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l 【書名】:請用正念疼惜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誰是自己最重要的朋友呢?答應是「自己」。我們要往「離苦得樂」的期望邁進,為什麼呢?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會常失常而自責,或者不自覺地想要討好別人,也會感情受創、自認卑微不值得被人愛或尊重,想要逃避或轉移注意力等等,常常覺得內心空虛呢?這樣的自我貶抑、自我傷害、否定自己,就是在負面情緒陷入漩渦中浮沉。
在這本書中提出「四個步驟」、「五種能力」。為自己緩解人生遭遇的苦,修復情緒受過的傷。
***********************************
書名:請用正念疼惜自己
This Difficult Thing of Being Human: The Art of Self-Compassion
作者:Bodhipaksa
出版社:開朗文化/遠足文化 2022年 3月
************************************

人生是難的是什麼事?

看看這原文書名:「This Difficult Thing of Being Human: The Art of Self-Compassion」。人生是難的是什麼事啊? 就是如何好好看待自己!如何同情自己,那是一門藝術呢。所以書中封面用一個總結副標:「我們都期望身旁會有那麼一個人,能隨時無條件給予你我支持、關愛和鼓勵。其實,這個人一直都在--- 因為,那就是我們「自己」。
我看過聖嚴法師寫的這本書「真正的快樂」(法鼓山文化,2009年),嚴法師(博士)在「真正的快樂」(2009年)」這本書中提到佛教「行菩薩道,廣度眾生,離苦得樂,是解脫是奉獻。不為自己欲求而奉獻,不計算回饋是為最快樂的人」。佛教教義有「八苦」,樂是苦的開端,也是變成苦的原因,要少欲知足。

正念是什麼呢?

正念就是覺察自己每個當下感受、想法和體驗,分辨心裡的聲音從何而來? 正念有多重要呢?有研究指出,正念能夠減少思緒漫遊。我們會焦慮就是內心不斷地陷入負向的反芻循環。正念能減緩壓力保持冷靜,正念可改善短期記憶,正念可以讓我們更仁慈(慈悲)
慈悲,是慈與悲的合稱,是一種高級善、德行的表現。「慈」是給予快樂,願給一切眾生安樂;「悲」是拔除痛苦,願拔一切眾生痛苦。合起來就是,幫助解救他人的苦難,多為他人設想,常替他人處理問題,給他人帶來利益與幸福。慈悲是大乘菩薩的普遍精神,也是圓成佛道的必備條件。但是慈悲必須以理智為前提,否則便是缺乏原則的鄉愿之仁,真正的慈悲,會包容他人,不會因循偏私。
其實啊,我們的痛苦、難過或者曾經受過的傷害,自己(生物)是能夠自我療癒或修復的,就本書提到的透過正念的核心思想,善用工具,提出「四個步驟」,掌握「五種能力」。

我們常常會否定自己

當我們想要進行「自我疼惜」時,內心有一些聲音正在對抗我們,好像「自我疼惜」是不對的,有一些迷失,例如
一、自我疼惜會更令人深陷痛苦
二、自我疼惜就是放縱
三、自我疼惜就是自私
四、自我疼惜就是不對自己嚴格,無法有所成就

生而為人的難處

人類天生注定要受苦,有個古典理論:人腦「三位一體」,分別爬蟲類系統、舊的哺乳類系統、新的哺乳類系統,三者互動下導致會受苦。生命受威脅下易直覺感受要戰要逃,緊張反應的神經質。
自我認同的四步驟、五種能力

學習「自我疼惜」,有四個步驟

一、認知自己正在受苦
二、放下讓自己有所反應的那情境
三、有意識地接納,並觀察出現的痛苦感受
四、為自己正在受苦的那部份,給予慈悲與慰藉
不是要讓我人的痛苦消失,請慈悲地對待自己,免於自我批評或自責。

