進行理解和支持。
同時,也需要加強公眾對精神疾病的理解和教育,打破歧視和污名化的觀念,創造一個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社會環境。
最後總結,重度憂鬱症患者需要培養正確的心態和社交技巧,可以補充心理學、精神疾病等相關知識(被討厭的勇氣),認識自我,以應對社交困境。我們應接受自己的病情,尋求專業治療和支持。
在面對偏見時,以溫和堅定的態度回應,提供相關資訊改變誤解。尋求支持和專業意見有助於面對困難,我個人也期望大眾對患者的疾患認知增加,減少誤解與偏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在高三,我確診重度憂鬱症。 病發前,我一直是個不敢和人交流的人。曾經我深信所有人都終將離開自己,不肯和任何人敞開心扉。對我而言,展露自己的脆弱或享受他人的給予都會帶來不安。我也深信和他人之間的鴻溝不會消失,並做好了一直一個人的覺悟。 在生病後,周遭的人給了我很多支持。和自己相當生疏的
Thumbnail
當我剛確診患有躁鬱症時,醫生提醒我「相由心生」,意味著我們的表情影響著我們的心情。透過一個朋友的故事,我們能深刻了解情緒疾患對患者的影響,並認識到患者的需要。在面對患者時,我們應該更理解、更溫柔、更體諒,而不是批評或評論他們。這篇文章深入講述了患有情緒疾患的人在面對社會壓力時的心情和需要。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我常常用的社群軟體Threads上有很多有關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的人發布的文章,在我狀況好時,我真的好想抱抱他們、跟他們說一聲辛苦了。剛剛我在平台上搜尋「憂鬱症」,顯示的其中一個個人資訊名叫「憂鬱症戰勝了我」,多麼令人心碎啊⋯⋯ 精神病的苦誰懂呢 我的醫生都不太跟我說明我的病況,所以有很多
隱性抑鬱症是一種未被充分認識的心理疾病,患者通常表現正向,但其內心卻承受著巨大壓力。本文分享了患者的11種自我保護策略,並指出該疾病源於心理壓力。作者身歷其境,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走出抑鬱的途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面對憂鬱症症狀時所做的各種嘗試和調整,並提供建議如何與憂鬱症共存。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OK,guys. 你們殷殷期盼的文章來了。 「警告:此文章不適合沒有想要改變的人閱讀,不過要讀也不是不行(蛤);本文章毫無科學、理性、務實,僅為個人觀點及方法分享,有任何進一步需求請洽專業人士協助。本人不保證以下方法皆適用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五十四、學會拒絕別人,也學會接受別人的拒絕 有時候我們會誤以為病人最大,所以周遭的人都該多體諒我們。老實說,我沒有很贊成這樣的觀點,因爲通常一味隱忍的關係是很難長久的。 如果可以回到發病前,我會告訴自己,學會拒絕別人無止境的要求。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在高三,我確診重度憂鬱症。 病發前,我一直是個不敢和人交流的人。曾經我深信所有人都終將離開自己,不肯和任何人敞開心扉。對我而言,展露自己的脆弱或享受他人的給予都會帶來不安。我也深信和他人之間的鴻溝不會消失,並做好了一直一個人的覺悟。 在生病後,周遭的人給了我很多支持。和自己相當生疏的
Thumbnail
當我剛確診患有躁鬱症時,醫生提醒我「相由心生」,意味著我們的表情影響著我們的心情。透過一個朋友的故事,我們能深刻了解情緒疾患對患者的影響,並認識到患者的需要。在面對患者時,我們應該更理解、更溫柔、更體諒,而不是批評或評論他們。這篇文章深入講述了患有情緒疾患的人在面對社會壓力時的心情和需要。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我常常用的社群軟體Threads上有很多有關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的人發布的文章,在我狀況好時,我真的好想抱抱他們、跟他們說一聲辛苦了。剛剛我在平台上搜尋「憂鬱症」,顯示的其中一個個人資訊名叫「憂鬱症戰勝了我」,多麼令人心碎啊⋯⋯ 精神病的苦誰懂呢 我的醫生都不太跟我說明我的病況,所以有很多
隱性抑鬱症是一種未被充分認識的心理疾病,患者通常表現正向,但其內心卻承受著巨大壓力。本文分享了患者的11種自我保護策略,並指出該疾病源於心理壓力。作者身歷其境,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走出抑鬱的途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面對憂鬱症症狀時所做的各種嘗試和調整,並提供建議如何與憂鬱症共存。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OK,guys. 你們殷殷期盼的文章來了。 「警告:此文章不適合沒有想要改變的人閱讀,不過要讀也不是不行(蛤);本文章毫無科學、理性、務實,僅為個人觀點及方法分享,有任何進一步需求請洽專業人士協助。本人不保證以下方法皆適用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五十四、學會拒絕別人,也學會接受別人的拒絕 有時候我們會誤以為病人最大,所以周遭的人都該多體諒我們。老實說,我沒有很贊成這樣的觀點,因爲通常一味隱忍的關係是很難長久的。 如果可以回到發病前,我會告訴自己,學會拒絕別人無止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