自我疼惜的五種能力

一、自我覺察:亦稱正念,觀察自己正經歷什麼事情
二、自我同理:理解與體恤自己的能力
三、接受:與痛苦感受共處的能力
四、仁慈:溫暖與關懷回應自己的能力
五、明智的自我關懷

學會原諒自己

「懊悔」與「羞愧」是心理強烈痛苦最常見的雙源頭。
懊悔的重點在於行為,乃對自己做錯事的認知;而羞愧的焦點則在我們內心,認為自己就是錯誤的認知,這兩者現象,都不建議否認與轉移,應以慈悲心面對它。我自己非常喜歡聖嚴法師那四口訣、十二字箴言,「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用智慧把責任擔負起來,才能真正從困擾的問題中獲得解脫」,每當有特別壓力產生時,我就會告訴自已這四句真言。
原諒就是放下彼時比較美好的希望,所謂逝者已矣,但擁有是現在,若全心珍惜當下,就不會為過去煩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本身在投資行為上,有理論基礎及多年的實務經驗。雖然讀過的財經書籍至少有二百本以上,但仍然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風險永遠是投資人首要考慮的因素。希望彼此有緣的人,在投資之路上能夠得到應有的報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作者cis,1979年3月(現43歲),2002年開始玩股票當沖,大虧損。於2004年辭職成專職投資人,資產為6,000萬日元,2004年已賺到2億日元,2005年資產到30億日元,2018年資產到230億日元。Cis先生一生低調,從不現身於媒體前面,有一些先天特質,例如從小就迷上各種賭博性遊戲。
人性有弱點,人類對於預測充滿著瑕疵與偏見,會有「維持現狀的偏誤」。 又現代人過於忙碌,很多時侯無法深思熟慮,人性大腦又懶惰,常常用經驗法則決定事情。但本書作者發覺只要輕輕一推(Nudge),就會改變決策,產生好的結果。
這本書內容比較多元也比較雜,但基本上很容易閱讀,算是一本重視理財觀念以及健康人生平衡的書。部份談作者個人的人生觀,部份談作者對短期(2021年)投資市場的看法及預期,部份談到在投資之路上應有的心態及作法。
以前傻傻的不清楚 現在不傻了,但還是「分」不清楚。 愛情啊,它可以讓中國文字從數千年前描述著,傳頌著,講到現在,還是講不完。「不見伊人,如日三秋」,「想思」是戀愛的最真實反應。例如在很有名的詩經《周南 闗睢》裡就說了: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這本書一上手又很快地看完了。每個單元我大致都曾接觸過,問我有沒有什麼亮點,我的感覺是作者闕又上先生,一直苦口婆心地闡述財務規劃的「觀念」要正確且最重要,觀念對了,後續的作法與技巧就方便許多。 以財務分析師的角度提出的五大財務規劃「保險規劃、稅務規劃、投資規劃、退休規劃、遺產規劃」貫穿人生的出生到死亡
到2023年4月底,我在方格子已發表了【85篇】文章。這85篇中,大部份都是個人讀書心得,僅有少部份是個人生活感想及創作。工作之餘,忙碌之下,時間有限當然個人所讀過的書遠遠超過能夠寫下心得的部份。目前只公告85篇之原因很簡單: 看書可以看很快,但要讀後寫出文字,則需要重整思緒、綜合出重點。
作者cis,1979年3月(現43歲),2002年開始玩股票當沖,大虧損。於2004年辭職成專職投資人,資產為6,000萬日元,2004年已賺到2億日元,2005年資產到30億日元,2018年資產到230億日元。Cis先生一生低調,從不現身於媒體前面,有一些先天特質,例如從小就迷上各種賭博性遊戲。
人性有弱點,人類對於預測充滿著瑕疵與偏見,會有「維持現狀的偏誤」。 又現代人過於忙碌,很多時侯無法深思熟慮,人性大腦又懶惰,常常用經驗法則決定事情。但本書作者發覺只要輕輕一推(Nudge),就會改變決策,產生好的結果。
這本書內容比較多元也比較雜,但基本上很容易閱讀,算是一本重視理財觀念以及健康人生平衡的書。部份談作者個人的人生觀,部份談作者對短期(2021年)投資市場的看法及預期,部份談到在投資之路上應有的心態及作法。
以前傻傻的不清楚 現在不傻了,但還是「分」不清楚。 愛情啊,它可以讓中國文字從數千年前描述著,傳頌著,講到現在,還是講不完。「不見伊人,如日三秋」,「想思」是戀愛的最真實反應。例如在很有名的詩經《周南 闗睢》裡就說了: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這本書一上手又很快地看完了。每個單元我大致都曾接觸過,問我有沒有什麼亮點,我的感覺是作者闕又上先生,一直苦口婆心地闡述財務規劃的「觀念」要正確且最重要,觀念對了,後續的作法與技巧就方便許多。 以財務分析師的角度提出的五大財務規劃「保險規劃、稅務規劃、投資規劃、退休規劃、遺產規劃」貫穿人生的出生到死亡
到2023年4月底,我在方格子已發表了【85篇】文章。這85篇中,大部份都是個人讀書心得,僅有少部份是個人生活感想及創作。工作之餘,忙碌之下,時間有限當然個人所讀過的書遠遠超過能夠寫下心得的部份。目前只公告85篇之原因很簡單: 看書可以看很快,但要讀後寫出文字,則需要重整思緒、綜合出重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些年大家都為了家人,很少去觀照照顧自己的心,勞心勞力一生,是該回來觀照自己了。佛陀也是先了悟,處理好自己才開始為世人說法,每個人都要先處理好自己,才能真正開始。 當我們遇到很多不好的事情,情緒上來時。教你放下的人,都演聖人,在相同環境背景下,他不一定做得到。不要被道德綁架,少看毒雞湯。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自我疼惜/自我慈悲/自我關愛(Self-Compassion)是教導面對痛苦、苦難時,要如何透過自我疼惜的概念(包含善待自己、人類共同經驗及正念)來面對及接受苦難,由克莉絲汀·娜芙(Kristin Neff)博士所提出。本篇文章會提到自我疼惜的迷思及好處。
Thumbnail
慈悲--是從忍辱修來的;因為這個世間令人苦惱的事太多了,所以,當我們決定要走向人群歷練時,要先好好的觀照自己的心,以免被這個世間苦惱的事情刺傷了。由於最近的事情太多了,搞得自己心煩意亂,然而,上天還是很眷顧我的,每當我的心不平靜時,總會讓我看到一些點醒自己的文字。在書上看到這麼一段話-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些年大家都為了家人,很少去觀照照顧自己的心,勞心勞力一生,是該回來觀照自己了。佛陀也是先了悟,處理好自己才開始為世人說法,每個人都要先處理好自己,才能真正開始。 當我們遇到很多不好的事情,情緒上來時。教你放下的人,都演聖人,在相同環境背景下,他不一定做得到。不要被道德綁架,少看毒雞湯。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自我疼惜/自我慈悲/自我關愛(Self-Compassion)是教導面對痛苦、苦難時,要如何透過自我疼惜的概念(包含善待自己、人類共同經驗及正念)來面對及接受苦難,由克莉絲汀·娜芙(Kristin Neff)博士所提出。本篇文章會提到自我疼惜的迷思及好處。
Thumbnail
慈悲--是從忍辱修來的;因為這個世間令人苦惱的事太多了,所以,當我們決定要走向人群歷練時,要先好好的觀照自己的心,以免被這個世間苦惱的事情刺傷了。由於最近的事情太多了,搞得自己心煩意亂,然而,上天還是很眷顧我的,每當我的心不平靜時,總會讓我看到一些點醒自己的文字。在書上看到這麼一段話-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